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注入系统
1
作者 郭之虞 严声清 +9 位作者 肖敏 张征芳 杨凤铃 陈佳洱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钱伟述 袁敬琳 李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90-395,共6页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的注入系统采用快交替注入技术,注入磁铁分辨率高、强峰拖尾抑制能力强。为提高传输效率、减小分馏效应,在束线设计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AMS的特殊要求。文章给出该注入系统的物理设计与调试测量结果。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计 注入系统 快交替注入 强峰拖尾抑制 平顶传输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装置及^(14)C测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之虞 赵镪 +9 位作者 刘克新 鲁向阳 李斌 汪建军 原思训 陈铁梅 高世君 袁敬琳 李坤 陈佳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共6页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装置(PKUAMS)自1991年建丘以来,已开展许多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系统介绍PKUAMS装置及其14C测量。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AMS PKUAMS 碳14 质谱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运行及其应用
3
作者 陈佳洱 于金祥 +6 位作者 韦伦存 李认兴 巩玲华 李坤 卢希庭 江栋兴 刘洪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1-407,共7页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建成4条束流输运线,加速~1H,^(12)C,^(16)O,^(19)F,^(35)Cl,^(79)Br等离子,并开展物理实验研究。首次利用D(^(12)C,p)^(13)C核反应建立起高灵敏度的氘分析法;利用共振核反应~1H(^(19)F,αγ)^(16)O分析材料... 北京大学6MV串列静电加速器上建成4条束流输运线,加速~1H,^(12)C,^(16)O,^(19)F,^(35)Cl,^(79)Br等离子,并开展物理实验研究。首次利用D(^(12)C,p)^(13)C核反应建立起高灵敏度的氘分析法;利用共振核反应~1H(^(19)F,αγ)^(16)O分析材料中氢的深度分布;用重离子背散射分析超导材料YBa_2Cu_3O_(7-x);用35MeV^(35)Cl和45 MeV^(79)Br的弹性前冲分析不同材料中的轻元素及测定低能重离子的阻止本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串列式加速器 运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束首次物理实验的探测器系统
4
作者 谭继廉 靳根明 +17 位作者 吴和宇 张金霞 鲍志勤 李存藩 王柱生 李祖玉 王素芳 段利敏 肖志刚 王宏伟 胡佩刚 卢子伟 凤莹 许金兰 江栋兴 华辉 钱涛 李相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描述了用放射性核束进行首次物理实验所使用的探测器系统的构成及各类探测器的性能,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用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令人满意的在线获取结果。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物理实验 探测器系统 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技术检测细胞中DNA加合物的方法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5
作者 游冬青 邹鲁峰 +6 位作者 陈杞 韩玲 杨平 蔡建明 孙红芳 王海芳 刘元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研究采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化学致癌物——苯并芘及杀灭菊酯的DNA加合物的C的标记示踪研究,建立了DNA加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化学致癌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与DNA加合物形成关系,建立的该细胞模型可为细胞水平... 本研究采用加速器质谱技术对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化学致癌物——苯并芘及杀灭菊酯的DNA加合物的C的标记示踪研究,建立了DNA加合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化学致癌物与细胞作用时间与DNA加合物形成关系,建立的该细胞模型可为细胞水平的化学致癌的机理的探讨提供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技术 检测 DNA加合物 化学致癌物 体外培养细胞 苯并芘 杀灭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林木、植被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定性监测 被引量:22
6
作者 白郁华 李金龙 +3 位作者 张宝祥 邵敏 赵美萍 唐孝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化合物;松树、柏树(针叶林木)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草地和稻田排放甲烷等低碳化合物。以上结果与国外工作结论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林木 植被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兴海 王文清 +2 位作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85-590,共6页
根据球状模型并结合稀释法求得了P507(K)-醇(正戊醇、正己醇、异戊醇、异己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的结构参数:水内核半径Rw、颗粒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l、颗粒平均聚集数、颗粒总数Nd以及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结果表明... 根据球状模型并结合稀释法求得了P507(K)-醇(正戊醇、正己醇、异戊醇、异己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的结构参数:水内核半径Rw、颗粒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l、颗粒平均聚集数、颗粒总数Nd以及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结果表明,Rw与ω(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数之比)成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截距还求得P507(K)极性头的水化层厚度为5.8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结构参数 膦酸 正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谭明 刘东生 +5 位作者 秦小光 钟华 李铁英 赵树森 李红春 吕金波②鲁向阳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中发现分辨率很高的微层韵律。