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结肠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玲 王启俊 +2 位作者 祝伟星 邢秀梅 郭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筛选北京市结肠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50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获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食用油和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精神压抑等;保... 筛选北京市结肠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50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获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食用油和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精神压抑等;保护因素有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葱、醋等食品;而一些文献报道有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如肠道慢性疾患史、家族肿瘤史等)本文未见统计意义。结论:该研究为了解北京市结肠癌的流行规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遗传方式及基本研究策略
2
作者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遗传学 基因组 点突变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武爱文 顾晋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3-606,共4页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代谢过程 COX-2 肿瘤 关系 限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死亡受体5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其真核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凤 郭雅彬 +2 位作者 刘士廉 郑德先 刘彦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0-695,共6页
目的构建以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死亡受体5(DR5)为抗原的鼠/人重组嵌合抗体。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增和克隆抗DR5嵌合抗体的轻、重链表达载体,共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筛选稳... 目的构建以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死亡受体5(DR5)为抗原的鼠/人重组嵌合抗体。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增和克隆抗DR5嵌合抗体的轻、重链表达载体,共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筛选稳定分泌表达抗DR5嵌合抗体的细胞株。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ing法鉴定抗体的人源性和抗体-抗原结合活性,四唑盐/吩嗪硫酸甲酯比色法检测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和分泌抗人DR5的嵌合抗体(anti-DR5mV-hH)的重组细胞;与人DR5蛋白具有高的特异性结合活性;能使体外培养的人髓性白血病Jurkat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下降到73.15%和77.30%。结论抗DR5嵌合抗体anti-DR5mV-hH具有抗肿瘤活性,为发展人源化抗体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死亡受体5嵌合抗体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人IgG轻链 人IgG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与肿瘤生物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寿成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生物治疗 抗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 肿瘤治疗 实体瘤 抗瘤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CEP65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6
作者 靳更林 孙玉宁 +4 位作者 张建芝 马泓 孟麟 吴健 寿成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2-517,共6页
CEP6 5蛋白 (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 6 5 )为肿瘤单克隆抗体 3H11所识别的抗原分子 ,RT PCR及RNA印迹检测表明 ,CEP6 5蛋白表达于肿瘤及胚胎组织 .为了研究CEP6 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以CEP6 5为诱饵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 CEP6 5蛋白 (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 6 5 )为肿瘤单克隆抗体 3H11所识别的抗原分子 ,RT PCR及RNA印迹检测表明 ,CEP6 5蛋白表达于肿瘤及胚胎组织 .为了研究CEP6 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以CEP6 5为诱饵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交体系筛选人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 .从 5 2× 10 6个克隆中筛选得到 14个阳性克隆 ,并在酵母体系中通过不同方法得到验证 .在此基础上 ,选取在双杂交中作用明显的 5 1号克隆 ,与CEP6 5作GSTpull down实验 ,结果证明 ,CEP6 5与 5 1号阳性克隆蛋白确能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CEP6 5与 5 1号阳性克隆蛋白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65 单克隆抗体 酵母双杂交体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表达评价肿瘤患者免疫状态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巍 杨江颖 +3 位作者 金山 沈宁 谢嵘 万文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比较并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等分别在肿瘤患者免疫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 ,通过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 目的 :比较并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等分别在肿瘤患者免疫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 ,通过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银染面积比值 (I.S %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CD3、CD4、CD8、CD4/ 8)及NK细胞。结果 :在健康人组和肿瘤患者组之间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及NK细胞差异有显著性 ,而CD3、CD4、CD8、CD4/ 8差异无显著性 ;以恶性肿瘤发病概率分别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g NORs的表达以及CD3、CD4、CD8、CD4/ 8、NK建立回归方程 ,以两个回归方程判断恶性肿瘤发病的有效性 ,并画出ROC曲线 ,Ag NORs的有效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及NK细胞。结论 :从监测机体免疫状态的角度出发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的检测较以往T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以及NK细胞的联合检测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蛋白 T淋巴细胞 肿瘤 免疫学 细胞核仁 AGN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基因联合放疗、热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肖绍文 刘长清 +8 位作者 孙艳 蔡勇 李东明 苏星 朱广迎 徐博 吕有勇 王长胜 张珊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平均8±2次。放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肿瘤量为16-70Gy/8-35次/2-8周,平均56.3±6.3Gy。热疗方法: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每周1-2次,平均9±3次。观察肿瘤变化、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变与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CR8.3%(1/12),PR33.3%(4/12),SD58.4%(7/12)。7例SD病人中亦达到止痛、减轻局部症状的目的。1年生存率为58.3%(7/12),2年生存率为16.7%(2/12),SD>6个月4例,实际临床获益率(CR+PR+SD>6月)为75%(9/12)。12例患者都接受多次“今又生”瘤内注射,除了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软组织肉瘤瘤内注射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rAdp5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53基因腺病毒 放疗 热疗 软组织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TCRγ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德亮 勇威本 +6 位作者 柯杨 冯莉雅 孟松娘 郑文 朱军 张运涛 卫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0-480,F003,共2页
