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报告 被引量:42
1
作者 林岩松 王宸 +1 位作者 李慧 梁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1-7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RAIR-DTC 8周后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例进展性RAIR-DTC患者予阿帕替尼治疗(750 mg,每天1次,口服)。每2周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每4周CT监测靶病灶(target lesions,TL)。观察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Tg水平变化,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评估疗效。初步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的短期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以评估安全性。结果:8例Tg可评价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Tg即出现下降,在治疗8周后较基线平均降幅达68%,达到"生化部分缓解"。10例患者共18个TL,治疗4周后即出现缩小,在8周后较基线平均缩小达40%,9例患者(9/10,90%)达到部分缓解,1例(1/10,10%)呈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达90%和100%。最常见的3级以上AE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和低钙血症,分别占50%、30%和20%,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AE。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可安全用于RAIR-DTC治疗,且在8周治疗中从血清学及结构影像学角度证实快速有效,客观缓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防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玲玲 王湘漪 +3 位作者 魏星 林莉 汤传昊 梁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6-7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含铂双药化疗,即使采用三联或四联止吐方案,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化疗后恶心呕吐。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是一种穿戴式电子止吐仪,可有效地降低各...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含铂双药化疗,即使采用三联或四联止吐方案,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化疗后恶心呕吐。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是一种穿戴式电子止吐仪,可有效地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然而,在三联止吐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是否可进一步提高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控制率,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估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辅助标准止吐药在应用高致吐化疗方案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9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0日接受一线高致吐化疗方案的晚期NSCLC患者,正确佩戴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佩戴低频电刺激仪的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进行患者化疗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数-呕吐(functional living index-emesis,FLIE)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呕吐完全缓解率、恶心发生率和FLIE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全程无恶心率(66.3%vs 51.1%,P=0.036)和呕吐完全缓解率(83.7%vs 66.3%,P=0.006)显著提高;化疗后24~120 h的延迟期呕吐完全缓解率试验组显著提高(88.0%vs 69.6%,P=0.002),无恶心率显著提高(73.9%vs 57.6%,P=0.020)。试验组患者报告的FLIE总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05±15.35 vs 95.04±20.02,P=0.020)。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三联止吐方案的基础上,佩戴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可改善NSCLC患者CINV的控制水平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三联止吐方案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 恶心和呕吐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晔 梁军 +1 位作者 吕静 李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5-553,共9页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广义上包括:聚碘能力丧失或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表达降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及甲...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广义上包括:聚碘能力丧失或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表达降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由于RAIR-DTC对放射性^(131)I、TSH抑制剂治疗及放化疗均不敏感,成为临床诊治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是甲状腺癌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小胜 汤传昊 +1 位作者 王志杰 梁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9-504,共6页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尽管其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总体预后不容乐观。既往研究已证实雌激素系统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尽管其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总体预后不容乐观。既往研究已证实雌激素系统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雌激素治疗不仅可以逆转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还可以增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本文就雌激素系统及抗雌激素治疗在NSCLC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抗雌激素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断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孟超 汤传昊 梁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5-619,共5页
中晚期恶性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随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使其生存期得以延长,骨转移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其中,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0%-40%。传统的肺癌骨转移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X线、计算机断... 中晚期恶性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随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使其生存期得以延长,骨转移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其中,肺癌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晚期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0%-40%。传统的肺癌骨转移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及病理,基于血液标记物检测作为骨转移筛查与疗效评估的探索性研究近年多有报道。本文综述了肺癌骨转移诊断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转移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鹏 汤传昊 梁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3-512,共10页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模式,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治疗是精准治疗的关键。基于组织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模式,标志物指导下的免疫治疗是精准治疗的关键。基于组织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是临床上广泛接受的用于指导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组织标本不易获取且难以克服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外周血标志物作为组织检测的补充,具有取材方便、无创等优势,同时可涵盖肿瘤和宿主免疫状态两方面的信息,在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及治疗反应动态监测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本文总结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新型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标志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后血清学与影像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鑫 王宸 +1 位作者 梁军 林岩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1-376,共6页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临床实验的受试者10例,从血清生化角度,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及影像学角度,靶病灶长度(target lesions,TL)观察阿帕替尼疗效及相关性,总结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7.9个月,在平均服用阿帕替尼6周内Tg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60%,最大可达90%,提示该药物血清学疗效反应迅速,此后呈现稳定趋势,但停药3~14天即可观察到Tg的反弹趋势,升幅波动在4%~135%;TL在服用阿帕替尼平均8周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40%,最大可达60%,提示该药物快速的影像学疗效反应,此后呈稳定趋势,受停药影响不明显;Tg周变化速率(Tgvn)和TL周变化速率(TLvn)呈正相关[TLvn=0.17×Tgvn+0.50(r=0.56,P<0.05)];受试者因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下调,剂量调整后AE于3~14天缓解,下调剂量至250 mg/d仍能有效控制病情。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RAIR-DTC具有快速、持久的血清学及影像学反应,Tgvn和TLvn呈正相关,且Tg较TL更为敏感,应作为RAIR-DTC靶向治疗评估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清学反应 影像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