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研究和建设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继孚 温慧敏 +1 位作者 张可 王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3期7-9,20,共4页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建设的进展情况等。其中,作为十五“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该项目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 系统功能 交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信息检测与管理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宇星 关伟 +2 位作者 邹迎 葛昱 孙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3,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线路已逐渐成网,轨道交通换乘站也越来越多,作为客流内部集散的重要节点,如何保证其安全有序的运行是摆在运营管理人员面前一道严峻的课题.本文以先进的客流检测系统为基础,在深入了解和掌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线路已逐渐成网,轨道交通换乘站也越来越多,作为客流内部集散的重要节点,如何保证其安全有序的运行是摆在运营管理人员面前一道严峻的课题.本文以先进的客流检测系统为基础,在深入了解和掌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监控等需求的前提下,集成数据传输、统计分析、信息发布与应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提出了轨道交通换乘客流检测与信息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在西单交通换乘枢纽.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预判和处理客流拥堵等应急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换乘检测与管理 客流检测 轨道交通换乘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政府行为型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焱 陈智宏 +2 位作者 杜勇 王刚 张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国内外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以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相关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在分析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政府行为型发... 国内外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以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相关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在分析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政府行为型发展模式的建设机制、运营机制、服务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优缺点、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建设机制 运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数据中心总体架构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汪祖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3期23-28,共6页
随着交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信息资源整合已成为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交通行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交通行业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 随着交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信息资源整合已成为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交通行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交通行业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数据中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网络、系统集成、信息安全、数据库、数据挖掘、标准规范等信息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本文选取中心局域网、共享交换平台和中心数据库这三个核心系统,分别给出了中心局域网和共享交换平台的架构设计思路,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数据交换和数据整合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据整合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可 王刚 +4 位作者 杜勇 李静 许焱 陈智宏 张纪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全面回顾我国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信息平台建设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目前出现的差异性属于在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之下,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在全面回顾我国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信息平台建设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目前出现的差异性属于在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之下,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中和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形态.具体分析了信息平台统一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三种适合我国当前不同情况的可行的信息平台发展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从建设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三种发展模式,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发展模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发展模式 建设模式 运行模式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单车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云云 刘向龙 +2 位作者 黄悦 李臣 万学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在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数据、轨道交通客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和轨道交通的出行特征,以及共享单车出现后轨道交通车站级、线路级、线网级的进站量变化和运距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对轨道交通线网级进站量的影响不明显,... 在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数据、轨道交通客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和轨道交通的出行特征,以及共享单车出现后轨道交通车站级、线路级、线网级的进站量变化和运距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对轨道交通线网级进站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外围车站进站量增幅较大,6 km以下运距的客流略有减少,其中2 km以内出行运距的客流减少最为明显。同时,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不利于大客流车站的客运组织和应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需共同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秩序化管理,使其在不影响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积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 出行运距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共享自行车运行不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家川 欧阳松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21,共8页
共享自行车是解决短距离出行和"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区域车辆淤积现象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共享自行车骑行的租、还空间位置对应为出行的起讫点,基于出行OD分... 共享自行车是解决短距离出行和"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区域车辆淤积现象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共享自行车骑行的租、还空间位置对应为出行的起讫点,基于出行OD分析了其整体时空运行特征和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运行特性.本文还分析了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出现不均衡性的外部和运行特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不平衡性量化值的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典型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的不均衡性数值.该模型能够评估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区域运行的差异,以支持重点区域调度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不均衡性 OD分析 共享自行车 轨道交通站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快捷指数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闫卫坡 翁剑成 +2 位作者 荣建 葛昱 陈智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居民出行对于公共交通服务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公交出行效率的时间变化规律,能帮助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出行线路.为了更好地评价公共交通运行效...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居民出行对于公共交通服务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公交出行效率的时间变化规律,能帮助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出行线路.为了更好地评价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公共交通GPS数据,提出了公共交通快捷指数分析模型,相对于传统评价指标,它能够更科学地反映公交线网运行的真实状况,实现公共交通日常运行的监测和评价.以北京市为例,对公共交通快捷指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其结果反映的变化趋势可以较好地刻画不同线路和公交线网运行效率的时变特征和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快捷指数 GPS数据 公共交通 运送速度 运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地铁乘客出行路径辨识方法 被引量:22
