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式研究性学习对学生高考选科的影响——基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新生学习自传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秋颖 苏彦捷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36,共3页
从学术生涯发展角度来看,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使高中生完善了学术人格,提高了学业成绩,点燃了学术激情,因而对高中生极富吸引力。新高考制度下,这类吸引力既是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延展性地加强"高中–大学&q... 从学术生涯发展角度来看,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使高中生完善了学术人格,提高了学业成绩,点燃了学术激情,因而对高中生极富吸引力。新高考制度下,这类吸引力既是嵌入高中科目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延展性地加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深层次原因,又是高中生能够学术性地考虑各种因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而选择高考科目的内涵性支持。相对而言,专门设置的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或活动,更能吸引高中生探索自我与高中未设科目的大学学科/专业、学科门类、跨学科专业等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嵌入式研究性学习 “高中-大学”教育衔接 学术生涯发展 学术人格 学术激情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环境易感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单舒昱 梁书倩 +2 位作者 雷秀雅 甘怡群 陈一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820,共8页
编制中国大学生环境易感性测量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通过访谈并结合已有的相关测量工具编制初始问卷。样本1以241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PSS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以360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环境易感性初始量表及一... 编制中国大学生环境易感性测量工具并检验其信效度。通过访谈并结合已有的相关测量工具编制初始问卷。样本1以241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SPSS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以360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环境易感性初始量表及一个效标工具进行调查,使用SPSS,AMOS和Mplu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和测量等值性检验,得到一个四维度18题的最终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以SCL-90量表的总分及部分维度得分作为效标,结果均显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编制的大学生环境易感性量表具有跨性别和跨年级的等值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标效度,可用于国内大学生环境易感性的评估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易感性 量表编制 大学生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个体自我认知的主观老年起点探究——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的观察
3
作者 常园青 陈子卓 +1 位作者 张昕 陆杰华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6,共9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起始阶段的定义亟须重新审视。当前关于个体如何主观定义老年起点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的文本数据,运用词频分析、基于词典的态度和心理过程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起始阶段的定义亟须重新审视。当前关于个体如何主观定义老年起点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的文本数据,运用词频分析、基于词典的态度和心理过程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人工编码与大语言模型ChatGPT-o1,探讨用户对老年起点的主观定义。研究发现,微博用户对老年起点的界定超越了具体年龄,涉及健康与功能、社会认知、社会角色等多方面。人工编码共识别出12个主题,表明用户从多角度定义老年起点,而非单一依赖年龄。本研究为更全面地理解老年阶段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制定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老年起点 微博 自然语言处理 主题提取 ChatGPT-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中来访者负面体验的质性探索
4
作者 李牧阳 雷霆 +6 位作者 谢燮 国泽宇 刘可欣 陈雯青 孙沁怡 董韫韬 臧寅垠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6-1230,共15页
为了探索我国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的负面体验,本研究对42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化一对一访谈,并进行了现象学主题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负面体验包括4个主题:一是与心理咨询行业特质相关的负面体验,包括与心理咨询本身的特点以及... 为了探索我国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的负面体验,本研究对42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化一对一访谈,并进行了现象学主题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负面体验包括4个主题:一是与心理咨询行业特质相关的负面体验,包括与心理咨询本身的特点以及与行业发展阶段相关的负面体验;二是咨访契合度不高,包括风格不匹配、来访者难以敞开心扉、来访者反感咨询师;三是与咨询师胜任力相关的负面体验,包括来访者对咨询师能力与经验、态度、组织管理咨询的方式,以及伦理方面的不满;四是对咨询效果的不满意,包括未能满足来访者的期待,咨询引发的不良影响,以及来访者对咨询失望或停止咨询。综上,文化适应性、咨询中的权力关系不平等等问题对于来访者的体验有突出影响。来访者对咨询师胜任力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胜任力的基本维度。咨询师应当对来访者的负面体验保持警觉。研究发现为改进本土心理咨询实践和提升咨询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咨访关系 咨询师胜任力 文化适应性 主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框架下社交焦虑的社会认知特性
5
