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注入系统 |
郭之虞
严声清
肖敏
张征芳
杨凤铃
陈佳洱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钱伟述
袁敬琳
李坤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
|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装置及^(14)C测量 |
郭之虞
赵镪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汪建军
原思训
陈铁梅
高世君
袁敬琳
李坤
陈佳洱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
1997 |
3
|
|
3
|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运行及其应用 |
陈佳洱
于金祥
韦伦存
李认兴
巩玲华
李坤
卢希庭
江栋兴
刘洪涛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放射性核束首次物理实验的探测器系统 |
谭继廉
靳根明
吴和宇
张金霞
鲍志勤
李存藩
王柱生
李祖玉
王素芳
段利敏
肖志刚
王宏伟
胡佩刚
卢子伟
凤莹
许金兰
江栋兴
华辉
钱涛
李相庆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5
|
加速器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中DNA加合物的方法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
游冬青
邹鲁峰
陈杞
韩玲
杨平
蔡建明
孙红芳
王海芳
刘元方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2 |
0 |
|
6
|
北京地区林木、植被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定性监测 |
白郁华
李金龙
张宝祥
邵敏
赵美萍
唐孝炎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
1994 |
22
|
|
7
|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 |
沈兴海
王文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8
|
|
8
|
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 |
谭明
刘东生
秦小光
钟华
李铁英
赵树森
李红春
吕金波②鲁向阳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1997 |
46
|
|
9
|
反相胶束体系中的酶学研究 |
朱浩
施鼐
范映辛
周筠梅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10
|
虚拟NIM核子仪器系统设计 |
叶卫国
刘松秋
韩慧
薛志华
李鹏宇
雷武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4 |
3
|
|
11
|
双水相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分离金研究 |
张天喜
李文钧
吴瑾光
周维金
高宏成
陈景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12
|
虚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设计 |
刘松秋
曹子雄
陈川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3
|
基于双水相体系的KAu(CN)_2分配行为 |
张天喜
李文钧
周维金
高宏成
陈景
吴瑾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4
|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Ⅰ.原子位移 |
樊胜
叶沿林
赵志祥
N.M.Sobolevsky
徐春成
陈陶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15
|
裂片核素在岩石中的迁移研究Ⅲ.纵向弥散系数的测定和核素~(129)Ⅰ的迁移模型 |
温瑞媛
王祥云
高宏成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8
|
|
16
|
长光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氯氟烃替代物与氢氧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 |
陈忠明
张远航
唐孝炎
李金龙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7
|
皂化萃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李改玲
彭启秀
高宏成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8
|
加速器质谱计的原理、技术及其进展 |
郭之虞
李坤
陈铁梅
陈佳洱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19
|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 Ⅱ.气体产生 |
樊胜
叶沿林
赵志祥
陈陶
应军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1 |
3
|
|
20
|
萃取体系的热力学研究(Ⅳ)——磷-32标记TBP分配法测定TBP的活度系数 |
彭启秀
彭立娥
高宏成
王文清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
198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