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椅旁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降低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病发生率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建 杨杰 +2 位作者 韩子瑶 孙菲 胡文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牙周炎患者接受种植治疗后的就诊规律和诊疗期间曾接受口腔卫生宣教(oral hygiene instruction,OHI)的状况与种植体周病患病情况的相关性,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纳入128例患者共157颗种植体...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牙周炎患者接受种植治疗后的就诊规律和诊疗期间曾接受口腔卫生宣教(oral hygiene instruction,OHI)的状况与种植体周病患病情况的相关性,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纳入128例患者共157颗种植体,根据既往接受口腔卫生宣教方式分为既往接受椅旁个性化OHI组(62例,75颗种植体)与接受一般OHI组(66例,82颗种植体),通过临床检查判断患者种植体周状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种植修复后就诊规律,对比两组患者定期维护频率与种植体周病患病情况。结果:既往接受椅旁个性化OHI组患者在完成种植修复后做到定期(≤6个月)接受牙周和种植体周维护的比例达到74.2%(46/62),明显高于一般OHI组的13.6%(9/66)。在种植体水平,接受椅旁个性化OHI组健康种植体的数目占73.3%(55/75),高于一般OHI组的13.4%(11/82),种植体周改良菌斑指数、改良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显著低于一般OHI组的种植体(P<0.001)。结论:口腔医护工作者进行椅旁个性化OHI可使接受种植治疗的牙周炎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习惯,有助于种植体周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口腔卫生指导 牙周炎 种植体周病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柳岚钟 尚少梅 +2 位作者 董旭 陈泓伯 施月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修订适用于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素养评估工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对成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通过患者访谈和专家会议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和补充,通过Delphi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中文版牙周炎... 目的修订适用于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素养评估工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对成人口腔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通过患者访谈和专家会议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和补充,通过Delphi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中文版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口腔医院牙周炎患者720例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6.11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χ^(2)/df=1.514,RMSEA=0.032,CFI=0.950,TLI=0.943,模型适配良好。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阅读理解和知识能力、决策能力、计算能力、倾听能力4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33,折半信度为0.847。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结论中文版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临床和科研评价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素养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效果评价
3
作者 石宇彤 危伊萍 +2 位作者 胡文杰 徐涛 张浩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下颌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微创拔牙...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评价罹患重度牙周炎下颌磨牙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下颌磨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微创拔牙后进行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micro crestal flap-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MCF-ARP)或仅清创处理后自然愈合分为微翻瓣牙槽嵴保存组(MCF-ARP组)和自然愈合组。通过对拔牙前或拔牙即刻(作为基线)及种植前(拔牙愈合后)拍摄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配准后分析骨高度、宽度和体积及其变化,并比较两组种植时同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比例。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96颗下颌磨牙,MCF-ARP组愈合后拔牙窝底中心处距离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的高度(中心骨高度)平均增加了(8.34±2.81)mm,自然愈合组平均增加了(3.82±3.58)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F-ARP组高骨壁骨嵴顶下1 mm处的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了(3.50±4.88)mm,自然愈合组牙槽嵴宽度减少了(0.16±5.70)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MCF-ARP组愈合后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均大于8 mm,其中97.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自然愈合组愈合后有23.1%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8 mm,仅61.5%的牙槽骨中心骨高度>10 mm。