作者 彭玉佳 王愉茜 +2 位作者 鞠芊芊 刘峰 徐佳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7-1274,共8页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异常的社会认知密不可分。以往研究发现了社交焦虑群体中社会认知的特异性,如倾向于对情绪和意图进行负面的加工和消极的解释。然而,社会认知特异性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异常的社会认知密不可分。以往研究发现了社交焦虑群体中社会认知的特异性,如倾向于对情绪和意图进行负面的加工和消极的解释。然而,社会认知特异性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社交焦虑症状的底层成因并指导个性化干预。本研究旨在基于认知计算建模,回答社交焦虑社会认知特异性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在贝叶斯框架下,本研究提出假设,社交焦虑的负向认知可能源于异常的先验预期。研究综合运用行为实验、脑电图(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构建社交焦虑社会认知先验预期的认知神经计算模型,刻画先验预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解码神经反馈对神经机制进行因果验证。本研究有望揭示社会认知特异性的成因和动态发展规律,在行为和大脑层面计算建模个体差异,推动以社交焦虑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的个性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社交焦虑 认知计算 认知神经机制 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丧亲人群网络化心理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苏勤 彭闻捷 +1 位作者 余茵琪 符仲芳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73,I0001-I0018,共36页
网络化心理干预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改善丧亲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其调节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这项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选取了47个丧亲人群网络化心理干预研究,其中19项随机对照试验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1222),... 网络化心理干预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改善丧亲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其调节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这项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选取了47个丧亲人群网络化心理干预研究,其中19项随机对照试验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1222),元分析共包括68个效应值。结果发现,干预对总体心理健康的效应达到显著的中等水平(g=0.54;95%CI=[0.39, 0.70]);具体而言,干预对病理性哀伤(g=0.56;95%CI=[0.39, 0.74])、抑郁(g=0.51;95%CI=[0.36, 0.67])和创伤后应激(g=0.63;95%CI=[0.45, 0.81])症状的改善都达到显著的中等效果。在改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未使用意义建构、干预次数大于或等于10次和给予治疗反馈的网络化心理干预效果更好,干预频率为一周多于一次的干预效果要好于一周一次。但是,理论取向、干预过程中是否包含暴露练习、认知重构和行为激活的干预策略、是否设置提醒以及脱落率的高低均不存在调节作用。本研究说明网络化心理干预对改善丧亲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在不同条件下网络化心理干预具有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 网络化心理干预 病理性哀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与生命意义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蓉蓉 甘怡群 +1 位作者 李艳 张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北京某大学在校大学新生192人[男62人,女130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2)岁]。采用情绪调节问卷(ERQ)的认知重评分问卷、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积极情绪词和...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北京某大学在校大学新生192人[男62人,女130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2)岁]。采用情绪调节问卷(ERQ)的认知重评分问卷、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积极情绪词和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包括拥有意义、寻求意义2个维度)进行间隔3个月的2个时间点测量。采用Bootstap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作用。结果:ERQ得分与积极情绪、拥有意义、寻求意义得分均呈正相关(r=0.17~0.26,均P<0.05);积极情绪得分与MLQ总分及拥有意义、寻求意义得分正相关(r=0.16~0.35,均P<0.05)。Bootstap结果显示,积极情绪对认知重评和生命意义感的95%可信区间为0.065~0.29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积极情绪对认知重评和生命意义感中介假设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1.58,RM SEA=0.06,CFI=0.98,GFI=0.95)。结论:大学生的认知重评和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重评 生命意义感 积极情绪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心理咨询师知情同意使用现状的访谈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浩宇 缑梦克 +6 位作者 钱铭怡 孙文婷 庄淑婕 杨晶晶 米田悦 刘天舒 杨剑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索北京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伦理遵守的现状及对知情同意伦理遵守的观点和看法。方法:选取北京市心理咨询师11名[平均咨询年限为(7.4±4.4)年],对其知情同意过程和相关观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采用定性研究编码方法对访谈誊... 目的:探索北京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伦理遵守的现状及对知情同意伦理遵守的观点和看法。方法:选取北京市心理咨询师11名[平均咨询年限为(7.4±4.4)年],对其知情同意过程和相关观点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采用定性研究编码方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咨询中知情同意涉及4个主题,分别为知情同意的内容、影响因素、问题与困惑及重要性。咨询师普遍肯定知情同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执行知情同意的相关规定,但受访者在知情同意的形式和长度、特殊群体和网络咨询的知情同意等方面尚存在困惑和问题。结论:目前北京地区心理咨询师基本能遵守知情同意伦理规范,肯定知情同意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也认为现存相关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知情同意 伦理 定性研究 北京的心理咨询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对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琪 王浩宇 +4 位作者 章秀明 叶怡君 魏海洋 张运红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了解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对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探究学习过伦理课程是否对于研究生掌握测量伦理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高校心理咨询以及临床方向研究生76人[正在学习伦理4人,学过伦理27人,未学过伦理45人],使... 