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创优,建设领域内创新成果的高质量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
1
作者 贾弘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4,共2页
东风送暖,满目春光。40年前的二月,由当时的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号问世... 东风送暖,满目春光。40年前的二月,由当时的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号问世,从此,学会有了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此前,虽然已有学会会刊《生化通讯》(现名《生命的化学》),但其当时作为学会的通讯刊物,只刊载学会活动信息及科普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学术刊物 创新创优 学术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 学会会刊 科普读物 传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征途远,秣马再起程——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
2
作者 周春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2,共2页
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40周年。40年前,时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现更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院生化系创建人之一的张昌颖教授在全国学术大会上提出“传播和普及科... 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40周年。40年前,时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现更名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院生化系创建人之一的张昌颖教授在全国学术大会上提出“传播和普及科技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是当务之急,学会应创建《生物化学杂志》”。这一提议获得了北京大学等全国大多数高校、医科院、军科院生化界前辈的响应,也得到了当时的彭瑞骢书记和马旭院长等校领导的鼎立支持,使得《学报》成功创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北京医学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 创建人 军科院 张昌颖 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增设第七大类酶:易位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刚 昌增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7-1368,共2页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IUBMB)的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最初名称为Enzyme Commission)于2018年8月发布消息,在原来六大类酶的基础上再增加易位酶为第...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IUBMB)的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最初名称为Enzyme Commission)于2018年8月发布消息,在原来六大类酶的基础上再增加易位酶为第七大类酶。国际生化联盟于1961年颁布第一个版本酶的分类和命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易位 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办第十一期分子生物学技术研修班通知
4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5,共1页
生命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要求从业的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研修班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第十一期分子生物学技术研修班” 学习通知 生物学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思职对我国生物化学教材建设的贡献——纪念刘思职院士诞辰120周年
5
作者 李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刘思职教授1942年开始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以后多次更名),曾任生物化学科(教研组、室、系,以下简称“北医生化”)主任。他于1956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评为我国第一批一级教授。刘思职于1983年8月去世,享年79岁。... 刘思职教授1942年开始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以后多次更名),曾任生物化学科(教研组、室、系,以下简称“北医生化”)主任。他于1956年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评为我国第一批一级教授。刘思职于1983年8月去世,享年79岁。刘思职从事教学多年,桃李遍天下。他主持编写的教材在当时生化界几乎人手一册,对我国生物化学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思职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在我国生理和生物化学界享有崇高的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学部 刘思职 化学科 生物化学教材建设 院士 医学院 教研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 被引量:53
6
作者 马宏 张宗玉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5,共1页
