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管粘膜下良性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国铭 李兆申 +1 位作者 邹多武 张齐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管粘膜下肿瘤25例。22例采用单纯圈套切除术,2例采用肿瘤顶部粘膜切除加瘤体摘除术,1例采用分次套切加无水乙醇注射法。术后6例发生轻度出血,2例发生中度出血,内镜下高频电凝、注射药物均可止血,无其他严... 内镜下治疗上消化管粘膜下肿瘤25例。22例采用单纯圈套切除术,2例采用肿瘤顶部粘膜切除加瘤体摘除术,1例采用分次套切加无水乙醇注射法。术后6例发生轻度出血,2例发生中度出血,内镜下高频电凝、注射药物均可止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前12例行超声内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内镜对上消化管粘膜下肿瘤的术前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超声内镜诊断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对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辉 王家和 尹大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QT间期是指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代表心室的除极和复极两个过程。QT间期延长可引起突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室颤而导致猝死,在麻醉和手术期间危险性极大。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临床常用静脉全麻药对QT间期的影响,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资料和方法 ... QT间期是指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代表心室的除极和复极两个过程。QT间期延长可引起突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室颤而导致猝死,在麻醉和手术期间危险性极大。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临床常用静脉全麻药对QT间期的影响,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资料和方法 选ASAⅠ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14~45岁,体重35~70kg。五官科手术39例,胸部手术6例,随机分为硫喷妥钠组、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全部病例术前均无心血管及肝肾疾患,生化检查:钠、钾、氯、钙、磷、镁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检查QT间期和QTc正常。术前肌注安定10mg,入手术室后测血压、脉搏、用日本产5403型三笔式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做术前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静脉麻醉 QT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抗体的测定
3
作者 郝洪军 袁锦楣 +2 位作者 唐健 李静 朱美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2,共3页
纯化人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为抗原包被免疫板,建立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测定的ELISA法。探讨了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并对3组样本进行了测定。证明此方法特异、灵敏、可重复。提示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可能提供1个新... 纯化人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为抗原包被免疫板,建立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抗体测定的ELISA法。探讨了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并对3组样本进行了测定。证明此方法特异、灵敏、可重复。提示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可能提供1个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抗体 ELISA法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对内皮损伤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4
作者 陈洪江 朱国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目的:观察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抑制剂WN-硝基-L-精氨酸(LNNA)对内皮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术、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R... 目的:观察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抑制剂WN-硝基-L-精氨酸(LNNA)对内皮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术、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R)参入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计量法。结果:L-Arg(500mgkg-1/d静脉注射,共14天,n=7)可明显减少内皮损伤动脉3H-TdR参入量,降低血管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覆盖面长度、新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率、新生内膜覆盖面长度/内弹力层周长比率等指标,而LNNA(15mgkg-1/d皮内注射,共14天,n=7)的作用恰好相反。结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可通过抑制内皮损伤动脉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减轻新生内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损伤 内膜增生 内皮源性 舒张因子 胸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和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磊 袁锦楣 +4 位作者 郝洪军 李静 李海峰 金弘敏 冀成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寻找阿尔茨海默病(AD)实验室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运用灵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例AD患者,14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患者,32例对照组(NC)血清和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β-AP)的... 目的寻找阿尔茨海默病(AD)实验室特异性诊断指标。方法运用灵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例AD患者,14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患者,32例对照组(NC)血清和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β-AP)的含量。结果脑脊液中β-AP的含量存在有AD>MID>NC的趋势,而AD和MID比较无明显差异,二者和N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β-AP含量与患者年龄在AD组有相关关系;血清中β-AP含量有AD>NC>MID的趋势,3组测定值间重叠较大,无法明确区分AD组与NC组,且β-AP含量与年龄、病程均无相关关系。结论β-AP含量在AD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增高,但在MID组亦增高,故单纯测定β-AP可为痴呆提供诊断依据,而作为AD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性痴呆 血清 脑脊液 Β-淀粉样蛋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斌 王文治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1期43-45,共3页
脂肪乳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论不一。我们在体外实验中,将小鼠脾细胞与低浓度脂肪乳剂(10%Intralipid)孵育60min,结果其T,B细胞增殖反应和IL-2活性均增强(P<0.05)。在动物实验中,给小鼠腹腔注射... 脂肪乳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论不一。我们在体外实验中,将小鼠脾细胞与低浓度脂肪乳剂(10%Intralipid)孵育60min,结果其T,B细胞增殖反应和IL-2活性均增强(P<0.05)。在动物实验中,给小鼠腹腔注射脂肪乳剂2g/kg连续7天,其T,B细胞增殖反应、IL-2活性和T细胞亚类(L3T4Lyt2)与注射等量等渗盐水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我们认为脂肪乳剂不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F受体及其信号传导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小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血小板激活因子是一种强力的磷脂介质,普遍认为它经其特异受体而起作用.最近已克隆出PAF膜受体的cDNA.文章综述了有关PAF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血小板 激活因子 受体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炎症概念的发展与更新 被引量:1
8
作者 Huang Yanting,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100034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5期248-249,24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发现在炎症过程中有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和作用,可发展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已有一致的看法。细胞因子有正面和负面作用,一旦失控,则出现“瀑布效应”,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发现在炎症过程中有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和作用,可发展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已有一致的看法。细胞因子有正面和负面作用,一旦失控,则出现“瀑布效应”,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改善临床的防治,但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全身炎性反应 综合征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