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失活BK通道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李伟 万有 +2 位作者 韩济生 丁久平 徐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8-412,共5页
大电导的电压和Ca2+激活的K+通道(BK通道)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广泛表达,起着多种多样的作用.目前只有少数组织中BK通道的性质被深入地研究,而且鲜见有失活的BK通道(BKi)的报道,尤其是在神经元中.发现在大鼠小直径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 大电导的电压和Ca2+激活的K+通道(BK通道)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广泛表达,起着多种多样的作用.目前只有少数组织中BK通道的性质被深入地研究,而且鲜见有失活的BK通道(BKi)的报道,尤其是在神经元中.发现在大鼠小直径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普遍存在失活的BK通道.失活的BK电流成分是Ca2+敏感的,可以被大电导的BK通道特异阻断剂ChTX所阻断,而且木瓜蛋白酶可以从胞外改变通道失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BK通道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功能研究的革命——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介绍
2
作者 陆峥飞 张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93-893,共1页
2006年10月2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Andrew Z.nre(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和Craig C.Mellofor(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以... 2006年10月2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Andrew Z.nre(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和Craig C.Mellofor(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以表彰他们在RNAi(RNA interference,RNAi)及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颁奖委员会评价:“他们发现了控制基因信息流通的基本机制,解释了困惑这一研究者们许久的难题.”“像在清晨突然打开窗帘,然后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基因功能 评审委员会 斯坦福大学 ANDREW 美国科学家 诺贝尔奖 分子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CaMP6在体大规模记录感觉神经元的活动
3
作者 Kim 刘风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2-642,共1页
背根神经节(DRG)是感觉传递的第一站。以往关于DRG神经元编码特性的研究,多基于单细胞的记录。近年来,随着基因编码的钙离子指示剂(如GCaMPs等)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在体大规模记录神经元的活动。GCaMPs由绿色荧光蛋白(GFP)、钙调蛋... 背根神经节(DRG)是感觉传递的第一站。以往关于DRG神经元编码特性的研究,多基于单细胞的记录。近年来,随着基因编码的钙离子指示剂(如GCaMPs等)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在体大规模记录神经元的活动。GCaMPs由绿色荧光蛋白(GFP)、钙调蛋白(CaM)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13融合而成。CaM结合钙离子后发生变构,环绕在M13周围,以其铰链区和M13结合,Ca2+-CaM-M13相互作用,引起EGFP生色基团环境改变,从而使GCaMPs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研究表明,GCaMP6由于具有超强的敏感度,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活体钙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铰链区 DRG神经元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钙离子 钙成像 生色基团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奖赏与药物奖赏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彩莲 韩济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奖赏机制来加强和激励对机体有益的行为,以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但这一系统一旦被某些外源性物质反复地异常激活(如药物滥用),则引起神经系统的慢性适应性改变,将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实现奖赏效应的神经... 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奖赏机制来加强和激励对机体有益的行为,以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但这一系统一旦被某些外源性物质反复地异常激活(如药物滥用),则引起神经系统的慢性适应性改变,将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实现奖赏效应的神经结构主要位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至伏核(NAc)的多巴胺通路是食物和性活动等天然奖赏和成瘾性药物引起奖赏效应的共同通路。本文概述天然奖赏和成瘾性药物奖赏的异同,旨在探讨阻断后者而不损及前者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赏 成瘾 渴求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志苹 黄志华 +2 位作者 王昊 王韵 黄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3-2023,共1页
关键词 免疫功能 电针刺激 细胞因子 小鼠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癫痫敏感性增强过程中c-jun与GFAP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溪 史向党 +2 位作者 殷盛明 于德钦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海人酸(KA)致大鼠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过程中,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的关系。一次性给予惊厥剂量(10mg/kg,i.p.)... 本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海人酸(KA)致大鼠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过程中,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的关系。一次性给予惊厥剂量(10mg/kg,i.p.)的KA后,海马CA1区出现c-jun的一过性高表达,之后呈持续表达状态直至给予KA后6个月。c-jun的表达明显地早于给予KA 2 d后方开始出现的海马内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的死亡和C-JUN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星形胶质细胞GFAP基因的表达与其细胞内的c-jun表达的时间和部位一致。结果提示,c-jun在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过程中持续表达,并可能参与介导神经元死亡和维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调控其细胞内GFAP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癫痫 敏感性 C-JUN GFAP 基因 表达 海马CA1区锥体细胞 海人酸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调节纹状体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Shank3基因敲除大鼠孤独症样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昀晨 徐丹 +5 位作者 张伟南 熊信 薛亚奇 安莎莎 张嵘 甄志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8,共10页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通常发生于幼年阶段,其行为缺陷与纹状体功能密切相关。幼年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泳是促进大脑突触可塑性的有效运动方式。为此,研究探讨早期游泳能否调节Shank3基因敲除ASD模...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通常发生于幼年阶段,其行为缺陷与纹状体功能密切相关。幼年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泳是促进大脑突触可塑性的有效运动方式。为此,研究探讨早期游泳能否调节Shank3基因敲除ASD模型大鼠纹状体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与纹状体功能相关的ASD样行为。方法:幼龄雄性Shank3基因敲除SD大鼠,随机分为基因敲除对照组(KC)和基因敲除游泳组(KS),同窝野生型大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C)和野生型游泳组(WS)。KS和WS组从8日龄起进行为期8周的游泳干预。干预完成24 h后,利用自梳理实验检测大鼠的刻板行为,旷场实验检测焦虑情绪与自由活动情况,最大抓力实验检测肌肉力量,转棒实验检测运动协调能力。行为学测试24 h后进行麻醉,取纹状体组织进行高尔基染色,观察纹状体中等多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s)树突形态。提取纹状体组织突触后致密部(postsynaptic density,PSD)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兴奋性突触后支架蛋白和谷氨酸受体蛋白、γ-氨基丁酸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1)8周早期游泳干预显著改善了大鼠Shank3基因敲除导致的刻板行为和运动能力缺陷,但未能改善焦虑情绪;2)Shank3基因敲除后,大鼠纹状体MSNs树突总长度、分支数量和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早期游泳干预改善了树突形态的这些变化;3)Shank3基因敲除后,大鼠纹状体突触后致密部支架蛋白PSD95、Homer1表达显著降低,受体蛋白GluA1、GluA2、NR1、NR2A、NR2B表达显著降低,早期游泳干预上调了支架蛋白PSD95和受体蛋白GluA1、GluA2、NR2A、NR2B的表达。结论:Shank3基因敲除大鼠纹状体树突发育受损,兴奋性突触后谷氨酸能受体表达降低,并出现与纹状体功能异常相关的刻板行为与运动功能障碍。早期游泳干预可上调纹状体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总长度与树突棘密度,并上调部分兴奋性突触后受体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Shank3基因敲除导致的大鼠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Shank3 孤独症 纹状体 树突棘 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