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村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武启祥 朱连奇 韩林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时间与空间属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复杂性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表征方式种类繁多,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为例,根据古村落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时间与空间属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复杂性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表征方式种类繁多,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为例,根据古村落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总结归纳了几种直观有效的观察分析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展现了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多层面、多角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以人为线性空间、集中式空间和组团型空间类型为主;古村落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已经和自然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时间与空间维度 复杂性 婺源古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塑造探讨——以丰宁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韩林飞 韩怀清 王淑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6,共6页
丰宁满族自治县绿地系统规划,以自然地理空间格局为导向,精心挖掘丰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从县域绿地系统、县城区绿地系统和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三个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强化丰宁的文化内涵和空间特征,使丰宁的风貌更具有地域性特色。
关键词 地域性 绿地系统规划 特色空间 地域性文化 丰宁满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绎住居快乐——对北京王府家庭农场住户自营庭院环境的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蒙小英 韩炳越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37-42,共6页
人居环境建设倡导对居住品质的关怀与重视,在住宅建设和地产开发中已初见端倪。通过对北京王府家庭农场住户自营庭院环境的调查分析,探讨现阶段新私宅园中人居环境的营造。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居住品质 庭院环境 私宅园 社区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双液浆属性与施工进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龙 黄明利 张恩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7-413,共7页
为实现富水砂层盾构快速施工,将双液浆首次应用于苏州富水砂层盾构施工中,结合苏州地铁5号线实际监测数据,研究浆液凝胶时间与盾构掘进速度之间的关系,选出浆液各项参数的合理范围,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选型配比方案,实现了浆液凝胶时间... 为实现富水砂层盾构快速施工,将双液浆首次应用于苏州富水砂层盾构施工中,结合苏州地铁5号线实际监测数据,研究浆液凝胶时间与盾构掘进速度之间的关系,选出浆液各项参数的合理范围,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选型配比方案,实现了浆液凝胶时间100s以内的精确可控,成功解决了以往注单液浆管片上浮、沉降过大以及掘进速度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富水砂层 同步注浆 双液浆 掘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石渣替代水泥开发固碳胶凝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雪艳 贾英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136,共7页
本研究利用电石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新型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电石渣含量的胶凝材料对600 kg/m3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性能及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石渣的掺入导致泡沫混凝土气孔变大,28 d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保温性能提高;... 本研究利用电石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新型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电石渣含量的胶凝材料对600 kg/m3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性能及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石渣的掺入导致泡沫混凝土气孔变大,28 d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保温性能提高;当电石渣取代10%水泥,制备出的泡沫混凝土干密度为595 kg/m3,28 d抗压强度比未掺加电石渣的提高4.2%,达5.0 MPa;当电石渣取代50%水泥,制备出的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比未掺加电石渣的降低17.1%,为1.131 W·m-1·K-1。电石渣掺加有利于改善泡沫混凝土收缩,当电石渣掺量增加,泡沫混凝土先呈现收缩减小后出现膨胀。碳化养护不仅能够固化封存CO_(2),还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保温性能。电石渣掺量越高,泡沫混凝土固碳能力越强,电石渣掺量为50%时,CO_(2)的捕获量达到46.02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固碳胶凝材料 泡沫混凝土 气孔结构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婺源古村落空间布局探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武启祥 韩林飞 +1 位作者 朱连奇 陈方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以婺源古村落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空间、人工空间及其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对婺源古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剖析,研究其形态背后的古村落自我更新机制,有利于为古村落的延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发展策略,保证古村落形态的完整和统一。
关键词 古村落 空间布局 江西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阻尼比设计反应谱的非平稳地震动场拟合 被引量:5
7
作者 田玉基 杨庆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频域调整方法生成与设计反应谱相吻合的地震动,并利用解析迭代方法计算地震动的反应谱,提出了迭代计算的收敛准则。在相关地震动场模拟方法中,将相位差谱的统计模型引入空间相关非平稳地震动场的模拟方法之中,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 采用频域调整方法生成与设计反应谱相吻合的地震动,并利用解析迭代方法计算地震动的反应谱,提出了迭代计算的收敛准则。在相关地震动场模拟方法中,将相位差谱的统计模型引入空间相关非平稳地震动场的模拟方法之中,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生成地震动场。将设计反应谱的地震动拟合与非平稳地震动场的合成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多阻尼比设计反应谱的非平稳地震动场拟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场 相位差谱 设计反应谱拟合 多阻尼比 收敛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时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元清 谭成冬 张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0,共5页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自重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问题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但是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较为显著,在设计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工具,模拟结构的风速时程曲线,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瞬态动力... 