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可视喉镜在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旭东 刘瑞昌 +2 位作者 高玲 李贞贞 王晓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口腔颌面外科需要经鼻腔气管插管进行全麻手术且预计有困难气道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分别使用HC可视喉镜(VL组)和Macintosh喉镜(ML组)经鼻腔...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口腔颌面外科需要经鼻腔气管插管进行全麻手术且预计有困难气道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分别使用HC可视喉镜(VL组)和Macintosh喉镜(ML组)经鼻腔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声门暴露的CL分级等插管情况,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VL组首次插管的成功率更高插管总时间更少,较少需要多次插管(P<0.05)。插管过程中,VL组首次暴露声门的CL分级和暴露最佳的CL分级优于ML组(P<0.05),较少需要按压喉部和调整头位辅助插管(P<0.05)。ML组中13例患者在首次插管失败后改用可视喉镜插管成功。结论:HC可视喉镜用于颌面外科困难气道经鼻腔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经鼻腔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喉罩在口腔短小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旭东 韩芳 +2 位作者 刘克英 刘瑞昌 刘雅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短小手术 喉罩 口腔 应用 弯曲 英国科学家 扁桃体切除 气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靶控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对应激反应及BIS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关明 杨拔贤 +2 位作者 刘克英 董稳 刘瑞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97-698,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应激反应 麻醉诱导期 浓度 BIS TCI系统 常规生命体征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亮 王晓东 +1 位作者 刘雅欣 刘瑞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颌骨病变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手术结束前30min,患者随机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F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S组),C组不用镇痛药物。观察并记...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颌骨病变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手术结束前30min,患者随机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F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S组),C组不用镇痛药物。观察并记录呼之睁眼(苏醒时)、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min的HR、MAP、RR及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术后咽痛发生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苏醒时、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minF组、S组HR明显减慢(P<0.05);苏醒时、拔管即刻F组和S组MAP明显降低,S组RR明显减慢(P<0.05)。与S组比较,苏醒时、拔管即刻F组R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拔管后10minF组和S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F组、S组和C组术后咽痛发生率分别为15例(75%)、8例(40%)和16例(80%),S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可缓解疼痛、减少躁动、预防血流动力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颌面外科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导管通气下静脉麻醉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玲 纪志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观察鼻导管通气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行腮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腮腺手术的患者,ASA I~II级,年龄18~65岁,体重50~90 kg。随机分成气管插管组(A,n=30)和鼻导管通气组(B,n=30),2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 目的:观察鼻导管通气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行腮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腮腺手术的患者,ASA I~II级,年龄18~65岁,体重50~90 kg。随机分成气管插管组(A,n=30)和鼻导管通气组(B,n=30),2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A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B组诱导后置入鼻导管吸氧,术中调整丙泊酚的浓度以维持麻醉深度,并记录患者基础值(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和麻醉后恢复的情况。结果:2组T1时BP、BIS均较T0值降低(P<0.01);与T1比较,2组T2时BP均升高(P<0.01),而在T3、T4时变化无差异(P>0.05);A组HR在T3、T4时低于T0(P<0.05或P<0.01);组间比较,B组BP、HR在T2、T3时均低于A组(P<0.01)。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动脉血气pH值和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导管通气下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腮腺手术中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较气管插管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通气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麻醉处理
6
作者 杨旭东 董稳 张建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处理的特点。方法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患者76例分为局麻强化麻醉(LA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TT组)和喉罩通气下的全身麻醉(LMA组),观察患者术中血...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麻醉处理的特点。方法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患者76例分为局麻强化麻醉(LA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TT组)和喉罩通气下的全身麻醉(LMA组),观察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诱导和维持的特点及并发症情况。结果LA组患者较TT组和LMA组患者术中心血管反应剧烈,术中最低SpO2低于术前且低于TT组和LMA组(P<0.05);术中体动和疼痛程度高于TT组和LMA组(P<0.05),1例发生低氧血症。TT组9例发生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62.5%,1例术后因气道梗阻行紧急气管切开。LMA组一次置入成功率90%,与TT组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例术中出现漏气音,但无低氧发生。结论在颌面部粒子植入手术中,不同的麻醉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适应证且各有特点。其中,局麻强化可能镇痛不全,气管全身麻醉易出现插管困难,喉罩通气置入成功率高且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颌面部 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丹 王立宽 +1 位作者 杨旭东 朱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5-718,共4页
全球每年的手术量超过2.34亿例次,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患者预后,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PCs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严重的PPCs会增加... 全球每年的手术量超过2.34亿例次,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患者预后,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PCs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严重的PPCs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显示不同的手术术后PPCs的发生率为5.8%~39.6%[1],而一项多中心的研究表明非心脏手术中PPCs发生率为9.7%,其中死亡率为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外科手术治疗 非心脏手术 患者住院费用 全身麻醉 手术量 术后并发症 PULMON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eal喉罩在头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旭东 董稳 +1 位作者 刘克英 刘瑞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观察ProSeal喉罩在头颈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7~71岁,择期行颌面外科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min、拔管前、拔管后的BP和HR... 目的观察ProSeal喉罩在头颈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7~71岁,择期行颌面外科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min、拔管前、拔管后的BP和HR,诱导后30min血气的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组置入喉罩后BP和HR明显低于基础值和T组(P<0.05)。