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盼 多力昆.吾甫尔 +1 位作者 蔡志刚 孙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串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手术 化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口面裂的分级分类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承浩 安阳 +11 位作者 段小红 郭应坤 刘珊玲 罗红 马端 任芸芸 王旭东 吴晓珊 谢红宁 朱洪平 朱军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识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先天口面裂进行详细的分级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指南,为患者家庭应对产前筛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对我国预防和控制严重出生缺陷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口面裂 分级分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托槽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的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家乐 韩建民 何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三维打印制作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并对其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设计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分别以尼龙材料及... 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三维打印制作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并对其打印精度及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设计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分别以尼龙材料及丙烯酸树脂材料三维打印制作手术导板及牵引装置各5套。将两种手术导板及牵引装置经锥形束CT扫描后得到的模型数据与术前设计数据比较,评估三维打印的精度,并测定物理机械性能。结果:尼龙材料在硬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方面的性能弱于丙烯酸树脂,但是在断裂延伸率和应力-应变曲线面积方面优于丙烯酸树脂材料(P<0.05)。尼龙材料制备的牵引装置在上颌及下颌脱位时表现出更大的脱位力及更大的牵引钩折断力(P<0.05)。结论:相较于丙烯酸树脂材料,尼龙材料有着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基于隐形矫治装置的正颌手术导板及术后牵引装置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装置 正颌手术导板 牵引装置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 被引量:20
4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张雷 郭传瑸 黄敏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两条静脉的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9月—2003年4月完成的168例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68例患者中男92例,女76例,年龄11~79岁,平均44.6... 目的探讨吻合两条静脉的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9月—2003年4月完成的168例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68例患者中男92例,女76例,年龄11~79岁,平均44.6岁。分析肿瘤的部位和类型、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受区静脉的选择、血管吻合技术和游离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采用的168块游离瓣中,腓骨瓣126块,前臂皮瓣32块,腹直肌皮瓣7块,肩胛瓣、空肠瓣和大腿前外侧皮瓣各1块。最常选用的受区静脉包括颈外静脉、面前静脉、面总静脉和颈内静脉,占全部受区静脉的86.0%。本组游离组织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9.4%,术后1块腓骨瓣因动脉血栓而失败,但无1例游离瓣发生术中和术后静脉危象。结论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可有效防止或降低游离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移植 血栓形成 静脉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组织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被引量:12
5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孙勇刚 张益 郭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治疗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同期修复 11例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患者。分析原发肿瘤的部位和类型、放疗剂量、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治疗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同期修复 11例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患者。分析原发肿瘤的部位和类型、放疗剂量、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受区血管的选择、游离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共采用 15块游离组织瓣修复缺损 ,包括 12块游离腓骨瓣、2块腹直肌皮瓣和 1块前臂皮瓣。 1例患者采用 3块游离瓣修复 (腓骨瓣、腹直肌瓣和前臂瓣 ) ,2例患者采用 2块游离瓣修复 (腓骨瓣和腓骨瓣 ,腓骨瓣和腹直肌瓣 ) ,余 9例患者各采用 1块游离瓣修复。全部游离瓣均获得成活 ,无 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组织瓣的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患者术后放射性骨坏死的症状均完全缓解 ,外形和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随访期间未见有肿瘤和放射性骨坏死复发。结论 对于晚期的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采用病灶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游离腓骨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 游离组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组织瓣联合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大型头颈部缺损 被引量:11
6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张雷 郭传瑸 黄敏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大型头颈部缺损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头颈部缺损修复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头颈部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情况、游离组织瓣的类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大型头颈部缺损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头颈部缺损修复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头颈部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情况、游离组织瓣的类型、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有可能影响组织瓣成活的因素。结果9例患者采用的游离瓣包括前臂瓣6例、腓骨瓣2例和大腿前外侧皮瓣1例。1例前臂皮瓣于术后24h出现静脉危象,经紧急手术探查和重新吻合血管后获得成活,其余游离瓣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全部成活。9例患者的9块胸大肌皮瓣也均获得成活。结论游离组织瓣联合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主要适用于无法或不适合作双游离瓣移植的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安全性较高,在大型头颈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皮瓣 游离组织瓣 重建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毛驰 马莲 李晓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 8岁以上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可行性及植骨效果。方法 :对 38例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腭裂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 8~ 2 4岁 ,平均年龄为 14 7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 目的 :探讨 8岁以上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可行性及植骨效果。方法 :对 38例同期腭裂修复与齿槽嵴裂植骨的腭裂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 8~ 2 4岁 ,平均年龄为 14 7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和创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 12月以上 ,对随访的X线片进行植骨效果的客观评价。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手术时间比单纯改良兰氏腭裂修复手术多 37min ,没有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 ,患者术后恢复好 ,无创口感染和植入骨暴露 ,植骨的临床成功率为 89 5 % ,与单纯齿槽嵴裂植骨相近。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的同期腭裂修复和齿槽嵴裂植骨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齿槽嵴裂 植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 2 8例 15岁以下儿童患者的 30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头颈部缺损的部位和类型、采用游离组织瓣的... 