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自重轻,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问题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但是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较为显著,在设计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工具,模拟结构的风速时程曲线,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块对这种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讨论其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给出了结构风振系数的建议值,且针对风荷载提出了这种结构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型波纹钢屋盖 风振响应 AR模型 瞬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城市意象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瑶 佘高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以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附近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居住者的访问与调查,运用白天和夜间对比的方法,研究夜间城市意象。研究结果表明,夜间与白天城市意象有很大差异,夜间城市意象更关注光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要更加... 以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附近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居住者的访问与调查,运用白天和夜间对比的方法,研究夜间城市意象。研究结果表明,夜间与白天城市意象有很大差异,夜间城市意象更关注光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要更加合理地进行照明设计,形成统一连续的夜间城市意象体系,既要突出个体的标志性,又要注意整体的统一性和美观性,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城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意象 夜景规划 照明设计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欧景观设计的发展与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蒙小英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07年第1期16-21,共6页
20世纪北欧的景观设计,在把现代主义本土化和本土景观要素现代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景观设计特征。文章简要回顾了20世纪北欧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景观设计的共性特征做了探讨和整理,如民主的设计思想;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对人... 20世纪北欧的景观设计,在把现代主义本土化和本土景观要素现代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景观设计特征。文章简要回顾了20世纪北欧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景观设计的共性特征做了探讨和整理,如民主的设计思想;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对人情味和地域性的关注;重视光与材质;实用、美学与艺术品质的统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研究 北欧 设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栖所——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的花园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蒙小英 邹欲波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期29-36,共8页
美国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以其对“源”的哲学思量和对个体经历和建筑化语言的关注,在住宅花园和康复性花园设计中独占一席。她对花园主体使用者经历和情感的诠释与转译,使花园和设计艺术真切溶入了使用者的个体精神而彰显出... 美国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以其对“源”的哲学思量和对个体经历和建筑化语言的关注,在住宅花园和康复性花园设计中独占一席。她对花园主体使用者经历和情感的诠释与转译,使花园和设计艺术真切溶入了使用者的个体精神而彰显出属于使用者的场所精神,回归设计为人的本源,对创作属于客户个体的花园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康复性花园 综述 个体经历 隐喻 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古斯特堡屋顶植物园及其建设理念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蒙小英 韦盛 周文君 《中国园林》 2006年第4期81-89,共9页
奥古斯特堡屋顶植物园(BRGA)是斯堪的纳维亚绿屋研究所(SGRI)的示范和试验基地,它以拓展型的屋顶绿化为主,对轻质屋顶绿化技术、绿化材料、生物多样性、甚至有利人体健康恢复的屋顶花园都有研究示范区。通过对这些示范区和该屋顶植物园... 奥古斯特堡屋顶植物园(BRGA)是斯堪的纳维亚绿屋研究所(SGRI)的示范和试验基地,它以拓展型的屋顶绿化为主,对轻质屋顶绿化技术、绿化材料、生物多样性、甚至有利人体健康恢复的屋顶花园都有研究示范区。通过对这些示范区和该屋顶植物园建设理念的介绍,为我国的屋顶绿化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屋顶绿化 综述 奥古斯特堡屋顶植物园 拓展型屋顶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丹麦景观的继往开来者S.I.安德松
13
作者 蒙小英 《风景园林》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S.I.安德松,丹麦知名风景园林师,20世纪60年代以Bastad的创新性展览花园和H(?)gan(?)s市政厅庭院获得声誉,70年代后,维也纳卡尔斯广场的建成,奠定了他在欧洲的影响力。S.I.安德松作品有强的建筑观念,擅长将景观、城市规划与建筑相融合... S.I.安德松,丹麦知名风景园林师,20世纪60年代以Bastad的创新性展览花园和H(?)gan(?)s市政厅庭院获得声誉,70年代后,维也纳卡尔斯广场的建成,奠定了他在欧洲的影响力。S.I.安德松作品有强的建筑观念,擅长将景观、城市规划与建筑相融合设计。其对具有历史意义地段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欧洲享有盛誉。尽管S.I.安德松深受索伦森的影响,但其"以小见大"和"场所精神"的设计哲学,却标示出他鲜明的个人特征。他对索伦森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20世纪丹麦景观的继往开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S.I.安德松 综述 场所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阻抗张量的界面滑移波动态失稳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楠 汪越胜 于桂兰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5-942,共8页
 基于Stroh公式和表面阻抗张量理论,提出了研究界面滑移波动态失稳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 该方法将表面阻抗张量概念推广到复波速域,并将摩擦接触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以表面阻抗张量表示· 最终将边值问题化归为求解一个复多项...  基于Stroh公式和表面阻抗张量理论,提出了研究界面滑移波动态失稳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 该方法将表面阻抗张量概念推广到复波速域,并将摩擦接触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以表面阻抗张量表示· 最终将边值问题化归为求解一个复多项式在单位圆内的根· 以弹性半空间与刚体平面相对稳态摩擦滑移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导出了一个4次复特征方程并讨论了方程在单位圆内解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接触 滑移波 失稳 Stroh公式 表面阻抗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设计中的“结构”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友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62-63,106,共3页
中国平面设计有待于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以科学理念为先导,建立严谨的“结构”意识,加强逻辑性和有序性。“结构”在平面设计中的显示特征及作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视觉传达。以科学为基础更好表达民族文化特征,研究“结构”在平面设计文... 中国平面设计有待于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以科学理念为先导,建立严谨的“结构”意识,加强逻辑性和有序性。“结构”在平面设计中的显示特征及作用,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视觉传达。以科学为基础更好表达民族文化特征,研究“结构”在平面设计文化中的作用,是中国艺术设计文化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工作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结构 解构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在役桩的竖向动力响应特性及损伤识别研究
16
作者 卢韦男 张鸿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8-904,918,共8页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波通过承台到达下方的基桩后沿桩身向下传播,类似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应力波在到达桩底桩土交界面或者断裂面等阻抗变化较大处会发生应力波反射,在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曲线中能识别出反射回的应力波,进而判别桩是完整还是存在断裂损伤;数值计算同时记录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发现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比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由于应力波在桩承台界面的多次反射而更加复杂,难以准确判断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础 墩-台-桩-土动力有限元模型 基桩断裂损伤 竖向动力响应 应力波反射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