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业精务博 诲人不倦——记20世纪化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罗伯特·施维兹
1
作者 程时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关键词 化学家 生物化学家 生物物理学家 罗伯特·施维兹 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医学联手出硕果——记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智波 程时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物理学 医学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洪远凯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核磁共振成像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图像分辨率 原子核 电子显微镜 核外电子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内质网Ca^(2+)泵转运Ca^(2+)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韦日生 王佩荣 尹长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Ca2+泵(Ca2+-ATPase)是调节细胞内Ca2+浓度的重要蛋白质之一.Ca2+泵在转运Ca2+的过程中经历一系列构象变化.其中,E1状态为外向的Ca2+高亲和状态,E2状态则为内向的Ca2+低亲和状态.目前,骨骼肌内质网Ca2+泵转运Ca2+过程中的几个中间状态,... Ca2+泵(Ca2+-ATPase)是调节细胞内Ca2+浓度的重要蛋白质之一.Ca2+泵在转运Ca2+的过程中经历一系列构象变化.其中,E1状态为外向的Ca2+高亲和状态,E2状态则为内向的Ca2+低亲和状态.目前,骨骼肌内质网Ca2+泵转运Ca2+过程中的几个中间状态,包括E1-2Ca2+,E1-ATP,E1-P-ADP,E2-Pi和E2状态的三维晶体结构已经解析.介绍这几种状态的晶体结构,并分析Ca2+泵在执行功能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泵(Ca^2+-ATPase) 晶体结构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导致结构生物学发生革命性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尹长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共12页
最近,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引起结构生物学发生了革命。这一革命导致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冷冻电镜技术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本文将综述冷冻电镜的发展历程,导致结构... 最近,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引起结构生物学发生了革命。这一革命导致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冷冻电镜技术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本文将综述冷冻电镜的发展历程,导致结构生物学革命的冷冻电镜关键技术,包括电镜、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处理算法方面的突破,以及中国科学家应用冷冻电镜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涵盖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合成/降解、膜蛋白、免疫、病毒等相关蛋白复合体。最后,对冷冻电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 结构生物学 蛋白质分子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表皮角化细胞Cx43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红梅 樊景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前肢表皮角化细胞Cx4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的拓扑学分布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 ,利用Cx4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免疫组化法 ,分析单位面积表皮细胞中Cx43表达的长... 目的 :研究大鼠前肢表皮角化细胞Cx4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的拓扑学分布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 ,利用Cx4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免疫组化法 ,分析单位面积表皮细胞中Cx43表达的长度 (LA)和PCNA阳性细胞核的百分率。结果 :在水平方向上 5mm范围内 ,表皮细胞Cx43的表达随部位而异 ,且在距离始端大约 3.0~ 4.5mm处Cx43表达丰富。同时 ,在水平方向上 10mm范围内 ,角化细胞的增殖活性随部位而异 ,且增殖活性类似的角化细胞各自聚集成群 ,其直径大小约为 10 -3 m数量级 ;并在距离始端约 3.0~ 4.0mm处是角化细胞增殖活性低的位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分裂期 表皮角化细胞 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生长抑素^(99)Tc^m标记及生物学评价
7
作者 翟士桢 杜进 戴皓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以天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MS)、葡聚糖-10(Dextran10,Dx10)及巯基乙胺(Cysteamine)为原料,合成糖基化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SMS-Dx10-Cysteamine;以125I-奥曲肽(125I-Tyr3-Octreotide)为放射性配基,进行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SMS-Dx10... 以天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MS)、葡聚糖-10(Dextran10,Dx10)及巯基乙胺(Cysteamine)为原料,合成糖基化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SMS-Dx10-Cysteamine;以125I-奥曲肽(125I-Tyr3-Octreotide)为放射性配基,进行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SMS-Dx10-Cysteamine的IC50值;利用葡庚糖转换络合进行SMS-Dx10-Cysteamine的99Tcm标记,重点探讨99Tcm标记条件及标记物体外稳定性;并用99Tcm-Cysteamine-Dx10-SMS进行正常SD大鼠体内分布、血浆清除及肿瘤模型动物显像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化合物SMS-Dx10-Cysteamine保持了对生长抑素2型受体高亲和力,其IC50值与SMS相近;在最佳标记条件:0.3 g/L SnCl2,5 g/L SMS-Dx10-Cys-teamine,标记介质pH=6.0,室温下反应30 min,99Tcm-Cysteamine-Dx10-SMS标记率约为85%,经分离纯化后,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标记物体外稳定;99Tcm-Cysteamine-Dx10-SMS在正常大鼠体内血浆半衰期为2.38 h,主要浓聚于肝、脾脏并经肾排泄;荷胰腺癌裸鼠显像表明,注射后6 h,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99Tcm-Cysteamine-Dx10-SMS有望成为一种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生长抑素 ^99TC^M 肿瘤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信号在尾加压素-Ⅱ促血管平滑肌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正浩 张孙曦 +5 位作者 李菊香 何其华 牛大地 王述姮 袁杰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钙信号在尾加压素 Ⅱ (urotensin Ⅱ ,UⅡ )促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在离体培养的VSMC上 ,用流式细胞仪和3 H TdR参入的方法探讨UⅡ的促增殖效应 ;在离体孵育的大鼠主动脉平... 