愈合后MCF-ARP组牙槽窝总体积、颊侧体积和舌侧体积增加量及增加比例均大于自然愈合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F-ARP组68颗种植体有5颗(8.3%)种植同期进行GBR,自然愈合组26颗种植体有8颗(30.8%)种植同期进行GB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对于罹患重度牙周炎的下颌磨牙,如果拔牙前拔牙窝底中心处距下颌管骨皮质最冠方距离较小(<7 mm)时,临床医生可考虑进行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为未来种植治疗时提供充足的骨量,减少种植同期进行引导骨再生的比例,降低种植治疗的难度与风险,提高种植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下颌磨牙 牙槽嵴保存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卓人 刘丽笙 +4 位作者 栾庆先 王兴宇 李蓬 沙月琴 刘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3-638,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和代谢综合征状况,探讨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在2005年对北京石景山区社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及血生化检查,903名个体纳入最终分析。根据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为无及... 目的:调查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牙周炎和代谢综合征状况,探讨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在2005年对北京石景山区社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及血生化检查,903名个体纳入最终分析。根据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为无及轻度牙周炎组、中重度牙周炎组,比较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指标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在两组中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分析牙周炎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牙周炎组的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低HDL-C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及轻度牙周炎组。调整年龄、性别、吸烟等混杂因素后,中重度牙周炎者患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低HDL-C的风险分别是无及轻度牙周炎者的1.524倍、1.527倍和2.349倍。结论:北京石景山区老年人群中,中重度牙周炎者的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低HDL-C的比例较高,牙周炎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低HDL-C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代谢综合征X 高血糖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园 栾庆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05—2010年对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检查、血生化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目的:研究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牙周炎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05—2010年对北京石景山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指标检查、血生化检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测量,共有830人纳入研究。根据2007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美国牙周病学会制定的定义将牙周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组,测量了3个部位的CIMT: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CA-IMT)和颈动脉分叉(carotid burfication intima-media thickness,CB-IMT),对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糖尿病等进行校正后,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牙周炎和不同部位CIMT的相关性。采用另一种牙周炎分类方法(AL≥3 mm的位点百分比<10%为轻度牙周炎,AL≥3 mm位点百分比在10%~30%为中度牙周炎,AL≥3 mm位点百分比≥30%为重度牙周炎),研究不同牙周炎分类方法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结果:中重度牙周炎组CCA-IMT、ICA-IMT、CB-IMT及平均CIMT都比轻度牙周炎组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ICA-IMT增厚的风险增加1.230倍(95%CI:1.058~1.452,P=0.031)。采用第二种牙周炎分类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中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CB-IMT增厚风险增加1.297倍(95%CI:1.117~1.753,P=0.011),重度牙周炎比轻度牙周炎CB-IMT增厚风险增加1.771倍(95%CI:1.176~3.503,P=0.042)。结论:在该人群中,牙周炎和CIMT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牙周炎分类方法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流行病学研究 牙周附着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有机酸浓度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玉如 刘娟 +4 位作者 李文静 赵亦兵 李启强 路瑞芳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 目的:分析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7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9例全身及牙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位研究对象每象限选一颗磨牙或切牙的颊侧近中位点采集龈沟液,并记录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分离上清液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析其对牙周炎患病风险的预测能力,以及与牙周炎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37例牙周炎患者按分期32例为Ⅲ期和5例为Ⅳ期,按分级9名为B级和28名为C级。病例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龈沟液中甲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37(3.39,8.49) mmol/L vs. 12.29(8.35,16.57) mmol/L,P<0.001],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4.28,14.90) mmol/L vs. 2.71(0.00,4.25) mmol/L,P<0.001;2.63(0.47,3.81) mmol/L vs. 0.00(0.00,0.24) mmol/L,P<0.001]。