目的:了解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对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探究学习过伦理课程是否对于研究生掌握测量伦理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高校心理咨询以及临床方向研究生76人[正在学习伦理4人,学过伦理27人,未学过伦理45人],使用心理测量伦理认知和情景态度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分为心理测验认知调查问卷(PCQ)、心理测验情境判断问卷(SJQ)、心理测验态度调查问卷(PAQ)3个分问卷,PCQ和SJQ调查伦理认知掌握情况,PAQ调查伦理态度和行为倾向。结果: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对PCQ和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为76.5%、75.1%,未学过伦理组对PCQ和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为73.9%、74.2%。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在PCQ中有3个条目上的正确率高于未学过伦理组(90.3%vs.88.9%,67.7%vs.66.7%,74.2%vs.44.4%,均P<0.05),两组SJQ条目的回答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过及正在学习伦理组与未学过伦理组在PAQ的3个条目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对于心理测量伦理的认知和态度掌握情况较好;学习相关伦理课程对心理测量伦理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助益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研究生 心理测量 伦理 伦理认知 伦理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否定加工具身化研究的力作——简评《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汉语否定句的心理加工研究》
10
作者 苏彦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忠义教授和高志华副教授合著的《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汉语否定句的心理加工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于2021年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项目申请到著作出版,历经近十年...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忠义教授和高志华副教授合著的《具身认知理论背景下汉语否定句的心理加工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于2021年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项目申请到著作出版,历经近十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在这期间,完成了三个方面的5个主题,共13项实验,参与被试者高达77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否定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加工 项目申请 著作出版 具身化 具身认知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心理援助中临床心理工作者胜任力认知与实践的访谈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玉秀 王瑾 +3 位作者 李丹阳 庞芳芳 周逸群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6-671,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心理工作者对灾难心理援助胜任力的认知与实践情况。方法:选取12名参加过灾难心理援助的临床心理工作者,对灾难心理援助中胜任力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所有受... 目的:了解临床心理工作者对灾难心理援助胜任力的认知与实践情况。方法:选取12名参加过灾难心理援助的临床心理工作者,对灾难心理援助中胜任力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从事灾难心理援助工作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参与过相关培训;所有受访者都认为灾难心理援助工作需要督导,而大部分受访者在参与救援时参加团体督导。结论:灾难心理援助工作者需要接受长期和系统的培训,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需要持续进行督导,从而保障胜任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心理援助 咨询师 伦理 胜任力 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影响初探-对北京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的访谈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晨琛 郭小迪 +4 位作者 黎玮轩 张伊汀 刘梦林 宋亚男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产生的影响,并探究改善方法。方法:对12名北京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平均年龄(40±7)岁,均为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硕士或以上学位。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产生的影响,并探究改善方法。方法:对12名北京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平均年龄(40±7)岁,均为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硕士或以上学位。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12名受访者全部对《精神卫生法》有所了解,并且根据《精神卫生法》修改了心理咨询中心的规章制度。受访者提到《精神卫生法》增强了从业者的法制观念、明确了各主体责任、明晰了高校咨询师工作边界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无法区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且不明确是否能为有诊断的学生提供咨询等问题。受访者在行业规范、监管部门和从业资质方面提出了建议。结论:《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加强了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的法制观念,明确了其职责。但其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分尚未明确,缺乏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规定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法》 北京地区高校 心理咨询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关联的认知神经过程 被引量:8
13
