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网状网组网技术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志敏 杨毅 徐颖清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
面对日益增长的高速无线因特网接入需求,传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如蜂窝网、无线局域网(WLAN)面临许多挑战,而无线网状网(WMN)作为因特网"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提供一种灵活而低成本的多跳通信,也将成为各种无线网络融合的主要技... 面对日益增长的高速无线因特网接入需求,传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如蜂窝网、无线局域网(WLAN)面临许多挑战,而无线网状网(WMN)作为因特网"最后一公里"接入方案,提供一种灵活而低成本的多跳通信,也将成为各种无线网络融合的主要技术。针对这一极具发展前途的网络结构,从WMN的两种典型应用出发,文章从网络配置、功率控制、移动性管理和接入控制以及路由协议设计等方面说明了WMN组网中的相关问题和技术,对WMN与移动自组织(Adhoc)网路由协议的设计进行了对比,并给出了一种基于WLAN和第二层交换技术的WMN试验床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 路由 网络管理 试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婷婷 李帅 +1 位作者 程宇新 吴建军 《卫星应用》 2015年第7期19-22,共4页
一、引言铁路卫星通信属于陆地卫星移动通信(LMS)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数据、图像以及音频传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铁路数据通信网的重要一环。与其他陆地通信手段相比,铁路卫星通信具有地理上不受限制、通信距离远和分配灵活等... 一、引言铁路卫星通信属于陆地卫星移动通信(LMS)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数据、图像以及音频传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铁路数据通信网的重要一环。与其他陆地通信手段相比,铁路卫星通信具有地理上不受限制、通信距离远和分配灵活等优势,并且卫星波束覆盖范围较大,其通信链路也可以延伸到相对偏远的沿路地区。尽管遇到地面移动通信3G/4G的强有力挑战和竞争,但铁路卫星通信由于其覆盖范围广的独特优势,仍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尤其在如青藏铁路等的一些偏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卫星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 数据通信网 音频传输 VSAT 通信距离 通信手段 通信链路 铁路运输管理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全球化网络的欧洲ISICOM卫星通信概念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建军 程宇新 +1 位作者 梁庆林 项海格 《卫星应用》 2010年第5期59-64,共6页
一、ISI简介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正在快速演进,传统上各自独立的通信实体部分,包括有线和无线、地面与卫星、固定与移动等,将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单一的统合体。显然,如果缺少卫星通信的参与,未来全球通信网络就不太可... 一、ISI简介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正在快速演进,传统上各自独立的通信实体部分,包括有线和无线、地面与卫星、固定与移动等,将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单一的统合体。显然,如果缺少卫星通信的参与,未来全球通信网络就不太可能有成功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欧洲卫星通信领域的有关各方于2005年7月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一体化卫星通信倡议(ISI)的技术联盟组织,以协调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各方工作努力和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其商业成长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通信网络 概念系统 欧洲 全球化 全球范围 通信实体 技术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卫星通信OFDM子载波间隔优化
4
作者 李斌 马铭 +1 位作者 任术波 吴建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第2期4-6,42,共4页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与终端的运动会造成可观的多普勒效应。当系统采用OFDM传输体制时,多普勒效应会造成OFDM数据点的旋转及子载波间干扰(ICI)。通过分析LEO卫星的运动规律,得到由卫星造成的多普勒频偏的规律性,该特性保证了多...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与终端的运动会造成可观的多普勒效应。当系统采用OFDM传输体制时,多普勒效应会造成OFDM数据点的旋转及子载波间干扰(ICI)。通过分析LEO卫星的运动规律,得到由卫星造成的多普勒频偏的规律性,该特性保证了多普勒频偏可被估算并消除;接着通过地面终端的移动规律,计算得到系统的多普勒频展;最后计算得到铱星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的多普勒频展,在最优系统容量的准则下,得到在该系统中适用的OFDM子载波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OFDM 子载波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F卫星通信的特点与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苑超 谭东 +1 位作者 