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风险不平等视角下老旧社区治理困境与韧性提升研究
- 1
-
-
作者
荣玥芳
宋健
林浩曦
贾梦圆
-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院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
-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6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城市边缘区多维时空脆弱性演化机理与韧性规划响应——以北京为例”(编号52478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尺度重构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水污染的多重边界效应与协同治理”(编号42201219)
+3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风险不平等视角下老旧社区脆弱性群体识别、应灾空间仿真模拟与韧性规划研究”(编号24YJAZH1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水污染的边界效应与协同治理研究”(编号22YJC79007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安全感的空间识别性优化技术研究”(编号2023YFC3807404-01)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协同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编号2020A1515110768)。
-
文摘
【目的】在当今社会风险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老旧社区因物质环境老旧、基础设施薄弱与弱势群体聚集,成为城市风险不平等的集中区域与韧性治理的关键短板。既有研究多聚焦外部冲击及技术、空间层面的韧性提升,对社区内不同主体的风险分异关注不足,导致社区韧性治理实践陷入“效率提升而公平缺失”的困境。【方法】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以及文献分析法,以风险不平等为理论透镜,系统解构老旧社区韧性治理的现实梗阻,提炼出风险分异的关键维度与治理失灵的制度诱因。【结果】当前老旧社区韧性治理存在风险暴露累积、风险认知匮乏、风险管理碎化与数智工具悬浮的多维现实梗阻。基于全生命周期治理理念,构建了“主体需求识别—应灾空间研判—灾中过程模拟—多元协同共治”的老旧社区韧性治理的基本思路。针对老旧社区社会脆弱性的多维表征,从空间韧性、社会韧性、制度韧性与技术韧性等方面提出老旧社区韧性规划、建设、治理的策略体系。【结论】老旧社区韧性治理应嵌入空间正义理念,强调通过精准识别脆弱性需求、优化应灾空间配置、动态模拟响应流程以及构建多元协同网络,打破传统“一刀切”治理惯性,推动韧性社区理论从“系统存续”向“社会公平”的范式转向。
-
关键词
风险不平等
老旧社区
韧性规划
分析框架
策略体系
-
Keywords
risk inequality
old and dilapidated community
resilience planning
analytical framework
strategy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