B级和C级牙周炎龈沟液中甲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袋内丙酸和丁酸的浓度明显高于浅袋,甲酸浓度随袋深的增加反而减少。丙酸(OR=1.51,95%CI:1.29~1.75)和丁酸(OR=3.72,95%CI:1.93~7.17)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而甲酸(OR=0.87,95%CI:0.81~0.93)则可能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丙酸(AUC=0.852,95%CI:0.805~0.900)、丁酸(AUC=0.889,95%CI:0.841~0.937)、甲酸浓度的倒数(AUC=0.844,95%CI:0.793~0.895)对牙周炎的患病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甲酸浓度低于对照组,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甲酸浓度的倒数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而丙酸和丁酸浓度则升高,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对牙周炎患病风险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三种有机酸浓度随探诊深度而变化,但与牙周炎的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短链脂肪酸 龈沟液 分级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炎症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殳畅 韩烨 +2 位作者 孙雨哲 杨再目 侯建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比较Ⅲ期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者炎症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异同,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牙周炎患者炎症性贫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Ⅲ期牙周炎患者25名,招募牙周健康者25名,记录... 目的:比较Ⅲ期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者炎症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异同,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牙周炎患者炎症性贫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Ⅲ期牙周炎患者25名,招募牙周健康者25名,记录人口学信息并进行牙周检查(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采集空腹静脉血。Ⅲ期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再次行牙周检查并采血。血液分析包括全血细胞分析以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铁调素、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统计分析由SPSS 21.0统计软件完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Ⅲ期牙周炎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牙周健康者[(36.72±7.64)岁vs.(31.44±7.52)岁,P=0.017],血红蛋白显著低于牙周健康者[(134.92±12.71)g/L vs.(146.52±12.51)g/L,P=0.002],铁调素[(48.03±34.44)μg/L vs.(27.42±15.00)μg/L,P=0.009]、铁蛋白[(225.08±103.36)μg/L vs.(155.19±115.38)μg/L,P=0.029]、EPO[(41.28±12.58)IU/L vs.(28.38±10.52)IU/L,P<0.001]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后,以上趋势维持不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牙周基础治疗后,Ⅲ期牙周炎患者所有牙周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血红蛋白[(146.05±15.48)g/L vs.(133.77±13.15)g/L,P<0.001]显著升高,铁调素[(32.54±18.67)μg/L vs.(48.18±36.74)μg/L,P=0.033]、铁蛋白[(128.52±90.95)μg/L vs.(221.22±102.15)μg/L,P<0.001]、EPO显著降低[(27.66±19.67)IU/L vs.(39.63±12.48)IU/L,P=0.004]。结论:Ⅲ期牙周炎患者具有炎症性贫血及铁代谢紊乱的倾向,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这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炎症性贫血 铁代谢 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维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晗 秦亦瑄 +1 位作者 韦帝远 韩劼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进行维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期改进医患沟通内容,提高患者依从性,增进种植体周健康。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行复查且完成种植修复治疗5年以上的牙周炎患者,通过...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进行维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期改进医患沟通内容,提高患者依从性,增进种植体周健康。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行复查且完成种植修复治疗5年以上的牙周炎患者,通过问卷了解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全身情况、吸烟情况、对医嘱记忆的准确性、对牙周及种植修复体维护的重视程度,以及影响其复查的具体原因,通过病历记录获得患者的牙周炎严重程度、实际复查频率及复查原因,分析以上因素对患者牙周及种植维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口腔卫生习惯、医嘱记忆准确性均与患者维护治疗依从性相关(P<0.05),影响患者复查的主要因素为没有时间(47.0%)和挂号难(24.8%)。虽然大多数患者对牙周及种植修复体维护治疗的重视态度良好,但是55.4%的患者在医院电话通知后才接受复查,且患者对于天然牙健康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种植修复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在宣教中还应增加预防牙周炎相关知识,并结合患者的个性特征激发其主动维护牙周及种植修复体的动力。对于教育程度较低者和年龄较大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改进医嘱内容,增加记忆点,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维护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从性 种植修复 维护治疗 牙周炎 牙周维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吸烟与牙周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