目的 探讨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 2 8例 15岁以下儿童患者的 30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头颈部缺损的部位和类型、采用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2 8例患者一共采用了 4种游离瓣 ,即腓骨瓣 19块、前臂皮瓣 5块、肩胛皮瓣和腹直肌皮瓣各 3块。其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 93 3% (2 8 30 ) ,1块腓骨瓣和 1块腹直肌皮瓣失败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6 7% ,但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结论 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 ,与成年患者相比其成功率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别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移植 显微外科 重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手术前后患者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鑫 王晓霞 +5 位作者 李自力 伊彪 梁成 刘筱菁 李阳 何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0-754,共5页
目的:调查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韧性水平变化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入院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于术前(T1)、术后第2周(T2)、术后第3个月(T3)、术后第6个月(T4)填写心... 目的:调查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韧性水平变化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入院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于术前(T1)、术后第2周(T2)、术后第3个月(T3)、术后第6个月(T4)填写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10,CD-RISC 10)、正颌生活质量量表(Orthognath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QLQ)。结果:共完整随访资料96例。t检验显示患者术后心理韧性得分逐渐提高,T1与T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韧性水平与T1、T2、T3的生活质量正相关(P<0.05);高韧性组和低韧性组T1、T2期的社会功能、面部美学显著性差异(P<0.05),T3期口语功能,T4期社会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颌手术对改善患者韧性水平有积极作用;韧性与生活质量正相关,对手术应激有缓冲作用,心理韧性是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正颌手术 心理学 韧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4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颈部重建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5月~2000年10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预部重建的144例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采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颈部重建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5月~2000年10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预部重建的144例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腓骨瓣和腹直肌瓣为最常用的行头颈部重建的游离组织瓣,占全部皮瓣的94.7%;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为98%,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6%,抢救成功率为66.7%;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患者年龄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且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是头颈部重建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组织瓣移植 显微外科 头颈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关节间隙改变的X线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瑞永 马绪臣 +1 位作者 张万林 柳登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5,310,共4页
目的测量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许勒位片上的关节间隙,分析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髁突后移位在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120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拍摄许勒位片,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 目的测量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许勒位片上的关节间隙,分析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探讨髁突后移位在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120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拍摄许勒位片,使用AutoCAD计算机软件,采用2种线距测量方法(张震康法和Kamelchuk法)在许勒位片上测量关节间隙,并计算ln(P/A)值,比较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成人(对照组)关节间隙的差异。结果 2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均显示:关节盘前移位组的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前间隙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前移位组ln(P/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应ln(P/A)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许勒位片上显示的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有关节盘前移位的存在;但正常髁突位置也存在变异,单纯的许勒位片尚不能作为关节盘前移位的确切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前移位 髁突位置 关节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霞 王兴 +2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梁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置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20.1岁,所有患者施行上颌高位台阶状LeFortⅠ型截骨术后,均采用内... 目的探讨内置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对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唇腭裂术后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20.1岁,所有患者施行上颌高位台阶状LeFortⅠ型截骨术后,均采用内置式牵引器前徙上颌骨,术前、牵引完成时、牵引完成后6个月拍摄静止位定位头颅侧位片,定点测量6个腭咽部结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上颌骨DO,平均前徙距离为11.3mm。牵引完成时及完成后6个月鼻棘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鼻腔面最突点至咽后壁的距离、软腭长度及软硬腭交角与牵引前相比均有显著增加,而软腭厚度则明显减小,牵引距离与腭咽部结构变化程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采用内置式DO技术前徙上颌骨治疗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会造成患者腭咽腔深度显著增加,可能会使腭咽闭合功能受损,但腭咽部软组织的代偿性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牵引术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霞 王兴 +1 位作者 李自力 武登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mandibu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MDO)对颞下颌关节 (temporo mandibularjoint,TMJ)的影响。方法 :恒河猴 1 0只行右侧MDO ,间歇期 5d ,牵引速度 0 .5mm× 2次·d-1 ,共 1 5d。分别于牵引... 目的 :探讨单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mandibu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MDO)对颞下颌关节 (temporo mandibularjoint,TMJ)的影响。方法 :恒河猴 1 0只行右侧MDO ,间歇期 5d ,牵引速度 0 .5mm× 2次·d-1 ,共 1 5d。分别于牵引完成时、牵引后 2、4、6、1 2周时拍摄X线片并处死一组动物 ,取双侧TMJ制作脱钙石蜡切片 ,行HE染色及TGF 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术后恒河猴下颌中线明显偏向左侧 ,前牙开牙合、反牙合 ,右侧后牙重度开牙合 ,左侧后牙为反牙合。X线片上见右侧髁状突向后上方移位 ,左侧髁状突向前下方移位。切片上见术后早期双侧TMJ均发生变化 ,右侧髁状突退行性变及增生活动均较左侧明显 ,且变化累及软骨各层及软骨下骨组织。稳定期开牙合逐渐关闭 ,髁状突逐渐向正常位置移动。牵引完成后 1 2周右侧后牙开牙合基本关闭 ,前牙开牙合及反牙合仍较明显 ,髁状突位置略偏后 ,仍存在退行性变 ;左侧髁状突除软骨肥大层仍较厚外 ,其位置及组织学表现接近正常。