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莹 赵璞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口腔白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LA-PDT治疗,试验组先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再接受常规ALA-P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测量病损面积,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单位面积病损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等,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1例,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5%和36.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7.9%,无缓解率分别为0%和5%;总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分别为100%和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1,P=0.456)。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位面积病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05±5.74)min/cm^(2)和(21.38±15.44)min/cm^(2),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2.36±0.67)次和(3.58±1.57)次,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t=-2.932,P<0.05)。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再次证实预处理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针扣刺预处理并没有增加ALA-PDT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细针扣刺预处理后行常规ALA-PDT对于口腔白斑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光动力治疗 细针扣刺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即刻种植时动态导航系统的种植精度分析
2
作者 李虹 马斐斐 +3 位作者 翁金龙 杜阳 吴彬彰 孙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动态导航系统在种植外科中广泛应用,种植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植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精度,探讨即刻种植对动态导航下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病例(男... 目的:动态导航系统在种植外科中广泛应用,种植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植入时机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精度,探讨即刻种植对动态导航下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病例(男性53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14±11.99)岁,共97枚种植体,其中51枚为延期种植,46枚为即刻种植。通过测量种植体植入三维位置与术前种植计划的偏差,对延期种植及即刻种植的精度进行定量对比评价。选择角度误差、植入点三维误差和根尖点三维误差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将植入点的水平误差、末端点的水平误差、植入点深度误差以及末端点深入误差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纳入的种植修复体的一年留存率和成功率均为100%,无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整体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46±0.458)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76±0.526)mm,角度误差为3.022°±1.566°。延期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57±0.478)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85±0.481)mm,角度误差为2.936°±1.470°;即刻种植组植入点的三维误差为(1.134±0.440)mm,根尖点的三维误差为(1.265±0.780)mm,角度误差为3.117°±1.6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09、0.850、0.575)。结论:动态导航下即刻种植的精度与延期种植相似,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导航系统 牙种植 即刻种植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的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朱慧 闵赛南 +4 位作者 苏家增 陈艳 彭歆 于尧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4,F0003,共6页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eosinophilic ulcer of the oral mucosa,EUO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反应性、自限性病变,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体^([1])。通常在发病后数周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由于EUOM发展迅速,临床上表现为口腔黏膜边缘隆起和硬化的溃疡,与鳞状细胞癌颇为相似,易于误诊。组织学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为主的弥漫性多种炎症细胞浸润,还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有时存在组织细胞的不典型增生,需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鉴别。由于EUOM的罕见性及特异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嗜酸性溃疡 鳞状细胞癌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4
作者 郭华秋 王哲 +1 位作者 杨雪 白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止血方法、就诊次数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和出血原因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口腔出血患者4764人次,其中男性2660人次(55.84%),女性2104人次(44.16%),平均年龄40.7岁。口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3080例,64.65%),其次为牙龈出血(1386例,29.09%)、门诊手术术后出血(194例,4.07%)、颌面部肿物出血(33例,0.69%)、住院手术术后出血(24例,0.50%)、其他原因出血(47例,0.99%)。使用简单方法止血1867例(39.19%),使用复杂方法止血2897例(60.81%),其中碘条填塞及加压缝合是最常使用的止血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使用复杂止血方法的比例更高,牙龈出血通常使用简单方法止血,拔牙术后出血通常采用复杂方法止血。患有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更易因出血问题多次就诊,性别及年龄不影响患者的就诊次数。结论:急诊就诊的口腔出血常见原因是拔牙术后出血及牙龈出血,临床上大多数患者通过压迫止血、加压缝合和填塞碘条可有效止血,部分严重出血的患者需进一步处理;少数的出血患者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急诊 出血 危险因素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5