9
作者 杨一帆 栾庆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在北京某社区人群中调查吸烟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牙周组织健康状况通过自觉症状和临床指标来评价。对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及刷牙出血等牙周自我评价),记录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目的:在北京某社区人群中调查吸烟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牙周组织健康状况通过自觉症状和临床指标来评价。对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吸烟情况及刷牙出血等牙周自我评价),记录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临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及缺牙数,最终974名个体纳入统计分析。按吸烟与否分组,对牙周自我评价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吸烟者主述刷牙出血与非吸烟者相比显著减少,而自觉牙齿松动则显著增多(P<0.05);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自觉牙龈肿胀与口腔异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得到吸烟者中有刷牙出血的为非吸烟者的0.565倍,自觉牙齿松动为非吸烟者的1.572倍,PD均值大于3 mm,AL均值大于3 mm及缺牙数大于8颗的风险分别为非吸烟者的2.129倍、1.698倍和1.933倍(P<0.05)。结论:北京该社区人群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虽然自觉刷牙出血更少,但BI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者自觉牙齿松动更多,临床检查中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牙周组织破坏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牙周指数 诊断性自我评价 牙周疾病 社区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无细胞线粒体外线粒体DNA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再目 曹沛 +1 位作者 刘振华 栾庆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5,共8页
目的血浆无细胞线粒体外线粒体DNA(cf-exmtDNA)具有促炎潜能,本文探讨血浆cf-exmtDNA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45岁受试者78人,其中牙周健康者11人,牙龈炎患者11人,牙周炎患者56人。检查并记录基线牙周指标、年龄、性别、... 目的血浆无细胞线粒体外线粒体DNA(cf-exmtDNA)具有促炎潜能,本文探讨血浆cf-exmtDNA与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45岁受试者78人,其中牙周健康者11人,牙龈炎患者11人,牙周炎患者56人。检查并记录基线牙周指标、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空腹血糖(FBG)。取4 mL抗凝静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提取其中cf-exmtD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f-exmtDNA拷贝数。比较不同牙周炎症状态组血浆cf-exmtDNA水平,并对血浆cf-exmtDNA与平均探诊深度(mPD)、平均附着水平(mCAL)、平均出血指数(mBI)、平均菌斑指数(mPLI)、年龄、FBG、BMI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牙周炎组血浆cf-exmtDNA水平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P=0.042);样本整体血浆cf-exmtDNA水平与年龄(P=0.023)、mPD(P<0.001)、mCAL(P=0.006)、mBI(P=0.026)呈正相关关系;多重回归分析中,血浆cf-exmtDNA水平主要取决于mPD。结论在18~45岁人群中,牙周炎患者血浆cf-exmtDNA水平较牙周健康者显著升高,血浆cf-exmtDNA水平与年龄、mPD、mCAL、mBI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无细胞DNA 线粒体DNA 横断面研究 牙周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瓣重建颌骨区域角化黏膜增量术后软组织愈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骏男 董佳芸 路瑞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评估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量手术(keratinized mucosa augmentation,KMA)术后受区、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与天然颌骨牙龈移植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术后维护提供指导,同时分组比较临床经验对KMA术后愈合评价的影响。方法:... 目的:评估颌骨重建区域种植体周角化黏膜增量手术(keratinized mucosa augmentation,KMA)术后受区、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并与天然颌骨牙龈移植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术后维护提供指导,同时分组比较临床经验对KMA术后愈合评价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完成颌面部肿瘤切除、腓骨瓣或髂骨瓣重建及种植修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转诊牙周科行角化黏膜增量手术,拍摄重建区域游离龈移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周和术后3个月的口内像,拍摄腭部供区术前、术后3周的口内像。由4位低年资医师(工作经验<10年)和3位高年资医师(工作经验≥10年)作为评分者,运用早期愈合指数(early healing index,EHI)、早期伤口愈合评分(early wound healing score,EHS)及粉红美学评分(the pink esthetic score,PES)根据所得口内像对重建区域软组织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由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作出10分制评价。结果:26位颌骨重建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34.2±10.2)岁,男11例,女15例,其中腓骨瓣重建13例,髂骨瓣重建13例。平均每位患者种植体数目为(3.2±0.7)枚。在受区,术后3周EHS评价体系得分为7.0(4.0,9.0),其子项——临床再上皮化征象(clinical signs of re-epithelialization,CSR)得分为6.0(3.0,6.0),凝血情况(clinical signs of haemostasis,CSH)得分为1.5(1.0,2.0),炎症表现(clinical signs of inflammation,CSI)得分为1.0(0.0,1.0)。