张晓宁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EHF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各国数十年的努力,日趋成熟,已进入实用阶段,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完善了多个提供不同服务的EHF卫星通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EHF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信道传播特性、硬件损耗、链... EHF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各国数十年的努力,日趋成熟,已进入实用阶段,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发展完善了多个提供不同服务的EHF卫星通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EHF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信道传播特性、硬件损耗、链路失真特性及相应解决方案,以及目前主要EHF卫星系统的应用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F 卫星通信 雨衰 非线性 宽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CQI预测的ARIMA改进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雅丹 任术波 +2 位作者 徐晓燕 董明科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3年第5期34-37,共4页
在地面LTE通信系统中,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MC)以提高系统容量和信息传输速率。其主要参考指标信道质量指示参数(CQI)是由UE计算反馈给eNodeB。兼容LTE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信道存在长时延,eNodeB接收到的CQI数据是过期的... 在地面LTE通信系统中,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MC)以提高系统容量和信息传输速率。其主要参考指标信道质量指示参数(CQI)是由UE计算反馈给eNodeB。兼容LTE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信道存在长时延,eNodeB接收到的CQI数据是过期的,因此需要对起作用时刻的CQI值进行预测。但是由于预测时长较大,传统的地面预测方法已不适于卫星信道环境。为了实现合理预测,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对CQI状态的预测来代替CQI具体值预测,再根据衰落状态给出CQI参考值的方法。为了降低实现复杂度,使用了改进的ARIMA模型。仿真证明,这种预测方法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兼容LTE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AMC调整提供较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CQI PREDICTION ARIMA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地面融合网络无缝切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兰洪光 夏小涵 +1 位作者 张晓宁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的融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卫星-地面融合网络无缝切换技术也成为研究的重点。现有的异构网络无缝切换技术都是基于地面通信系统的,因此需要设计卫星-地面融合网络的无缝切换网络架构和相关协议。本文提出了... 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的融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卫星-地面融合网络无缝切换技术也成为研究的重点。现有的异构网络无缝切换技术都是基于地面通信系统的,因此需要设计卫星-地面融合网络的无缝切换网络架构和相关协议。本文提出了卫星-地面融合网络架构,并参考标准的无缝切换协议参考模型设计了适合卫星通信系统的协议模型。使用改进的IEEE 802.21作为初始化准备协议。为了减少丢包率,使用SIP软切换完成业务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无缝切换 IEEE 802.21 MIH SIP软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海运对卫星通信的需求演进
8
作者 王佳嘉 常浩 +1 位作者 张晓宁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4年第4期44-47,共4页
本文从科技、经济、市场等角度分析了未来海运发展对海上卫星通信提出的新需求,并对海上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FleetBroadband OpenPort ThurayaMarine BroadbandBund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混合调制的导频辅助块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磊 焦现军 +1 位作者 陈江 项海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2-796,共5页
在导频与数据时分复接的块传输系统中,无保护间隔系统具有最佳的数据传输效率,但工作在多径信道下时,该系统接收信号中导频和数据边缘混叠,接收机需要额外的干扰消除操作以精确分离二者。实际干扰消除算法都会存在一定误差,这种误差会... 在导频与数据时分复接的块传输系统中,无保护间隔系统具有最佳的数据传输效率,但工作在多径信道下时,该系统接收信号中导频和数据边缘混叠,接收机需要额外的干扰消除操作以精确分离二者。实际干扰消除算法都会存在一定误差,这种误差会降低信道估计算法的精度,进一步影响整个数据块的解调及解码,最后导致系统误码性能下降。该文提出一种分段混合调制方式:数据块中,可能与导频发生混叠的前后两端数据符号采用低阶调制;而中部依然采用高阶调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大延时多径信道下,分段混合调制系统误码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无保护间隔的时分导频辅助块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导频辅助块传输系统 分段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多媒体系统与下一代网络的互连与集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旭 张晓宁 +1 位作者 李斌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BSM是现有宽带卫星IP系统的代表,致力于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陆地IP网络协议可以应用于卫星系统。而NGN提出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特点与要求,这将成为通信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BSM与NGN的结合将对卫星通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 BSM是现有宽带卫星IP系统的代表,致力于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陆地IP网络协议可以应用于卫星系统。