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京市儿童川崎病6年流行病学资料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鲁炜慧 杜忠东 +7 位作者 赵地 杜军保 鲁珊 阎宗荣 衣京梅 候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KD的诊断标准,对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45家医院2000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的实验室资料进行汇总,将各指标同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行Pearson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KD患儿1 745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有1 33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868例,女467例。本组患儿ESR、CRP、PLT和WBC增高,ALB减低和H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96.0%、90.0%、92.2%和80.4%,45.7%和48.8%。Hb降低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ALB和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P(0.05),CRP、ALB、ALT、Hb和WBC计数与IVIG抵抗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B、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CRP升高、Hb降低、ALT和WBC升高与IVIG抵抗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KD急性期ESR增快、CRP升高、外周血PLT、WBC计数增高的发生率均>90%,可协助KD急性期临床诊断。对于ALB和Hb降低的KD患儿应注意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对于CRP、ALT、WBC升高和Hb降低的患儿应注意出现IVIG抵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 冠状动脉损害 IVIG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5
2
作者 金今 邱贵兴 +1 位作者 王以朋 翁习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金今1邱贵兴1王以朋1翁习生1木瓜凝乳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1941年Jansen和Bals首先分离提取出此酶。1964年LymanSmith第一次报告用木瓜凝乳蛋... 经皮穿刺木瓜凝乳蛋白酶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金今1邱贵兴1王以朋1翁习生1木瓜凝乳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1941年Jansen和Bals首先分离提取出此酶。1964年LymanSmith第一次报告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入腰椎间盘内,溶解病变的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化学溶核术 木瓜凝乳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力 李龙芸 +1 位作者 李槐 周纯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明确组织多肽抗原 (TPA) ,细胞角质蛋白 (Cyfra 2 1.1)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各种病理类型肺癌和其他良性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血清标本 13 6份 ,其中肺部良性病变组 40例 ,肺腺癌组 15例 ,肺鳞癌组 3 9例 ,... 目的 明确组织多肽抗原 (TPA) ,细胞角质蛋白 (Cyfra 2 1.1)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在各种病理类型肺癌和其他良性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血清标本 13 6份 ,其中肺部良性病变组 40例 ,肺腺癌组 15例 ,肺鳞癌组 3 9例 ,小细胞肺癌组 8例 ,不能分型肺癌组 3 4例。TPA、Cyfra 2 1.1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NS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和特异度及敏感度两种方式评价。结果 TPA在各组肺癌患者中均高于正常值 ,但小细胞肺癌组的TPA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 ;Cyfra 2 1.1在肺腺癌、肺鳞癌、不能分型肺癌组中高于正常值 ;NSE仅在小细胞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值 ;肺部良性病变组的TPA值高于正常值 ,Cyfra 2 1.1和NSE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TPA对诊断肺癌的敏感度较高 ,但特异度仅为 2 9.3 % ;Cyfra 2 1.1的特异度为 97.6% ,但敏感度较低 ,只有 12 .5 %~ 3 5 .9% ,以鳞癌的敏感度稍高 ;NSE的特异度为82 .9% ,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为 75 .0 %。结论 TPA在肺部病变中的敏感度都较高 ,但对各种病理类型肺癌的特异度不高 ,不宜做为肺癌的肿瘤标记物 ;Cyfra 2 1.1对肺癌的特异度较强 ,但敏感度较低 ;NSE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肺癌 TPA cyfra21.1 NSE 肺肿瘤 诊断 组织多肽抗原 细胞角质蛋白 神经特异性烯醇比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再认识 被引量:24
4
作者 鲁锦国 吕滨 +5 位作者 戴汝平 蒋世良 唐翔 吴文辉 宋会军 乔树宾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初步探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钙化积分的合适切点(OCP)。方法:对150例同期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CAG)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定量评价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患者钙化积分与年龄、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成正相关(r=0.41、0.37、0.41,P<0.001)。对患者、分支、节段冠状动脉狭窄≥5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6、0.67,对狭窄≥70%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5、0.66。依据ROC曲线获得诊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钙化积分切点为255分、374分(特异度均为95%,敏感度分别为42.2%和39.4%)。结论:钙化积分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患者或每支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于冠状动脉大量钙化患者,钙化积分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查手段或辅助CT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34
5
作者 丁宗一 VikkiLa +1 位作者 王丹华 陈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营养支持 危重新生儿 喂养问题 低体重儿 生长发育 抢救过程 儿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BMI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爱华 陆华 +6 位作者 肖新如 赵理 陈涛 刘伟 彭小忠 袁建刚 赵继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0-643,共4页
