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AM-1和LFA-1单抗对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宏宇 罗娟 +1 位作者 李金荣 周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8,111,共3页
目的 研究ICAM_1 LFA_1单抗阻断对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及分泌TNF_α的影响。方法 从 1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分离TIL并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鲜分离和激活的TIL细胞上ICAM_1和LFA_1的表达水平 ;比较... 目的 研究ICAM_1 LFA_1单抗阻断对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及分泌TNF_α的影响。方法 从 1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分离TIL并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鲜分离和激活的TIL细胞上ICAM_1和LFA_1的表达水平 ;比较用ICAM_1 LFA_1单抗阻断前后TIL对自体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及产生TNF_α水平的影响。结果 激活的TIL较新鲜分离的TIL细胞ICAM_1和LAF_1的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 ;阻断ICAM_1,TIL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改变 ;阻断ICAM_1和LAF_1后 ,TIL分泌TNF_α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TIL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anti_LFA_1单克隆抗体 (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LFA-1 口腔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颅骨炎症性骨溶解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赵心雨 张文超 +3 位作者 陈旭卓 宋佳琪 黄慧 张善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3-683,共11页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体内和体外对炎症性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PD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活性影响;采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二氢乙...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体内和体外对炎症性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PD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活性影响;采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液分别检测SPD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SPD对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内促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SPD对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M)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RT-qPCR分析SPD对BMM诱导分化后与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LPS诱导的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通过Micro-CT分析以及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TRAP染色评价SPD对炎症性骨溶解的治疗效果。结果·CCK-8结果显示,SPD达到1000μmol/L时,对RAW264.7细胞仍无明显细胞毒性;ROS检测结果显示,SPD可以显著抑制LPS引起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RT-qPCR结果显示,SPD可以抑制LPS诱导的促炎相关基因的表达。TRAP染色和RT-qPCR结果显示,SPD可有效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的BMM向破骨细胞分化,以及降低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Micro-CT结果显示,SPD处理组颅骨骨体积分数和骨矿物质密度均较LPS组显著升高;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SPD处理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组织受损程度较轻。结论·SPD在体外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以及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在体内,SPD可改善由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颅骨骨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骨溶解 破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消毒口腔高速手机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少兰 刘颜 +3 位作者 陈钢 胡艳 周军 徐平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消毒口腔高速涡轮手机的效果。方法 将90支使用后的口腔高速涡轮手机随机分为1、2、3三个消毒组,分别采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浸泡30 min、环氧乙烷气体消毒60 min及预真空高压蒸汽消毒10 min的方法消毒;消毒前、后对手...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消毒口腔高速涡轮手机的效果。方法 将90支使用后的口腔高速涡轮手机随机分为1、2、3三个消毒组,分别采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浸泡30 min、环氧乙烷气体消毒60 min及预真空高压蒸汽消毒10 min的方法消毒;消毒前、后对手机表面及其内部水、气管腔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三组消毒后手机表面灭菌率分别为99.99%、100.00%和100.00%。手机内部水、气管腔冲洗液细菌检测2%戊二醛溶液消毒灭菌率为31.96%,环氧乙烷为100.00%,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法为100.00%。