而NGN提出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特点与要求,这将成为通信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BSM与NGN的结合将对卫星通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对BSM与NGN的功能架构做简要介绍,并针对BSM与NGN的互连与集成的适应性做介绍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M NGN INTERWORKING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斜投影多波束的椭圆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炜 李斌 +2 位作者 任术波 陈江 吴建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在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斜投影多波束引入了椭圆形波束投影,又称椭圆小区。在此基础上,首先对椭圆小区的成因以及椭圆小区和圆形小区的不同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不同位置下椭圆小区的半长轴和半短轴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GEO... 在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斜投影多波束引入了椭圆形波束投影,又称椭圆小区。在此基础上,首先对椭圆小区的成因以及椭圆小区和圆形小区的不同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不同位置下椭圆小区的半长轴和半短轴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对GEO卫星覆盖范围内椭圆小区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最后得出当小区中心与卫星正投影点的距离较大时,椭圆小区的尺寸与赤道处的圆形小区相比有较大不同,可为以后的卫星波束规划和干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参数 斜投影 多波束 GEO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晴 王冰 +1 位作者 程宇新 吴建军 《卫星应用》 2015年第10期29-31,共3页
一、引言2014年,马航失联,韩国渡轮悲剧,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男子落水事件,Cheeki Rafiki游艇4名英国水手失去生命,华盛顿Mt.Rainier 6名登山者失踪,这些仅仅是海陆空紧急危险事故的冰山一角。平均每年有40万人落水而亡,2万多渔民遇难,更... 一、引言2014年,马航失联,韩国渡轮悲剧,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男子落水事件,Cheeki Rafiki游艇4名英国水手失去生命,华盛顿Mt.Rainier 6名登山者失踪,这些仅仅是海陆空紧急危险事故的冰山一角。平均每年有40万人落水而亡,2万多渔民遇难,更有超过700人在空难中去世,因此,有效的搜救系统——如何更快定位危险信标,如何快速调度救援团队,如何救出更多的人,显得尤为重要。发展日趋成熟的卫星搜索与救援系统(Search and Rescue,SAR),利用卫星来探测来自海上、空中和地面位标发出的的遇险信号.从而达到快速确定目标位置并进行救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搜救系统 救援系统 RESCUE 危险事故 快速调度 目标位置 遇险信号 水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接入IMS的QoS控制架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玉芬 兰洪光 +1 位作者 张晓宁 吴建军 《数字通信世界》 2013年第11期14-17,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接入到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接入机制及相关的QoS控制架构。
关键词 IMS QoS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卫星接收机结构
14
作者 许文龙 白栋 +1 位作者 尚勇 项海格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0-123,共4页
提出一种星载接收机结构方案。在接收机数量少于星载阵列天线阵元数的条件下,基于较少数量的接收机实现全部阵元输出信号的接收处理。阵列天线划分为虚拟子阵列,基于时分复用工作方式,通过程控交换矩阵与接收机连接,接收机对不同虚拟子... 提出一种星载接收机结构方案。在接收机数量少于星载阵列天线阵元数的条件下,基于较少数量的接收机实现全部阵元输出信号的接收处理。阵列天线划分为虚拟子阵列,基于时分复用工作方式,通过程控交换矩阵与接收机连接,接收机对不同虚拟子阵列天线输出信号分时进行接收处理。给出了接收机结构框图、工作原理和性能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阵列信号处理 时分复用(TDM) 阵列天线 虚拟子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C校验实现无线局域网帧纠错
15
作者 罗艳 赵玉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利用CRC校验对无线局域网MAC层数据帧进行纠错的算法。对于物理层纠错方案已经无法纠正的错误帧,分析了MAC帧可能的错误图样,并提出了有效的纠错方法及硬件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此纠错... 研究了利用CRC校验对无线局域网MAC层数据帧进行纠错的算法。对于物理层纠错方案已经无法纠正的错误帧,分析了MAC帧可能的错误图样,并提出了有效的纠错方法及硬件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此纠错算法后,系统误帧率能下降到原来的一半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MAC CRC 差错控制 纠错 802.11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MPLS网络负载均衡的启发式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红 白栋 丁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9-45,共7页
