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宠 张萍 朱卫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8-997,共10页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自噬利于细胞保持自稳状态;在发生应激时,细胞自噬防止有毒或致癌的损伤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累积,抑制细胞癌变;然...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自噬利于细胞保持自稳状态;在发生应激时,细胞自噬防止有毒或致癌的损伤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累积,抑制细胞癌变;然而肿瘤一旦形成,细胞自噬为癌细胞提供更丰富的营养,促进肿瘤生长.因此,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细胞自噬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尽管大多数抑癌蛋白可以激活细胞自噬这一结论被广泛接受,但p53作为重要的抑癌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不同的亚细胞定位中对细胞自噬有着截然相反的调控.对于细胞自噬和癌症发生之间关系亟待深入的研究,这将会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并最终攻克癌症.本文将针对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过程中主要的信号调节通路展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癌症 BECLIN 1 FOXO ROTOR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反应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载权 周爱儒 唐朝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内质网应激是导致心脑组织缺血梗塞、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生的重要环节 .目前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钙代谢紊乱等都能引起内质网应激级联反应 ,表现为蛋白质合成暂停、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等 .这些表现包括在未折叠蛋白... 内质网应激是导致心脑组织缺血梗塞、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生的重要环节 .目前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应激、钙代谢紊乱等都能引起内质网应激级联反应 ,表现为蛋白质合成暂停、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等 .这些表现包括在未折叠蛋白反应 (UPR)、整合应激反应 (ISR)和内质网相关性死亡 (ERAD)三个相互关联的动态过程中 ,每一过程的分子机理现已逐步被揭示 .作为细胞保护性应对机制的内质网应激体系一旦遭到破坏 ,细胞将不能合成应有的蛋白质 ,亦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甚至会出现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整合应激反应 内质网相关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在H9c2细胞在H_2O_2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羿男 王卫平 +3 位作者 贾竹青 陈苹 马康涛 周春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近年研究发现,α-硫辛酸(α-lipoic acid,LA)具有抗氧化作用,但LA是否能够对抗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氧化应激模型,分别用CCK-8方法... 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近年研究发现,α-硫辛酸(α-lipoic acid,LA)具有抗氧化作用,但LA是否能够对抗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氧化应激模型,分别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变化,评价LA是否具有对抗氧化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能力.结果显示,LA能提高H2O2损伤的H9c2细胞存活率,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而且LA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而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结果证实,LA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LA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H9C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癌症 被引量:27
4
作者 韩竞男 鲁昊骋 梁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4,共7页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发生在DNA的CpG岛.DNA的甲基化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完成.DNA甲基化参与了细胞分化、基因组稳定性、X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记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单基因水平及基因组范...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发生在DNA的CpG岛.DNA的甲基化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完成.DNA甲基化参与了细胞分化、基因组稳定性、X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记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单基因水平及基因组范围内的DNA甲基化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亦发挥重要作用.抑癌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引起的表达抑制,可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失控和侵袭转移,并参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过程.在许多肿瘤的研究中都发现了基因组整体DNA低甲基化所导致的染色体不稳定性.本文从DNA的异常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两方面论述了DNA甲基化在细胞恶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改变及其影响,并阐述了DNA甲基化改变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肿瘤发生 表观遗传学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2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忠 周雪宏 +1 位作者 贾弘禔 李淑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3-467,共5页
激活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2,ATF-2)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应激刺激下激酶p38/JNK直接磷酸化ATF-2 Thr69和Thr71位点而使ATF-2转录活性被激活,磷酸化的ATF-2形成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结合特定DN... 激活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2,ATF-2)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应激刺激下激酶p38/JNK直接磷酸化ATF-2 Thr69和Thr71位点而使ATF-2转录活性被激活,磷酸化的ATF-2形成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结合特定DNA序列,调控靶基因表达。ATF-2调控的参与肿瘤发生的靶基因有细胞周期因子D1和A、c-Jun等。在不同类型肿瘤发生中,ATF-2兼具致癌和抑癌的双重功能,除了与不同研究采用的组织/细胞类型相关外,ATF-2的细胞内定位可能是决定其发挥何种作用的关键,ATF-2的细胞内定位能力受蛋白激酶PKCε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F-2 肿瘤发生 bZIP蛋白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破解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孤岛”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雁 李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
"信息孤岛"是现代远程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高校教育"信息孤岛"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实施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技术标准,各校教育信息系统资源自成体系;二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采取直线或垂直管理,高... "信息孤岛"是现代远程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高校教育"信息孤岛"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实施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技术标准,各校教育信息系统资源自成体系;二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采取直线或垂直管理,高校信息化工作各自为政。从数字资源整合的意义上,能够有效地破解"信息孤岛"问题。高校数字图书馆具有资源整合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以门户网站为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为用户包括学习者有效利用各校的数字资源,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数字图书馆 信息孤岛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 与 S6K 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枫 马利伟 童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8,共6页