目的:研究基因BMI1在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基因BMI1在34例各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 目的:研究基因BMI1在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基因BMI1在34例各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34例各级别胶质瘤组织及10例正常对照脑组织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实时PCR的结果显示,基因BMI1在对照脑组织、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及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55、2.65、5.62及5.43。胶质瘤组中BMI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恶性胶质瘤组(Ⅲ级与Ⅳ级胶质瘤)中BMI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胶质瘤(Ⅱ级胶质瘤),JP=0.015,Ⅲ级胶质瘤组与Ⅳ级胶质瘤组之间未发现存在差异(P=0.9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I1蛋白在对照脑组织、Ⅱ级胶质瘤、Ⅲ级胶质瘤和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25%、100%和100%。各级别胶质瘤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对照组(P=0.001),而且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胶质瘤(P=0.000)。结论: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上,BMI1在各级别脑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对照,且恶性胶质瘤中BMI1的表达要明显高于良性胶质瘤。BMI1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BMI1 实时PCR免疫组化 多梳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诊断 被引量:23
7
作者 叶枫 赵心明 +1 位作者 石素胜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3例患者行CT延迟扫描,其中的1例患者与另1例患者行PET/CT检查;从胰腺形态、大小、强化形式、胰管、胆总管、胰周及腹膜后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3例患者行CT延迟扫描,其中的1例患者与另1例患者行PET/CT检查;从胰腺形态、大小、强化形式、胰管、胆总管、胰周及腹膜后间隙分析CT表现。结果66.7%(4/6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增大,33.3%(2/6例)表现为胰腺局限性增大;66.7%(4/6例)可见"鞘膜"征;100%(5/5例)增强扫描呈门脉期和延迟期均匀强化;100%(6/6例)有主胰管狭窄;33.3%(2/6例)可见胆总管胰头段狭窄致低位胆道梗阻;33.3%(2/6例)伴淋巴结肿大。2例(100%)PET/CT提示病变摄取增高。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典型的CT表现,能够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原位凝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丽娟 李桂玲 李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3-519,540,共8页
主要介绍了注射用原位凝胶中聚合物的种类,综述了该剂型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注射用原位凝胶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药剂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注射用 原位凝胶 聚合物 药物传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蔚琳 黄惠芳 +3 位作者 连利娟 潘凌亚 沈铿 吴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 目的 :总结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化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2 8例 ,复发后 2 5例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 8例患者均接受化疗。结果 :2 8例患者中 11例存活 (39.3% )。复发后应用PVB或PEB方案的 18例患者存活 10例 (5 5 .6 % ) ;应用其他化疗方案的 10例患者存活仅 1例 (10 %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应用PVB或PEB≥ 6疗程患者的生存率与 <6疗程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卵巢内胚窦瘤复发后应尽可能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内胚窦瘤 预后 临床特点 化疗 手术治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瑞沙在24例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琳 王彬 +1 位作者 张湘茹 储大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0-282,共3页
背景与目的易瑞沙(Iressa)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研究探讨易瑞沙单药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4例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治疗,其... 背景与目的易瑞沙(Iressa)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研究探讨易瑞沙单药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4例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治疗,其中二线以上治疗后进展者占62.5%。易瑞沙250mg口服,每日1次,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每4周复查一次,16周后每8周复查一次。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3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37.5%,稳定率为12.5%,临床获益率为5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87天。随访2年,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2.5%。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肤改变和腹泻,未发生Ⅲ度以上不良反应。有2例患者因怀疑发生肺部间质性改变而结束治疗。结论易瑞沙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是晚期NSCLC患者二、三线用药的最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易瑞沙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1
作者 聂菲菲 高孟秋 +2 位作者 段振兰 高宁 余丽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住院前3日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总得分为(54.41±8.56)分,知识得分≤57分的占61....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住院前3日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调查。结果: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总得分为(54.41±8.56)分,知识得分≤57分的占61.0%,结核病患者对预防结核病传播的知识认知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易感人群维度得分最低(1.87±1.07),预防结核病传播措施维度得分其次(3.22±0.57);各维度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为:HIV/AIDS与结核病(1.24±1.86),结核病人应配戴哪种口罩(1.32±1.89),密闭环境下结核菌的传播(2.20±2.00),结核病的早期症状(2.72±0.74)。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患病时间患者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患病时间的患者对传播知识的掌握有差异性。提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结核病的传播知识及预防传播措施进行宣传教育,从而提高肺结核患者对预防结核病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自觉采取良好的卫生行为,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预防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β样淀粉蛋白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和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邢长虹 彭英 谢佐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9-57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学结合Annexin V-FITC和PI(碘化丙锭)双染的方法检测早期凋...