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鸭载脂蛋白A-Ⅰ的—级结构研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和生物学中的意义(简报)
1
作者 王克勤 贺延春 +6 位作者 李游 陈保生 戈托 顾梓伟 杨曼兰 解用虹 杨朝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5-475,4,共2页
北京鸭载脂蛋白A-Ⅰ的—级结构研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和生物学中的意义(简报)王克勤,贺延春,李游,陈保生,戈托,顾梓伟,杨曼兰,解用虹,杨朝谕(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 北京鸭载脂蛋白A-Ⅰ的—级结构研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和生物学中的意义(简报)王克勤,贺延春,李游,陈保生,戈托,顾梓伟,杨曼兰,解用虹,杨朝谕(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以往本组发现北京鸭富含高密度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A-I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生物学
全文增补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宝英 王会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1-315,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调控因子.它的结构特征为其促生长和物质代谢功能提供依据.集中介绍了IGF1的三维结构、IGF1与相关受体和结合蛋白的结合区以及二硫键在蛋白质折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结构 功能 受体 结合蛋白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和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及缺氧对其调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冯晓东 蔡英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观察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发现ET-1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合成,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O供应剂SNP则起抑制作用,NO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由c... 观察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发现ET-1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合成,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O供应剂SNP则起抑制作用,NO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由cGMP介导。在此基础上观察到缺氧可促进PASMC对ET-1的增殖反应,同时可抑制PASMC胞浆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PASMC对NO等舒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示ET-1和NO及缺氧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缺氧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鼠两种不同功能运动神经元群调质CGRP配布式样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石葛明 谭会兵 +2 位作者 万选才 曹承刚 刘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1-406,T001,共6页
应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胶体金(CB-Au)逆行标认复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样免疫细胞化学反应(CGRP-LI)的方法,对发育过程中大鼠比目鱼肌(慢肌)和趾长伸肌(快肌)运动神经元群的CGRP-LI含量强度配布式样进行了... 应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胶体金(CB-Au)逆行标认复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样免疫细胞化学反应(CGRP-LI)的方法,对发育过程中大鼠比目鱼肌(慢肌)和趾长伸肌(快肌)运动神经元群的CGRP-LI含量强度配布式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鼠快、慢肌运动神经元群之间的CGRP-LI含量强度在发育过程中即有着明显的不同,慢肌运动神经元群中含有较多CGRP-LI阴性和弱阳性运动神经元,而快肌运动神经元群含较多CGRP-LI强阳性的运动神经元,表明调质CGRP与运动神经元群所支配的肌肉功能活动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 运动神经元 神经递质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KBP52的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武红 贺永怀 +2 位作者 陈兴 李松 沈倍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6-239,共4页
为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FKBP5 2 ,来筛选新型的促神经再生药物 .采用半巢式、桥联PCR及亲和层析方法 ,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成功扩增出hFKBP5 2基因 ,在 pET2 8a (+ )中实现了高效、可溶性的融合表达 ,表达量约 30 % .重组的蛋白质经亲... 为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FKBP5 2 ,来筛选新型的促神经再生药物 .采用半巢式、桥联PCR及亲和层析方法 ,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成功扩增出hFKBP5 2基因 ,在 pET2 8a (+ )中实现了高效、可溶性的融合表达 ,表达量约 30 % .重组的蛋白质经亲和纯化至电泳纯 ,纯化后的hFKBP5 2显示出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活性 .表明原核表达的hFKBP5 2具有类似于其天然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FKBP52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 Ⅱ类基因修饰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对肿瘤特异性CTL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隋拥君 唐佩弦 +2 位作者 侯春梅 隋礼丽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只表达MHCⅠ类抗原,不表达Ⅱ类抗原,而Ⅱ类抗原主要与T辅助细胞作用,激活T辅助细胞,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化提供必需的辅助信息。如果肿瘤细胞是MHCⅡ类阳性的,就可以直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来刺激T辅助细胞的增... 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只表达MHCⅠ类抗原,不表达Ⅱ类抗原,而Ⅱ类抗原主要与T辅助细胞作用,激活T辅助细胞,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化提供必需的辅助信息。如果肿瘤细胞是MHCⅡ类阳性的,就可以直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来刺激T辅助细胞的增殖,进而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因此向肿瘤细胞内转移MHCⅡ类基因是目前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基因治疗方法。为了探讨MHCⅡ类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其免疫原性的变化,我们利用已经获得的表达MHCⅡ类基因的B16-DR细胞,进行CTL诱导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MHCⅡ类基因修饰的B16-DR细胞可以在体内和体外诱导产生针对原始B16细胞的CTL反应,而未经修饰的B16细胞却无此作用。此CTL反应可用抗MHCⅡ的单克隆抗体封闭,并且封闭的程度随着加入的抗体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此CTL反应的诱导与所转入的MHCⅡ类基因密切相关。抗CD4/CD8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TL的诱导,表明T辅助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也参与了这一CTL诱导过程。