作者 徐励 史闻 +4 位作者 李月华 沈亚俊 谢尚 单小峰 蔡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究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LIM and calponin homology domains 1,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全转录组测序结合GO(Gene Ontology)、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 目的:探究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LIM and calponin homology domains 1,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全转录组测序结合GO(Gene Ontology)、基因共表达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使用12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表达趋势,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等探究关键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及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细胞系DO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21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数据分析关键基因与患者临床疾病信息的关联,同时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的方法分析结果辅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探究关键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测序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IMCH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P<0.001)及蛋白质(P<0.0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Cal27中LIMCH1低表达组24 h内划痕愈合面积大于高表达组(P<0.01),72 h内增殖能力高于高表达组(P<0.01),24 h凋亡率高于其高表达组(P<0.05),而DOK中LIMCH1低表达组与其高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LIMCH1低表达与患者较差的远期预后(P=0.013)及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5)相关。对于LIMCH1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究中明确其并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途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结论:LIMCH1可能作为辅助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 含LIM调宁蛋白同源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缺损修复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秦庆钊 温奥楠 +3 位作者 高梓翔 朱玉佳 王勇 赵一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 口腔颌面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引起生理功能障碍,随着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数字化方法设计颌面缺损修复形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对颌面缺损修复形态设计的算法研究,并根据算法原理分为4类:传统数字化方法(镜像法和数据库法)、模型变形法、统计形状模型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评价上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期为口腔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颜面缺损 赝复体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口腔医院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实践经验与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施祖东 张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通过效果分析和价值评价,探索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在科室管理中的经验做法、效果评价和推进建议。方法:结合相关管理要求,通过专项管理实践推动,结合管理效果进行理论分析评价。结果: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是一... 目的: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通过效果分析和价值评价,探索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在科室管理中的经验做法、效果评价和推进建议。方法:结合相关管理要求,通过专项管理实践推动,结合管理效果进行理论分析评价。结果: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是一套整体的制度设计,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需要从体系的角度去建立并开展运行和考核评价。结论:在强调建立院科两级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下,以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建立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的制度设计和做法能够有效推动、强化并实现科室对于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科室 医院质量 科室质量 科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口腔专科医院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超 施祖东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某口腔专科医院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践,为其他口腔医疗机构新技术准入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某口腔专科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和医院管理实践建立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分析其应用效果并... 目的:分析某口腔专科医院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践,为其他口腔医疗机构新技术准入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某口腔专科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和医院管理实践建立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分析其应用效果并不断改进。结果:医院专科实力显著增强,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医院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有助于临床新技术应用的全流程规范管理,可提高医院专科综合实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新技术 临床应用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诊断研究进展
9
作者 崔莹莹 丁传扬 +3 位作者 彭超然 张建运 蔡鑫嘉 李铁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随着口腔组织病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具有显著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病的命名和分类经历了多次更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概念以替代术语口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2021年WHO口腔癌协作中心共识中,口腔潜在恶... 随着口腔组织病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具有显著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病的命名和分类经历了多次更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概念以替代术语口腔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2021年WHO口腔癌协作中心共识中,口腔潜在恶性病变被定义为“任何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统计学上增加有关的口腔黏膜异常”,包括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增殖性疣状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病变。由于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和癌变机制尚不明确,对其进行早期精准诊疗有助于实现口腔癌的二级预防。本综述回顾了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的命名、分类及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和研究进展,以期为这类疾病的临床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 口腔白斑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增殖性疣状白斑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建芬 胡凯 +2 位作者 徐丹慧 朱洪平 陈霄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21,共8页