通过绝对年代测定和降水记录校订,初步确定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和层厚变化响应降水变化的关系。通过对石笋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的分析,提出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石笋氧同位素... 在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中发现分辨率很高的微层韵律。通过绝对年代测定和降水记录校订,初步确定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和层厚变化响应降水变化的关系。通过对石笋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的分析,提出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石笋氧同位素主要反映水源氧同位素的变化,因而也反映了季风强弱的变化。碳同位素反映了土壤有机环境的变化。微层层厚与氧同位素主要是自然环境变化信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微层 稳定同位素 季风 石花洞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胶束体系中的酶学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浩 施鼐 +1 位作者 范映辛 周筠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4-210,共7页
反胶束是新的酶学研究体系,酶在反胶束体系中的性质与在水溶液中相比有较大区别.评述了反胶束体系的性质及酶在其中的催化活性及构象变化,讨论了影响酶活性及构象变化的各种因素,并简单介绍了反胶束酶学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反胶束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NIM核子仪器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卫国 刘松秋 +3 位作者 韩慧 薛志华 李鹏宇 雷武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3-466,共4页
在LabVIEW平台下设计开发了虚拟NIM核子仪器系统,它为构建基于虚拟仪器概念的功能更加强大、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的新一代NIM核子仪器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基础。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平台 新一代 设计开发 功能 灵活 使用 仪器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分离金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天喜 李文钧 +3 位作者 吴瑾光 周维金 高宏成 陈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97-100,共4页
报道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钠(Na2SO4)双水相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分离金。实验考察初始水相 pH值,PEG及 Na2SO4浓度等对 KAu(C)2萃取影响。结果表明:富硫酸钠相(下相)的 KAu(CN)。几乎... 报道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钠(Na2SO4)双水相体系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分离金。实验考察初始水相 pH值,PEG及 Na2SO4浓度等对 KAu(C)2萃取影响。结果表明:富硫酸钠相(下相)的 KAu(CN)。几乎全部转移到富 PEG相(上相),且与pH值无关。随PEG或Na2SO4浓度减小,金的分配系数减小。双水相萃取可能为金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萃取分离 KAu(C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松秋 曹子雄 陈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3-435,共3页
介绍了基于微机数据采集卡和 Lab VIEW开发平台的虚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它采用连续采样和幅度提取的方法 ,直接对线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 ,给出幅度谱和时间谱。本系统实现了多道脉冲分析器的各种常用工作方式 ,并且... 介绍了基于微机数据采集卡和 Lab VIEW开发平台的虚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它采用连续采样和幅度提取的方法 ,直接对线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 ,给出幅度谱和时间谱。本系统实现了多道脉冲分析器的各种常用工作方式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充分体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扩展了虚拟仪器在核信息测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 虚拟脉冲分析系统 设计 多道前面板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水相体系的KAu(CN)_2分配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天喜 李文钧 +3 位作者 周维金 高宏成 陈景 吴瑾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报导了KAu(CN) 2 在聚乙二醇 (PEG) /硫酸钠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实验考察水相金浓度对KAu(CN) 2 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富硫酸钠相 (下相 )的KAu(CN) 2 几乎全部转移到富PEG相 (上相 )。在上相 ,随KAu(CN) 2 含量增加 ,电导率下降。... 报导了KAu(CN) 2 在聚乙二醇 (PEG) /硫酸钠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实验考察水相金浓度对KAu(CN) 2 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富硫酸钠相 (下相 )的KAu(CN) 2 几乎全部转移到富PEG相 (上相 )。在上相 ,随KAu(CN) 2 含量增加 ,电导率下降。FT Raman光谱表明 ,KAu(CN) 2与PEG可能没有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KAu(CN)2 FT-RAMAN 硫酸钠 双水相体系 分配行为 黄金分离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Ⅰ.原子位移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胜 叶沿林 +3 位作者 赵志祥 N.M.Sobolevsky 徐春成 陈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9-506,共8页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考虑了不同入射能量的质子和中子轰击W、Pb靶 ,利用SHIELD程序系统 ,研究了我国未来可能使用的靶体的辐射损伤截面、原子位移截面和原子位移率 ,并同Wechsler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 ,对 1 6GeV的质子沿中心轴线入射长 60cm、直径 2 0cm厚铅靶在不同部位引起的辐射损伤进行了研究 ,得到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原子位移 原子位移率 ADS 散裂中子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片核素在岩石中的迁移研究Ⅲ.