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婵 李硕 +7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鹍 张宝宏 霍花 郑孝词 王颜 战颖 张学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观察穿刺置管过程;分析磁导航、心腔内电图和X线检查3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情况;记录X线定位实际耗时及医疗支出;观察置管后28天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感染(含穿刺点感染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访谈护士应用该技术的体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应用磁导航及时纠正原发性异位2例;心腔内电图均可见P波最大振幅,4例可见双向P波;X线定位确认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X线定位实际耗时(20.1±4.8)min,实际医疗支出91.5元/例;导管留置28天内未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或感染。置管护士认为该技术可以减少异位发生,愿意应用该技术。结论 :初步提示,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能够即刻纠正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异位,护士接受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航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系统 异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波 谢菲 +1 位作者 王思源 杨德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不能受益于分子靶向治疗的高危乳腺癌。本研究比较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TNBC和非TNBC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对接受4个周期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不能受益于分子靶向治疗的高危乳腺癌。本研究比较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TNBC和非TNBC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对接受4个周期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138例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法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阴性的肿瘤定义为TNBC,分析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对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疗效及其与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138例中37(26.8%)例为TNBC,101(73.2%)例为非TNBC。13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OR)为85.5%(118/138),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为35.5%(49/138),临床部分缓解50.0%(69/138),病理完全缓解(pCR)30(21.7%)例。TNBC的cCR(51.4%)、pCR(45.9%)明显高于非TNBC的cCR(29.7%)、pCR(12.9%)(P<0.05)。TNBC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59.5%,低于非TNBC者(84.2%)(P=0.05);TNBC者的5年OS为75.7%,与非TNBC者(94.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108)。获得cCR、pCR的TNBC者的5年DFS及总生存率(OS)与非TNBC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反,新辅助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的TNBC的5年DFS及OS明显低于非TNBC(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TNBC对紫杉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得cCR、pCR,获得cCR、pCR的TNBC患者预后好,未获得cCR、pCR的TNBC患者远期生存明显低于非TN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三阴乳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148例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程琳 乔新民 +8 位作者 杨德启 佟富中 周波 曹迎明 刘鹏 刘宏军 王殊 刘淼 张嘉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的选择 ,探讨保乳手术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接受保乳治疗的 14 8例乳腺癌临床资料。 0期 5例 ,Ⅰ期 85例 ,Ⅱ期 5 5例 ,Ⅲ期 3例。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的选择 ,探讨保乳手术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接受保乳治疗的 14 8例乳腺癌临床资料。 0期 5例 ,Ⅰ期 85例 ,Ⅱ期 5 5例 ,Ⅲ期 3例。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结果 手术标本石蜡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浸润。经过 5 4个月中位随访期 (范围 2~ 84个月 ) ,局部复发率为 2 7% ( 4 /14 8) ,其中乳腺 3例 ,腋窝 1例 ;远处转移率3 4 % ( 5 /14 8) ,手术至远处转移间期 6~ 4 3个月 ,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脑膜和骨 ,其中 3例死亡。对保乳综合治疗结束后满1年的 10 8例患者进行乳房外形的评估 ,优 32 4 % ( 35 /10 8) ,良 4 9 1% ( 5 3/10 8) ,差 18 5 % ( 2 0 /10 8)。 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及部分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保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31例报告 被引量:15
4
作者 程琳 乔新民 +6 位作者 杨德启 佟富中 周波 曹迎明 刘鹏 王殊 刘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31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化疗方案:①TE:表阿霉素60mg/m^2,紫杉醇150mg/m^2,21d为1个周期;②CEF:表...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31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化疗方案:①TE:表阿霉素60mg/m^2,紫杉醇150mg/m^2,21d为1个周期;②CEF:表阿霉素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5-FU600mg/m^2,21d为1个周期,共3~4周期。在新辅助化疗完成后,临床体检、B超和钼靶乳房x线检查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符合保乳条件且病人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可接受保乳治疗。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疔、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overaul response rate,ORR)90.3%(28/31);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5.8%(8/31),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4例(12.9%,4/31),临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例(64.5%,20/31),无进展病例。