这说明纳入患者术后3周受区伤口整体表现为切缘基本合并,切口处有少量纤维蛋白线同时伴有一定的红肿。EHI在受区得分为2.0(1.5,2.5),表示术后3周切口基本闭合且有少量纤维蛋白线。远期愈合评价体系PES[2.5(2.0,3.0)],以及其子项颜色[1.0(1.0,1.5)]、质地[1.5(1.0,2.0)]与天然颌骨周围软组织相比略有差异。在腭部供区,术后3周EHI[1.3(1.0,2.5)]得分较低,EHS[8.5(6.0,10.0)]得分较高,说明供区软组织愈合较好。在不同年资医师间,受区愈合评价中除CSI项低年资组高于高年资组,其余项为高年资组显著高于低年资组,EHS评价体系的子项CSH则在不同年资的分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医师对比天然颌骨牙龈移植愈合效果进行比较的十分制评分结果为8.5(7.5,9.5),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89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91~0.949],提示KMA术后愈合效果欠佳。结论:颌骨重建区域KMA术后愈合相对较慢,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后管理,临床经验对颌骨重建患者KMA术后伤口愈合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移植 角化黏膜增量手术 颌骨重建 愈合评价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状况下唾液和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含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康军 沙月琴 陈智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0.225 0 vs.0.288 4±0.193 1,P<0.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龈沟液 唾液 牙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智滨 和璐 +4 位作者 康军 黄振 沙月琴 朱万孚 闫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母亲唾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检出水平及母亲牙周...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母亲唾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检出水平及母亲牙周临床状况,探讨母亲牙周炎致病菌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4所医院产后1~1.5年的母亲110人,PLBW组母亲72人,21~39岁,正常出生体重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母亲38人,23~38岁。收集唾液样本,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用PCR方法检测唾液中的Pg、Tf、Td;根据Pg、Tf、Td检出与否分为Pg、Tf、Td阳性和阴性组。结果:(1)PLBW组和NBW组牙周临床指标及Pg、Tf、Td检出率:PLBW组和NBW组CAL分别为0.18(0.00,4.97)mm、0.08(0.00,1.81)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检出率分别为94.4%和7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检出率分别为84.7%和94.7%,Td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9.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g、Tf和Td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牙周临床指标、新生儿体重及孕周:Pg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2.25(0.54,4.00)mm、1.44(0.63,3.80)mm]、PD[(2.47±0.43)mm、(1.94±0.39)mm]、PLI(1.80±0.44、1.36±0.34)、新生儿体重[(2 482.95±813.17)g、(3 425.00±1 024.36)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f阳性组与阴性组间CAL[0.14(0.00,4.9)mm、0.03(0.00,0.44)mm]、PD[(2.44±0.46)mm、(2.17±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阳性组和阴性组间PD[(2.44±0.46)mm、(2.14±0.43)mm]和BI(2.31±0.86、1.8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Tf和Td在两组母亲唾液中检出水平较高,Pg可能与低体重儿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孕妇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唾液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凤秋 孟焕新 +1 位作者 韩劼 刘凯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矿化、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茜素红染色进行细胞表型的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C... 目的:了解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矿化、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茜素红染色进行细胞表型的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分析釉基质蛋白对牙周膜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釉基质蛋白作用下对牙周膜细胞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促进牙周膜细胞DNA的合成,使牙周膜细胞周期的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而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升高,并可提高牙周膜细胞蛋白总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釉基质蛋白作用后的牙周膜细胞胞浆丰富,与蛋白合成相关细胞器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发达,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论:釉基质蛋白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及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牙釉质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拔牙后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丽萍 胡文杰 +4 位作者 徐涛 詹雅琳 危伊萍 甄敏 王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9-585,共7页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伴有骨壁缺损的磨牙拔牙即刻植入Bio-Oss 覆盖Bio-Gide 胶原膜,采用翻瓣后冠向复位和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两种创口封闭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比较6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纳入23名患者...