关键词 基因重排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病理学 骨髓侵犯 IGH TC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洁 刘叙仪 +2 位作者 蒋薇 梁莉 范锡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多种耐药相关基因MRP、MDR1、c-erbB-2表达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1-2、c-myc的关系与意义。方法:RT-PCR、免疫组化分析多种耐药、凋亡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多种耐药相关基因MRP、MDR1、c-erbB-2表达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1-2、c-myc的关系与意义。方法:RT-PCR、免疫组化分析多种耐药、凋亡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biotin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63例NSCLC MRP、MDR1、c-erbB-2、bc1-2、c-myc mRNA阳性率分别为81.0%51/63、38.1%24/63、47.6%30/63、65.1%41/63、76.2%48/63,均高于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4.6%、34.9%、46.0%、61.9%、71.4%,二者具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76以上P<0.02,5例癌旁组织仅2例c-myc弱阳性,余皆阴性。c-myc、bc1-2与c-erbB-2呈正相关r=+0.54P=0.001r=+0.48P=0.023,与MRP、MDR1无相关性。凋亡指数与bc1-2负相关r=-0.58P=0.017,与MRP、MDR1、c-erbB-2、c-myc无相关性;腺癌及鳞癌化疗有效组凋亡指数均数27.2±2.130.5±1.8高于化疗无效组9.4±1.312.6±2.4P=0.001P=0.004,bcl-2、MRP、c-erbB-2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耐药 凋亡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旖旎 李吉友 +1 位作者 李金锋 林本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 :对 5 4例T1及T2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 (sentinellymphnodedissectio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 :对 5 4例T1及T2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 (sentinellymphnodedissectio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T1肿瘤直径 <2cm ,T2 肿瘤直径 2~ 5c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的勘测用活性蓝示踪法识别。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 (hematoxylinandeosin ,HE)染色、病理分析及连续多层切片检查。结果 :5 4例T1及T2 浸润性乳腺癌 10 0 %发现前哨淋巴结 ,共切除 16 8个 ,15例 2 9个前哨淋巴结见癌转移 ,SLN及腋窝淋巴结 (axillarylymphnode,ALN)均未转移 38例 ,SLN癌转移、ALN未见转移 5例 ,SLN及ALN均见转移 10例 ,SLN假阴性 1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 1例发现微小转移灶。结论 :SLND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转移有高的敏感性 ,是一个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病理 肿瘤转移 诊断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热点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琳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6,共3页
Approxmately 97% of all transcriptional output of the human being is noncoding RNA(ncRNA),which has been found to play roles in a great variety of processes,and is becoming more andmore attractive.This review is a gen... Approxmately 97% of all transcriptional output of the human being is noncoding RNA(ncRNA),which has been found to play roles in a great variety of processes,and is becoming more andmore attractive.This review is a general intruduction to the 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s ofnc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肿瘤 基因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单抗C50片段Fab’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志 林保和 +3 位作者 韩燕 牟阿平 孔健 张梅颖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 :研究克服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单抗体内生物半衰期长、血液廓清速度慢、晚时相放射性信号弱等缺点的方法 ,用直接标记法进行了99mTc标记抗CEA抗体C5 0片断Fab’的研究。方法 :经胃蛋白酶切得的C5 ... 目的 :研究克服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单抗体内生物半衰期长、血液廓清速度慢、晚时相放射性信号弱等缺点的方法 ,用直接标记法进行了99mTc标记抗CEA抗体C5 0片断Fab’的研究。方法 :经胃蛋白酶切得的C5 0片断F(ab’) 2 用适量的 2 巯基乙醇还原 ,SephadexG5 0柱分离获得纯度大于 90 %的Fab’片断。取 0 .6~ 1.0mg纯化的片段Fab’(体积 <1.0ml) ,加入 0 .4~ 0 .8mg葡庚糖酸钠及新鲜配制的SnCl2溶液 5~ 10 μg ,然后加入新鲜淋洗的Na99mTcO4 淋洗液 ,反应 10~ 15min。用高压液相色谱监测放化纯度和抗体纯度。荷CL 187(结肠癌 )裸鼠静脉注射99mTc Fab’ ,观察标记抗体片段在不同时相的体内分布。结果 :标记率大于 90 %。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 :在注射99mTc Fab’ 4h后瘤 /血、瘤 /肝、瘤 /肺放射性摄取比分别为 1.93、2 .35和 3 .13 ,2 4h后则分别为 4.91、2 .6 2和 5 .2 6 ,肿瘤的ID(% ) / g(每克组织的摄取率 )为 2 .73。虽然注射99mTc标记的全抗C5 0后 2 4h ,肿瘤的ID(% ) /g高达 12 .5 ,但瘤 /血比值仅为 1.5 1。结论 :采用99mTc直接法标记Fab’是成功的 ,肿瘤与非肿瘤 (T/NT)的比值除肾外在早期 4h时均大于 2 .0 ,明显高于全抗的T/NT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癌胚抗原 同位素标记 锝^99M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甲基化与癌变原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大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关键词 CpG甲基化 原理研究 癌变 低甲基化 CpG位点 基因组水平 终致癌物 肿瘤细胞 高甲基化 CPG岛 形成机制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肝转移癌 被引量:23
15