纵向弥散系数的测定和核素~(129)Ⅰ的迁移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温瑞媛 王祥云 高宏成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研究了 ̄(125)Ⅰ(模拟裂片核素 ̄(129)Ⅰ)在花岗岩中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 ̄(125)Ⅰ吸附极少。由测得的渗透曲线和流量曲线经物料衡算,求得岩石输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分布函数性质,求得纵向... 研究了 ̄(125)Ⅰ(模拟裂片核素 ̄(129)Ⅰ)在花岗岩中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 ̄(125)Ⅰ吸附极少。由测得的渗透曲线和流量曲线经物料衡算,求得岩石输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分布函数性质,求得纵向弥散系数D、孔隙流速v和有效孔隙率ε_e。提出了 ̄(129)Ⅰ在花岗岩中迁移的数学模型方程,并求解得到核素浓度随时空变化的分析解和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系数 裂片核素 I129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光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氯氟烃替代物与氢氧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忠明 张远航 +1 位作者 唐孝炎 李金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长光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LP-FTIR),用相对速率方法研究大气中氯氟烃替代物HFC152a(CHF2CH3)和HCFC22(CHClF2)与OH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用紫外光照射O3和H2O的方法产生OH自... 利用长光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LP-FTIR),用相对速率方法研究大气中氯氟烃替代物HFC152a(CHF2CH3)和HCFC22(CHClF2)与OH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用紫外光照射O3和H2O的方法产生OH自由基。实验测定了700Tor大气压力和常温(298±2K)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值:k(HFC152a+OH)=(2.90±0.09)×10-14cm3·molecule-1.s-1,k(HCFC22+OH)=(3.80±0.24)×10-15cm3.molecule-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烃替代物 氢氧自由基 LP-FTIR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化萃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改玲 彭启秀 高宏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06-409,共4页
测定了P507钾(钠)/仲辛醇/正庚烷体系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密度、折光率、粘度和电导等性质,并从微乳液的形成、结构和相转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萃取剂 皂化 物理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计的原理、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之虞 李坤 +1 位作者 陈铁梅 陈佳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6-80,共5页
一、加速器质谱计的兴起在地球科学和考古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放射性同位素一直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半衰期在10~3—10~8年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如果它们不是天然放射性系中的中间核素,那么元素生成时曾存在的原始同位素至今早已衰变... 一、加速器质谱计的兴起在地球科学和考古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放射性同位素一直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半衰期在10~3—10~8年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如果它们不是天然放射性系中的中间核素,那么元素生成时曾存在的原始同位素至今早已衰变殆尽。现存的这类核素的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计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靶辐射损伤研究 Ⅱ.气体产生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胜 叶沿林 +2 位作者 赵志祥 陈陶 应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对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散裂中子靶和靶窗材料分别在中子和质子入射情况下氦气产生截面、氦气产生率以及氦气产生率与原子位移率的比值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辐射损伤 气体产生截面 气体产生率 散裂靶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体系的热力学研究(Ⅳ)——磷-32标记TBP分配法测定TBP的活度系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启秀 彭立娥 +1 位作者 高宏成 王文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2期279-280,共2页
在前文,我们提出用磷-32标记TBP分配法测定它在苯、正己烷、四氯化碳和氯仿中的活度系数。该法简便、可靠。为了研究TBP活度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溶剂的影响,本文继续测定它在另外几类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并用公式来表示.(一)TBP在醋酸正戊酯... 在前文,我们提出用磷-32标记TBP分配法测定它在苯、正己烷、四氯化碳和氯仿中的活度系数。该法简便、可靠。为了研究TBP活度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溶剂的影响,本文继续测定它在另外几类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并用公式来表示.(一)TBP在醋酸正戊酯(甲基环己酮、正辛烷和正辛醇)中活度系数的测定实验测得的A2(本文符号意义同前文)绘于图1,求得TBP的活度系数f2绘于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系数 萃取体系 正辛烷 符号意义 甲基环己酮 四氯化碳 溶剂的影响 正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