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伴有骨壁缺损的磨牙拔牙即刻植入Bio-Oss 覆盖Bio-Gide 胶原膜,采用翻瓣后冠向复位和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两种创口封闭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比较6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纳入23名患者共24颗重度牙周炎拔除磨牙,根据纳入时间分为牙槽嵴保存一组(翻瓣后冠向复位)和牙槽嵴保存二组(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每组各12颗磨牙。拔牙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评价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术中及术后6个月种植手术时测量牙槽嵴顶中央处骨宽度。结果:牙槽嵴保存一组及牙槽嵴保存二组的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减少了(1.6±1.5) mm ( P =0.004)和(0.3±1.6) mm ( 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窝中央牙槽骨高度均显著增加,牙槽嵴保存一组增加了(5.53±4.20) mm,牙槽嵴保存二组增加了(7.70±4.3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26)。种植手术时,牙槽嵴保存一组的牙槽嵴顶中央颊舌/腭侧骨宽度为(9.5±2.2) mm,牙槽嵴保存二组为(9.3±1.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均有利于达到保持并改善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高度、减少牙槽骨吸收的目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满足种植要求,微翻瓣覆盖胶原蛋白方法有利于保存更多颊侧角化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疾病 牙槽嵴增量 磨牙 平行投照根尖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的三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刚 胡文杰 +1 位作者 曹洁 柳登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0-994,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的三维形态及相关解剖结构。方法:选取25名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共计150颗上颌前牙纳入研究... 目的:利用锥形束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上颌前牙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supraosseous gingiva,SOG)的三维形态及相关解剖结构。方法:选取25名牙周健康的汉族青年共计150颗上颌前牙纳入研究,受试者男性11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24.5±1.6)岁,佩戴含有显影剂的硅橡胶印模拍摄软组织间接显影CBCT。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分析唇侧中央嵴顶上牙龈的形态,包括SOG高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骨嵴顶的距离、CEJ处牙龈厚度、骨嵴顶下2 mm牙槽骨厚度等。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牙位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上颌前牙唇侧中央SOG高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3.54±0.67)mm、侧切牙为(3.48±0.81)mm、尖牙为(3.49±0.70)mm,各牙位SOG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唇侧中央CEJ水平牙龈平均厚度测量结果,中切牙为(1.45±0.23)mm,侧切牙为(1.13±0.24)mm,尖牙为(1.14±0.22)mm,中切牙牙龈最厚,与侧切牙和尖牙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侧中央SOG与CEJ处牙龈厚度在所有牙位上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健康的上颌前牙唇侧嵴顶上牙龈中,中切牙牙龈最厚,未发现上颌前牙区唇侧中央SOG高度与厚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龈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手术治疗对残留牙周袋长期疗效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勇 蔡宇 +3 位作者 薛绯 乔静 陈帆 段晋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评估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进行手术对残留牙周袋的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基础治疗后进行牙周手术,随访4年以上,随访间隔2~2.5年。记录残留牙周袋患牙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指标,与未手术治疗组39例比较分析其变化差... 目的:评估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进行手术对残留牙周袋的长期影响。方法:回顾慢性牙周炎患者34例基础治疗后进行牙周手术,随访4年以上,随访间隔2~2.5年。记录残留牙周袋患牙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指标,与未手术治疗组39例比较分析其变化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5~5.5年后,与未手术治疗组相比,定期维护后手术治疗组患者年缺失牙率更低(0.05∶0.11),牙周探诊深度(0.55∶0.39 mm)及附着丧失水平(1.53∶1.33 mm)的改善程度更好,骨根比变化更小(0.23%∶1.15%),PD>6 mm牙槽骨位点比例更少(1.19%∶2.35%)。结论:基础治疗后,手术治疗特别是对于PD>6 mm的患者,能够更好地保持牙周治疗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残留牙周袋 手术治疗 维护治疗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B-245α链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小玲 李文静 +7 位作者 王宪娥 宋文莉 徐莉 张立 冯向辉 路瑞芳 释栋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链(cytochrome B-245 alpha chain,CYBA)rs4673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rs12720922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易感性...