经过34个月中位随访期(4~46个月),局部复发率6.5%(2/31);3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脏、脑膜和骨,远处转移率9.7%(3/31),其中1例死亡。对保乳综合治疗结束后满1年的25例进行乳腺外形的评估,外形优16.0%(4/25),良40.0%(10/25),差44.0%(11/25)。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 局部进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亚型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波 谢菲 杨德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9-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对紫杉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周期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182例乳腺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法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了解其与临床及病理疗...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对紫杉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周期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182例乳腺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法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了解其与临床及病理疗效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gR)阴性及分子亚型可以预测临床完全缓解(cCR)和病理完全缓解(pCR)(P值均〈0.05),HER-2过表达可以预测cCR(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预测cCR72.pCR的独立变量(P值均〈O.05)。其中LuminalB亚型、basal-like亚型、HER2+/ER亚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优于LuminalA亚型(P值均〈0.05)。结论:LuminalB亚型、basal-like亚型及HER2+/ER一亚型对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更敏感,乳腺癌分子亚型有可能成为该方案很r好的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预测因子 分子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学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菲 周波 +2 位作者 曹迎明 王殊 杨德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2-4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寻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将有助于筛选对化疗敏感的患者,指导个体化治疗。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生物学标志物对紫杉醇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对160例行4个周期紫... 背景与目的:寻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将有助于筛选对化疗敏感的患者,指导个体化治疗。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生物学标志物对紫杉醇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对160例行4个周期紫杉醇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前肿瘤穿刺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Topo-Ⅱ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疗效及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总临床有效率为8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为46例(28.8%),部分缓解率为90例(56.3%);病理完全缓解2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ER、PgR表达阴性及Her-2过表达均可预测临床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Her-2过表达仍是预测临床完全缓解的独立变量(P=0.011),仅ER阴性为预测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变量(P=0.001)。结论:Her-2过表达、ER阴性的患者对紫杉醇类药物联合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更敏感,可作为该方案的疗效预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ss-1及nm2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波 谢菲 +1 位作者 郭嘉嘉 杨德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背景与目的:Kiss-1和nm23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Kiss-1及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乳腺癌中Kiss-1及nm2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Kiss-... 背景与目的:Kiss-1和nm23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Kiss-1及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乳腺癌中Kiss-1及nm2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Kiss-1与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68.57%,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46%和50.0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77.27%和79.55%(P<0.05)。Kiss-1与nm23蛋白表达均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14.29%)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Kiss-1与nm23具有抑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SS-1 NM23 乳腺肿瘤 转移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影像特点及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波 杨德启 +2 位作者 郭嘉嘉 谢菲 钱利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钼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对66例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影像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影像均表现为肿物影或肿物伴钙化。单纯型35例,形态、边缘以良性特征为主,仅14%呈不规则形,29%边缘浸润,病理黏液含...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钼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对66例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影像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影像均表现为肿物影或肿物伴钙化。单纯型35例,形态、边缘以良性特征为主,仅14%呈不规则形,29%边缘浸润,病理黏液含量高,误诊率为51%。混合型31例,形态、边缘以恶性特征为主,不规则形81%,边缘浸润、毛刺占88%,病理黏液量少,误诊率仅为9%。结论单纯型黏液癌多黏液组影像学表现类似良性疾病,少黏液组及混合型黏液癌多为浸润性生长的影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缪勒管激素用于戈舍瑞林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保护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思源 王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6-541,共6页