目的 :探讨钙信号在尾加压素 Ⅱ (urotensin Ⅱ ,UⅡ )促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在离体培养的VSMC上 ,用流式细胞仪和3 H TdR参入的方法探讨UⅡ的促增殖效应 ;在离体孵育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组织上观察UⅡ对平滑肌45Ca2 + 摄入的影响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UⅡ作用后细胞内游离钙的改变。结果 :UⅡ (10 -9~ 10 -7mol·L-1)浓度依赖地刺激VSMC的DNA合成 ,并诱导细胞由静止向增殖状态转化。与对照组相比 10 -8mol·L-1UⅡ使细胞的增殖指数 [(G2 M +S) % ]增加 192 % (P <0 .0 1)。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和Ca2 + 螯合剂EDTA均可阻断UⅡ对VSMC的促增殖效应 ,其中UⅡ (10 -8mol·L-1)与尼卡地平 (10 -5mol·L-1)共同孵育的VSMCDNA合成量仅为单纯UⅡ (10 -8mol·L-1)组的 5 9.0 %。UⅡ (10 -10 ~ 10 -8mol·L-1)可浓度依赖地使胸主动脉对45Ca2 + 的摄入增加 ,尼卡地平 (10 -5mol·L-1)也可显著对抗UⅡ (10 -8mol·L-1)对45Ca2 + 摄入的诱导作用 (P值均小于 0 .0 1)。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UⅡ作用后细胞内Ca2 + 浓度迅速升高 ,持续约 3min ,形成钙波。结论 :UⅡ可通过促进细胞Ca2 + 摄取和增加细胞内Ca2 + 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尾加压素-Ⅱ 血管平滑肌增殖 信号传递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离子注入聚合物纳米结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固 吴瑜光 +1 位作者 张通和 赵新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采用MEVVA源引出的Ti等离子注入聚酯 (PET)薄膜 ,注量在 1× 10 172× 10 17cm- 2 范围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金属离子注入PET纳米结构随注量增加的变化 .结果表明 ,注入的Ti原子在PET中形成了密集的纳米相 ,这些纳米相均匀... 采用MEVVA源引出的Ti等离子注入聚酯 (PET)薄膜 ,注量在 1× 10 172× 10 17cm- 2 范围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金属离子注入PET纳米结构随注量增加的变化 .结果表明 ,注入的Ti原子在PET中形成了密集的纳米相 ,这些纳米相均匀地弥散分布在注入层中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观察横截面表明 ,注入层为 3层结构 .可见Ti的注入已经在注入层中形成了金属化表面 .表面硬度、抗磨损特性和电导率明显地增加 .最后分析了金属离子注入对聚合物特性的改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金属离子注入 聚合物 纳米结构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转角肽的溶液构象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峰 沙印林 +4 位作者 邱阳 王跃丰 李银玲 来鲁华 吴厚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19-621,共3页
主要报导TEM-1β-内酰胺酶的天然蛋白类抑制剂BLIP中一段多肽B1的溶液构象研究结果.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圆二色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B1的二级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1在溶液中形成了β-转角结构,为在溶液中... 主要报导TEM-1β-内酰胺酶的天然蛋白类抑制剂BLIP中一段多肽B1的溶液构象研究结果.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圆二色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B1的二级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1在溶液中形成了β-转角结构,为在溶液中单独研究β-转角结构形成与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模板.β-转角在溶液中可以独立存在,表明β-转角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转角结构 圆二色光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光谱 多肽 溶液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及其抗氧化作用今日谈 被引量:82
11
作者 程时 丁海勤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90,共6页
关键词 谷胱甘肽 GSH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并导致免疫应答恶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柱 王国涛 +8 位作者 许晓风 龙金华 邢俊杰 张颖娱 肖俊 段学燕 唐岩 唐军民 孙大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8-555,共8页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 现已证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司职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存在缺陷和紊乱,从而导致了免疫系统的显著受抑和肿瘤的免疫逃逸.为了探索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微观流变学的方法研究了肿瘤来源因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分化过程的影响.发现来源于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因子等成分,导致DCs的渗透脆性增加、细胞膜脂流动性显著下降,而且细胞的转录水平和能量状态也明显改变,导致DCs的抗原摄取能力和活化幼稚T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所以,DCs的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也许是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因子 免疫逃逸机制 渗透脆性 膜流动性 细胞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能量状态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 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凤云 岳保珍 贺师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GA与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受体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3H]TdR参入DNA、MTT分析法、Northernblot。