两组间一次性插管(或喉罩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后30min血气显示,L组血PaCO2明显高于T组(P<0.05)。L组中12例患者术中侧头后出现轻度漏气,术中无严重低氧发生。包扎绷带时L组无一例发生呛咳。两组间术后咽喉部不适发生率和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头颈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头颈部于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云 李贞贞 杨旭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儿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对术前紧张情绪、父母分离焦虑、面罩接受程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120例,年龄6月~3岁,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30 min经鼻滴入生理盐水0.02 m L·kg-1,B组滴入右美... 目的观察唇腭裂患儿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对术前紧张情绪、父母分离焦虑、面罩接受程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120例,年龄6月~3岁,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30 min经鼻滴入生理盐水0.02 m L·kg-1,B组滴入右美托咪定2μg·kg^(-1)。观察和记录患儿入睡时间、术前镇静评分、分离焦虑评分、面罩吸入诱导接受度评分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 B组患儿入睡时间为(10.52±5.34)min。在给药后30 min的镇静评分、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评分、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术后躁动评分中,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可以产生良好的术前镇静作用,改善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提高面罩接受度,并可显著抑制术后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小儿 唇腭裂 术前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机械痛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燕 邵勇平 +2 位作者 徐热 可焱 周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机械痛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机械痛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痛阈值、应激反应相关因子(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醛固酮)以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1α、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6、12、24、48小时,观察组患者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小时,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1α、IL-6、TNF-α、血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机械痛阈,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 机械痛阈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婴儿唇裂术后拆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旭东 刘克英 +2 位作者 关明 高玲 韩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儿唇裂术后拆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小于1岁唇裂术后拆线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肌注组(K),七氟醚吸入组(S)和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组(SN)。K组给予肌注氯胺酮5mg/kg,咪唑安定0.05mg/kg,阿托品0.01mg/kg;...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儿唇裂术后拆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小于1岁唇裂术后拆线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肌注组(K),七氟醚吸入组(S)和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组(SN)。K组给予肌注氯胺酮5mg/kg,咪唑安定0.05mg/kg,阿托品0.01mg/kg;S组以8%七氟醚,氧流量6L/min面罩吸入诱导;SN组以8%七氟醚,复合笑气4L/min,氧气2L/min吸入诱导,患儿入睡后改为4%七氟醚,氧流量3L/min维持,吸入2min后开始拆线。术中常规监测患儿HR,SpO2。记录患儿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发生体动情况及术中呼吸抑制、分泌物增多等并发症情况。结果:S组和SN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K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SN组患儿术中体动的发生率小于K组。3组均有患儿发生舌后坠和分泌物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比肌注氯胺酮麻醉迅速,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用于唇裂婴儿术后拆线;复合笑气吸入不能缩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诱导和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氯胺酮 唇裂 婴幼儿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腭裂修复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亮 刘瑞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安全性。方法:腭裂修复术的婴幼儿患者60例,分为两组,氟比洛芬组(F组)术毕前30min静脉给药1mg/kg,对照组(C组)不给镇痛药物。记录拔管后10min、30min、60min患儿的EDIN疼痛评分及...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用于婴幼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初步探讨其安全性。方法:腭裂修复术的婴幼儿患者60例,分为两组,氟比洛芬组(F组)术毕前30min静脉给药1mg/kg,对照组(C组)不给镇痛药物。记录拔管后10min、30min、60min患儿的EDIN疼痛评分及HR,术后1h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结果:与C组比较,F组患儿三个时点的EDIN评分、HR均明显降低。F组术后1 h的PAG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镇痛作用显著,对于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婴幼儿术后镇痛安全用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婴幼儿 腭裂修复术 镇痛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与异丙嗪联合用于颌骨重建术后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亮 刘瑞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异丙嗪联合用于游离腓骨瓣颌骨重建术后镇痛镇静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游离腓骨瓣颌骨重建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舒芬太尼组(S)和地佐辛+异丙嗪组(DY),每组20例。术毕前1 h双盲法分别静注生理盐水、舒芬太...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异丙嗪联合用于游离腓骨瓣颌骨重建术后镇痛镇静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游离腓骨瓣颌骨重建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舒芬太尼组(S)和地佐辛+异丙嗪组(DY),每组20例。术毕前1 h双盲法分别静注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μg/kg、地佐辛0.1 mg/kg+异丙嗪0.5 mg/kg。手术结束时再给药一次,剂量相同。记录术毕0.5、2、6、12、24 h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CO2分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躁动-镇静评分。结果:地佐辛+异丙嗪组的镇痛时间长于舒芬太尼组,并且在前四个时点的镇静评分也低于舒芬太尼组;后者的动脉血CO2分压在术毕0.5 h、2 h两个时点升高。结论:地佐辛与异丙嗪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镇痛镇静作用,减轻呼吸抑制,用于游离腓骨瓣颌骨重建术后镇痛镇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异丙嗪 多模式镇痛 颌骨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可尼与HC视频喉镜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翔 刘瑞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经鼻气管插管中,对照使用视可尼与HC视频喉镜,利用解剖学分析视可尼喉镜的临床优缺点。方法:拟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钛板钛钉取出术的正颌术后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9~29岁,随机分为视可尼喉镜组(S组,n=30)和HC视频... 目的:经鼻气管插管中,对照使用视可尼与HC视频喉镜,利用解剖学分析视可尼喉镜的临床优缺点。方法:拟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钛板钛钉取出术的正颌术后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9~29岁,随机分为视可尼喉镜组(S组,n=30)和HC视频喉镜组(V组,n=30),对比2组一次成功率、插管总耗时、鼻腔出血率和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鼻腔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S组插管总耗时低于V组(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经鼻插管快捷、创伤小、维护方便,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可尼 HC视频喉镜 经鼻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