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亦秋 瞿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用药经验,分析银屑病湿热证用药规律,将中医理论与中药药理相结合,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方法:以"银屑病"为关键词,以"湿热证"为主题词,在1979-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用药经验,分析银屑病湿热证用药规律,将中医理论与中药药理相结合,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方法:以"银屑病"为关键词,以"湿热证"为主题词,在1979-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1998年-2012年万方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内检索,重复文献除外。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搜集了用于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的中草药和基本方。结果: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的中草药共87味,基本方17首。土茯苓、白鲜皮、黄芩等23味中药治疗银屑病湿热证使用频率较高,属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的主药。药物归经主要归肝经,在治疗银屑病湿热证应重点从肝经论治。结论:治疗银屑病湿热证的主要方剂为: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黄连解毒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药疗法 湿热证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图像特点 被引量:14
2
作者 曲舒涵 赵吉平 +1 位作者 曲天歌 尹仲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9-213,219,共6页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20例,按证型分为3组,每组40例,每组拍摄120张皮肤镜图像,以毛周征、血管征、黄点征、蜂窝征为指标,观察3种证型患者图像的差异。结果:脾胃湿热组黄点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热风燥组血管征阳性率高于肝肾不足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脾胃湿热组高于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蜂窝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毛周征数量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正相关(r=0. 369,P <0. 05)。脾胃湿热组及肝肾不足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r=0. 410,P <0. 05; r=0. 549,P <0. 05)。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的阳性率及数量具有一定差异,皮肤镜可辅助应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证候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利兰主任运用一贯煎治疗更年期女性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经验介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凯辉 王利兰 田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一贯煎是临床滋养肝肾、理气疏肝的常用方剂,具有滋阴而不滞,理气而不燥的特性。更年期女性多具有冲任亏损、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皮肤科名医王利兰主任临床上结合病机,将一贯煎灵活运用于更年期女性多种常见皮肤病,异病同治、标本兼顾,... 一贯煎是临床滋养肝肾、理气疏肝的常用方剂,具有滋阴而不滞,理气而不燥的特性。更年期女性多具有冲任亏损、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皮肤科名医王利兰主任临床上结合病机,将一贯煎灵活运用于更年期女性多种常见皮肤病,异病同治、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煎 更年期 手湿疹 皮肤瘙痒症 更年期痤疮 黄褐斑 白塞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RNA在银屑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4
作者 任磊 夏梦 +1 位作者 潘厚儒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70-1275,共6页
microRNA是一类内生的、长约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通过结合其靶基因的3'UTR(非翻译区),从而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microRNA通过基因切割和翻译抑制的方式直接调控基因组中3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 microRNA是一类内生的、长约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通过结合其靶基因的3'UTR(非翻译区),从而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microRNA通过基因切割和翻译抑制的方式直接调控基因组中3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银屑病以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为显著特征,角质形成细胞的上述病理改变被认为起始于细胞免疫系统,T细胞、树突细胞和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均牵涉其中。而microRNA几乎参与上述整个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且microRNA表达的特异性和时序性与证候的动态时空特性极其相似。将microRNA引入银屑病中医证候研究,为从转录后水平阐明银屑病中医证候实质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银屑病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6
5
作者 瞿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中医治疗 外治疗法 皮肌炎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理论及治法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尹仲衡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10-413,共4页
荨麻疹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易于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一过性局限性水肿,伴有明显瘙痒感。本病在古代称为"瘾疹""赤白游风"等。近年来中医皮肤科对荨麻疹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 荨麻疹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易于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一过性局限性水肿,伴有明显瘙痒感。本病在古代称为"瘾疹""赤白游风"等。近年来中医皮肤科对荨麻疹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查阅中医古籍中荨麻疹与五脏的关系的论述及现代中医从五脏论治荨麻疹的文献,结合门诊中所见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特点,试图对从五脏角度论治慢性荨麻疹的机理及治法进行梳理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五脏 理论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7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凯辉 张润田 +1 位作者 段行武 陈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分别给予消银解毒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并以白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于入组前和治疗第8周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组、消银解毒组、复方青黛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用q PCR法检测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PASI、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SI、瘙痒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外周血Th17细胞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IL-22mRNA、IL-23mRNA表达均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方青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饮和复方青黛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与复方青黛胶囊临床疗效相当; 2种药物均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解毒颗粒 复方青黛胶囊 血热证 银屑病 Th17淋巴细胞 炎性反应因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法的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要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雯洁 王天芳 +10 位作者 刘卫红 吴秀艳 张会娜 张广中 张连文 姜春燕 陈维文 刘瓦利 瞿幸 王萍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提取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要素及其对应症状。方法用统一制定的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症状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预处理,用隐结构法分析数据,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对获得的隐结构模型进行诠... 