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晓红 张春玲 +8 位作者 刘鹏 宋媛媛 姚嘉瑞 秦燕 唐乐 张淑香 李丹 冯云 石远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rhG-CSF 1次,共设置60、100和150μg.kg-13个剂量组,每组受试患者8例,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PEG-rhG-CSF浓度,并计算PK参数,同时监测受试者CD34+、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PEG-rhG-CSF 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参数如下:T12分别为(37.5±7)、(40.8±12)、(80.7±48)h;CL_F分别是(17±9)、(9±4)、(7±2)ml.h-1.g-1;AUC0-t分别是(5,593.6±5,435)、(14,651.3±12,183)、(23,002.5±6,655)mg.h.L-1。第2周期3个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最低点均值分别为1.9×109、2.3×109、4.2×109cells.L-1,均比第1周期有所提高。结论 PEG-rhG-CSF在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其在体内维持药效时间长,1次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酶联免疫分析法 临床Ⅰ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上皮细胞系及肺鳞癌细胞系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路丹 曹邦荣 +4 位作者 冯林 郭素平 程书钧 高燕宁 张开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支气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与肺鳞癌细胞系的拷贝数变异探讨肿瘤早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人类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CGH)分别测定支气管上皮细胞系Y-BE和肺鳞癌细胞系NCI-H2170的拷贝数,经数据校正,对拷贝数变异基因进...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支气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与肺鳞癌细胞系的拷贝数变异探讨肿瘤早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人类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CGH)分别测定支气管上皮细胞系Y-BE和肺鳞癌细胞系NCI-H2170的拷贝数,经数据校正,对拷贝数变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结果:永生化上皮细胞系早代Yp21仅出现了少量的DNA拷贝数变异,而在染色体20 q11~12区段Yp21细胞与HCI-H2170细胞出现了相似的拷贝数变异结果;永生化上皮细胞系晚代Yp113具有类神经细胞黏附基因的拷贝数增加现象;整体来看,从永生化上皮细胞早代到晚代,再与肿瘤细胞比较,DNA拷贝数变异频率不断升高,基因组稳定性逐渐下降结论:通过对永生化上皮细胞拷贝数变异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肺癌癌前模型的拷贝数变异谱,部分拷贝数变异可能代表了肿瘤发生发展早期的分子事件,预示了细胞的潜在恶性,这些发现可能为阐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上皮细胞 拷贝数变异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静 李峻岭 +5 位作者 石远凯 张湘茹 王燕 郝学志 王彬 许建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共完成372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共完成372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4个周期化疗完成率为85%,其中76例(76%)完成了计划的全剂量化疗。吉西他滨的中位剂量为8 377.1 mg/m2,中位剂量强度708 mg.m-2.周-1;顺铂的中位剂量为293.38 mg/m2,中位剂量强度25.24 mg.m-2.周-1。Ⅲ度以上血液学毒性包括粒细胞减少(27.5%)、血小板计数减少(9.9%)、白细胞计数减少(9.0%)和贫血(1.1%)。随访2.40~46.72个月,死亡5例,均为ⅢA期患者。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有74例,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8.4%;随访2年以上的有21例,2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5.7%。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性较小,耐受性好,1年及2年的疾病控制率高,但是否能够降低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尚需5年随访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P与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纪文 高佳 赫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094-110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肿瘤标记物,本研究综合评价了二者对SCLC的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肿瘤标记物,本研究综合评价了二者对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OVID、Elsevier Sciencedirect、Springer、Cochrane Library、Em-base、IF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血清ProGRP与NSE用于SCLC诊断的研究数据。通过meta分析拟合SROC曲线,合并诊断效应量,比较ProGRP和NSE对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病例2536例,其中SCLC93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601例,对照849例。ProGRP和NSE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0和0.61,合并特异度为0.93和0.9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1.57和5.67,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32和0.45,合并诊断比值比为36.45和13.08。SROC曲线显示,ProGRP和NSE的Q*统计量分别为0.8042和0.72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oGRP对SCLC的鉴别能力与NSE相近,但特异度更高,可以作为SCLC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肺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3.0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宫颈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赛花 欧阳汉 +2 位作者 余小多 张瑾 刘侃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分期对比,比较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其MRI平扫及增强图像进行评价,包括肿瘤位置、大小、边界清晰度、信号特征、... 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分期对比,比较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其MRI平扫及增强图像进行评价,包括肿瘤位置、大小、边界清晰度、信号特征、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并分别根据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分期方法对宫颈癌总体分期准确性,各期别分期准确性差异。