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习近平外交思想笔谈 |
徐坚
权衡
周方银
王公龙
张颖
|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2
|
学术期刊《专家笔谈》栏目优化策略——基于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的量化分析 |
丁懿楠
吕冬娟
郭凤林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3
|
核心—边缘关系危机与埃塞俄比亚革命:对埃塞俄比亚革命“社会主义转向”的新解释 |
闫健
陈雪莲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中国与东盟气候合作中的规范倡导探析 |
康晓
|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制度成熟定型:内涵认知、现实诉求与路径方法 |
师喆
李猛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霸权护持的制度路径:美国亚太安全制度方略的变迁逻辑 |
张耀
宋亦明
|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首脑外交视域下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
张颖
颜露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8
|
“全球南方”与国际秩序转型 |
王明进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9
|
|
|
9
|
被遗忘的范式:依附论何以能够重塑发展政治学 |
释启鹏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一”与“多”,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奥林匹亚到北京 |
田辰山
蔡德贵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1
|
周恩来与中国同东盟国家关系的开启 |
潘敬国
张颖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2
|
新兴国家崛起与国际权力结构变迁 |
周鑫宇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3
|
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一项理论性探讨 |
尹继武
|
《国际安全研究》
|
2016 |
12
|
|
|
14
|
中国国际责任的层次分析 |
周鑫宇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15
|
国际政治中的“势”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16
|
美国现实主义者的“离岸制衡”战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分析意义 |
李永成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17
|
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
张根海
王颖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8
|
全球化"十字路口",新型大国关系再思考 |
王明进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9
|
国际组织领导人履历对其晋升的影响--基于149个国际组织“一把手”的分析 |
赵源
吴皓玥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20
|
越南与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的关系 |
陈翔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