目前制约哺乳动物衰老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可靠、易测的评估生物学年龄的衰老标志 ,本文论述了八项可作为衰老生物学标志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它们是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DNA损伤修复能力、线粒体DNA片段缺失、DNA甲基化... 目前制约哺乳动物衰老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可靠、易测的评估生物学年龄的衰老标志 ,本文论述了八项可作为衰老生物学标志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它们是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DNA损伤修复能力、线粒体DNA片段缺失、DNA甲基化水平、端粒的长度、衰老相关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志 复制衰老 生物体衰老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的细胞核质转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载权 唐朝枢 周爱儒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生物大分子通过细胞核孔复合体的转运是真核细胞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必要环节 ,也是联系细胞核内外信号转递与参与细胞内核反应 (即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核反应 )调控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细胞核孔复合体结构、出入细胞核的转... 生物大分子通过细胞核孔复合体的转运是真核细胞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必要环节 ,也是联系细胞核内外信号转递与参与细胞内核反应 (即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核反应 )调控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细胞核孔复合体结构、出入细胞核的转运过程及核转运蛋白与亲核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细胞核转运过程的深入研究在医药学基础和临床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孔复合体 细胞核质转运 亲核素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录像的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王元勋 陈春英 +3 位作者 师静若 赵榕 赵利英 刘兆乾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0-61,65,共3页
以体育院系本科、专科、研究生、体育康复保健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钢为依据,参照教学控制论和程序教学原理进行设计,研制拍摄了18个实验指导和教学演示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录像,用于指导实验和教学演示。事实证明,它提高了课堂教学质... 以体育院系本科、专科、研究生、体育康复保健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钢为依据,参照教学控制论和程序教学原理进行设计,研制拍摄了18个实验指导和教学演示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录像,用于指导实验和教学演示。事实证明,它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完全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教学录像 电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的隆肛蛙的生物学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丕鹏 《野生动物》 1992年第5期34-34,共1页
秦岭山区千米以上海拔的河流和水坑中,常可见到一种体形较大的蛙。其体形壮大,瞳孔略方形,趾端球状和趾间满蹼等特点与棘胸蛙类极相似。这种蛙就是由我国著名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等于1960年鉴定发表的新种—隆肛蛙(Rana quadranus)。其... 秦岭山区千米以上海拔的河流和水坑中,常可见到一种体形较大的蛙。其体形壮大,瞳孔略方形,趾端球状和趾间满蹼等特点与棘胸蛙类极相似。这种蛙就是由我国著名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等于1960年鉴定发表的新种—隆肛蛙(Rana quadranus)。其名源于雄性个体肛部周围皮肤膨胀呈方形囊状泡隆起这一性征。此蛙属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蛙群。隆肛蛙体大而扁平,体长78mm,最长可达93mm;体重60g,最大可达75g,远大于秦岭低山区分布的黑斑蛙,但较巫山地区的隆肛蛙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肛蛙 生物学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细胞衰老生物学新标志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倩 马利伟 +1 位作者 张宗玉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3-1128,共6页
染色质重塑是调控基因时序性表达的重要环节.衰老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核中有呈点状聚集的异染色质结构,这种特征性现象被称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SAHF).K9M-H3和HP1是SAHF的标志性蛋白.在SAHF的形成过程中,p16INK4a/Rb途径和高迁移... 染色质重塑是调控基因时序性表达的重要环节.衰老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核中有呈点状聚集的异染色质结构,这种特征性现象被称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SAHF).K9M-H3和HP1是SAHF的标志性蛋白.在SAHF的形成过程中,p16INK4a/Rb途径和高迁移率蛋白A(high-mobility group A protein,HMGA protein)等许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SAHF能够抑制E2F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维持于稳定的衰老状态.SAHF的发现为细胞衰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并为细胞衰老状态的稳定维持提出了一种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焦(SAHF) 衰老 p16^INK4a/Rb 高迁移率蛋白A E2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11
作者 张海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0-930,共1页
2006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Komberg),以奖励其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他获奖的工作于200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就在这一年... 2006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Komberg),以奖励其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他获奖的工作于2001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就在这一年,科恩伯格带领的研究小组创建了第一张RNA聚合酶的全动态照片,诺贝尔奖的公告中称:“这张照片真正革命性的地方是科恩伯格抓着了转录的过程.我们在这张照片中看到了RNA链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分子基础 转录 真核 美国科学家 《科学》杂志 RNA聚合酶 诺贝尔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上游(含镜泊湖)江鳕生物学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杨树勋 马莱龄 《鲑鳟渔业》 1990年第1期86-86,共1页