提出一种启发式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求解MPLS网络负载均衡问题。算法采用自然数编码,自适应的交叉变异算子,并融入启发式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证明算法是有效的,显著改善了传统SPF路由算法易于导致的网络流量分布不均衡... 提出一种启发式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求解MPLS网络负载均衡问题。算法采用自然数编码,自适应的交叉变异算子,并融入启发式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证明算法是有效的,显著改善了传统SPF路由算法易于导致的网络流量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工程 负载均衡 多协议标签交换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的Internet路由优化控制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红 白栋 +1 位作者 丁炜 曾志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6-309,共4页
研究通过优化链路权值以控制网络路由来实施流量工程 .以网络拥塞最小化和时延最小化为流量工程目标 ,建立了多目标的全局路由优化数学模型 .求解该问题是NP困难的 ,提出一种混沌群搜索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算法采用群局部搜索 ,利用混沌... 研究通过优化链路权值以控制网络路由来实施流量工程 .以网络拥塞最小化和时延最小化为流量工程目标 ,建立了多目标的全局路由优化数学模型 .求解该问题是NP困难的 ,提出一种混沌群搜索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算法采用群局部搜索 ,利用混沌变量产生一组分布好的初始解 ,并在邻域搜索进程中应用扩展贪心思想 ,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由于流量分布不平衡造成的网络拥塞 ,同时限制长路径 ,提高了网络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工程 路由 拥塞 时延 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循环移位矩阵的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乔华 管武 +1 位作者 董明科 项海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84-2387,共4页
具有准循环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 Codes)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类LDPC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PEG算法构造基于循环移位矩阵的QC-LDPC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QC-LDPC码传统的基于比特的二分图简化为基于Block的二分图,然后在该... 具有准循环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 Codes)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类LDPC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PEG算法构造基于循环移位矩阵的QC-LDPC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QC-LDPC码传统的基于比特的二分图简化为基于Block的二分图,然后在该图中采用PEG算法遵循的环路最大原则确定每一个循环移位矩阵的位置,最后根据QC-LDPC码的环路特性为每一个循环移位矩阵挑选循环移位偏移量。利用该算法,本文构造了长度从1008bit到8064bit,码率从1/2到7/8各种参数的LDPC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构造的LDPC码性能优于目前采用有限几何、两个信息符号的RS码、组合数学等常用的代数方法构造的QC-LDPC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PEG算法 循环移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DS-卷积码的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乔华 董明科 项海格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近年来,结构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构造方法受到了广泛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大距离分割(MDS)编码构造结构化LDPC码的思路.该思路将基于两个信息符号的RS码构造LDPC码的方法扩展至适用于所有的MDS码.本文以具有MDS特性的卷... 近年来,结构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构造方法受到了广泛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大距离分割(MDS)编码构造结构化LDPC码的思路.该思路将基于两个信息符号的RS码构造LDPC码的方法扩展至适用于所有的MDS码.本文以具有MDS特性的卷积码为例详细描述该构造方法的细节,并构造了码长从255比特到4095比特的高码率LDPC码.由于卷积码的MDS定义不同于线性分组码,因此本文给出了一种对卷积码截短的方法及其必要的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构造MDS-Conv-LDPC码的性能优于随机构造的LDPC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最大距离分割码 卷积码 结构化构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干扰路由的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红 白栋 丁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分析目前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研究现状,以提高网络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拓扑和流量分布状况,提出分级的链路关键度定义,将流量工程目标有效转化为路径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比Kodi... 分析目前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研究现状,以提高网络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拓扑和流量分布状况,提出分级的链路关键度定义,将流量工程目标有效转化为路径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比Kodialam算法及其它几种典型的动态路由算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工程 多协议标签交换 最小干扰路由 最大网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