作者 尤媛 王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625,共14页
行为抑制型儿童相较于普通儿童更容易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出现心理障碍,具有更高的发展风险性。此类儿童比非抑制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退缩动机、更长的预期过程与前注意过程、更少的注意控制、对负性信息更多的注意偏向、异常活跃的反应... 行为抑制型儿童相较于普通儿童更容易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出现心理障碍,具有更高的发展风险性。此类儿童比非抑制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退缩动机、更长的预期过程与前注意过程、更少的注意控制、对负性信息更多的注意偏向、异常活跃的反应监控过程和更慢的习惯化过程。这些与心理障碍患者相似的认知神经过程是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间的重要联系途径,并能作为预测指标筛选有更高发展风险性的个体。除儿童本身的特质外,环境因素也能通过塑造认知神经过程,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结果。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行为抑制性与心理障碍关联的认知神经过程差异。进而从个体特质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寻找行为抑制型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抑制性 心理障碍 认知神经过程 退缩动机 前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 反应过程 习惯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瑞 王成志 +2 位作者 李昊 马海林 苏彦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0-812,共13页
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特点,会给机体生理功能带来挑战,对认知表现产生影响。有氧运动能够增加神经可塑性,改善认知功能,但能否适用于高原环境,受认知任务类型、海拔高度、运动强度和暴露类型等因素的调节。目前用于解释高原运动影响... 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特点,会给机体生理功能带来挑战,对认知表现产生影响。有氧运动能够增加神经可塑性,改善认知功能,但能否适用于高原环境,受认知任务类型、海拔高度、运动强度和暴露类型等因素的调节。目前用于解释高原运动影响认知表现涉及的因素包括:脑氧合、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与神经免疫。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对高原移、世居人群的影响,并采用神经生理手段进一步探究高原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为开具“高原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原运动 认知功能 调节因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通道迁移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莹 孙洵伟 +1 位作者 王一帆 付秋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10,共17页
跨通道迁移是指将在一种感觉通道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感觉通道的能力。跨通道迁移的相关研究探索了大脑表征不同感觉通道信息的方式,为减少重复学习、提高认知加工效率提供了新的见解。为较好地概括跨通道迁移的特点和机制,本文首先介... 跨通道迁移是指将在一种感觉通道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感觉通道的能力。跨通道迁移的相关研究探索了大脑表征不同感觉通道信息的方式,为减少重复学习、提高认知加工效率提供了新的见解。为较好地概括跨通道迁移的特点和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物体识别、类别学习和时间知觉等不同领域对跨通道迁移效应的实验研究,之后介绍了支持跨通道迁移的表征类型和相关理论,梳理了跨通道迁移产生的理论及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探讨跨通道迁移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影响跨通道迁移的因素。最后,对目前跨通道迁移研究成果及其潜在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通道迁移 多通道表征 跨通道识别 通道优势 元通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技术的阈下抑郁神经生理机制及干预
16
作者 刘永进 杨雪 +6 位作者 杜欣欣 嵇文麒 臧寅垠 官锐园 宋森 钱铭怡 牟文婷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7-904,共18页
抑郁症是阻碍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阈下抑郁是抑郁发病前期重要阶段,探究其神经生理机制及动态发展规律有助于预测抑郁发病和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突破既往将抑郁视为静态单一诊断结果的局限,本文基于复杂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多时程多... 抑郁症是阻碍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阈下抑郁是抑郁发病前期重要阶段,探究其神经生理机制及动态发展规律有助于预测抑郁发病和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突破既往将抑郁视为静态单一诊断结果的局限,本文基于复杂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多时程多模态机器学习方法,探讨阈下抑郁症状与神经生理特征之间的密切关联及关键预测因子。其次,通过纵向追踪及神经动力学网络模型探查吸引子状态及其对随后抑郁发病和特征转化的预测。最后,探索认知行为疗法对阈下抑郁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以及吸引子状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用以解析阈下抑郁的神经生物学独特性,并为抑郁症早期识别和精准预防的方法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吸引子状态 认知行为疗法 预防性干预 多模态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流行期大众心理症状调查 被引量:35
17
作者 朱旭 胡英哲 +7 位作者 王婷婷 钟杰 闫玉朋 郭旭东 张莹 夏萌 林秀彬 江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3-709,共7页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以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自编大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对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进行调查,通过网络收集到118771份问卷。结果:男性的心理症状总分低于女性(P<0.001)。心理症状总分从低到...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以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自编大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对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进行调查,通过网络收集到118771份问卷。结果:男性的心理症状总分低于女性(P<0.001)。