结论 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手机耗时短、效果好,可作为口腔高速手机消毒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污染 消毒 灭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L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敬东 孟玉生 +2 位作者 林玉婷 杨宏宇 王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检测4-1BBL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 目的:研究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检测4-1BBL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组比较,口腔鳞癌组4-1BBL mRNA表达量为其2.2106倍,(P<0.05);炎症组织为其1.1151倍,也高于正常组织组(P<0.05);在不同分化期的口腔鳞癌中,高分化组是中分化组的1.516倍(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鳞癌组织4-1BBL表达显著增高;炎症组织4-1BBL表达介于正常组和鳞癌组之间。同时4-1BBL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癌组织中,其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口腔鳞癌组织4-1BB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炎症组织;且其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 口腔鳞癌 炎症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群 刘雪楠 +3 位作者 常青 敖霜 郑树国 徐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3-989,共7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检出情况,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口臭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臭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幼儿园17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检出情况,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口臭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臭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幼儿园17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含量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挥发性硫化物的检测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Oral ChromaTM。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VSC与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等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口臭的儿童占全部受检人数的34.4%。女童口腔中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1.59±2.41)ng/10 m L]和VSC总量[(2.14±4.42)ng/10 m L]高于男童(P〈0.05)。舌苔指数高的儿童的H2S[舌苔面积(1.68±2.48)ng/10 m L,舌苔厚度(2.18±2.69)ng/10 m L)和VSC总量[舌苔面积(2.26±4.31)ng/10 m L,舌苔厚度(2.41±3.02)ng/10 m L]高于舌苔指数低的儿童(P〈0.01)。简化软垢指数记分值≥2的位点数值与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CH3SH)和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CH_3)2S]浓度呈正相关(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儿童口腔中H2S值[(1.19±1.62)ng/10 m L]显著低于母亲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的儿童(P〈0.01);甜食进食频率高的儿童H2S浓度[(1.04±1.55)ng/10 m L]低于频率低的儿童(P〈0.01);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CH_3SH和(CH_3)_2S浓度[(0.29±1.92)ng/10 m L,(0.37±2.06)ng/10 m L]显著高于没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舌苔指数高、母亲教育程度低的儿童VSC高于舌苔指数低和母亲教育程度高的儿童。结论:学龄前儿童口臭检出率高,性别、舌苔指数、软垢指数、母亲教育程度、甜食进食频率、张口呼吸等因素是儿童口臭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不同VSC成分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硫化合物 舌苔 Logistic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hsacirc00551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文 李翔 +2 位作者 张寒雨 张璧茹 杨宏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hsa_circ_00551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用实时荧光PCR检测hsa_circ_0055176在OSC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OSCC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或SiRNA转染SCC25和CAL2... 目的:探讨环状RNAhsa_circ_00551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用实时荧光PCR检测hsa_circ_0055176在OSC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OSCC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或SiRNA转染SCC25和CAL27细胞,检测环状RNA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环状RNAhsa_circ_0055176在OSCC组织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4.52,P<0.001);在OSCC细胞系表达低于人类角质形成细胞(tCAL27=18.58,tSCC9=12.21,tSCC15=10.11,tSCC25=16.88,P<0.001).临床数据分析表明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t=12.28,P<0.05).SCC25和CAL27细胞中hsa_circ_0055176表达上调或下调均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环状RNAhsa_circ_0055176在口腔鳞癌低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癌 环状RNA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吕达 孟焕新 +6 位作者 徐莉 张立 陈智滨 冯向辉 释栋 路瑞芳 王宪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建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85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完成牙周治疗并相继于3至11年后复查的AgP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牙周检查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用... 