9
作者 赖见辉 陈艳艳 +2 位作者 钟园 吴德仓 袁奕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3-586,共4页
针对复杂轨道网络环境的下出行路径选择问题,传统方法采用理论推算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出行路径辨识方法,利用手机用户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产生的信令事件数据,根据其在地铁中的正常位置更新规则得到出行路径,针对信令... 针对复杂轨道网络环境的下出行路径选择问题,传统方法采用理论推算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基于手机定位信息的出行路径辨识方法,利用手机用户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产生的信令事件数据,根据其在地铁中的正常位置更新规则得到出行路径,针对信令数据存在缺失的情况,以用户的其他信令事件数据及K短路校核法,对路径的有效性进行检测,进而得到实际出行路径。实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用户出行路径与真实路径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ID定位 地铁 出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nt技术在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健钦 陆锋 +1 位作者 王刚 杜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38-241,共4页
交通作为实时性极强的复杂离散系统,是所有交通参与者、交通设施共同作用的结果。智能体(Agent)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个体的离散系统建模方法,十分适合于解决此类系统问题。在简单介绍Agent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Agent技术在交通控制、交通仿... 交通作为实时性极强的复杂离散系统,是所有交通参与者、交通设施共同作用的结果。智能体(Agent)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个体的离散系统建模方法,十分适合于解决此类系统问题。在简单介绍Agent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Agent技术在交通控制、交通仿真、出行诱导三个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探讨了Agent技术在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方面的研究方向,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AGENT 交通管理 交通仿真 出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C数据的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决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璐 刘军 +2 位作者 秦勇 汪波 许心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8,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刻画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决策行为,提出一种基于AFC数据的乘客感知路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突发场景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突发事件下乘客等待时间阶梯函数。依据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特点,建立突发事件下路... 为了更好地刻画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决策行为,提出一种基于AFC数据的乘客感知路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突发场景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突发事件下乘客等待时间阶梯函数。依据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特点,建立突发事件下路径效用函数。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受期望到达时间约束影响,构建乘客感知的路径决策模型,计算各路径选择概率。算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5%。将突发事件下与正常情况下的进出站客流、换乘量和断面客流量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突发事件下路网客流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突发事件 路径决策 A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AFC实时客流有效数据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波 郑清杰 黄建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AFC实时进站客流数据传输流程及其质量不高的原因,在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同期进站客流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阈值来对AFC实时进站客流有效数据进行筛选,建立阈值设定的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对阈值设定方法进行检验,... 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AFC实时进站客流数据传输流程及其质量不高的原因,在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历史同期进站客流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阈值来对AFC实时进站客流有效数据进行筛选,建立阈值设定的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对阈值设定方法进行检验,之后对阈值设定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得到一套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AFC实时进站客流数据筛选的流程,并进行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AFC客流数据 进站量 阈值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乘客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臣 陈艳艳 +2 位作者 周雨阳 黄建玲 汪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乘客出行选择规律,提出基于Logit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的乘客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从乘客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突发事件属性3个方面确定影响出行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客... 为剖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乘客出行选择规律,提出基于Logit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的乘客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首先,从乘客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突发事件属性3个方面确定影响出行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客流浮动率与空间影响系数指标,探索乘客出行选择与时空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年龄、职业和收入对乘客选择有显著影响,通勤乘客倾向于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乘客选择受事发时间影响明显,而受事发位置或出行距离单一指标影响较小,但空间影响系数对出行选择影响显著。研究可以为突发事件客流预测提供支持,并辅助制定突发客流疏散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行选择影响因素 非集计理论 突发事件 时空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杨安安 汪波 +2 位作者 陈艳艳 黄建玲 熊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1-227,共7页
