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计算局部复杂度的可逆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润文 项世军 +1 位作者 李晓龙 欧博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9,共14页
在可逆信息隐藏领域,选择较小的预测误差有助于减少信息嵌入过程引起的失真.现有选择方法主要计算预测误差的局部复杂度,将信息嵌入到局部复杂度小的预测误差中.这些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只使用部分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且计算方法与... 在可逆信息隐藏领域,选择较小的预测误差有助于减少信息嵌入过程引起的失真.现有选择方法主要计算预测误差的局部复杂度,将信息嵌入到局部复杂度小的预测误差中.这些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只使用部分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且计算方法与预测部分使用的预测器无关,因此其选择性能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NN的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LCCN,该方法与预测部分的预测器相关,可以使用更多的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提高局部复杂度与预测误差的相似性.与现有的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相比,所提LCCN利用了CNN的多感受野特性和深度学习的全局优化能力,能使用更多相邻像素计算局部复杂度,从而选择更多数值较小的预测误差,提高嵌入算法性能.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CCN的两阶段RDH方案,该方案可以将LCCN应用于多种嵌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局部复杂度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在标准测试图像和Kodak数据集上嵌入性能更好,在基于LPVO的嵌入技术中,本文所提LCCN模型嵌入10000bits后图像Lena的PSNR为62.09dB,分别高于LV、FV、EE和LAE算法1.05dB、1.02dB、0.78dB和0.90dB.与现有的先进RDH算法比较,本文所提LCCN模型在不同图像上均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局部复杂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预测误差 隐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像素值排序的可逆信息隐藏
2
作者 李想 李晓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基于像素值排序(pixel-value-ordering,PVO)的可逆隐藏方法借助像素块内的最值关系进行有效预测和可逆嵌入,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现有基于PVO的方法大多在单一序列中进行预测和修改,导致每个像素块内参与生成直方图的像素数量相对固定。... 基于像素值排序(pixel-value-ordering,PVO)的可逆隐藏方法借助像素块内的最值关系进行有效预测和可逆嵌入,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现有基于PVO的方法大多在单一序列中进行预测和修改,导致每个像素块内参与生成直方图的像素数量相对固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像素值排序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它在像素块中分层得到两个有序序列,并在两个序列之间进行跨序列预测,因此能够自适应地确定生成直方图的像素数量。同时,为双层嵌入所生成的直方图设计了不同的修改规则,以减少嵌入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逆嵌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信息隐藏 像素值排序 双层预测 预测误差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码率生成式无人机视频编码算法
3
作者 刘美琴 陈虹宇 +1 位作者 周一鸣 倪文昊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空天地海复杂环境下海量的视频数据给有限的传输带宽和存储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提高视频编码技术在低码率条件下的编码效率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却因优化目标与感知质量失配、... 空天地海复杂环境下海量的视频数据给有限的传输带宽和存储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提高视频编码技术在低码率条件下的编码效率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却因优化目标与感知质量失配、训练数据分布偏差等问题,降低了极低码率下的视觉感知质量。生成式编码通过学习数据分布有效提升了低码率下的纹理与结构复原能力,缓解了深度视频压缩的模糊伪影问题。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两大瓶颈:一是时域相关性建模不足,帧间关联缺失;二是动态比特分配机制欠缺,难以实现关键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条件引导扩散模型的视频编码算法(Conditional guided diffusion modelvideo compression,CGDMVC),旨在改善低码率条件下视频感知质量的同时,加强帧间特征建模能力和保留关键信息。具体地,该算法设计了隐式帧间对齐策略,利用扩散模型捕获帧间潜在特征,降低估计显式运动信息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设计的自适应时空重要性编码器可动态分配码率优化关键区域的生成质量。此外,引入感知损失函数,结合感知图像块相似度(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LPIPS)约束,以提高重建帧的视觉保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CVC(Deep contextual video compression)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低码率(<0.1 BPP)情况下,LPIPS值平均降低了36.49%,展现出更丰富的纹理细节和更自然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扩散模型 感知质量 帧间对齐 低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重建内容协同优化的图像修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秦佳 白慧慧 +4 位作者 王梦丽 翟双姣 晋赞霞 秦品乐 曾建潮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7,共13页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由于错误传输、不当存储或者关键信息被遮挡等情况造成的图像信息丢失,往往影响人们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近几年,大量渐进式图像修复算法被提...