目的:建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85名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完成牙周治疗并相继于3至11年后复查的AgP患者。获取患者的一般信息、牙周检查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用Logistic回归筛选牙周治疗后远期失牙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效力。结果:在积极牙周治疗后的随访期内,85名受试者中有22人失牙,共计55颗。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失牙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始骨吸收多、根形态异常牙多、探诊出血严重的位点多以及不定期的牙周维护。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同时接近80%。结论:建立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失牙的预测模型对临床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牙缺失 危险因素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3自锁托槽与普通金属托槽对牙齿垂直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白雪芹 蒋红 +1 位作者 郝艳红 曾祥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和普通直丝弓托槽使牙齿受压低力作用时牙周组织改建的差异。方法:以比格犬右侧侧切牙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amon3自锁托槽与MBT金属托槽压低牙齿,观察加力7 d,14 d,28 d后两组犬牙周组织和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对于被...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和普通直丝弓托槽使牙齿受压低力作用时牙周组织改建的差异。方法:以比格犬右侧侧切牙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amon3自锁托槽与MBT金属托槽压低牙齿,观察加力7 d,14 d,28 d后两组犬牙周组织和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对于被压低的牙齿,自锁托槽组骨吸收活跃,破骨细胞较多。结论:实验结果提示自锁托槽系统能够形成更加活跃的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3自锁托槽 牙周组织改建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技术及MBT技术对安氏Ⅱ^1拔牙病例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那宾 邵菊萍 白雪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治疗安氏Ⅱ1错患者,研究治疗前后的牙弓宽度变化。方法:选择20例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及20例MBT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均采用减数四颗第一双尖牙... 目的: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治疗安氏Ⅱ1错患者,研究治疗前后的牙弓宽度变化。方法:选择20例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及20例MBT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均采用减数四颗第一双尖牙治疗方案,未额外使用增强支抗装置,治疗前后取寄存模型并进行测量。结果:患者经Damon矫治技术及MBT技术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Damon组治疗后上尖牙间宽度增大2.24 mm,下尖牙宽度增大1.02 mm,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双尖牙宽度减小1.57 mm,下双尖牙宽度减小1.86mm;上磨牙宽度减小1.83 mm,下磨牙宽度减小2.69 mm;MBT组治疗后上尖牙间宽度增大1.72 mm,下尖牙宽度增大1.21 mm;上双尖牙宽度减小1.03 mm,下双尖牙宽度减小1.65 mm;上磨牙宽度减小1.51 mm,下磨牙宽度减小2.37 mm;两组样本对比,上颌尖牙及双尖牙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MBT技术均可快速高效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与MBT技术相比较,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扩大牙宽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Ⅲ矫治技术 MBT矫治技术 牙弓宽度 模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老化对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表面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达 刘开蕾 +3 位作者 姚瑶 张伟生 廖楚宏 蒋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比较几种树脂冷热循环老化后表面形态的改变。方法 1种纳米树脂(Z350)和4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Spectru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样块,研磨和抛光侧壁,经水浸泡及5/55℃冷热循环40 000次后,分析抛光侧壁表面... 目的比较几种树脂冷热循环老化后表面形态的改变。方法 1种纳米树脂(Z350)和4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Spectru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样块,研磨和抛光侧壁,经水浸泡及5/55℃冷热循环40 000次后,分析抛光侧壁表面粗糙值(Ra)的变化,观察扫描电镜下的微结构变化。结果经冷热循环后,抛光面Ra值呈下降趋势。其中Spectrum由0.164±0.024μm降至0.140±0.017μm(P<0.001),Z250由0.169±0.035μm降至0.144±0.033μm(P<0.001),Ra值接近抛光性能较好的P60(0.121±0.028μm)。扫描电镜下,5种树脂划痕与凹陷变浅,但Z350样块表面出现裂纹。结论水浸泡及冷热循环可能对复合树脂产生抛光效应,但也可能导致纳米树脂表面产生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抛光 粗糙度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树脂与几种微混合填料树脂固化后的抛光性能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红 吕达 +3 位作者 刘开蕾 张伟生 姚瑶 廖楚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730,共4页