作者 武金玉 陈敏华 +5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王惠莉 霍苓 杨薇 宋一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其他肿瘤 8例 (16 .8% )。本组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 1.5~ 7.2cm (中位数 2 .3cm) ,2 6例为单发灶 ,余 2 2例为 2~ 5个病灶。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超、穿刺活检、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个月后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 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 ,近期有效率达 95 .6 %。有 4例局部复发 ,14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 ,而行第 2~ 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 3~ 18个月随访 ,目前 46例存活 ,2例射频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 ,因手术并发症死亡。较重并发症 1例 (2 .1% )为肝被膜损伤出血 ,经射频消融凝固止血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可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 ,其并发症少 ,缓解率高 ,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术 肝肿瘤 肝转移癌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诊疗的热点和问题 被引量:70
16
作者 符涛 步召德 +6 位作者 李子禹 武爱文 张霁 吴晓江 张连海 季鑫 季加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
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受区域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胃癌诊治条件尚不能够完全满足众多病患的需求,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抗击胃癌形势。多学科、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是胃癌诊治的发展趋势,目前有关胃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受区域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胃癌诊治条件尚不能够完全满足众多病患的需求,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抗击胃癌形势。多学科、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是胃癌诊治的发展趋势,目前有关胃癌的热点及争议有很多,胃癌诊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循证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胃癌临床分期、腹腔镜手术技术、早期胃癌的诊治、晚期胃癌转化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治疗策略、快速康复外科、基础医学转化研究及胃癌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综述,系统地概括当前胃癌诊疗的热点和问题,希望能对广大同道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部癌 术前放化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绍文 张珊文 +2 位作者 吕有勇 杨敬贤 杨新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 :评价外源性 p5 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人野生型p5 3基因导入不同 p5 3状态的 4种人胃癌细胞系 ,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 p5 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用细胞存... 目的 :评价外源性 p5 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人野生型p5 3基因导入不同 p5 3状态的 4种人胃癌细胞系 ,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 p5 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用细胞存活份数来表示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 ;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高效靶比病毒剂量下 ,外源 p5 3基因在 4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 ,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 /M阻滞和凋亡 ,使细胞存活份数明显减少。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 3基因状态。单独照射4Gy ,对野生型 p5 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致凋亡效应明显 ,而对其它 3种细胞的作用较弱。照射 4Gy结合Ad p5 3时 ,外源p5 3基因可显著增强照射引起的G2 /M期阻滞和凋亡及生长抑制作用 ,对 4种胃癌细胞放射增效比高达2 .3~ 3.6。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 p5 3基因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胃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检出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晓鹏 徐刚 徐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8-479,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淋巴结 病理学 螺旋CT 胃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衍智 李萍萍 +2 位作者 杨丽芳 张荔 贾宝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经颈内静脉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 :将 1 34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分为两组 ,A组 (n =6 3)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B组 (n =71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 目的 :对比观察经颈内静脉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特点及并发症。 方法 :将 1 34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分为两组 ,A组 (n =6 3)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B组 (n =71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观察 4周 ,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及病人的偏爱情况。 结果 :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和血气胸 ,两组均无统计意义 (P <0 .0 5 )。病人明显偏爱锁骨下静脉置管 (P <0 .0 5 )。 结论 :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 ,二者在置管特点和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并发症 药物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C端片段PEX的原核表达及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金萍 张光谋 +6 位作者 柯杨 林本耀 赵威 胡颖 宁涛 林仲翔 张志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了克隆表达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的C端片段PEX ,并探讨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利用RT PCR从鸡胚成纤维细胞克隆MMP 2C端片段PEX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al n PEX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异丙基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 为了克隆表达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的C端片段PEX ,并探讨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利用RT PCR从鸡胚成纤维细胞克隆MMP 2C端片段PEX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al n PEX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异丙基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产生PEX融合蛋白 ,包涵体蛋白用盐酸胍法变性、复性 ;生长曲线观察PEX融合蛋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实验研究其对血管发生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CBP/PEX具有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的作用 .提示PEX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潜在抑制血管发生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PEX融合蛋白 血管发生 抑制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