结果 ...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GA与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受体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3H]TdR参入DNA、MTT分析法、Northernblot。结果 ①低浓度GA( 1× 10 -9mol·L-1)及高浓度GA( 1× 10 -5mol·L-1)均能导致c fosmRNA迅速表达 ;1× 10 -5mol·L-1Sar AⅡ能够阻断AⅡ、GA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低浓度和高浓度GA都能促进AⅡ ( 1× 10 -5mol·L-1)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②低浓度GA对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 ,促增殖作用减弱 ;高浓度GA抑制细胞的增殖。Sar AⅡ单独作用于VSMC ,不影响细胞增殖 ;Sar AⅡ能够阻断AⅡ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Sar AⅡ既抑制低浓度GA促细胞增殖作用 ,也消除高浓度GA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低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 ,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高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于VSMC ,则可减轻高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GA能激活c fos转录因子 ,从而产生对VSMC的增殖作用 ,因此 ,GA具有AT1受体的激动剂2 0 0 2 0 4 0 3收稿 ,2 0 0 2 0 7 2 3修回作者简介 :张凤云 ,女 ,33岁 ,硕士 ;贺师鹏 ,男 ,67岁 ,教授。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C-FOS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时活体脑片Ca^(2+)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其华 邢虹 +2 位作者 丁亚男 徐家鸰 吴本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时间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时活体脑片Ca2 + 的变化 ,希望揭示Ca2 + 在体水平脑缺血 /再灌损伤机制。方法 :用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模型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脑片细胞内Ca2 + 的分布及动态变...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时间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时活体脑片Ca2 + 的变化 ,希望揭示Ca2 + 在体水平脑缺血 /再灌损伤机制。方法 :用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模型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脑片细胞内Ca2 + 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 :①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皮质及纹状体区域脑片细胞内Ca2 + 含量逐渐增加 ;②缺血 1h后再灌注 1 0min可引起脑片纹状体区域细胞内Ca2 + 含量明显增加 ,但将再灌时间延长至 3h ,Ca2 + 含量较灌注 1 0min为低 ;③缺血 6h皮质及纹状体区域脑片细胞内Ca2 + 含量明显多于缺血 1h ,再灌注 3h后 ,细胞内Ca2 + 含量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假手术组 ;④纹状体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比皮质敏感。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皮质、纹状体部位的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 活体脑片 钙离子 大鼠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发夹多肽的全新设计和构象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沙印林 邱阳 +3 位作者 李银玲 王琦 来鲁华 唐有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引入跨股氨基酸队的方法进行β-发夹结构的设计,序列[R1G2T3F4W5V6d-P7S8V9N10Y11F12,β2]中包含二个氨基酸对V6V9和F4Y11,并以d-P7S8作转角来稳定结构.多肽合成采用Fmoc/But固相合成方法.圆二色谱研究显示,β2在202nm呈现正峰,在217.5n... 引入跨股氨基酸队的方法进行β-发夹结构的设计,序列[R1G2T3F4W5V6d-P7S8V9N10Y11F12,β2]中包含二个氨基酸对V6V9和F4Y11,并以d-P7S8作转角来稳定结构.多肽合成采用Fmoc/But固相合成方法.圆二色谱研究显示,β2在202nm呈现正峰,在217.5nm处呈负峰,为β转角和β折叠共同贡献的叠加,是典型的β-发夹结构圆二色谱特征.红外光谱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圆二色谱的结果,表明β2在溶液中主要以β-发夹结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构象 设计 β-发夹 β-转角 β-折叠片 跨股氨基酸对 圆二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大量纯化骨骼肌Ryanodine受体的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红梅 韦日生 尹长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5-760,共6页
Ryanodine受体1(RyR1)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肌质网快速释放Ca2+的通道.RyR1的结构研究需要大量的且纯度很高的蛋白.目前,文献中的方法不能一次性得到大量的纯化蛋白,因而不能满足结构研究的需要.通过运用肝... Ryanodine受体1(RyR1)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肌质网快速释放Ca2+的通道.RyR1的结构研究需要大量的且纯度很高的蛋白.目前,文献中的方法不能一次性得到大量的纯化蛋白,因而不能满足结构研究的需要.通过运用肝素(heparin,HP)层析与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层析,可以在1d内纯化获得毫克级RyR1.SDSPAGE显示,RyR1纯度达95%以上.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RyR1是一个正方形的结构,形态类似儿童玩具风车.