本文以1981~1987连续七年野外调查采捕的1,800余尾江鳕群体标本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别鉴定分析出——该水域江鳕的性状变异没达到亚种分化的程度,仍属“江鳕指名亚种”Lota Lota Lota(Linné)。种群的年龄组成是0^+~6^+龄。耳石... 本文以1981~1987连续七年野外调查采捕的1,800余尾江鳕群体标本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别鉴定分析出——该水域江鳕的性状变异没达到亚种分化的程度,仍属“江鳕指名亚种”Lota Lota Lota(Linné)。种群的年龄组成是0^+~6^+龄。耳石半径与体长的关系式为:L=0.9542+166.8599R。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3.6262^(-0.3)L^(3.2175)。3^+~4龄性腺成熟产卵。个体怀卵量与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公式分别为:(?)=15.5778L^(2·7299)和(?)=4145.536+596.7289W。0^+~1^+龄幼鱼以石蝇稚虫为主的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为食,2龄为食性转变时期,2^+龄以上主食別种小型鱼类。生殖洄游上溯摄食不停,仅产卵时短暂停食,产毕即开食,降河回湖后为其摄食言肥旺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上游 江鳕 生物学特性 种群 食性 产卵 生殖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性外激素嗅觉过程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13
作者 景键 吴才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本文从外周、中枢和行为三个不同层次,探讨昆虫对性外激素感受的嗅觉过程。通过对大量昆虫的性外激素组分化学结构鉴定,以及结构一活性关系的研宄,促进了对嗅觉机制的了解。对于嗅觉中枢过程的了解是很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性外激素 嗅觉 神经生物学 昆虫
全文增补中
生物体衰老与复制衰老——体内与体外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亮 张宗玉 童坦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5-210,共6页
体外连续培养的细胞在有限次数的细胞分裂后 ,丧失合成DNA及分裂的能力 ,最后导致增殖能力的丧失 ,但基本代谢过程仍能维持 ,这种现象称为复制衰老。本文讨论了复制衰老现象存在的普遍性 ,描述了衰老细胞的特征 ,对复制衰老和生物体衰... 体外连续培养的细胞在有限次数的细胞分裂后 ,丧失合成DNA及分裂的能力 ,最后导致增殖能力的丧失 ,但基本代谢过程仍能维持 ,这种现象称为复制衰老。本文讨论了复制衰老现象存在的普遍性 ,描述了衰老细胞的特征 ,对复制衰老和生物体衰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重点分析。现有的研究虽然还不完全 ,但都提示复制衰老是生物体衰老在细胞水平上的反映 ,并充分肯定了复制衰老是一个较好的研究机体衰老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衰老 生物体衰老 体外培养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与α-乙酸萘酯(α-NA)酯酶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俭美 李令媛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566-570,共5页
通过1988年以来对北京地区家蝇(Musca domestica L.)抗药性的研究表明,北京朝阳、回龙观、宣武、景陵地区的家蝇种群与海口种群LD_(50)比较,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5.4—17.2倍,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为2460—3080倍。不同抗性水平的家蝇种群... 通过1988年以来对北京地区家蝇(Musca domestica L.)抗药性的研究表明,北京朝阳、回龙观、宣武、景陵地区的家蝇种群与海口种群LD_(50)比较,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5.4—17.2倍,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为2460—3080倍。不同抗性水平的家蝇种群中,α-NA确酶活性大于0.5(A600值(0.01头·15分))的个体频率与其溴氰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程度具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8)。抗性程度较高的宣武种群平均酯酶活性为280μmol/(mg蛋白质·分),是海口敏感种群的10.5倍。海口种群α-NA酯酶的米氏常数值(Km)为4.49mol/L,分别是朝阳、回龙观、宣武种群的4.7、4.2和2.3倍,说明抗性种群α-NA酯酶对底物的亲合力高于相对敏感的海口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药性 酯酶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家蝇抗药性与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俭美 李令媛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平种群的羧酸酯酶活性与其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程度明显相关.北京崇文区、宣武区和密云等地区的家蝇种群以及用残杀威选育的种群和用残杀威、7504、溴氰菊酯选育后合并的种群,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平种群的羧酸酯酶活性与其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程度明显相关.北京崇文区、宣武区和密云等地区的家蝇种群以及用残杀威选育的种群和用残杀威、7504、溴氰菊酯选育后合并的种群,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明显高于农大敏感品系(SA),最多相差近10倍,但是用溴氰菊酯选有的种群和用残杀威选育后加敏感品系稀释的种群,MFO活性没有明显的提高。说明MFO活性的提高与家蝇对残杀威的抗性有密切关系,而与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关系次之。抗性家蝇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敌百虫的敏感度明显低于SA品系的AchE,说明AchE的敏感度降低是家蝇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之一。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不同家蝇种群中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这三个酶系可能与家蝇的抗药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药性 杀虫剂 胆碱酯酶 多功能氧化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羧酸酯酶 磷酸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快速冷冻固定和冷冻置换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