总之,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所转入的MHCⅡ类基因以及CD4和CD8T细胞在CTL诱导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Ⅱ类基因 黑色素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B16-D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检测缓激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锦轩 王砺 +4 位作者 段金虹 韩风云 刘景生 王振纲 任民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缓激肽(BK)是哺乳动物和人体内重要的舒血管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并与许多疾病有关。关于BK的含量分析,虽早已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RIA),但尚存在干扰因素多、误差大和费时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碳二亚胺连接BK与血蓝... 缓激肽(BK)是哺乳动物和人体内重要的舒血管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并与许多疾病有关。关于BK的含量分析,虽早已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RIA),但尚存在干扰因素多、误差大和费时等缺点。本研究采用碳二亚胺连接BK与血蓝蛋白制成免疫原,免疫家兔获得了高质量的BK抗体,以氧化还原法和DEAE-SephadexA-25柱层析技术制成 ̄(125)Ⅰ-Tyr ̄8BK标记物。应用驴抗兔血清和PEG_(6000)进行分离。标准曲线检测范围为25~1600pg,NSB为3.1%,亲和常数k=0.8×10 ̄(10)L/mol,与多种肽类激素无交叉反应,血样加polybrene(抑制剂),用PEG沉淀血浆蛋白除去BK干扰物。实验检测人和大鼠血浆BK含量:10名男性为1584±347pg/ml,10名女性为1642±302pg/ml,雌性大鼠为1805±225pg/ml。本法回收率为95%,批内误差CV=5%,批间CV=9.2%,研究表明该法灵敏、精确、准确、特异、快速和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放射免疫测定 双抗体 碘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作为转基因靶细胞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文丽 薛社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无核兔网织红细胞作为外源基因导入的靶细胞,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作为报告基因,研究网织红细胞作为外源基因表达宿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基因可以在兔网织红细胞中有限表达。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转基因 β 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KBP12基因的可溶性表达及活性研究
9
作者 裴武红 贺永怀 +2 位作者 陈兴 李松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FKBP12 ,以筛选新型的促神经再生药物。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ExSecI/hFKBP12 ,并在BL2 1(DE3) plysE菌株中进行可溶性高效表达。表达上清经CM Sepharosefastflow一步层析。 结果 获得电泳纯的hFKBP12... 目的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FKBP12 ,以筛选新型的促神经再生药物。方法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ExSecI/hFKBP12 ,并在BL2 1(DE3) plysE菌株中进行可溶性高效表达。表达上清经CM Sepharosefastflow一步层析。 结果 获得电泳纯的hFKBP12。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纯化后的hFKBP12显示具有较强的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BP12 原核表达 肽基脯氨基顺反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生长因子融合蛋白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春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细胞因子的研究正朝着与相关学科领域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发展,通过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最终将从分子水平阐明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这与受体学两大功能不谋而合,其交汇点为因子(配基)与受体的识... 细胞因子的研究正朝着与相关学科领域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发展,通过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最终将从分子水平阐明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这与受体学两大功能不谋而合,其交汇点为因子(配基)与受体的识别及其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造血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信号传导途径 生物活性 LAK细胞 造血祖细胞 IL一6 GM—CSF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分子及其配体研究进展
11
作者 舒翠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CD40分子是B淋巴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分子量约为45~50kD,是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CD40配体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分子量约为33kD,为Ⅱ类膜蛋白。CD40及其配体在T—B淋巴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CD40及其... CD40分子是B淋巴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分子量约为45~50kD,是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CD40配体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分子量约为33kD,为Ⅱ类膜蛋白。CD40及其配体在T—B淋巴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CD40及其配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分子 B细胞活化 B淋巴细胞 氨基酸组成 信号传递 T细胞 半胱氨酸 配体 B细胞分泌 CD23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波 柳川 王会信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骨髓间质干细胞是多能细胞 ,可分化成为间质组织 ,包括骨、软骨、脂肪、肌腱、肌肉和骨髓基质。在体外培养时 ,细胞贴附生长 ,呈成纤维样细胞表型 ,通过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或肌肉细胞等。本文综述间质干细胞在体... 骨髓间质干细胞是多能细胞 ,可分化成为间质组织 ,包括骨、软骨、脂肪、肌腱、肌肉和骨髓基质。在体外培养时 ,细胞贴附生长 ,呈成纤维样细胞表型 ,通过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或肌肉细胞等。本文综述间质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定向分化 组织工程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髓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艾辉胜 朱元晓 +4 位作者 沈倍奋 赖春宁 骈淮媛 曹履先 郭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检测了87例急性白血病、7株白血病细胞系和7例正常骨髓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7例正常骨髓细胞几乎不表达MPO mRNA;粒(单核)细胞系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不同程度表达MPO ... 