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考察儿童期创伤与高中生焦虑症状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压力性生活事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75名高中生,采用简版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评估儿童期创伤程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水平、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目的:考察儿童期创伤与高中生焦虑症状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压力性生活事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75名高中生,采用简版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评估儿童期创伤程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水平、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遭受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水平、中学生焦虑量表(CSSAS)评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用SPSS 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CTQ-SF得分与CSSAS得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01);SSRS得分及SSRS中的主观支持(S2)得分和支持利用度(S3)得分在CTQ-SF得分与CSSA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0.11(95%CI:0.09~0.12,P<0.001)、0.08(95%CI:0.06~0.09,P<0.001)、0.04(95%CI:0.03~0.06,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4.00%、32.00%、16.00%;ASLEC得分在CTQ-SF得分和CSSAS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2,P<0.05),在SSRS得分和CSSAS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8,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儿童期创伤与高中生焦虑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儿童期创伤及社会支持与高中生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药物治疗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强化...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药物治疗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对照组无其他干预,共12周。分别于基线及干预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生活质量,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基线时两组间各量表及其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的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F评分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提示治疗结束时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在治疗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可有效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陷症状及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考察儿童期创伤与高中生焦虑症状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压力性生活事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75名高中生,采用简版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评估儿童期创伤程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水平、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遭受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水平、中学生焦虑量表(CSSAS)评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用SPSS 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CTQ-SF得分与CSSAS得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01);SSRS得分及SSRS中的主观支持(S2)得分和支持利用度(S3)得分在CTQ-SF得分与CSSA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0.11(95%CI:0.09~0.12,P<0.001)、0.08(95%CI:0.06~0.09,P<0.001)、0.04(95%CI:0.03~0.06,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4.00%、32.00%、16.00%;ASLEC得分在CTQ-SF得分和CSSAS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2,P<0.05),在SSRS得分和CSSAS得分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8,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儿童期创伤与高中生焦虑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儿童期创伤及社会支持与高中生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
文摘目的研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纳入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药物治疗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对照组无其他干预,共12周。分别于基线及干预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估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估生活质量,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基线时两组间各量表及其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的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F评分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提示治疗结束时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反应缺乏、偏执、抑郁评分及SQLS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评分在治疗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无错性节奏训练可有效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陷症状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