目的:监测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最佳生化指标——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年内的动态变化,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戈舍瑞林在年轻乳... 目的:监测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最佳生化指标——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年内的动态变化,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戈舍瑞林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保护卵巢储备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年龄≤45岁Ⅰ~Ⅲ期乳腺癌患者101位,根据患者意愿,无干预分至化疗联合戈舍瑞林组(戈舍瑞林组)和单纯化疗组(化疗组)。在化疗开始前、化疗期间、化疗结束后半年、化疗结束后1年,连续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清AMH和月经状态。首要研究终点是化疗结束后1年AMH低水平(<0.4 μg /L),次要研究终点是闭经(入组后停经时间超过12个月)。结果: 51位患者选择单纯化疗,50位患者选择化疗联合戈舍瑞林保护卵巢功能。临床病理基线资料显示,未婚未育、生育意愿强烈、成功保乳、激素受体阴性、处于疾病Ⅰ期或Ⅱ期的乳腺癌患者更多地在化疗前选用戈舍瑞林保护卵巢功能。化疗结束后1年,化疗组患者AMH低水平率显著高于戈舍瑞林组患者(74.5% vs. 38.0%, P <0.001),闭经率也与AMH低水平率相一致(56.9% vs. 24.0%, P =0.001),并且戈舍瑞林组的患者更多在化疗结束后6个月内恢复月经(78.9% vs .54.5%), AMH升至0.4 μg /L以上(71.0% vs .53.8%)。亚组分析中,无论年龄分组、化疗方案分组或化疗后是否口服他莫昔芬分组,戈舍瑞林组患者的血清AMH值和月经均恢复得更多。在化疗结束后1年,化疗组月经恢复的22人中有8人( 36.4%),戈舍瑞林组月经恢复的38人中有7人(18.4%)AMH仍处于低水平。此外,对化疗组20位患者和戈舍瑞林组21位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动态监测AMH和月经状态,化疗组患者的AMH均值在化疗开始后快速下降,在第3周期化疗前降至极低水平,此时70%的患者还未停经;戈舍瑞林组患者在第3周期化疗前全部停经,但AMH均值未降至低水平。结论:由于选择联合治疗的患者其血清AMH值在化疗结束后更多、更早地恢复,故对戈舍瑞林保护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相比月经状态,AMH更能精准地用于临床评价化疗前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管激素 戈舍瑞林 年轻乳腺癌患者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抑制剂增加乳腺癌细胞MCF-7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迎明 王殊 +3 位作者 张嘉庆 叶颖江 崔志荣 王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39-84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功效。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作用于核内转录因子,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密切...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功效。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作用于核内转录因子,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密切。因此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化疗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期望抑制此通路能改善化疗药物的疗效,从而低毒高效的治疗肿瘤。本研究通过检测表柔比星与MEK抑制剂PD98059对人乳腺癌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活性的影响(MEK、ERK分别是MAPK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环节),探讨MEK抑制剂PD98059在表柔比星抗人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表柔比星与MEK抑制剂(PD98059)处理MCF-7及MCF-7/ADR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EK2和p-ERK表达情况,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结果:表柔比星处理细胞后,MCF-7的ERK蛋白活性上升,加用MEK抑制剂PD98059,细胞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增加。结论: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表柔比星杀伤敏感细胞的过程中被激活,联合应用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可以增加表柔比星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表柔比星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周径与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凤莲 路潜 +2 位作者 赵权萍 金三丽 崔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19例(12.3%)双上肢周径差>2cm,99例(64.3%)双上肢周径差<1cm,36例(23.4%)双上肢周径差1~2cm。不同双上肢周径差患者淋巴水肿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及症状体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上肢周径差越大,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总分及症状体验总分显著增加(P<0.05,P<0.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大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P<0.01)。结论较大比例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通过症状评估可筛查出早期的隐匿水肿患者,需尽早为其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周径 淋巴水肿 症状 体征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特征及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侯银萌 李硕 王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05-109,共5页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包括避免与水分长期接触、清洁、保湿、皮肤保护、使用温和的产品5个方面,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湿相关性皮炎 失禁相关性皮炎 褶皱性皮炎 伤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 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 病理生理 局部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