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35
1
作者 皋岚湘 丁华野 +1 位作者 李琳 张建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 探讨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观察 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判定标准为≥ 5 0 %肿瘤细胞表达Syn、CgA或NSE。 结果  4例女性 ,1例男性。年龄 5 4~ 90岁(平均... 目的 探讨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观察 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判定标准为≥ 5 0 %肿瘤细胞表达Syn、CgA或NSE。 结果  4例女性 ,1例男性。年龄 5 4~ 90岁(平均 70岁 )。肿瘤直径 2 5~ 5 5cm(平均 3 5cm)。有淋巴结转移者 2例。组织学形态包括富于细胞的黏液型、实性岛状型、弥漫实性粘附型、非典型类癌型和小细胞癌型。 5例均表达Syn、CgA、NSE、AE1/AE3和EMA ;2例表达Lue 7,2例表达CK7;3例表达E cad ;S 10 0蛋白均阴性 ,2例ER和PR阳性 ,3例 p5 3阳性 ,1例表达c erbB 2 ,4例表达bcl 2 ,Ki 6 7阳性率17%~ 85 %。随访时间 4~ 6 9个月 (平均 32 2个月 ) ,除小细胞癌患者死亡外 ,均存活。结论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易发生在老年人 ,除小细胞癌外其他类型预后较好 ,它们在形态、功能和表型上常呈多向性 ,应该将它们从普通型的乳腺癌中区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神经 内分泌癌 临床症状 病理学特点 免疫表型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芳龄 张葆樽 +2 位作者 田玉旺 邢惠清 王冬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 6例SAH死亡病例 ,与同期同年龄段 2 0例癌症及 40例脑出血作对照 ,着重对脑内外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结果  1 病理检查发现 ,被凝血块包埋的动...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 6例SAH死亡病例 ,与同期同年龄段 2 0例癌症及 40例脑出血作对照 ,着重对脑内外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结果  1 病理检查发现 ,被凝血块包埋的动脉有内膜肿胀 ,内膜下基质增多 ,内弹力板多皱折 ,平滑肌细胞变性 ,肌细胞或肌层坏死等改变。 2 SAH组与对照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 ,脑内外动脉的管腔变小、管壁增厚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而SAH组与脑出血组比较 ,仅被凝血块包埋的小动脉管腔明显减小 ,管壁明显增厚 (P <0 0 1 )。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AH后 ,被蛛网膜下腔凝血块包埋的脑动脉发生较明显的血管痉挛 ,痉挛血管既有收缩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学 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3h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吴继华 张建中 +5 位作者 崔彦 冯凯 周金莲 景青萍 尚乐 丁华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82-2585,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h(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h,EIF3h)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并分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IF3h和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h(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h,EIF3h)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并分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IF3h和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3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20例距癌10 cm的肠黏膜组织中EIF3h的表达水平。结果 EIF3h在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距癌10 cm的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6.84%(66/76)、31.43%(11/35)、10.00%(2/2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IF3h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IF3h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EIF3h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IF3h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EIF3h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立英 皋岚湘 +1 位作者 丁华野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S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例SP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染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S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例SP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染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SPC患者年龄32~83岁,平均69.2岁,其中以乳头溢液发病3例;9例核级别为低~中级别,7例细胞内和细胞外伴黏液分泌,2例伴钙化,3例伴粉刺样坏死。9例ER、PR均阳性且阳性率较高(均〉70%),HER-2均阴性。9例SPC中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呈弥漫阳性(8例)、灶阳性(1例);CgA有4例呈弥漫阳性,1例部分阳性,4例呈阴性;6例有部分区域肌上皮标志物表达缺失,3例肌上皮标志物连续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3%~20%。9例SPC中有1例伴小灶性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最大径2 mm),其余8例均不伴其它类型乳腺癌,前哨和(或)腋窝/锁骨下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9例中有8例进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1例为局部肿物切除过程中偶然发现微小病灶,未行根治术;9例中有1例因伴有IDC,行4周期TC方案化疗,化疗耐受可,目前处于化疗后恢复期;其余8例术后口服内分泌药物治疗,临床密切随访观察,随访时间3~61个月(平均19.6个月),均未发现复发。结论9例SPC均表现为核级别较低、常伴细胞内外黏液分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低等特点,随访未发现复发,提示SPC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Brenner瘤临床病理观察及组织发生学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景 吴霞 +4 位作者 杨德忠 邓永江 陈佩兰 刘超英 李行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5-266,T003,共3页