城轨跨线运营可减少乘客换乘,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以企业车辆使用成本,列车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跨线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列车发车间隔、满载率、可用车辆数为约束,构建跨线运营模式下的运力配置模型,结合算... 城轨跨线运营可减少乘客换乘,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以企业车辆使用成本,列车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跨线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列车发车间隔、满载率、可用车辆数为约束,构建跨线运营模式下的运力配置模型,结合算例提出判定跨线运营模式适用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实施跨线运营线路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其实施效果依赖于跨线客流强度、接轨站的换乘条件、行车组织等多个因素;同台换乘易实现跨线运营,因线路通过能力和可节省的换乘时间都有限,高峰期实施跨线运营优势并不明显;与单线独立运营开行方案相比,实施跨线运营可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成本,且随着跨线客流强度的增加,成本节约效益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跨线 通过能力 多目标优化模型 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模式运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安安 汪波 +1 位作者 陈艳艳 黄建玲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3,共5页
多模式运营是应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多样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国外成功案例,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多模式运营的内涵。从多交路、快慢车组合、跨线运营这3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出发,研究各运营模式的形式分... 多模式运营是应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多样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国外成功案例,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多模式运营的内涵。从多交路、快慢车组合、跨线运营这3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出发,研究各运营模式的形式分类、客流特征、影响因素等适用条件。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给出我国实施多模式运营的建议,提出规划阶段就预留多模式运营的基本设备设施条件的必要性,并从运营时间选择、空间设施改造等方面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多模式运用 交路 快慢车 跨线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16
作者 魏攀一 黄建玲 +4 位作者 陈艳艳 陈宁 吴克寒 孙继洋 王振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对轨道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义。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便利性和轨道交通自身站点间通达便利性考虑,建立了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模型。借助ArcGIS、TransCAD等工具,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计算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开通前后轨道系统可达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值,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轨道交通可达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公交接驳 线路换乘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C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客流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臣 汪波 +2 位作者 白云云 陈艳艳 黄建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20-2627,共8页
分析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程度对客流预测与疏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基于AFC数据,提出突发事件下轨道客流时空影响范围的识别方法。从OD客流和进站客流2个角度,构建突发事件客... 分析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程度对客流预测与疏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基于AFC数据,提出突发事件下轨道客流时空影响范围的识别方法。从OD客流和进站客流2个角度,构建突发事件客流影响模型,定量分析突发事件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程度。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AFC数据,确定出突发事件影响范围,提取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受影响程度,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突发事件 客流影响分析 AFC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可获得性对酒驾交通事故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少华 陈艳艳 +2 位作者 黄建玲 刘卓 李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6-894,共9页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酒精销售场所对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基于2 114个交通分析小区,提取3 356起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社会人口和酒精消费相关兴趣点等数据.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后,构建传统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酒精销售场所对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基于2 114个交通分析小区,提取3 356起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社会人口和酒精消费相关兴趣点等数据.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后,构建传统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基于拉格朗日乘数、对数似然函数值和似然比率检验进行模型比较,最后量化分析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市区酒驾交通事故不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近郊区和远郊区的酒驾交通事故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增量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近郊区和远郊区空间自相关性最显著的距离分别为1. 54、7. 95 km.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空间杜宾模型拟合度和解释力最优.近郊区和远郊区解释变量的空间效应特征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零售店密度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宾馆酒店密度和公司企业密度均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该结论可为交通执法、交通管理、土地利用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 酒精销售场所 空间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驾驶员交通行为方式判定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少华 黄建玲 +2 位作者 陈艳艳 刘卓 陈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4,共6页
鉴于我国交通事故中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对于事故责任认定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自行车驾驶员交通行为方式判定方法。采集交通事故案例数据并构建组合特征后,基于SMOTE算法进行数据不平衡处理。针对不同数据集构建支持向... 鉴于我国交通事故中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对于事故责任认定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自行车驾驶员交通行为方式判定方法。采集交通事故案例数据并构建组合特征后,基于SMOTE算法进行数据不平衡处理。针对不同数据集构建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这3种多分类模型,运用交叉验证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评价,确定最优分类准确率和关键特征变量。研究表明:该判定方法准确率在组合数据集可达78.83%,在原始采样数据集可达82.19%;车座损伤、车座旋转、机动车类型、车把旋转是交通行为方式判定的关键特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司法鉴定 交通行为方式 特征选择 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轨道交通综合服务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建玲 汪波 鲍枫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0,共5页
面对日益增长的轨道交通服务群体的新需求,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综合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特征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深度挖掘、多样服务"... 面对日益增长的轨道交通服务群体的新需求,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综合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特征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深度挖掘、多样服务",提出"互联网+"对轨道交通综合服务的引领升级体现在轨道交通信息采集、挖掘、服务、信息反馈全流程上,是一种闭环融合,构建的"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综合服务框架解释了这种全流程融合的过程;最后,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轨道交通服务于行业监管、服务于运营企业、服务于乘客的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轨道交通 综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