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学结合Annexin V-FITC和PI(碘化丙锭)双染的方法检测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坏死,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IGF-1阻止了Aβ25-35引起的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MTT值显著增加,从54.51%增至61.8%,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从30.77%减少到22.81%。Aβ25-35孵育使Annexin V单标记细胞(Annexin V+/PI-)以及Annexin V/PI双标记细胞(An-nexin V+/PI +)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分别为3.41%和19.47%),应用100 ng/ml的IGF-1可显著减少Annexin V单标记细胞和Annexin V/PI双标记细胞的百分比分别至2.98%和15.16%。Aβ25-35可增加tau蛋白磷酸化,AT8阳性细胞占41.84%,而IGF-1则可抑制这一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IGF-1可保护神经元,降低Aβ的细胞毒性,减少早期和晚期凋亡/坏死细胞的比例,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这可能是IGF-1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样淀粉蛋白 细胞凋亡Tau 流式细胞 ALZHEIMER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灵发素建立简单高效生产半夏胚状体与组培苗的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鸿源 梁琼月 +4 位作者 解云英 何冰 周风珏 许鸿章 陈汝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生产半夏胚状体和组培苗的方法。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单独添加不同浓度(0.05~2.0mg/L,单位下同)的LFS,以无菌半夏叶柄切段为继代材料,以常规配方MS+BA2.0+NAA0.1做对比。结果:MS+LFS0.1~0.5的单一培养基可诱...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生产半夏胚状体和组培苗的方法。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单独添加不同浓度(0.05~2.0mg/L,单位下同)的LFS,以无菌半夏叶柄切段为继代材料,以常规配方MS+BA2.0+NAA0.1做对比。结果:MS+LFS0.1~0.5的单一培养基可诱导愈伤组织并直接获得胚状体和组培苗,显著简化生产程序,提高生产效率。以LFS0.3最佳,培养30d,增殖倍数以成品苗计达10~20;以胚状体计达30以上。小结:MS+LFS0.1~0.5的单一培养基可以简单高效地生产半夏胚状体和组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愈伤组织 胚状体 组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晓迎 段鸿飞 +3 位作者 杨丽梅 刘晓清 黄延风 李卫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72,共9页
目的描述肺结核合并病原菌感染菌谱特征,并分析造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早期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6-201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所有确诊为肺结核、肺结核或肺癌合并社区获... 目的描述肺结核合并病原菌感染菌谱特征,并分析造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早期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6-201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所有确诊为肺结核、肺结核或肺癌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或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比值比(OR),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共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复治、合并症、影像学资料和血常规及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病原菌培养均为阳性的药敏结果。结果肺结核合并感染中占首位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5%(66/268)。肺空洞(OR=0.57,95%CI:0.43-0.75,=0.000),女性患者(OR=0.61,95%CI:0.45-0.82,P=0.000)和40-59岁(OR=1.79,95%CI:1.30-2.26,P=0.000)均与合并感染相关呈显著相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中有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合并感染。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病例中,培养出普通细菌对四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出现耐药情况。结论研究结果强调有必要制定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普通细菌性肺炎感染的特殊治疗方案,以及实施定期监测耐药情况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合并感染 肺炎 临床研究 宿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视网膜细胞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晁炜静 李康华 +6 位作者 戴荣平 韩钦 闫曦 赵潺 于伟泓 董方田 赵春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MSC)体外诱导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AD-MSC,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hAD-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检测血... 目的:研究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MSC)体外诱导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AD-MSC,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hAD-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vWF)的表达情况。制备hAD-MSC体外诱导液,用诱导剂和诱导液共同诱导hAD-MSC向视网膜细胞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AD-MSC经诱导后表达光感受器细胞标志物视紫红质(Rhodopsin)和RPE细胞标志细胞角蛋白(Pan-CK)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法证实,分离培养的hAD-MSC经体外诱导后可表达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Pan-CK、Rhodopsin和vWF。结论:hAD-MSC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向视网膜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分化 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氟尿苷耐药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冰 向阳 +3 位作者 王铮 王云 张浩 黄尚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 目的:通过检测对氟尿苷(FUDR)耐药的绒癌细胞系构建过程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survivin、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的动态表达,探讨其耐药机制并进行耐药标志物的初步筛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FUDR诱导的JEG-3细胞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分泌量和上述6种常见耐药标志物在耐药细胞构建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不同基因在药物诱导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只有LRP基因的表达随着诱导药物浓度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增加而逐渐上调。结论:耐药的产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参与。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只有LRP的表达变化与FUDR诱导浓度和耐药性有明显正相关,提示其可以作为绒癌对FUDR耐药的候选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癌 JEG-3细胞系 耐药 氟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选择性注意的可塑性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莉 郑奋 +2 位作者 邓娟 闫铮 徐晓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661,共15页