这些结果表明,该纯化方法获得的RyR1不仅纯度高而且结构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yanodine受体1(RyR1) 肝素(heparin HP)层析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层析 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骨骼肌钙释放通道的调节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红梅 尹长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钙释放通道(calcium release channel)又称Ryanod ine受体(RyR),是细胞内质网膜上介导细胞内钙信号转导的离子通道。RyR1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肌质网快速释放Ca2+的通道。许多调节因素,如一些内源性蛋白(FK... 钙释放通道(calcium release channel)又称Ryanod ine受体(RyR),是细胞内质网膜上介导细胞内钙信号转导的离子通道。RyR1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肌质网快速释放Ca2+的通道。许多调节因素,如一些内源性蛋白(FK结合蛋白、钙调素、钙结合蛋白)和一些离子(Ca2+、Mg2+),通过不同的作用位点与RyR1结合,调控RyR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表明,Ca2+是众多调节RyR 1因素中的核心成分和前提条件,其对RyR 1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释放通道 CA^2+ 肌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全新设计:八残基序列形成发夹结构的圆二色谱(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沙印林 黄永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4-507,共4页
β-发夹是天然蛋白质中丰富的二级结构单元之一,在蛋白折叠和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报导了二条多肽序列(LTVd-PGLTV,n7和LTVGDDTV,n5)的设计、合成和园二色谱研究结果.结果显示,n5在 198nm附近呈现负峰,表现为非规整结构特征;相... β-发夹是天然蛋白质中丰富的二级结构单元之一,在蛋白折叠和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报导了二条多肽序列(LTVd-PGLTV,n7和LTVGDDTV,n5)的设计、合成和园二色谱研究结果.结果显示,n5在 198nm附近呈现负峰,表现为非规整结构特征;相反,n7表现为典型的发夹结构特征,在218nm附近呈负峰,196nm附近呈正峰,为β-转角与β-折叠的共同贡献.初步研究表明,β-转角、序列关系和氨基酸形成在折叠结构倾向性是β-发夹结构形成和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β-发夹 β-转角 Β-折叠 圆二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多肽 合成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介导甲胎蛋白对NIH3T3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孟森 李平风 +2 位作者 贺师鹏 杜国光 李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促新生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从人脐带血中提取的AF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用3H-TdR参入法观察AFP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放射受体分析法分析NIH3T3细胞膜表面AFP受体分布;观察...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促新生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从人脐带血中提取的AF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用3H-TdR参入法观察AFP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放射受体分析法分析NIH3T3细胞膜表面AFP受体分布;观察在AFP作用下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及依赖c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的改变;Westernblot分析AFP对增殖相关的P21ras表达的影响。结果:10~80mg/L的AFP对NIH3T3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最大增幅为121.9%;在NIH3T3细胞膜表面存在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KD)的AFP受体,KD1=2.722nmol/L(12810位点/细胞);KD2=89.305nmol/L(119700位点/细胞);AFP能显著提高NIH3T3细胞内的cAMP浓度及PKA活性;对P21ras的表达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AFP促NIH3T3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膜表面受体介导,经跨膜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影响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介导 甲胎蛋白 NIH3T3细胞增殖 促进作用 肿瘤细胞增殖 新生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受体的性质及其所介导的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孟森 李平风 +2 位作者 贺师鹏 杜国光 李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研究HeLa细胞膜上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受体的存在情况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先用Na[12 5I]标记AFP ;标记的AFP和培养的HeLa细胞结合 ,Scatchard法和受体 配体结合法分析受体数目 ;再用放射免疫结合法分析在百日咳毒素 (pe... 研究HeLa细胞膜上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受体的存在情况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先用Na[12 5I]标记AFP ;标记的AFP和培养的HeLa细胞结合 ,Scatchard法和受体 配体结合法分析受体数目 ;再用放射免疫结合法分析在百日咳毒素 (pertussistoxin ,PTX)预处理前后AFP对细胞内环腺苷酸 (cAMP)浓度及细胞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 ,PKA)活性变化的影响 .在HeLa细胞膜表面存在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 (Kd)的AFP受体 ,Kd1=5 2pmol L(2 10 0位点 细胞 ) ;Kd2 =2 3nmol L (114 0 0位点 细胞 ) .在AFP(2 0mg L)作用下 ,HeLa细胞内cAMP浓度变化及PKA活性的改变为与对照组比较 ,用PTX预处理前cAMP浓度升高 2 6 7% ,PKA活性增高 10 3 2 % ;用PTX预处理后升高 86 % ,PKA活性增高 2 5 3% .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可阻断AFP对细胞cAMP浓度和PKA活性的影响 .结果证明 ,在HeLa细胞膜上有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存在 ,受体有可能通过cAMP PKA途径介导信号转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受体 信号转导 CAMP-P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