Brenner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原发性肿瘤,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恶性Brenner瘤则较罕见,国内外报道的例数均较少,又因恶性Brenner瘤的组织形态呈多变性,对其诊断标准认识常有差异。对其组织发生学至今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对3例恶性Bre... Brenner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原发性肿瘤,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恶性Brenner瘤则较罕见,国内外报道的例数均较少,又因恶性Brenner瘤的组织形态呈多变性,对其诊断标准认识常有差异。对其组织发生学至今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对3例恶性Brenner瘤、10例良性Brenner瘤进行了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对其组织发生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7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春伟 张立英 +1 位作者 王鲁平 葛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7例GNB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17例患儿发病年龄,<1.5岁者2例,1.5~5岁者9... 目的探讨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17例GNB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17例患儿发病年龄,<1.5岁者2例,1.5~5岁者9例,>5岁者6例,年龄0~13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1∶1.12。肿瘤位于腹膜后占58.8%(10/17),纵膈占17.6%(3/17),肾上腺占23.5%(4/17)。17例依据肿瘤内节细胞与神经母细胞的比例和分布不同,参照Shimada分类法分为混杂型12例和结节型5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神经母细胞及神经节细胞Syn、CgA和NSE均(+),CD99(-);施万细胞间质S-100、vimentin和NF均(+);结节内神经母细胞Ki-67增殖指数2%~50%。结论 GNB分为结节型、混杂型2个亚型,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极易被误诊,大体及镜下观察是诊断的关键,因此提高GNB的认识对避免误诊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 结节型 混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胶质瘤病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瑾 刘志钦 +1 位作者 杨光之 王鲁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2例GC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影像学特征。结果例1男性4,3岁,镜下未见正常皮髓质结构,星形细胞增生,密度略高,局部...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2例GC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影像学特征。结果例1男性4,3岁,镜下未见正常皮髓质结构,星形细胞增生,密度略高,局部星形细胞三五成群,细胞核有轻度异型性,组织学仅可考虑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例2女性5,5岁,镜下见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性增生,细胞密度明显增高,细胞核呈圆形短梭形,有一定异型性,增生的细胞部分为星形细胞,其中可见少量胖细胞型星形细胞;部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结合影像学,2例均诊断为GC,WHOⅢ级。结论 GC是一种少见的胶质细胞肿瘤性弥漫性增生、预后较差的肿瘤。组织病理学可表现为低或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肿瘤性微血管增生及坏死少见,核分裂少见;MRI显示肿瘤累及大脑半球3个以上脑叶,多呈弥漫性生长。确诊依靠影像学与组织学密切结合,以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胶质瘤病 病理学 影像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AS-B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在病理诊断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玉旺 丁华野 +4 位作者 吴霞 皋岚湘 邢惠清 邓永江 黄晓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5-36,共2页
CMIAS-B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在病理诊断及研究中的应用田玉旺,丁华野,吴霞,皋岚湘,邢惠清,邓永江,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我们采用CMIAS—B真彩色图像分系统(由空军总医院生物学工程研究... CMIAS-B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在病理诊断及研究中的应用田玉旺,丁华野,吴霞,皋岚湘,邢惠清,邓永江,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我们采用CMIAS—B真彩色图像分系统(由空军总医院生物学工程研究所研制)为临床的病理诊断及研究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AS 病理诊断 空军总医院 真彩色图像 丁华 图像分析 吴霞 病理活检 喉癌组织 免疫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管癌29例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静 杨光之 丁华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29例乳腺小管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开放性小管组成,浸润性分布于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小管由单层上皮围绕构成,细胞...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29例乳腺小管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开放性小管组成,浸润性分布于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小管由单层上皮围绕构成,细胞形态温和,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罕见。