目的建立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掌握口腔门诊感染高风险因素,为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措施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方法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抓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中与口腔门诊感染控制相关条款,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评估某三级口腔专... 目的建立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掌握口腔门诊感染高风险因素,为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措施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方法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抓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中与口腔门诊感染控制相关条款,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评估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医院感染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定量获得高风险点。结果建立了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74个。共查找风险点18个,包括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时机掌握不正确,保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手卫生依从率低于全院基线水平,盛装使用后织物的容器和区域未及时消毒,保洁用具分区使用不明确,感染控制制度内容不齐全或不正确,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未定期监测,医疗废物盛装过满,无清洁消毒质量考核和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或脱卸等。结论初步形成口腔门诊感染控制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并找出口腔门诊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点,可为口腔门诊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感染控制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简版(HeLD-14)在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11
作者 赵双云 邹思雨 +2 位作者 李雪莹 沈丽娟 周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评价中文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简版(a short-form Health Literacy Dental scale, HeLD-14)在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21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幼儿园通过电子问卷共调查1 47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家长的一... 目的:评价中文版口腔健康素养量表简版(a short-form Health Literacy Dental scale, HeLD-14)在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21年在北京市延庆区幼儿园通过电子问卷共调查1 47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家长的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素养相关内容。运用SPSS 21.0和Mplus 7.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ronbach’s α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中文版HeLD-14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8,不同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78~0.96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HeLD-14量表各条目因子负荷在0.719~0.977(P<0.001),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为0.04,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x index, CFI)为0.992,Tucker-Lewis指数(Tucker-Lewis index, TLI)为0.988,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中文版HeLD-14量表总分及关注、理解、支持、经济负担、就医、沟通、运用维度得分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9、0.406、0.370、0.344、0.346、0.367、0.373、0.390(P均<0.05)。HeLD-14量表得分排在前27%的高分组3~6岁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素养平均得分高于得分排在后27%的低分组(69.27±1.06 vs. 41.29±11.09,t=48.13,P<0.01)。结论:中文版HeLD-14量表在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健康素养 家长 学龄前儿童 结果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的量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丹慧 丁建芬 +2 位作者 杨周蕊 胡凯 陈霄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 明确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7个门诊科室环境表面的接触时间与频次进行调查,计算平均接触频次、95%置信区间及累积接触频率。结果 口腔诊疗操... 目的 明确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7个门诊科室环境表面的接触时间与频次进行调查,计算平均接触频次、95%置信区间及累积接触频率。结果 口腔诊疗操作中环境表面平均接触26.75次/操作,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体牙髓病专业(46.25次/操作),最低为口腔黏膜病专业(10.19次/操作)。高频接触表面为无影灯手柄、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电脑键盘及鼠标、三用枪手柄及线前端、高速牙科手机及线前端,接触频次分别为3.99、3.85、2.65、1.86、1.40次/操作。所有口腔专业的高频接触表面均包含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75%的专业包含电脑键盘及鼠标,50%的专业接触频次最高为无影灯手柄;环境表面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冠预备操作(113.50次/操作),最低为正畸咨询(8.50次/操作)。结论 不同口腔专业及不同口腔诊疗操作的高频接触表面不同,医疗机构应根据口腔科室高频接触表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及管理措施,切实提升环境清洁消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诊疗操作 高频接触表面 环境表面 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祖南 胡耒豪 +3 位作者 陈震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相关知识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影像数据中上下颌骨、颈部动静...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相关知识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影像数据中上下颌骨、颈部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和骨组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解剖实验模型,将重建模型加密后储存于云端。通过联网移动设备扫描实验模型对应的二维码,获取增强现实图像,辅助实验人员讲解和实验对象学习。分别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以课后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实验对象对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反馈,评价该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共纳入83名本科生,所有实验对象均能顺利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实验参与人员均可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从云端获取三维解剖实验模型,并在移动端对模型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增强现实技术能够以不同的解剖部位内容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内容呈递方式,通过更为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帮助实验对象分辨解剖结构,获取解剖知识。