稳定期不同阶段髁状突TGF β1阳性着色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结论 :MDO可造成TMJ解剖位置变化及组织形态较轻微的退行性变 ,但远期这些变化可以得到逐步修复。TGF β1在TMJ退行性变的修复重建过程中 ,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颞下颌关节 TGF—β1 免疫组化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栾修文 毛驰 +3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马大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颈部阴性(cN0)舌鳞癌患者的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微小转移情况。方法采用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对25例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的471个淋巴结进行复查。结果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的11个位于Ⅲ区的阳性淋... 目的分析临床颈部阴性(cN0)舌鳞癌患者的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微小转移情况。方法采用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对25例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的471个淋巴结进行复查。结果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的11个位于Ⅲ区的阳性淋巴结,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能检出;在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460个淋巴结中,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仅在1个Ⅲ区淋巴结中检出一个2.0mm×1.5 mm的微转移灶, 在Ⅳ区淋巴结中未检出微转移灶。结论 cN0舌鳞癌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对所有的cN0舌鳞癌患者均清扫Ⅳ区似无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角蛋白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泰 吴立玲 俞光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一种主要由T辅助细胞17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7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NF-κB、Akt及JAK2/STAT3等信号分子参与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本文对IL-17在恶性...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一种主要由T辅助细胞17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7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NF-κB、Akt及JAK2/STAT3等信号分子参与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本文对IL-17在恶性肿瘤进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磊 向中正 +11 位作者 李一 郭伟 杨凯 王军 孙志军 任国欣 张建国 孙沫逸 冉伟 黄桂林 唐瞻贵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9-628,共10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被批准作为多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头颈部鳞癌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虽然ICIs在头...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被批准作为多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头颈部鳞癌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虽然ICIs在头颈部鳞癌治疗中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如ICIs疗效预测因子的选择,肿瘤病灶对ICIs治疗反应的评价,免疫超进展的应对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因此,本共识基于当前临床已有的循证医学依据,结合临床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整合头颈部肿瘤各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工作经验而形成相对规范统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27及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伟 何巍 +1 位作者 曹选平 刘学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4-556,共3页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27、Ki-67的表达及其与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SACC、1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P27、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CC组织中P27高表达率和...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27、Ki-67的表达及其与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SACC、1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P27、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CC组织中P27高表达率和标记指数(LI)均低于NSG和PA(P均<0.05),Ki67阳性率和LI均高于PA和NSG(P均<0.05)。有转移的SACC组织中P27LI低于无转移组(P<0.05);实性型SACC组织中Ki-67阳性率及LI高于腺管型(P<0.05)。SACC组织中P27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4,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加速了细胞周期,促进了细胞增殖,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Ki-67可用于SACC与涎腺良性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样囊性癌 P27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琳源 顾晓明 张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4头。手术造成右侧髁突矢状骨折,切除部分关节盘,破坏颞骨和髁突的关节面,制动关节。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下颌张口度,作CT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中的...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4头。手术造成右侧髁突矢状骨折,切除部分关节盘,破坏颞骨和髁突的关节面,制动关节。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下颌张口度,作CT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中的2只术后4个月时张口度减小近1/2;CT显示关节窝与和髁突之间有骨痂形成;组织学证实关节窝与髁突之间被大量纤维组织占据,其中间杂有新生骨岛和骨桥。结论:初步成功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关节强直的动物模型,但可重复性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矢状骨折 颞下颌关节强直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乳酸作为羊腭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引导膜的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恩 胡静 +3 位作者 宁秋 余兰 周勇 魏世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聚DL-乳酸膜植入引导羊腭部软组织缺损修复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8只羊硬腭部洞穿性缺损实验动物模型,植入聚DL-乳酸膜引导修复腭部软组织缺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术前及术后1、2、4、6个月该膜的超微结构变化。结... 目的观察聚DL-乳酸膜植入引导羊腭部软组织缺损修复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8只羊硬腭部洞穿性缺损实验动物模型,植入聚DL-乳酸膜引导修复腭部软组织缺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术前及术后1、2、4、6个月该膜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植入前,聚DL-乳酸膜表面呈有规律的网状结构;术后1个月,聚DL-乳酸膜表面结构仍较规则,网状结构边缘变得圆钝;术后2个月,聚DL-乳酸膜表面网状结构粗糙而不规则;术后4个月,聚DL-乳酸膜表面网状结构破坏;术后6个月,聚DL-乳酸材料成为松散的不定形堆积物。结论聚DL-乳酸膜在腭部组织愈合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当组织愈合后,该材料开始丧失其力学强度,并逐渐被机体完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L-乳酸 组织引导膜 降解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并发症防治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7
20
作者 祝颂松 王旭东 +12 位作者 杨学文 王晓霞 田磊 刘曙光 郑广森 唐正龙 吴国民 李志勇 白晓峰 黄旋平 黄立 习伟宏 朱耀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为此,国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对SSRO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处置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广大同行对SSRO并发症的认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正颌外科 并发症 专家共识 牙颌面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