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分子——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5-147,共3页
马大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根据国际互联网上在1998年11月24日的MedLine统计,近10年发表有关凋亡的论文共20539篇,其中近1年发表有关凋亡的论文6669... 马大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根据国际互联网上在1998年11月24日的MedLine统计,近10年发表有关凋亡的论文共20539篇,其中近1年发表有关凋亡的论文6669篇,占32.5%;而近10年发表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凋亡分子 死亡功能区 受体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TFAR19蛋白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促凋亡效应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颖妹 徐秀珍 +2 位作者 刘红涛 宋泉声 马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TFAR19进行蛋白质水平的促凋亡效应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TFAR19蛋白进行纯化,将其加入到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 目的:对一种新发现的凋亡相关基因TFAR19进行蛋白质水平的促凋亡效应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TFAR19蛋白进行纯化,将其加入到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通过DNA片段化、PI及AnnekinV标记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TFAR19蛋白的促凋亡效应。利用FITC标记TFAR19蛋白,分析其与细胞的结合及定位。利用Caspase-3抑制剂DEVD-fmk研究TFAR19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结果:高纯度的重组TFAR19蛋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撤除血清的HL-60细胞的凋亡,最高可使82%细胞凋亡,对照为30%。荧光标记的TFAN19蛋白能与HL-60细胞结合,主要定位于细胞核。DEVK-fmk可部分抑制TFAR19蛋白的促凋亡效应。结论:TFAR19蛋白能够直接进入HL-60细胞,发挥其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这一效应部分地与Caspase-3的凋亡执行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白血病 TFAR19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新基因 TFAR19 的 cDNA 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红涛 王玉刚 +5 位作者 张颍妹 宋泉声 狄春晖 陈光慧 汤建 马大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10,共5页
利用RDA技术从人白血病细胞TF-1中克隆成功一个与凋亡相关的新基因TFAR19。序列分析表明,TFAR19cDNA全长559bp,其中25—399bp编码1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mRNA斑点杂交分析表明TFAR19... 利用RDA技术从人白血病细胞TF-1中克隆成功一个与凋亡相关的新基因TFAR19。序列分析表明,TFAR19cDNA全长559bp,其中25—399bp编码1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mRNA斑点杂交分析表明TFAR19在50种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TFAR19蛋白质,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发现TFAR19蛋白在凋亡的TF-1细胞中高表达。瞬时转染TFAR19正义基因后,TF-1细胞去细胞因子后凋亡速度增加。研究表明它能抑制胃癌细胞株803细胞和Hela细胞的生长,促进它们的去血清所致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1细胞 凋亡 CDNA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红涛 王玉刚 +4 位作者 张颖妹 宋泉声 敬保迁 袁勇 马大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3,共6页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表差异分析(cDNA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sanalysis,cDNARDA)技术研究了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进入凋亡时诱导表达的基因.发现了...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表差异分析(cDNArepresentationaldiferencesanalysis,cDNARDA)技术研究了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进入凋亡时诱导表达的基因.发现了6个新基因片段.其中有三个经与GenBanknr和dbEST查询均没有发现同源性,已经向GenBank进行登记,登记号分别为U83208,U83279,U83397.此外还发现一批已知基因的表达与凋亡相关,其中包括Hou和人硫氧还原蛋白等,提示它们在凋亡中可能起作用.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凋亡相关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RDA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发现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特异标记蛋白或发挥作用的重要蛋白,以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1细胞株 代表差异分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mi mRNA编码区存在变异形式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刚 刘红涛 马大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80-683,共4页
Nmi基因编码一种可与Myc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人红白血病细胞系TF-1细胞去细胞因子GM-CSF后8h,发现NmiRNA表达水平升高.利用PCR方法从中扩增NmicDNA编码区,发现除正常大小的扩增片段外,还有一比... Nmi基因编码一种可与Myc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人红白血病细胞系TF-1细胞去细胞因子GM-CSF后8h,发现NmiRNA表达水平升高.利用PCR方法从中扩增NmicDNA编码区,发现除正常大小的扩增片段外,还有一比公布核酸序列小约100~200bp的扩增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编码区第337~509位的碱基缺失,由GTTCCATTGCG11个碱基取代,形成一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254个氨基酸,比野生型Nmi编码的307个氨基酸少53个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i基因 变异体 凋亡 TF-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血压相关基因(HRG-1)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露 陈光慧 +1 位作者 汤健 马大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4-7,共4页
为了研究一个新的人高血压相关基因HRG 1的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使用PCR的方法扩增人HRG 1基因ORF的编码序列 ,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及进行体外活性鉴定。实验结果证明得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 为了研究一个新的人高血压相关基因HRG 1的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使用PCR的方法扩增人HRG 1基因ORF的编码序列 ,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及进行体外活性鉴定。实验结果证明得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HRG 1原核表达蛋白。且人HRG 1原核表达蛋白具有与真核表达蛋白一致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核表达 克隆 相关基因 HRG 编码蛋白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大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4-166,共3页
一、概述 机体的各种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它们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行使功能,这些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本文重点介绍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1.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1~IL-18-2... 一、概述 机体的各种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它们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行使功能,这些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本文重点介绍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1.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1~IL-18-2.集落刺激因子(CSF):包括Multi-CSF(IL-3).GM-CSF,C-CSF,C-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r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血小板生成素(Tpo)等.3.干扰素(IFN):包括IFN-a,IEN-β,IFN-γ.4.肿瘤坏死因子(TNF):包括TNT-α.TNF-β(LTα).(LTα),LT-β.5.趋化素(Chemokine):根据分子结构分为4个亚家族,包括C-X-C,C-C,C和C-X_3-C亚家族.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对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PBMC中IL-6mRNA和IL-10mRNA的表达
8
作者 杨高云 姜学义 +2 位作者 李世荫 刘红涛 袁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143,共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TH2型细胞因子IL-6和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对7例SLE患者和4例年龄相匹配对照PBMC中IL-6mRNA和IL-10MRNA表达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机图象灰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TH2型细胞因子IL-6和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对7例SLE患者和4例年龄相匹配对照PBMC中IL-6mRNA和IL-10MRNA表达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机图象灰度扫描分析、结果SLE患者PBMC中IL-6mRNA和IL-10mRNA均明显高表达,并与患者ANA滴度及抗(ISDNA抗体有一定的相关性尤以IL-6为著。提示IL-6和IL-10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在SLE发病中具有重要病理性作用,阻止或减少其分泌可能有助于SI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