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靖 邸立军 +1 位作者 宛凤玲 勇威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93-1196,共4页
关键词 骨生化指标 骨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高钙血症多中心Ⅱ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邸立军 任军 +4 位作者 冯奉仪 谢广茹 秦叔逵 胡晓桦 姚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高钙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对15例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治疗,在28天内定期观察血钙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出组,可...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高钙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对15例肿瘤性高钙血症患者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治疗,在28天内定期观察血钙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依从性差出组,可评价疗效14例。有效缓解率,即校正血钙降至正常,为100%(14/14),有效缓解中位时间为5.07天,缓解的中位维持时间22.30天。不良反应主要有轻中度发热。结论: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能够快速、有效、持久的降低恶性肿瘤高钙血症,使用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钙血症 唑来膦酸 Ⅱ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新靶点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叙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关键词 抗肿瘤药 VEGF MMPIs 信号传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结合长春瑞滨加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衍智 邸立军 +5 位作者 张淑兰 陈茂森 孙红 高飞 张莹 李萍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已诊断的肺癌中约占80%左右,其中60%-7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局部晚期ⅢB期和远处转移的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不可治愈的,而且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的有效率有限,因此,如何在晚期非...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已诊断的肺癌中约占80%左右,其中60%-7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局部晚期ⅢB期和远处转移的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不可治愈的,而且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的有效率有限,因此,如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发挥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的优势,提高化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率,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领域一直不断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治疗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长春瑞滨 多中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 顺铂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徐兵河 李维廉 邸立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观察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0例。NVB25mg/m2,第1,8天;DDP80mg/m2,分3天给药(第3~5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 目的:观察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0例。NVB25mg/m2,第1,8天;DDP80mg/m2,分3天给药(第3~5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个(2~6周期)。结果:CR8例,PR41例,SD28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61.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Ⅲ~Ⅳ度呕吐、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2.6%(10/80),26.8%(25/80)与2.6%(2/80)。结论:诺维本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 联合化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肝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文 勇威本 +3 位作者 朱军 张运涛 王小沛 谢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67-769,共3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肝损害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唑来膦酸(博来宁)与帕米膦酸二钠(博宁)治疗癌性骨痛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任军 邸立军 +11 位作者 冯奉仪 张嘉庆 谢广茹 潘良熹 秦叔逵 郭其森 梁军 黎治平 张燕军 李明峰 胡晓桦 姚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博来宁)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237例癌性骨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接受帕米膦酸二钠(博宁)90mg,静脉滴...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博来宁)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237例癌性骨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接受帕米膦酸二钠(博宁)90mg,静脉滴注4h。用药4周内逐日评价骨痛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219例,其中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7例;临床观察指标:疗后14天内最佳疗效:试验组完全缓解(CR)10.08%(12/112),部分缓解(PR)53.78%(64/112),临床获益率(CR+PR+MR)90.75%;对照组完全缓解5.08%(6/107),部分缓解54.24%(64/107),临床获益率83.9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1)疗后14天内每天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给药后第5、7~12天共7天试验组每日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疗后28天内最佳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疗后14天内缓解的维持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51和3.01天(P=0.0302),有效维持时间分别为9.02和8.02天(P>0.05)。4)首次达临床有效(CR或PR)时间:试验组6天,对照组8天(P=0.0182)。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低钙血症、疲劳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7%和24.5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有严重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等发生。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缓解癌症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帕米膦酸二钠相当,使用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癌性骨痛 Ⅱ期临床试验 随机双盲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沙利铂联合表阿霉素5-FU/CF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琳 金懋林 +7 位作者 张晓东 李洁 刘庆森 胡国清 吴晴 付强 陆震宇 李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澳沙利铂联合表阿霉素及5-FU、醛氢叶酸(EO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者为病理证实的晚期胃腺癌患者。