心理症状总分从低到高为湖北以外地区、湖北除武汉地区、武汉(P<0.001);健康、确诊、疑似和其他身体不适人群(P<0.001);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P<0.001);普通大众、一线抗疫人员及家属、新冠肺炎患者家属(P<0.001)。地区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症状总分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武汉确诊患者的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其他地区。流行期间大众的心理症状水平呈阶段性变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与当日大众心理症状总分的互相关有统计学意义(lag=0,r_R=0.68,P<0.05)。结论:女性、居住地武汉、疑似或有其他身体不适、中年人以及新冠肺炎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较差,心理症状水平和疾病流行发展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心理症状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网络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18
18
作者 温旭 赵晨颖 +1 位作者 岸本鹏子 钱铭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1-578,共8页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和客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索领悟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个体网络认知行为治疗(ICBT)干预的效果。研究1:对12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两个时间点的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测量,结果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和客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索领悟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个体网络认知行为治疗(ICBT)干预的效果。研究1:对12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两个时间点的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测量,结果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相互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在客观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1.47,-0.09]。研究2:对比64名不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被试接受社会支持网络认知行为治疗与自助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结果发现社会支持组和自助组的被试在接受干预后社交焦虑得分都有显著下降,领悟社会支持得分都有显著提高(社会支持组的得分显著高于自助组)。被试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有无社会支持被试的ICBT干预效果存在交互作用,有支持小组的ICBT对低领悟社会支持个体干预效果更好,而无支持小组的ICBT对高领悟社会支持个体干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进一步理解并澄清了社会支持在社交焦虑中的作用,可为未来临床工作的实践与应用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悟社会支持 客观社会支持 社交焦虑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师对使用微信的伦理边界与关系的行为和态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温旭 牟惊雷 +3 位作者 杨楠 颜笑 孙浩令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4,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微信使用方式的心理咨询师对微信的伦理边界和关系问题的行为和态度。方法:通过"问卷星"收集194名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组18人、私人微信组61人、在临床心理工作中不使用微信组115人),采用自编微信关系议题...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微信使用方式的心理咨询师对微信的伦理边界和关系问题的行为和态度。方法:通过"问卷星"收集194名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组18人、私人微信组61人、在临床心理工作中不使用微信组115人),采用自编微信关系议题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微信的边界设置、咨询过程中微信使用的伦理问题及微信其他功能导致的伦理问题3部分。结果:在微信边界设置上,使用工作微信的心理咨询师比另外两组心理咨询师更多的在朋友圈发布私人状态照片和视频(P<0.01)。在咨询过程中虽然有41%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及其相关活动中使用微信,但只有不到10%的心理咨询师使用工作微信,不使用微信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从微信其他功能突破边界的态度更为接纳(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咨询师使用微信面临的多重关系问题,使用工作微信的咨询师需要划清工作微信的边界,而使用私人微信的心理咨询师更需要提升在微信上的边界问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伦理边界 多重关系 态度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佳 符仲芳 +1 位作者 田东华 屈智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40,共14页
数字化干预可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低污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缺陷、扩展心理健康服务边界的巨大优势。目前,数字化干预已经被用于预防和解决多类心理健康问题。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例,远程视频干预、基于网页... 数字化干预可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低污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缺陷、扩展心理健康服务边界的巨大优势。目前,数字化干预已经被用于预防和解决多类心理健康问题。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例,远程视频干预、基于网页的干预、虚拟现实干预、移动应用程序干预这四种形式的数字化干预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数字化干预为加快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加强对数字化干预的文化适应研究、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数字健康、评估数字化干预的长期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加强对数字化干预副作用的监测和伦理审查、将数字化干预整合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跨部门和多学科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干预 心理健康服务 数字中国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