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通过触觉编码和声音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远程虚拟陪伴
被引量:
1
1
作者
葛松
黄轩拓
+6 位作者
林衍旎
李沿橙
董问天
党卫民
徐晶晶
伊鸣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6,共19页
目的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
目的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周边环境信息转化成头颈部触觉指令、并辅助以语音交互的系统,其有效性、安全性、信息量等均优于现有体外辅助技术,同时也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适合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等优势。方法该系统借助最新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芯片技术,利用前方人员随身佩戴的微小型电子设备、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及云端庞大的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后台人员可以实时、充分地远程(比如跨越城市)了解前方的现场景象、环境参数和人员状态等信息,通过对比云端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AI辅助识别和人工综合分析,快速获得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并将行动指令及时传给前方人员,实现盲人导航功能。同时,也用语音互动对话提供人文关怀、情感寄托。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了“远程虚拟陪伴概念”,并演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种生活场景下的测试效果。除了可以实现基础的导航功能,比如帮助视觉障碍人群完成在超市购物、咖啡厅寻座、街道行走,以及完成更加复杂的拼图、日常娱乐打牌功能,还可以满足骑行等速度相对快的移动指令要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远程虚拟陪伴”装置适用大量场景和需求,不仅可以用于视觉障碍人群出行、购物、娱乐,也可用于陪伴老人出行、辅助野外探险或旅行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觉辅助
远程虚拟伴侣
触觉代码
盲人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2022年诺贝尔奖重新审视NaV1.7在疼痛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铮锐
李畅
张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在他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与现代人的蛋白质序列相比,已灭绝人种——尼安德特人的电压门控钠通道Na1.7蛋白存在三个突变位点,导致通道活性发生...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在他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与现代人的蛋白质序列相比,已灭绝人种——尼安德特人的电压门控钠通道Na1.7蛋白存在三个突变位点,导致通道活性发生显著改变。既往大量的遗传学证据表明,Na1.7与疼痛感知密切相关。本文从帕博团队Na_(v)1.7的相关研究工作出发,进一步对Na1.7的表达模式、电生理学特性、已鉴定的与多种疼痛疾病相关的Na_(v)1.7蛋白突变位点,以及靶向Na1.7的镇痛药物研发(天然毒素、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电压门控钠通道
氨基酸突变
外周感觉神经元
镇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过触觉编码和声音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远程虚拟陪伴
被引量:
1
1
作者
葛松
黄轩拓
林衍旎
李沿橙
董问天
党卫民
徐晶晶
伊鸣
许胜勇
机构
北京大学
电子
学院
北京大学
信息
科学
技术
学院
北京大学
第六医院
山东
大学
微电子
学院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6,共19页
基金
国家“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YFA0701302)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周边环境信息转化成头颈部触觉指令、并辅助以语音交互的系统,其有效性、安全性、信息量等均优于现有体外辅助技术,同时也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适合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等优势。方法该系统借助最新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芯片技术,利用前方人员随身佩戴的微小型电子设备、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及云端庞大的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后台人员可以实时、充分地远程(比如跨越城市)了解前方的现场景象、环境参数和人员状态等信息,通过对比云端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AI辅助识别和人工综合分析,快速获得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并将行动指令及时传给前方人员,实现盲人导航功能。同时,也用语音互动对话提供人文关怀、情感寄托。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了“远程虚拟陪伴概念”,并演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种生活场景下的测试效果。除了可以实现基础的导航功能,比如帮助视觉障碍人群完成在超市购物、咖啡厅寻座、街道行走,以及完成更加复杂的拼图、日常娱乐打牌功能,还可以满足骑行等速度相对快的移动指令要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远程虚拟陪伴”装置适用大量场景和需求,不仅可以用于视觉障碍人群出行、购物、娱乐,也可用于陪伴老人出行、辅助野外探险或旅行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人工视觉辅助
远程虚拟伴侣
触觉代码
盲人
导航
Keywords
artificial visual aid
remote virtual companion
tactile code
visually impaired users
navigation
分类号
Q6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TN710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2022年诺贝尔奖重新审视NaV1.7在疼痛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铮锐
李畅
张瑛
机构
北京大学
医学
部
北京大学
基础
医学院
神经
生物学系
/
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190,31972905,31771295)资助课题。
文摘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在他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揭示,与现代人的蛋白质序列相比,已灭绝人种——尼安德特人的电压门控钠通道Na1.7蛋白存在三个突变位点,导致通道活性发生显著改变。既往大量的遗传学证据表明,Na1.7与疼痛感知密切相关。本文从帕博团队Na_(v)1.7的相关研究工作出发,进一步对Na1.7的表达模式、电生理学特性、已鉴定的与多种疼痛疾病相关的Na_(v)1.7蛋白突变位点,以及靶向Na1.7的镇痛药物研发(天然毒素、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电压门控钠通道
氨基酸突变
外周感觉神经元
镇痛药物
Keywords
Nobel Prize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mutation of amino acids
peripheral sensory neurons
analgesics
分类号
R339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通过触觉编码和声音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远程虚拟陪伴
葛松
黄轩拓
林衍旎
李沿橙
董问天
党卫民
徐晶晶
伊鸣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2022年诺贝尔奖重新审视NaV1.7在疼痛中的作用
王铮锐
李畅
张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