结果:MRI增强扫描显示肿瘤边界明显较MRI平扫清晰(P﹤0.001);MRI增强及平扫对宫颈癌总体分期准确度分别为85.3%、77.3%,在对宫颈癌Ⅰa、Ⅱa、Ⅱb各期别分期评判中,MRI增强准确度分别为89.3%、85.3%、96.0%,MRI平扫准确度分别为84.0%、77.3%、93.3%,统计学分析表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宫颈癌总体分期及Ⅰa、Ⅱa、Ⅱb各期别分期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分期方面,MRI增强准确性优于MRI平扫,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2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姚舒洋 徐兵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93-8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2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非常少见,目前缺乏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报道,对其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认识亦非常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肿瘤研究所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0年1月—2005... 背景与目的:2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非常少见,目前缺乏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报道,对其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认识亦非常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肿瘤研究所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4例2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54例患者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2例(77.8%),均无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Ⅰ、Ⅱ期患者占68.5%,淋巴结转移率为53.7%,肿瘤大小T1、T2占79.6%。根据生物学特点,ER和PR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9.6%和36.0%),HER-2阳性率较高(22.2%)。有8例患者存在脉管瘤栓。38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P=0.007)。有26例患者死亡。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OS分别为54.3%和55.5%。诊断延迟3个月以上(P=0.019)、临床分期(P=0.000)、肿瘤大小(P=0.007)、腋淋巴结转移(P=0.000)及脉管瘤栓(P=0.011)是预后相关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延迟3个月以上(P=0.034)和淋巴结转移(P=0.027)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25岁以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有更强的侵袭性。诊断延迟3个月以上和淋巴结转移是不良预后因素。青少年和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同,但是需要探索更为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年轻 综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microRNAlet-7a在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A型乳腺癌血清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梓涵 赵玫 +5 位作者 彭华 黄声凯 王佳 罗清 冉立 黄常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499-3501,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21、micro RNAlet-7a在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与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收集三阴性、Luminal A型乳腺癌各33例以及健康者血清29例,通过q PCR检测血清中micro... 目的:探讨micro RNA-21、micro RNAlet-7a在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与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收集三阴性、Luminal A型乳腺癌各33例以及健康者血清29例,通过q PCR检测血清中micro RNA-21、let-7a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 RNA-21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高于Luminal A组(P<0.05)及正常组(P<0.05)。Let-7a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三阴组血清中micro RNA-21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晚呈正相关(P>0.05)。结论:micro RNA-21在Luminal A型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LUMINAL A型乳腺癌 micro RNA-21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CD90^+干细胞可能影响胃癌的转移和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佳 孙立新 +5 位作者 孙力超 莫文秀 遇珑 杨治华 刘骞 冉宇靓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人胃癌细胞系SNU-5中的肿瘤干细胞,探讨人胃癌CD90+干细胞对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SNU-5细胞系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SNU-5亲本及球体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 目的:分离并鉴定人胃癌细胞系SNU-5中的肿瘤干细胞,探讨人胃癌CD90+干细胞对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SNU-5细胞系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SNU-5亲本及球体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分选CD90+SNU-5细胞并进行体外生物学特征研究及SCID鼠致瘤实验。收集肿瘤医院腹部外科95例胃癌患者肿瘤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90的表达。结果:SNU-5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11 d后形成的细胞球体中存在单个PKH26阳性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可将CD90+SNU-5细胞富集6.1倍,且CD90可在球体细胞中与标示干细胞的PKH26共染。CD90+SNU-5细胞较CD90-SNU-5细胞和亲本SNU-5细胞具有更高的自我更新能力[成球率(7.7±1.1)%vs(1.3±0.4)%、(1.8±0.3)%,均P<0.01]和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283.3±30.2)vs(48.0±7.5)、(156.7±7.2)个,均P<0.01]。CD90+SNU-5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小鼠皮下接种2×102个细胞6周即可致瘤(1/6),而接种2×104个CD90-SNU-5细胞10周才能致瘤(1/6)。95例胃癌患者组织中CD90的表达与胃癌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且CD90阳性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CD90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人胃癌细胞系SNU-5中存在具有更强自我更新及侵袭能力的CD90+干细胞,人胃癌组织中CD90+干细胞数量与肿瘤的转移与患者生存期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干细胞 CD90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