肿瘤常与小叶性肿瘤、柱状细胞病变、导管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等伴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管周围肌上皮缺失或不完整。结论乳腺小管癌是一种形态独特、预后良好的乳腺癌亚型,常与微腺性腺病、放射状硬化性病变、浸润性导管癌等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小管癌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富于血管和(或)黏液的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刘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关键词 外阴肿瘤 软组织肿瘤 黏液 血管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β_1 integrin与MMP-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皋岚湘 刘光 +1 位作者 丁华野 邓永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 β1integrin与MMP 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互联系。方法 :采用S P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β1integrin和MMP 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本组乳腺癌 β1integrin和MMP 2表达率分别为 84 0 % (80 / 94例 )... 目的 :探讨 β1integrin与MMP 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互联系。方法 :采用S P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β1integrin和MMP 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本组乳腺癌 β1integrin和MMP 2表达率分别为 84 0 % (80 / 94例 )和 94 8% (92 / 97例 )。β1integrin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分级有关 ,Ⅰ、Ⅱ级组其中度以上表达高于Ⅲ级组 (χ2 =3 92 ,P <0 .0 5 )。本组乳腺癌 β1integrin表达与MMP 2的表达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在 β1integrin 2 +强度以上表达者中 ,其MMP 2中强度以上表达率高于 1+以下者 (χ2 =4 70 ,P <0 .0 5 )。结论 :结果显示 β1integrin的表达强度与乳腺癌细胞的粘附性有很大的关系 ,并且 β1integrin与MMP之间的活动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结合素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 β1integrin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胃、肝血管TH胶栓塞后周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晋援朝 杨振东 +1 位作者 丁华野 马福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TH胶栓塞血管后引起的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在对兔胃、肝静脉栓塞后,分别于24h、48h、72h、1周、2周处死。对动物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血管栓塞后局部血流停滞、淤血、缺氧,周围组织发生无菌... 目的:了解TH胶栓塞血管后引起的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在对兔胃、肝静脉栓塞后,分别于24h、48h、72h、1周、2周处死。对动物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血管栓塞后局部血流停滞、淤血、缺氧,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及炎症。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内纤维组织及肝细胞的结节性增生。胃粘膜出血、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但这些损害较为局限,多可自行愈合。结论:提示在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应严格掌握TH胶用量,控制栓塞范围及防止异位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胶 血管栓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间质巨细胞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光之 李静 丁华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巨细胞(stromal giant cells,SGC)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乳腺SGC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 15例乳腺SGC均为伴随病变,其中5例发生于纤维腺瘤,5例发生于叶状肿瘤,1例出...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巨细胞(stromal giant cells,SGC)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乳腺SGC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 15例乳腺SGC均为伴随病变,其中5例发生于纤维腺瘤,5例发生于叶状肿瘤,1例出现在糖尿病性乳腺病,4例出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年龄分布15到58岁。形态学上,SGC随机分布在间质中,疏密不等,细胞核突出,奇异型明显,染色质浓,核仁细小,多数具有多个不规则聚集或相互重叠的胞核;缺乏核分裂;胞质多不清楚,偶尔相对较丰富,呈嗜酸性粗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阳性,CD34、CD68、CK(AE1/AE3)、SMA、S-100等均阴性。结论乳腺SGC是十分罕见的具有较强惰性的奇异型细胞,形态特殊,来源不明,形态易与恶性肿瘤细胞、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等混淆;诊断时应以形态为基础,必要时可结合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间质巨细胞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华野 丁彦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观察3例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呈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大小不一致,形态温和,呈多边形、圆形,胞质丰富淡染或... 目的探讨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观察3例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呈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大小不一致,形态温和,呈多边形、圆形,胞质丰富淡染或透明,呈泡沫状,核较小而一致,缺乏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呈上皮和组织细胞双表达,AE1/AE3、EMA和CD68阳性。结论乳腺黄瘤样组织细胞样癌有特殊的形态学改变,易误诊,应注意与反应性泡沫状组织细胞等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泡沫状细胞 组织细胞样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癌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和病理某些参数的关系