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由于错误传输、不当存储或者关键信息被遮挡等情况造成的图像信息丢失,往往影响人们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近几年,大量渐进式图像修复算法被提出,通过由粗到精的修复方式逐步生成受损图像的缺失信息,使修复后的图像在视觉和内容上接近原始图像。然而,在这种渐进式图像修复的结构中,低渐进层的错误往往容易传递到高渐进层中,造成修复结果在图像内容上有误,难以达到人眼视觉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阶段重建内容协同优化的图像修复算法(Image inpaint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stage reconstruction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MSNet),在渐进修复中融入并行结构,通过对三阶段渐进层内容的协同优化,提高修复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在该网络的初步修复阶段后,提出了一种并行的图像内容精细化修复模块(Parallel image content refinement module,PCRM),通过基于自注意力的U-Net和增强的残差网络两个分支并行地修复图像结构和细节信息。其中,基于自注意力的U-Net倾向于对图像的结构特征进行抽象提取,并通过Multi-Head自注意力机制进行全局恢复。而增强残差网络结构则通过优化特征值区分度的方式,提升重要细节信息的表征能力,使残差网络能够更关注于重要细节的恢复。在PCRM后,为了融合第二阶段所得的多个修复重建信息,细节-结构融合模块被提出来,将细节信息合理嵌入到结构中,提高多渐进层特征在空间表征上的兼容性,减少纹理与结构不统一所造成的图像视觉不连续问题,以生成更加符合客观现实的修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修复算法对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生成纹理更加清晰,视觉上更加逼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特征融合 渐进式图像修复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信息的图像块视觉单词生成算法 被引量:41
5
作者 刘硕研 须德 +2 位作者 冯松鹤 刘镝 裘正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6-1161,共6页
基于视觉单词的词包模型表示(Bag-of-Words)算法是目前场景分类中的主流方法.传统的视觉单词是通过无监督聚类图像块的特征向量得到的.针对传统视觉单词生成算法中没有考虑任何语义信息的缺点,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信息的图像... 基于视觉单词的词包模型表示(Bag-of-Words)算法是目前场景分类中的主流方法.传统的视觉单词是通过无监督聚类图像块的特征向量得到的.针对传统视觉单词生成算法中没有考虑任何语义信息的缺点,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信息的图像块视觉单词生成算法:首先,本文中使用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是视觉单词之间的语义共生概率,它是由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自动分析得到,无需任何人工标注.其次,我们引入Markov随机场理论中类别标记的伪似然度近似的策略,将图像块在特征域的相似性同空间域的上下文语义共生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准确地为图像块定义视觉单词.最后统计视觉单词的出现频率作为图像的场景表示,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图像的场景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有效地提高视觉单词的语义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场景分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分类 视觉单词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 MARKOV随机场模型 上下文语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注意力的车载环视系统外参标定算法
6
作者 黄书隽 林春雨 +2 位作者 覃雷栋 金智勇 赵耀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针对车载环视系统的多相机外参标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外参标定算法.首先通过残差卷积模块独立提取多视角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以捕捉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其次,利用交叉注意力模块学习各相机图像的全局特征及其相邻相机... 针对车载环视系统的多相机外参标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外参标定算法.首先通过残差卷积模块独立提取多视角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以捕捉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其次,利用交叉注意力模块学习各相机图像的全局特征及其相邻相机图像之间的特征关系,从而增强特征表达能力;再次,通过特征融合模块整合残差卷积模块和交叉注意力模块的特征,并回归外参参数;最后,在两种数据集上从性能评价和消融实验角度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车道线和纹理的外参标定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不同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其性能指标和鸟瞰图拼接可视化结果均有显著提升;与现有的外参标定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在绝对重投影误差和绝对光度误差上分别达到3.1和16.7,相较于目前最优的深度学习算法弱监督外参参数标定网络(Weakly-supervised Extrinsic Self-calibration Network,WESNet)分别提升了8.82%和8.74%.该研究成果可为车载环视系统的外参在线标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视系统 深度学习 交叉注意力机制 外参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进展
7
作者 唐麒 赵耀 +1 位作者 刘美琴 姚超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0-1524,共45页