衰老进程受到多个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核糖体S6K蛋白激酶不仅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衰老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抑制mTORC1或S6K的活性可以延长小鼠的寿限.mTOR通路通过多种方式... 衰老进程受到多个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核糖体S6K蛋白激酶不仅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在衰老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抑制mTORC1或S6K的活性可以延长小鼠的寿限.mTOR通路通过多种方式在衰老进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自噬、代谢副产物的积累以及影响组织干细胞的数量等等.而S6K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晰.目前mTOR和S6K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两个分子在衰老进程中作用的研究,有望找到延长寿限的方法并揭示其中的机理,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核糖体S6K蛋白激酶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细胞死亡 被引量:12
8
作者 任汐鹰 刘勤献 王海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4,共7页
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分子之一。超过50%的人类肿瘤含有p53基因突变。因此,p53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分子靶点。p53依赖的细胞凋亡是其抑制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最近研究发现,p53不仅参与细... 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分子之一。超过50%的人类肿瘤含有p53基因突变。因此,p53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分子靶点。p53依赖的细胞凋亡是其抑制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最近研究发现,p53不仅参与细胞凋亡,还与程序性细胞坏死、细胞自噬以及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等细胞死亡途径相关。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目标。因此,进一步了解p53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探索以p53为靶点的肿瘤治疗和p53相关肿瘤细胞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细胞凋亡 程序性细胞坏死 细胞自噬 铁诱导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米地辛与阿糖胞苷联合用药在肺腺癌细胞中介导组蛋白H3K14乙酰化提高CASP3转录活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柯宇 贲涵芝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7,共9页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有效的药物是治疗肺癌的关键。罗米地辛和阿糖胞苷是已经批准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癌症化疗药物。这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是否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MT... 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有效的药物是治疗肺癌的关键。罗米地辛和阿糖胞苷是已经批准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癌症化疗药物。这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是否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MTT和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罗米地辛和阿糖胞苷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抑制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P<0.05)。体外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表明,联合用药可有效降低肺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P<0.05)。同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可以显著诱导肺腺癌细胞的凋亡(P<0.05),并且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提示,肺腺癌细胞A549在联合用药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质CASP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另外,通过检测联合用药后,A549细胞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情况发现,H3K14位点乙酰化水平被明显上调,并且ChIP分析进一步显示,CASP3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14乙酰化水平在联合用药后明显增加(P<0.05)。本研究揭示了罗米地辛与阿糖胞苷联合用药能通过增强CASP3启动子区组蛋白H3K14乙酰化水平进而促进CASP3的转录和蛋白质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的分子机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为罗米地辛和阿糖胞苷联合用药治疗肺腺癌提供依据,并为肺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米地辛 阿糖胞苷 H3K14乙酰化 胱天蛋白酶3 肺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L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卓伦 赵珺 王卫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5-329,共5页
胰岛因子1(Islet1,ISL1),又称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以多效转录因子的身份在多种组织器官的发育及成熟中发挥作用.ISL1在心、胰腺、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sl1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心发育不全,4种胰岛内分泌... 胰岛因子1(Islet1,ISL1),又称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以多效转录因子的身份在多种组织器官的发育及成熟中发挥作用.ISL1在心、胰腺、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sl1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心发育不全,4种胰岛内分泌细胞缺失,以及运动神经元分化、迁移障碍等.ISL1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凋亡的重要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ISL1在多种肿瘤发生中存在异常高表达.然而,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具体作用与机制尚未被阐明,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因子1 肿瘤发生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丝分裂诱导基因6(MIG-6)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发生提前衰老
11
作者 赵林 卓德祥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8-922,共5页
年老细胞许多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早衰.癌基因诱导的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是由一些连续癌症基因的信号,以阻止细胞增殖造成的反应.有丝分裂诱导基因6(mitogen-inducible gene-6,MIG... 年老细胞许多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早衰.癌基因诱导的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是由一些连续癌症基因的信号,以阻止细胞增殖造成的反应.有丝分裂诱导基因6(mitogen-inducible gene-6,MIG-6)是一个抑癌基因,是ErbB RTK通路的负调控因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为对象,研究MIG-6蛋白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印迹发现,在老年细胞中MIG-6表达升高.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MIG-6基因转入年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是否过表达MIG-6,然后通过SA-β-gal染色检测其阳性率,发现转染MIG-6基因后的成纤维细胞SA-β-gal染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长缓慢.实验结果证实,MIG-6蛋白可以诱导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诱导基因6(MIG-6) 细胞衰老 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北医生化的年代
12
作者 张迺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J0005-J0008,共4页
我出生于1930年,1951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生化科(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在北大学习期间,时逢张龙翔教授由国外回来,在化学系新开设生化课,我选修后对... 我出生于1930年,1951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生化科(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在北大学习期间,时逢张龙翔教授由国外回来,在化学系新开设生化课,我选修后对其很感兴趣,随后又选修了生物系与动物系的课,以增加生物学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化 北京大学 年代 医科大学 化学系 医学院 生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