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检测了87例急性白血病、7株白血病细胞系和7例正常骨髓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7例正常骨髓细胞几乎不表达MPO mRNA;粒(单核)细胞系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不同程度表达MPO mRNA;淋巴细胞系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不表达MPOmRNA;7例难分类急性白血病(UAL)中,4例表达MPO mRNA并对髓系抗原阳性;诊断为极低分化的AML;2例只表达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考虑为早期B细胞ALL;1例无任何细胞标志,考虑为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上述结果表明,用ISH-SAG检测MPOmR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确诊AML和区分ALL提供了一个更为有用的新手段,特别对识别停滞在细胞分化早期的AML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基因表达 急性白血病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洁莹 张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4-517,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胎盘作为胚胎发育中维系母体和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已成功地从人骨髓、外周血、肌肉、脂肪、脐血、羊水及胎儿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出MSC。胎盘作为胚胎发育中维系母体和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暂时性器官,由起源于细胞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胎儿丛密绒毛膜和母体子宫基蜕膜共同组成,无论从解剖结构还是在发育行为上,都包含了较为幼稚的胚胎及趋于成熟的成体干细胞成分;胎盘在胎儿娩出后即完成使命,成为“废弃”物,对其研究不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目前已成为寻找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新来源及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胎盘MSC的来源、分离、特征及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羊水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脐血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21(DE_3)/PET-11做为人IL-2表达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公茂凯 章静波 +3 位作者 刘德培 张世馥 刘丕旭 董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5,共6页
BL21(DE_3)/PET-11做为人IL-2表达系统的研究公茂凯,章静波,刘德培,张世馥刘丕旭,董敏(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BL21(DE_3),聚... BL21(DE_3)/PET-11做为人IL-2表达系统的研究公茂凯,章静波,刘德培,张世馥刘丕旭,董敏(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BL21(DE_3),聚合酶链反应中图号R392。12白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BL21(DE3)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毒素清除人骨髓中克隆化白血病细胞的研究——Ⅰ.抗CD_7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立超 黎燕 +4 位作者 陈兴 赵薇薇 陈勇 赖春宁 沈倍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3-78,共6页
本实验采用优化的方法通过SPDP交联抗CD_7单克隆抗体与蓖麻毒素制成免疫毒素。经MTT方法检测其对表达CD_7抗原的Molt-4及HPB-ALL细胞系均有显著特异性杀伤作用。克隆杀伤实验结果表明,该免疫毒素在10^(-10)mol/L浓度时达3个杀伤log(即清... 本实验采用优化的方法通过SPDP交联抗CD_7单克隆抗体与蓖麻毒素制成免疫毒素。经MTT方法检测其对表达CD_7抗原的Molt-4及HPB-ALL细胞系均有显著特异性杀伤作用。克隆杀伤实验结果表明,该免疫毒素在10^(-10)mol/L浓度时达3个杀伤log(即清除99.9%的molt-4细胞),而在此浓度时,其只抑制21.6%的粗-单系造血祖细胞生长,从而初步证明其在自体骨髓移植中可用于清除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7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素 自体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民吉 王嘉玺 +6 位作者 赵春文 苗继红 段聚宝 张明伟 毛宁 唐佩弦 马贤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祖细胞亦有刺激作用,对晚期的作用强;但是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无刺激作用,提示人IL-3的造血刺激作用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3 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β基因上游片段的转录调控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巨洪 吴宁华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9,共9页
以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λGEM-11基因文库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并克隆了人HSP90β基因上游-1102/+68bp片段。将该片段删切后克隆在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5'上游,转染... 以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λGEM-11基因文库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并克隆了人HSP90β基因上游-1102/+68bp片段。将该片段删切后克隆在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5'上游,转染Jurkat细胞后测定不同刺激条件下细胞裂解液中的荧光酶活性并同时测定荧光酶mRNA水平。结果表明,HSP90β基因上游片段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通过启动子介导较高水平的基础转录;热休克时该片段起负调控作用,主要的负调控区位于-554/-171bp之间,删除5'远端上游序列后报告基因对丝裂原的反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基因 基因转录调控 荧光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FC体系对人乳腺癌基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焕章 吴德政 +2 位作者 顾斌 万永玲 王嘉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 :探讨CD/ 5 -FC体系对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结果 :实验显示 ,5 -FC对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较低 ,5 -FC对导... 目的 :探讨CD/ 5 -FC体系对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结果 :实验显示 ,5 -FC对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较低 ,5 -FC对导入和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IC50 分别为 418μg/ml和 12 49μg/ml。结论 :CD/ 5 -FC体系对体外转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乳腺癌 胞嘧啶脱氨酶 5-氟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及其他血浆蛋白的研究与生产
20
作者 丁广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自1948年第一次报道用硫酸铵盐析法从血浆中分离到白蛋白和球蛋白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46年Cohn报道了一种低温乙醇法(Cohn 6法),在低温条件下,改变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使血浆蛋白逐步分离,得到5个组份,从而开创了血浆... 自1948年第一次报道用硫酸铵盐析法从血浆中分离到白蛋白和球蛋白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46年Cohn报道了一种低温乙醇法(Cohn 6法),在低温条件下,改变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使血浆蛋白逐步分离,得到5个组份,从而开创了血浆分层的新纪元。Pool 1965年报道了血浆冷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为甲型血友病治疗开辟了途径。70~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盐析法 血浆蛋白 低温乙醇法 凝血因子 甲型血友病 冷沉淀物 离子强度 凝血活性 离子交换柱 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