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α链(cytochrome B-245 alpha chain,CYBA)rs4673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rs12720922基因多态性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易感性的关系,为筛选GAgP的高危人群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GAgP患者372例和健康对照者133名。采用基于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CYBA rs4673及CETP rs12720922基因型测定,不同基因型与GAgP易感性的关系采用多重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对于两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在GAgP易感性方面的交互作用采用似然比检验进行分析,交互作用模型采用相乘模型。结果:372例GAgP患者平均年龄(27.5±5.2)岁,包括男性152例,女性220例;133名健康对照者平均年龄(28.8±7.1)岁,包括男性53例,女性80例;两组人群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BA rs4673位点CT/TT基因型频率在GAg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8.0%(66/366)vs.10.6%(14/132),P<0.05];调整年龄、性别后,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CT/TT基因型个体患GAgP风险明显增高(OR=1.86,95%CI:1.01~3.45,P<0.05)。CETP rs12720922位点基因型(GG、AA/AG)频率在GAgP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BA rs4673和CETP rs12720922在GAgP易感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CYBA rs4673CC基因型及CETP rs12720922 AA/AG基因型个体相比,当两个位点分别为CT/TT基因型及GG基因型时,个体的GAgP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3.25,95%CI:1.36~7.75,P<0.01)。结论:CYBA rs4673 CT/TT基因型与GAgP易感性相关,且与CETP rs12720922 GG基因型在GAgP易感性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细胞色素B-245a链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质类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相关致病基因的关联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建 王宪娥 +5 位作者 吕达 乔敏 张立 孟焕新 徐莉 毛铭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探索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骨代谢或牙根发育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纳入179例GAgP患者,平均(27.23±5.19)岁,男∶女=67∶112,平均存留牙数(26.80±1.84... 目的:探索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患者牙根形态异常与骨代谢或牙根发育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纳入179例GAgP患者,平均(27.23±5.19)岁,男∶女=67∶112,平均存留牙数(26.80±1.84)颗。采用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9个与骨代谢和牙根发育相关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基因型检测。采用全口根尖片评判牙根形态异常,包括锥根、细长根、冠根比例失调、弯曲根、融合根、后牙根形态异常,分析13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根形态异常牙的数量及发生率。结果:GAgP患者根形态异常牙构成比为14.49%(695/4798颗),平均(3.88±3.84)颗。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rs2228570位点的CC、CT、TT基因型患者根形态异常牙数量分别为(4.66±4.10)、(3.71±3.93)和(2.68±2.68)颗,CC基因型和TT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降钙素受体(calcitotin receptor,CTR)基因rs2283002位点CC、CT、TT基因型患者根形态异常数分别为(5.02±3.70)、(3.43±3.95)、(3.05±3.12)颗,CC基因型的根形态异常发病率高于CT和TT基因型(87.86%vs.65.26%和63.64%,P=0.006,adjusted OR=3.71,95%CI:1.45~9.50)。结论:VDR rs2228570及CTR rs2283002位点可能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根形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牙根形态异常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磨牙拔除运用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短期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涛 李丽曼 +2 位作者 刘云松 危伊萍 胡文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植体负重1年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牙周科就诊的18名患者共20颗磨牙,种植修复后负重1个月(基线)和12个月对种植牙进行临床检查,记录菌斑指数(silness&leo...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植体负重1年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牙周科就诊的18名患者共20颗磨牙,种植修复后负重1个月(基线)和12个月对种植牙进行临床检查,记录菌斑指数(silness&leo plaque index,PLI)、植体周软组织探诊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depth,PPD)、出血指数(mazza bleeding index,BI)、颊侧角化组织宽度(width of keratinized tissue,KTW);基线和负重1年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边缘骨丧失(marginal bone loss,MBL)。结果:20颗种植修复体负重1年后存留率和成功率为100%。负重即刻和负重1年PLI、PPD、BI、KTW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BL为(0.12±0.24)mm。结论: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负重1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重度牙周炎 微创拔牙 位点保存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