目的比较纳米树脂与几种微混合填料树脂的新固化后抛光性能。方法 1种纳米树脂(Z350)和4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Spectru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8 mm×8 mm×5 mm样块,用Super-Snap抛光彩碟研磨和抛光... 目的比较纳米树脂与几种微混合填料树脂的新固化后抛光性能。方法 1种纳米树脂(Z350)和4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Spectru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8 mm×8 mm×5 mm样块,用Super-Snap抛光彩碟研磨和抛光各样块8 mm×5 mm的侧壁,测量比较表面粗糙值(Ra)。结果 P60的Ra值最低(0.125±0.030μm),Z250、Spectrum次之,Z350的Ra值(0.205±0.052μm)高于前3者,AP-X粗糙度最大。扫描电镜下,P60样块抛光面颗粒较小而且均匀,表面划痕不明显。Z350样块抛光面细而浅的划痕较多见,划痕处有填料脱落形成缺损。结论纳米树脂Z350经彩碟抛光,达到良好的光洁表面,但光滑度不如一些微混合填料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抛光 粗糙度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流体树脂在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乃妤 马肃 +2 位作者 刘培红 李延武 邱艳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评价光固化流体树脂在恒牙窝沟封闭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做力学对比观察。方法:对90例12~14岁患者的360颗上、下颌第二恒磨牙采用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进行窝沟封闭术,评价其涂膜保留率;制作Dyract flow... 目的:评价光固化流体树脂在恒牙窝沟封闭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可见光窝沟封闭剂做力学对比观察。方法:对90例12~14岁患者的360颗上、下颌第二恒磨牙采用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进行窝沟封闭术,评价其涂膜保留率;制作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和传统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试件,抗压强度测试并分析。结果:随诊3年发现光固化流体树脂在术后1、2、3年的涂膜保留率较高;其试件的破坏载荷和位移均小于传统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并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光固化流体树脂是一种可靠的恒牙窝沟封闭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流体树脂 窝沟封闭术 涂膜保留率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Ⅲ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那宾 白雪芹 刘学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各20例,均采用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的治疗方案,未额外使用增... 目的探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各20例,均采用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的治疗方案,未额外使用增强支抗的装置,治疗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并进行测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骨矢状向变化不明显,垂直向有增大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牙性指标均有变化,但略有不同。结论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均可快速高效地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牙支抗消耗较少,但是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使患者的前牙转距丧失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Ⅲ自锁托槽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鳃裂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5
14
作者 文光和 黄晓斌 陈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鳃裂癌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5例原发性鳃裂癌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原发性鳃裂癌行肿物扩大切除及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放射治疗。其中 3例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原发性鳃裂癌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5例原发性鳃裂癌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原发性鳃裂癌行肿物扩大切除及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放射治疗。其中 3例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1例取出 15个淋巴结者有 13个有转移 ,1例取出 8个淋巴结者有 4个转移。 2例在术后 8个月和 1年内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 (肺 )转移死亡 ,1例在术后 2年内死亡。 2例随访 5年 ,健在。结论 术前与鳃裂囊肿的临床特点极为相似。对颈上部无痛性肿物且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常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肿物扩大切除加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鳃裂癌 淋巴结 肿瘤 临床资料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家长对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的认知及接受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冬雪 曾素娟 +2 位作者 庄雯 彭博 袁乐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的认知及接受度,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地区619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对DGA的认知及接受程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的认知及接受度,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地区619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对DGA的认知及接受程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Spearme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有23.8%的家长对DGA有所了解,认知度偏低,家长的年龄和职业因素与其认知度之间存在关联性(P<0.05);对DGA的接受程度:坚决不接受、勉强接受、非常支持分别占19.3%、65.7%、15.0%。接受度与家长的学历、职业及家庭经济条件有关(P<0.05)。