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的接受程度较高(9.19分),增强现实技术在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理解能力(9.01分)、提升课程趣味和激发学习热情方面(8.55分)获得了较高评分。结论: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实现解剖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辅助学生更好建立三维空间理解能力,在帮助学生进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三维可视化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忠豪 刘峰 +17 位作者 陈江 黄翠 韩向龙 胡文杰 胥春 刘伟才 牛丽娜 马楚凡 赵一姣 赵克 郑明 陈亚明 黄庆丰 满毅 徐明明 邓旭亮 周倜 师晓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在口腔美学修复工作中,数字化美学设计以可视化的效果辅助医生预判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对美学目标认知、理解的一致性,是实现理想美学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尚无明确规范,很多医师对于如何在诊疗工作中进... 在口腔美学修复工作中,数字化美学设计以可视化的效果辅助医生预判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对美学目标认知、理解的一致性,是实现理想美学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尚无明确规范,很多医师对于如何在诊疗工作中进行数字化美学设计缺少系统认识。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美学诊疗设计流程,提升治疗结果的均质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CSDDI)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编写此项共识。共识对数字化美学资料的采集要点、整合步骤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美学修复宏观决策树及针对不同临床应用场景的相应工作流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美学修复 数字化美学设计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方向对3D打印口腔义齿基托树脂材料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展新新 曹露露 +3 位作者 项东 汤皓 夏丹丹 林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1,共7页
目的:分析成型方向对打印件的表面特征、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及其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为口腔义齿基托树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义齿基托树脂材料打印义齿基托树脂试样,试样形状... 目的:分析成型方向对打印件的表面特征、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及其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为口腔义齿基托树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义齿基托树脂材料打印义齿基托树脂试样,试样形状及尺寸参考目前常规义齿基托材料检测标准。检测物理性能的试样为圆柱体(直径15 mm、厚1 mm),在Z轴的不同角度方向上(0°、45°、90°)进行打印。扫描电镜观察经不同方向打印后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试样经色稳定仪浸水光照后观察其颜色稳定性;利用粗糙度仪分析试样表面粗糙程度;用维氏硬度计测量硬度。检测力学性能的试样为长方体(检测弹性模量和挠曲强度:长64 mm、宽10 mm、高3.3 mm;检测断裂韧性:长39 mm、高8.0 mm、宽4.0 mm),分为W、H两组,W组以长×宽为底面,平行X、Y轴平面,自下而上沿Z轴开始打印,H组以长×高为底面,平行X、Y轴平面,自下而上沿Z轴开始打印,两组成型角度均分为0°、45°和90°,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其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面形貌和粗糙度与成型方向密切相关,0°、45°及90°试样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试样表面最光滑(粗糙度<1μm),45°试样表面最粗糙(粗糙度>3μm)。0°试样硬度最佳[(196.13±0.20)MPa],与90°试样[(186.62±4.81)MP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样的力学性能与打印方向也密切相关,W组45°试样的弹性模量、挠曲强度及断裂韧性与其他方向试样比较均为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弹性模量结果显示,H组中,45°试样弹性模量最高,与0°和90°试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中0°及45°试样高于90°试样(P<0.05);且W组0°及45°试样的弹性模量均显著高于H组0°及45°试样(P<0.05)。挠曲强度结果显示,H组各角度试样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组中90°试样强度最小,与0°及45°试样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组0°及45°试样的强度均显著高于H组0°及45°试样(P<0.05)。断裂韧性结果显示,H组各角度试样断裂韧性均低于义齿基托材料检测标准规定的1.9 MPa m1/2;W组45°试样最高,与0°及90°试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试样断裂韧性低于1.9 MPa m1/2。结论:成型方向为0°的试样在物理性能上相对较优,而45°试样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以长×高为底面沿Z轴不同方向打印的试样(H组)以及以长×宽为底面沿Z轴90°打印的试样(W组90°)的断裂韧性尚不满足临床要求,提示3D打印义齿基托树脂性能受打印方向影响,只有各个方向打印试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义齿基托材料检测标准的最低要求,才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义齿基托树脂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梓柠 王浩 +2 位作者 李倩雯 赵宁睿 王雪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8,共9页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应用广泛,而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别。本文总结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种植钉的使用情况、优势与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影响种植钉应用的因素,结果发现:目前种植钉的使用率为43.7%~93.3%,但现有不同调查之间的... 种植钉支抗在口腔正畸领域应用广泛,而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存在差别。本文总结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种植钉的使用情况、优势与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影响种植钉应用的因素,结果发现:目前种植钉的使用率为43.7%~93.3%,但现有不同调查之间的标准存在差异,难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种植钉适用于内收前牙、压低后牙等多种情况,在加强支抗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对患者依从性的依赖;常见并发症有松动脱落、软组织反应和牙根损伤等;医生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治疗费用以及患者对种植钉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其使用。目前尚缺少我国在种植钉支抗应用情况的相关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种植钉 应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急诊科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训敏 邵校 姬爱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89,共5页