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是底层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利用低分辨率视频的帧内和帧间信息,重建具有更多细节和内容一致的高分辨率视频,有助于提升下游任务性能和改善用户观感体验.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 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是底层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利用低分辨率视频的帧内和帧间信息,重建具有更多细节和内容一致的高分辨率视频,有助于提升下游任务性能和改善用户观感体验.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大量涌现,在帧间对齐、信息传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在简述视频超分辨率重建任务的基础上,梳理现有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的公共数据集及相关算法;接着,详细综述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创新性工作进展情况;最后,总结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超分辨率重建 深度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光流估计 可变形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元组的混合式QoS信息聚合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轲 裘正定 +1 位作者 张煜 张宏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6-692,共7页
针对层次路由中的QoS信息表述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均匀折线的几何聚合方法,采用均匀折线来表示两个边界路由器间多条路径的QoS支持区域。为进一步提高聚合性能,将均匀折线法与线段聚合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元组的混合式QoS信息几... 针对层次路由中的QoS信息表述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均匀折线的几何聚合方法,采用均匀折线来表示两个边界路由器间多条路径的QoS支持区域。为进一步提高聚合性能,将均匀折线法与线段聚合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元组的混合式QoS信息几何聚合算法。该算法可根据聚合精确度适应性地从直线模型和均匀多折线模型中选择最佳的模型进行聚合,聚合后的信息仅用六元组数据便可表示。定义了聚合误差率,以此作为准则来精确衡量几何聚合算法性能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混合式聚合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算法,可以实现更低的聚合误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聚合 QoS信息表示 聚合误差率 层次路由 服务质量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约束下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的图像插值新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仵冀颖 阮秋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双层约束的图像插值模型,模型在原始未插值图像梯度模约束下同时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处理。使用偏微分方程处理边缘像素,锐化边缘同时平滑边缘块状效应;平滑区域像素点的插值操作使用非局部均值模型,非局部均值模型通过对原... 该文提出一种双层约束的图像插值模型,模型在原始未插值图像梯度模约束下同时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处理。使用偏微分方程处理边缘像素,锐化边缘同时平滑边缘块状效应;平滑区域像素点的插值操作使用非局部均值模型,非局部均值模型通过对原始图像全局信息加权平均得到待处理图像像素值,图像平滑。使用双层约束模型处理纹理图像可以保持纹理特征,平滑纹理部分线形特征位置的块状效应。最后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使用双层控制模型可以直接将噪声图像插值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插值 偏微分方程 非局部均值 双层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中结点约束的动态最短路径查询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仵冀颖 阮秋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227-229,共3页
城市交通中道路拥堵情况多变,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两点间最短路径会发生改变。文章提出基于Dijkstra的动态更新算法,同时考虑必经结点对算法的影响,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文中给出了算法的理论依据,处理过程及最终效果图。
关键词 动态更新 最短路径 必经结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与Transformer协同的多模态边缘检测网络
11
作者 李永辉 赵耀 +2 位作者 加小红 魏琛珍 常文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5-205,共11页
边缘检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边缘检测算法主要依赖CNN作为编码器,导致其在精细度、准确性以及噪声处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CNN与Transformer协同的多模态边缘检测网络。设计了一... 边缘检测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边缘检测算法主要依赖CNN作为编码器,导致其在精细度、准确性以及噪声处理等方面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CNN与Transformer协同的多模态边缘检测网络。设计了一个基于无参数注意力残差结构的高分辨率特征融合模块,保留图像的底层属性,增强全局特征表示;设计了一种包含多尺度混洗注意力模块的轻量化CNN层来完成梯度编码,捕捉图像的高频属性,利用Transformer架构实现特征编码,构建高层的全局依赖关系,通过融合高频属性和全局依赖关系重构特征表达,将CNN、Transformer以及高分辨率特征融合模块的多尺度特征进行逐层聚合解码,从而高精度定位图像边界。与主流算法相比,所提模型在BSDS500、NYUD-v2上均获得较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CNN) TRANSFORMER 多模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信息与深度图空时梯度的深度图上采样算法
12
作者 林春雨 赵耀 +2 位作者 邢耀雪 白慧慧 姚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1,共6页