本文旨在研究音乐训练是否能增强基于音高和空间位置的听觉选择性注意力,以及音乐训练对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听觉感知实验中,受试者根据音高差异或空间位置差异,选择两个同时播放的数字之一.听觉认知实验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播放频率... 本文旨在研究音乐训练是否能增强基于音高和空间位置的听觉选择性注意力,以及音乐训练对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听觉感知实验中,受试者根据音高差异或空间位置差异,选择两个同时播放的数字之一.听觉认知实验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播放频率分辨率不同的复合音,记录受试者听觉脑干频率跟随响应(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s,FFRs).本文提出分析FFR的四种方法,即包络相关频率跟随响应(envelope-related 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FFRENV)的短时锁相值、瞬时相位差极性图、相位差均值矢量以及时间细节结构相关频率跟随响应(temporal-fine-structure-related frequency-following response,FFRTFS)的幅度谱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基于音高的任务时,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准确率更高、反应时间更短.外界噪声不影响两组人群在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的神经元锁相能力,但是显著降低了谐波处的神经元锁相能力.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的神经元在基频处的锁相能力和谐波处抗噪能力均增强,且其FFRTFS幅度谱信噪比与基于音高的行为学准确率呈正相关.因此,受过音乐训练的受试者其音高选择性注意感知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认知神经能力的增强,经过音乐训练后,F0处FFRENV的锁相能力、谐波处FFRTFS的抗噪和持续锁相能力以及谐波处FFRTFS幅度谱信噪比均明显增强.音乐训练对听觉选择性注意具有显著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性 频率跟随响应 听觉选择性注意 神经机制 音高 音乐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卫光 冯凤芝 +2 位作者 夏家骝 田珑 严宗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6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的比较 ,使研究者能够选择出最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 :针对每一种方法 ,进行实验方法的简介和分析。结果 :6种方法间各有所长。结论 :研究者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 ,选择出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 目的 :通过对 6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的比较 ,使研究者能够选择出最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 :针对每一种方法 ,进行实验方法的简介和分析。结果 :6种方法间各有所长。结论 :研究者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 ,选择出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合 ,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形态学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美仙 米杰 +3 位作者 赵小元 黎明 程红 侯冬青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的现况调查结果,非随机选择3502名6~18岁学龄儿童(其中男1784名,女171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超重(包括肥胖)和高血压状态将研究对... 目的探讨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的现况调查结果,非随机选择3502名6~18岁学龄儿童(其中男1784名,女171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超重(包括肥胖)和高血压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体重正常血压组(对照组,1497名)、正常体重高血压组(HBP组,125名)、超重但血压正常组(OB组,1349名)和超重合并高血压组(OB+HBP组,531名)。通过比较4组人群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以及瘦素和脂联素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其与肥胖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人群BMI、血压、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HBP组与对照组BMI、瘦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组和OB+HBP组与对照组比较,BMI、SBP、DBP、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HBP组比较仍可见BMI、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OB组比较,OB+HBP组BMI和胰岛素水平及男性的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血压与年龄、BMI、胰岛素、瘦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0.643,P<0.01),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r=-0.171^-0.332,P<0.01)。但在调整胰岛素或BMI后,瘦素、脂联素与血压的相关性减弱或消失。结论超重人群血压、胰岛素及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人群,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人群。瘦素、脂联素可能通过肥胖或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脂联素 肥胖 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雌孕激素制剂的药学特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钰宣 梅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工合成雌、孕激素,并用于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先开始用雌激素,后来为了保护子宫内膜加用孕激素。1960年Gregory Pincus发明的口服避孕药在美国上市后,随着口服避孕药的广泛运用,雌、孕激素研制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应...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工合成雌、孕激素,并用于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先开始用雌激素,后来为了保护子宫内膜加用孕激素。1960年Gregory Pincus发明的口服避孕药在美国上市后,随着口服避孕药的广泛运用,雌、孕激素研制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应用中延伸到避孕以外的益处。同时,药物学的化学结构更新、剂型、制剂、用药剂量、途径的改进,又促进临床应用日新月异。性激素治疗妇女健康研究(the Women′s HealthInitiative.WHI)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规范了HT指征;建议性激素治疗在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即"治疗窗口期"开始有益。因此,如何选择和正确用药,对于广大的临床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次专题讨论,从激素药物基础知识、临床药理、雌孕激素药物特性、各种制剂不同用途及其临床特点,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为开展妇科内分泌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制剂 临床应用 专题讨论 口服避孕药 药学 妇产科疾病 人工合成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