化疗方案: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注射,d1,澳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小时,d1,甲酰四氢叶酸200mg/m2静脉滴... 目的:观察澳沙利铂联合表阿霉素及5-FU、醛氢叶酸(EO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者为病理证实的晚期胃腺癌患者。化疗方案: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注射,d1,澳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小时,d1,甲酰四氢叶酸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d1~3,5-FU500mg/m2持续静脉泵入22小时,d1~3,每三周重复,至少完成3个周期判效。结果:共计37例入组,36例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男28例,女8例,中位年龄52岁(32~75岁),治疗总周期数130周期,平均3.6周期。CR2例(5.6%),PR13例(36.1%),总缓解率RR41.7%,SD47.2%(17/36),PD11.1%(4/36),KPS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38.9%(14/36),CBR改善者占50.0%。Ⅲ°/Ⅳ°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9.4%(7/36),血小板减少11.1%(4/36),贫血8.3%(3/36),恶心呕吐8.3%(3/36),腹泻2.8%(1/36),感觉神经异常11.1%(4/36)。结论:本研究显示,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澳沙利铂 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探讨
9
作者 汪惠园 程华枫 +3 位作者 勇威本 丘镜滢 初雪梅 汪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间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G显带方法对46例弥漫型NHL的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临床结果进行联系。结果:6q21-25断裂,3+分别与短的中... 目的:探讨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间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G显带方法对46例弥漫型NHL的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临床结果进行联系。结果:6q21-25断裂,3+分别与短的中位生存期和高度恶性NHL相关。结论:弥漫型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结果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染色体异常 预后 NH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原发灶区放疗与否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彤同 刘叙仪 +1 位作者 方健 王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身化疗过程中,原发灶放疗与否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188例Ⅳ期NSCLC患者(1999年12月至2004年1月)接受含铂方案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疗效达PR或SD者。其中63例择期予以原发灶区放疗,简称放疗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身化疗过程中,原发灶放疗与否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188例Ⅳ期NSCLC患者(1999年12月至2004年1月)接受含铂方案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疗效达PR或SD者。其中63例择期予以原发灶区放疗,简称放疗组;125例未行原发灶放疗,简称非放疗组。比较两组生存期、安全性。结果:全组188例患者1年生存率(SR)48.9%,中数生存期(MS)12个月。放疗组1年SR77.8%,MS15个月;未放疗组1年SR41.6%,MS10个月。两组SR差别明显(P=0.025)。全组疗效达PR者(74例),放疗组(37例)与未放疗组(37例)MS分别为17和13个月,1年SR分别为84.2%和66.7%,但生存趋势无差别(P=0.454)。疗效SD者,两组MS分别为12和8个月,1年SR分别为45.0%和24.6%,生存率差别明显(P=0.0027)。放疗组中无WHOⅢ~Ⅳ度血液学毒性,WHOⅢ度的放射性肺炎7例(11.1%),需静脉营养支持的WHOⅢ度食管炎1例(1.5%)。结论:Ⅳ期NSCLC在全身化疗基础上择期行原发灶放疗,有延长生存期作用,对化疗达SD者似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灶局部放疗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0例含顺铂化疗诱发的贫血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国红 刘淑俊 +1 位作者 邸立军 聂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肿瘤化疗诱发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41例肿瘤伴化疗诱发贫血的患者分为EPO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EPO 150 u/(kg·次),5次/周,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肿瘤化疗诱发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41例肿瘤伴化疗诱发贫血的患者分为EPO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EPO 150 u/(kg·次),5次/周,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并于用药后1周开始加用铁剂速力菲100 mg口服,3次/d。对照组不给予EPO,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EPO对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平均提高23.0g/L,而对照组反而下降10.7g/L(P<0.001),治疗组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后平均提高6.50,而对照组反而下降9.30(P<0.001)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输血率和输血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rHuEPO对肿瘤化疗诱发贫血是一个安全有效的用药,不仅能提高Hb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肿瘤化疗诱发贫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顺铂 肿瘤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化学治疗的发展与运用 被引量:150
12
作者 金懋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92-798,共7页
关键词 胃癌 化学治疗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MMP-7VEGF-D和KAI1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丽昕 李吉友 沈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KAI1进行联合检测(简称MVK)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中MMP-7、VEGF-D和KAI1的表达,分析MVK的联合表达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VK... 目的:探讨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KAI1进行联合检测(简称MVK)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中MMP-7、VEGF-D和KAI1的表达,分析MVK的联合表达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VK的联合表达模式中无不利预后因素组,其胰腺癌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单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两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各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45,P=0.0003,P=0.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VK为胰腺癌独立预后指标。结论:MVK的联合表达模式对更准确反映胰腺癌的预后有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联合检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