针对基于"2D+深度"数据表示格式的3D视频数据,在编码前对深度图进行降采样编码能够有效地降低码率,然而引入的降采样失真将会影响合成图像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在解码端进行上采样以降低降采样失真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研究的... 针对基于"2D+深度"数据表示格式的3D视频数据,在编码前对深度图进行降采样编码能够有效地降低码率,然而引入的降采样失真将会影响合成图像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在解码端进行上采样以降低降采样失真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纹理信息与深度图空时梯度的深度图上采样算法,基于深度序列中图像间的时间梯度,图像像素点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确定深度图像素间的时空相关性,对采样参考点进行决策,从而利用相关的参考点对深度图进行上采样。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深度序列的编码性能和最终合成的虚拟视点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编码 深度图采样 视点合成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误码率时短信息帧的CRC漏检率定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炳昊 董俊超 阮秋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北京S1线车地通信的信息帧仅有128 bit,需在消耗尽量少校验位的同时,拥有较高的信息检错能力。首先介绍了CRC漏检原理;其次基于BSC信道,针对包含数据位、校验位在内的128 bit信息帧,采用概率方法,对CRC-24(0x1974f0b)与IEEE 802.3中CRC-... 北京S1线车地通信的信息帧仅有128 bit,需在消耗尽量少校验位的同时,拥有较高的信息检错能力。首先介绍了CRC漏检原理;其次基于BSC信道,针对包含数据位、校验位在内的128 bit信息帧,采用概率方法,对CRC-24(0x1974f0b)与IEEE 802.3中CRC-32(0x104c11db7)的检错能力,进行了定量对比;最后使用误码率的离散点进行分析计算,用极限运算证明了分析结论在低误码率时均成立。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在128 bit信息帧场景下,若BSC信道误码率低于2.83841×10-5,CRC-24(0x1974f0b)不但比CRC-32(0x104c11db7)少消耗8 bit校验位,同时还能提供更优的检错能力,且误码率越低优势越显著。因此,在实践中选择CRC生成多项式时,应综合考虑信道误码率、数据位bit数、以及对检错能力的要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24 循环冗余校验-32 漏检率 二进制对称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显著性模型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扈琪 胡绍海 刘帅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选择机制与轮廓信息的多层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和频谱残差法进行全局显著性区域提取。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恒虚警率的活动轮廓显著性模型,逐步滤除候...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选择机制与轮廓信息的多层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和频谱残差法进行全局显著性区域提取。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恒虚警率的活动轮廓显著性模型,逐步滤除候选区域的虚警,提取目标轮廓,从而实现目标的精确检测。所提方法能够由粗到细地快速捕获目标区域,从而实现高效、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检测。最后,在真实SAR数据集进行了测试,与其他经典的舰船检测方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有效地抑制了海杂波的影响,而且在检测精度上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目标检测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显著性检测 活动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标签正则化损失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
15
作者 贾洁茹 张硕蕊 +1 位作者 钱宇华 阮秋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1758,共16页
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旨在不需要行人身份标签的情况下,将查询的行人图像与候选集中的行人图像相匹配.目前主流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通常先利用聚类算法生成伪标签,然后利用伪标签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然而由于模型初始表征能力不足和聚类算... 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旨在不需要行人身份标签的情况下,将查询的行人图像与候选集中的行人图像相匹配.目前主流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通常先利用聚类算法生成伪标签,然后利用伪标签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然而由于模型初始表征能力不足和聚类算法的局限性等,伪标签中会引入大量噪声,严重误导模型优化过程,导致模型性能退化.为了减轻伪标签噪声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伪标签正则化损失函数,用伪标签的置信度分数和样本相似度对伪标签噪声进行约束.具体来说,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聚类引导的注意力机制,根据伪标签与聚类中心的语义相关程度来估计伪标签的置信度,以此来识别噪声标签并给正确标签分配更多的权重,有效降低伪标签噪声在总体损失函数中的作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伪标签的判别能力,本文利用伪标签进行在线软样本挖掘,构建mini-batch中的正负样本对并为每个正负样本对计算一个连续的权重分数.通过将以上两种权重引入到对比损失中,本文提出的伪标签正则化损失函数可以有效抑制伪标签噪声的影响,减轻标签噪声对训练过程的影响,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多个公开行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MSMT17数据集上mAP分别达到了85.9%、75.1%和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无监督学习 伪标签噪声 对比学习 聚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加权的对抗变分自编码器及其在工业因果效应估计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宗禹 强思维 +1 位作者 郭晓波 朱振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9-1106,共8页
反事实预测和选择偏差是因果效应估计中的重大挑战。为对潜在协变量的复杂混杂分布进行有效表征,同时增强反事实预测泛化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工业因果效应估计应用的重加权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网络(RVAENet)模型。针对混杂分布去偏问题,借鉴... 反事实预测和选择偏差是因果效应估计中的重大挑战。为对潜在协变量的复杂混杂分布进行有效表征,同时增强反事实预测泛化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工业因果效应估计应用的重加权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网络(RVAENet)模型。针对混杂分布去偏问题,借鉴域适应思想,采用对抗学习机制对由变分自编码器(VAE)获得的隐含变量进行表示学习的分布平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样本倾向性权重对样本进行重加权,进一步缩小实验组(Treatment)与对照组(Control)样本间的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真实场景数据集的两个场景下,所提模型的提升曲线下的面积(AUUC)比TEDVAE(Treatment Effect with Disentangled VAE)分别提升了15.02%、16.02%;在公开数据集上,所提模型的平均干预效果(ATE)和异构估计精度(PEHE)普遍取得最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效应估计 重加权 变分自编码器 反事实预测 选择偏差 因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第四代)人机交互的概念框架特征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9