为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救治水平,我们收集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颌面部疾... 为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救治水平,我们收集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颌面部疾病诊断、全身基础疾病状况、抢救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的季节分布。结果显示,13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为40~86岁,中位年龄66岁。8例患者中,5例主诉症状为口腔癌出血,1例为口腔癌术后胸闷、呼吸困难,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意识丧失,1例为口腔糜烂无法进食。8例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脑梗塞等基础疾病中的一项及以上,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恶液质。5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腔癌破裂出血或外科手术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引发呼吸循环衰竭,1例为尿毒症、高钾血症致循环衰竭,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口底组织肿胀致窒息,另一例为口腔癌术后急性心肌梗死致循环衰竭。6例患者在入院前已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2例患者在入院后医生治疗时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心肺复苏及部分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平均抢救时长46 min。因口腔急诊科患者死亡发生率较低,医务人员参与急救的机会少,应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演练和考核。急救设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氧气供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器械)应常备,急救药品储备要充足,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死亡病例主要发生于伴有全身基础疾病的老年口腔癌出血患者。颌面外科医生对老年口腔癌术后的患者要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诊意识。急诊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急救技能训练,接诊此类患者时也要加强急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急诊 死亡 急诊处理 临床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83名北京市居民对口腔癌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行红 黄莹 +3 位作者 袁超 郑树国 张杰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331,共9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居民对口腔癌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居民(非医学相关人员)进行口腔癌及其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完成问卷调查共1483份,其中男性663份(44.6%),女性820份(55.3%),年龄... 目的:调查北京市居民对口腔癌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居民(非医学相关人员)进行口腔癌及其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完成问卷调查共1483份,其中男性663份(44.6%),女性820份(55.3%),年龄15~91岁。79.2%的被调查者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仍有16.6%被调查者每天只刷一次牙。当被问及听说过哪些癌症时,肺癌知晓率最高,达94.3%,肝癌、胃癌次之,达92.5%、92.4%,口腔癌的知晓率最低,仅47.7%。口腔癌知晓率与户口(P=0.015)、长期居住地(P=0.028)、家庭人均年收入(P=0.024)、刷牙频率(P<0.001)、自我检查口腔频率(P<0.001)及是否嚼槟榔(P=0.015)有关。多数被调查者从电视节目(24.3%)、手机新闻/电子杂志(22.0%)、微信(11.3%)及与朋友或身边的人聊天(14.6%)获知口腔癌相关信息。知道吸烟是口腔癌危险因素的仅34.9%,且其认识与年龄(P=0.011)、教育水平(P=0.007)、刷牙频率(P<0.001)及自我检查口腔(P=0.002)有关。知道饮酒是口腔癌危险因素的仅23.5%,其认识与教育水平(P=0.002)、长期居住地(P=0.022)、刷牙频率(P=0.009)、自我检查口腔频率(P=0.005)有关。知道嚼槟榔是口腔癌危险因素的只有35.1%,其认识与年龄(P=0.040)、学历(P=0.002)、户口(P=0.002)、家庭人均年收入(P=0.005)、刷牙频率(P=0.001)、自我检查口腔(P<0.001)、嚼槟榔(P=0.002)有关。知道口内长期不愈的溃疡、白色斑块、红色斑块是口腔癌早期症状的分别有35.7%、21.6%、16.9%。结论:北京市居民对口腔癌及其相关防治知识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尚有部分居民还未形成良好的个人口腔卫生习惯,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大众对口腔癌及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如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对大众进行口腔卫生健康知识宣教,以减少口腔癌发病率,提高早期就诊率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调查和问卷 认知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硬组织修复材料仿生设计制备和临床转化
19
作者 赵菡 卫彦 +15 位作者 张学慧 杨小平 蔡晴 宁成云 徐明明 刘雯雯 黄颖 何颖 郭亚茹 江圣杰 白云洋 吴宇佳 郭雨思 郑晓娜 李文静 邓旭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 口腔疾病几乎涉及到每个个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积累的重要问题。牙齿和颌骨是行使口腔功能和支撑外貌轮廓的重要结构基础。小范围牙齿缺损可能引发牙本质过敏症,大范围缺损则会导致牙齿形态和功能破坏,而牙齿缺失常造成牙槽骨吸收低平,不利于后续修复。临床上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以牙本质小管封闭为主,其效果不佳且易复发;材料充填是牙体缺损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现有材料与牙齿力学性能匹配差,界面结合不足,修复体寿命短;而牙槽骨低平的垂直骨增量则是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牙齿微观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的深入解析,缺少对牙槽骨再生微环境的深入认识,导致材料设计忽视了从微观结构功能仿生到宏观效果实现的协同考量。因此,发展牙齿/颌骨结构与功能高度仿生的修复材料新技术与临床新策略是目前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修复材料 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电学微环境 骨充填材料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毛雅晴 陈震 +3 位作者 于尧 章文博 刘洋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罹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09例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罹患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09例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DM组104例,无DM组205例,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利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均衡两组的组间协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并分析DM组血糖控制情况对生存结果的影响。结果:经过PSM,两组共有77对匹配成功,组间协变量达到均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黏膜癌前病变以及局部复发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过匹配后,DM组的生存率有低于无DM组的趋势。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OSCC患者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有无DM对OSCC患者的生存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DM组的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期、甘油三酯水平、术前平均末梢血糖(空腹)、术后平均末梢血糖(餐后2 h)是DM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期和术后平均末梢血糖(餐后2 h)是DM组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DM组内的血糖控制欠佳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及远处转移的风险有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的趋势。结论:有无DM对患者的总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M组术后出现黏膜癌前病变或局部肿瘤复发的可能性高于无DM组;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分期、甘油三酯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可能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尿病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