结论:DGA尚未被广州地区的患儿家长所广泛认知和接受,因此有必要对DGA的安全性及疗效上的优势进行普及,提高家长的认知度,以期优化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全身麻醉技术 儿童口腔科 家长认知度 家长接受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菊萍 马立欧 白雪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方法:选择30例上颌阻生尖牙成功助萌患者(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各15例),分别测量尖牙矫治入列后6、12个月时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及边缘... 目的:探讨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后牙周指数差异。方法:选择30例上颌阻生尖牙成功助萌患者(闭合式助萌与开窗式助萌各15例),分别测量尖牙矫治入列后6、12个月时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及边缘骨吸收量。结果:所选取的病例的阻生尖牙均被成功矫治排入牙列,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后6个月时均高于闭合组,差异有显著性;开窗组的PLI、BI、GI均值及边缘骨吸收的量在矫治结束12个月时略高于闭合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颌阻生尖牙闭合式助萌后尖牙牙周状况明显好于开窗式助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指数 尖牙阻生 正畸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冠根纵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丽 蒋红 李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对 4 7例冠根纵折的患牙进行分析 ,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 4 7例冠根纵折的病例 ,对牙位、牙髓状态、牙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牙冠纵折多见后牙 ,以上颌第一磨牙为多见 ,其中无髓牙 33例 ,牙... 目的 :对 4 7例冠根纵折的患牙进行分析 ,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 4 7例冠根纵折的病例 ,对牙位、牙髓状态、牙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牙冠纵折多见后牙 ,以上颌第一磨牙为多见 ,其中无髓牙 33例 ,牙折裂前有近一半曾作过根管治疗 ,活髓牙 14例 ,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隐裂 ,牙周炎和咬合创伤。结论 :牙折裂只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部分患牙是可以保留的。积极诊治牙隐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纵裂 根管治疗 全冠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瓷结合界面与瓷-瓷结合界面的元素扩散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军 巢永烈 +3 位作者 刘学恒 胡爱云 马练 贾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3-746,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金-瓷、瓷-瓷2种结合界面微观形貌以及结合机制。方法:制作15mm×5mm×1mm金-瓷与瓷-瓷双层结构试样各1个,将以上2试样均从中一分为二,自凝塑料包埋,断面经高度打磨抛光并表面喷金,做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 目的:比较研究金-瓷、瓷-瓷2种结合界面微观形貌以及结合机制。方法:制作15mm×5mm×1mm金-瓷与瓷-瓷双层结构试样各1个,将以上2试样均从中一分为二,自凝塑料包埋,断面经高度打磨抛光并表面喷金,做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结果:扫描电镜发现瓷-瓷界面较金-瓷界面结合更加紧密,无明显间隙。能谱分析显示金-瓷结合界面发生Cr、O、Si元素的扩散,瓷-瓷界面发生Si、Al、K元素的扩散。结论:金-瓷界面与瓷-瓷界面均能达到化学结合,瓷-瓷界面较金-瓷界面结合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材料 界面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crusts重叠以及多元统计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颅面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那宾 许天民 林久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使用Procrusts标准化以及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法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颅面形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使用形态测量以及多元统计对错[牙合]进行分类的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大学13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1997~2000年就诊的安氏... 目的:使用Procrusts标准化以及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法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颅面形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使用形态测量以及多元统计对错[牙合]进行分类的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大学13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1997~2000年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894名,通过影像测量及最小平方和重叠法(P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亚型划分,并利用判别分析判别聚类分析准确性,建立判别方程,为今后新样本的分类和治疗后样本颅面形态的变化研究打下基础。结果:将样本头颅侧位片进行Procrusts标准化后,使用聚类分析将其分出11个具有各自形态特征的类型。建立3个判别方程,交互验证准确率为80.17%。结论:Ps重叠法用于形态学分类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对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对于不同类别,判别的准确率有所不同;判别方程的建立为今后新样本以及治疗后样本分型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龈线在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学恒 马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84-68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制作固定义齿修复时使用排龈线对颈缘制作的精密度和适合性是否有明显提高。方法:在178例患者的前牙及双尖牙固定修复中使用排龈线,并观察其牙体颈缘预备及制取模型的效果。结果:临床效果满意,成功率98.7%。结论:固定修复中... 目的:探讨在制作固定义齿修复时使用排龈线对颈缘制作的精密度和适合性是否有明显提高。方法:在178例患者的前牙及双尖牙固定修复中使用排龈线,并观察其牙体颈缘预备及制取模型的效果。结果:临床效果满意,成功率98.7%。结论:固定修复中使用排龈线可以明显提高颈缘制备的精度和密合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修复 排龈线 颈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