17
作者 袁保宗 阮秋琦 +2 位作者 王延江 刘汝杰 唐晓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945-1954,共10页
人机交互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相互理解的交流与通信 ,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完成信息管理 ,服务和处理等功能的一门技术科学 .本文给出新一代 (第四代 )人机交互的概念框架和其四个标志性特征 ,即 :(1)具有多模感知 (听觉 ,视觉 ,手... 人机交互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相互理解的交流与通信 ,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完成信息管理 ,服务和处理等功能的一门技术科学 .本文给出新一代 (第四代 )人机交互的概念框架和其四个标志性特征 ,即 :(1)具有多模感知 (听觉 ,视觉 ,手势 ,笔势等 )功能的人机交互方式 ;(2 )可进行基于Agent的听、视觉对话 ,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 ;(3)具有Internet数据仓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的知识处理能力 ,作为人机交互内容 ;(4 )可以在二维或虚拟的三维环境中实现人机通信 ,作为人机交互的环境 .文中给出了解决和实现该四大特征的关键技术 ,描述了实验系统平台的全面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多模感知 多功能感知 智能AGENT 口语对话 信息融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压缩感知信号重建的正则化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 被引量:71
18
作者 刘亚新 赵瑞珍 +1 位作者 胡绍海 姜春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13-2717,共5页
压缩感知理论是一种充分利用信号稀疏性或者可压缩性的全新的信号采样理论。该理论表明,通过采集少量的信号值就可实现稀疏或可压缩信号的精确重建。该文在研究和总结已有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正则化的自适应匹配追踪算... 压缩感知理论是一种充分利用信号稀疏性或者可压缩性的全新的信号采样理论。该理论表明,通过采集少量的信号值就可实现稀疏或可压缩信号的精确重建。该文在研究和总结已有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正则化的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Regularized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RAMP)用于压缩感知信号的重建。该算法可在信号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通过自适应过程自动调节候选集原子的个数,利用正则化过程实现支撑集的二次筛选,最终实现了信号的精确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该算法的重建效果无论从主观视觉上还是客观数据上均优于其它同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重建算法 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层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图像处理 被引量:51
19
作者 岑翼刚 陈晓方 +1 位作者 岑丽辉 陈世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55,共4页
根据图像小波变换系数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单层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算法,保留图像低频系数,只对高频系数进行测量。重构时,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对高频系数进行恢复,再进行小波反变换重构图像。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压缩感知算法相比... 根据图像小波变换系数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单层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算法,保留图像低频系数,只对高频系数进行测量。重构时,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对高频系数进行恢复,再进行小波反变换重构图像。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压缩感知算法相比,重构图像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在相同的测量点数下,PSNR平均提高2~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处理 单层小波变换 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滑l_0范数和修正牛顿法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瑞珍 林婉娟 +1 位作者 李浩 胡绍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4,共7页
基于光滑l0范数最小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SL0算法,通过引入光滑函数序列去逼近l0范数,从而将l0范数最小的问题转化为光滑函数的最优化问题.针对光滑函数的选取以及求解该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滑l0范数和修正牛顿法的重建... 基于光滑l0范数最小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SL0算法,通过引入光滑函数序列去逼近l0范数,从而将l0范数最小的问题转化为光滑函数的最优化问题.针对光滑函数的选取以及求解该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滑l0范数和修正牛顿法的重建算法——NSL0算法.首先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序列来逼近l0范数,得到一个新的最优化问题;为了提高该优化问题的计算效率,推导出针对双曲正切函数的修正牛顿方向,并采用修正牛顿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NSL0算法无论在重建效果还是在计算时间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重建 光滑l0范数 修正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