17
作者 马淑芳 傅宏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一种简单的快速冷冻固定和冷冻置换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马淑芳,傅宏兰(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1)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简单易行,效果颇佳。与常规的化学固定方法制备的样品相比较,... 一种简单的快速冷冻固定和冷冻置换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马淑芳,傅宏兰(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1)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制备生物样品的方法,简单易行,效果颇佳。与常规的化学固定方法制备的样品相比较,其组织的超微结构可以得到良好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制备 冷冻 冷冻固定 冷冻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m)Ag标记金属硫蛋白MT和MT-IgG的生物分布及其体内稳定性
18
作者 李毕忠 刘启民 +3 位作者 吴永慧 刘元方 王重庆 茹炳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6-182,共7页
本文介绍了^(110m)Ag标记金属硫蛋白MT及MT-IgG的方法,标记率几乎100%,并获得较高的比活度。^(110m)Ag(NH_3)_2^+,^(110m)Ag-MT和^(110m)Ag-MT-IsG在瑞士小鼠体内分布及代谢研究表明,^(110n)Ag(NH_3)_2^+和^(110m)Ag-MT-IgG主要经肝脏... 本文介绍了^(110m)Ag标记金属硫蛋白MT及MT-IgG的方法,标记率几乎100%,并获得较高的比活度。^(110m)Ag(NH_3)_2^+,^(110m)Ag-MT和^(110m)Ag-MT-IsG在瑞士小鼠体内分布及代谢研究表明,^(110n)Ag(NH_3)_2^+和^(110m)Ag-MT-IgG主要经肝脏代谢,但^(110m)Ag(NH_3)_2^+比^(110m)Ag-MT-IgG浓聚得快且量大,前者代谢的速度也快些。^(110m)Ag-MT在肝脏中则呈现较平稳的代谢曲线。^(110n)Ag-MT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经尾静脉注射后1小时内,在小鼠肾脏中保持在130%ID/g以上,最大值达210%ID/g,肾脏吸收剂量则达36%ID/g。这证明,^(110n)Ag-MT和^(110m)Ag-MT-IgG在体内稳定。因此,有希望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物^(110)Ag-MT-McAb用以治疗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MT MT-IgG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柯嘉 张晓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2024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美国科学家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发现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http://www.nobel... 2024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美国科学家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发现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http://www.nobelprizemedicine.org)。Victor Ambros在1953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他于1979年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79年至1985年在那里从事博士后研究。1985年,他成为哈佛大学的主要研究员。1992年至2007年期间,他担任达特茅斯医学院的教授。如今,他是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伍斯特分校的自然科学教授。Gary Ruvkun在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他于198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82年至1985年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达特茅斯 新罕布什尔州 博士后研究 加利福尼亚州 马萨诸塞州 伯克利 伍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in1与自噬及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9
20
作者 付俊 尚海旭 +1 位作者 贾弘禔 倪菊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细胞自噬控制着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对于细胞生长及维持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过程,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分子的调控。Beclin1是酵母自噬基因Atg6/Vps30的同系物,也是哺乳动物参与自噬的特异性基因,它通过对自... 细胞自噬控制着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对于细胞生长及维持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过程,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分子的调控。Beclin1是酵母自噬基因Atg6/Vps30的同系物,也是哺乳动物参与自噬的特异性基因,它通过对自噬的调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Beclin1对自噬和肿瘤的调节不是孤立的,相反,它能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不同复合体而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不断揭示出Beclin1新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对Beclin1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自噬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