15
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2 位作者 邓永江 田玉旺 吴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2基因(Bcl-2)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45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结果Bcl-2表达的阳性率为42.06%。阳性反应物...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2基因(Bcl-2)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45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结果Bcl-2表达的阳性率为42.06%。阳性反应物质位于细胞浆或核膜上,胞核中偶有表达。Bcl-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预后好的某些病理形态学特征关系密切。在浸润性导管癌不同病理分级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核分裂>21>10HPF组中其表达率明显低于0~10/10HPF组;有肿瘤坏死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肿瘤坏死者。结论Bcl-2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表达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周景 刘伟国 邓永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2-383,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室内囊肿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组织发生。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 ,对 5例脑室内囊肿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5例脑室内囊肿中 ,4例为侧脑室神经胶质囊肿 ,1例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5例囊肿囊壁均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 目的 探讨脑室内囊肿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组织发生。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 ,对 5例脑室内囊肿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5例脑室内囊肿中 ,4例为侧脑室神经胶质囊肿 ,1例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5例囊肿囊壁均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内衬立方或扁平上皮细胞。GFAP显示 4例侧脑室囊肿被覆上皮呈强阳性表达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不表达 ;CK显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上皮为强阳性表达 ,侧脑室神经胶质囊肿不表达。结论 侧脑室神经胶质囊肿属于室管膜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囊肿 脑室肿瘤 脑室系统 病理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和脑局限型非瘤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
17
作者 王鲁平 丁华野 徐庆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星形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但容易和一组神经系统病变混淆,尤其是术中冷冻诊断时。因此病理医生应当熟悉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及其他易混淆疾病的诊断标准。为此,特就有关疾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详尽分... 星形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但容易和一组神经系统病变混淆,尤其是术中冷冻诊断时。因此病理医生应当熟悉分化好的星形细胞瘤及其他易混淆疾病的诊断标准。为此,特就有关疾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详尽分析,并着重阐述其鉴别诊断要点,以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脑肿瘤 非瘤病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内囊肿临床与病理分析
18
作者 刘伟国 周景 +1 位作者 何利兵 杨国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侧脑室内囊肿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肉瘤:100例原发性心脏肉瘤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Neuville A Collin F +2 位作者 Bruneval P 许春伟 张立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6-1196,共1页
观察100例原发性心脏肉瘤的分子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其中内膜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1977~2013年初法国病理部门存档的年龄从18~82岁(平均年龄50岁)的65例... 观察100例原发性心脏肉瘤的分子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其中内膜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1977~2013年初法国病理部门存档的年龄从18~82岁(平均年龄50岁)的65例女性和35例男性患者的原发性心脏肉瘤的资料分析后发现:右心和左心肉瘤分别为44例和56例,其中包括内膜肉瘤42例、血管肉瘤26例、未分化肉瘤22例、滑膜肉瘤7例、平滑肌肉瘤2例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仅1例肉瘤起源于右心,96%的血管肉瘤、83%的内膜肉瘤和72%的未分化肉瘤均起源于左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肉瘤 分子病理 内膜 临床病理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病理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少冷冻切片组织内冰晶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38
20
作者 田玉旺 丁华野 +2 位作者 李琳 李丽 胡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冷冻切片 组织内 冰晶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