目的运用隐结构法提取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要素及其对应症状。方法用统一制定的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症状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预处理,用隐结构法分析数据,并结合中医专业知识对获得的隐结构模型进行诠释。结果寻常型银屑病隐结构模型中共计有43个隐变量和111个隐类,经结合专业知识诠释,初步获取寻常型银屑病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血分、肝、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为:血热、血瘀、血虚、血燥、阳虚、气虚、阴虚、湿、火(热)。结论通过隐结构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前瞻性无监督数据发现,隐结构法的模型构建与中医理论有相似之处,且比有监督的数据分析有更好的客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的症候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法 寻常型银屑病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卉 张润田 +9 位作者 李航 黄敏 陈广山 刘洋 曲天歌 包海兰 周琳 赵艳 段行武 李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27-83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Col-I、Col-III、α-SMA、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龙血素A作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用CellTiter-Blue活力检测试验检测龙血...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Col-I、Col-III、α-SMA、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龙血素A作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用CellTiter-Blue活力检测试验检测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2)流式细胞术检测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3)划痕实验检测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4)Western-Blot测定龙血素A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ol-I、Col-III、α-SMA、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龙血素A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同时减少COL-I、COL-III、α-SMA蛋白表达,并促进Bax、Caspase-3蛋白表达,并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龙血素A可以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可能对KD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素A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香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彭静 仇洪芳 +3 位作者 李彩虹 高维 杨勇 段行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对乳香挥发油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出油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进... 目的:对乳香挥发油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出油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乳香挥发油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3倍水、不浸泡、提取4 h,各因素对出油量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结论:最佳提取工艺重现性好、稳定可靠,用于实际生产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水蒸气蒸馏法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皮疹的诊断思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瞿幸 张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皮疹 发热 疾病 诊断思路 常见 临床工作 体检 时间顺序 形态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凯辉 段行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62-864,86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 目的:观察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方法:治疗组给予连续8周消银解毒饮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皮损评分降低;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相比CD3+、CD4+细胞及CD4+/CD8+降低,CD8+细胞升高;CD28疗前高于、疗后低于正常组;CD86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正常组;CD80正常组与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共刺激因子CD28、CD80、CD86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银解毒饮临床疗效肯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存在异常;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因子表达的改变是否平行相关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解毒饮 银屑病血热证 T淋巴细胞 共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患者身体意象与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龙永香 陈晨 +3 位作者 周奕欣 胡文雅 米新宝 周明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身体意象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痤疮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392例,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身体意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痤疮患者...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身体意象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痤疮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392例,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身体意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痤疮患者身体意象评分为8.31±6.09,生活质量评分为8.57±5.98;不同痤疮等级患者身体意象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痤疮患者身体意象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痤疮患者易形成消极身体意象,其生活质量水平较差,两者关系密切。临床护理工作中需采取措施引导患者悦纳自我和改变不良认知来提高患者身体意象水平,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身体意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毒止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楠 田野 瞿幸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观察祛毒止痒汤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价值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祛毒止痒汤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价值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外涂哈西奈德乳膏,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毒止痒汤治疗。2组均按疗程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瘙痒、鳞屑、肌肤甲错和心烦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和5-D瘙痒量表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MDA和LPO水平变化;随访1年,比较2组复发时间和复发率,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皮损、瘙痒、鳞屑、肌肤甲错和心烦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SI、DLQI和5-D瘙痒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MDA和LP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毒止痒汤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微血管增生,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毒止痒汤 寻常型银屑病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瑞婷 王晓丽 张云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204-1208,共5页
近年来针灸治疗银屑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文章从针刺及灸法、刺血疗法、耳穴割治法、穴位埋线法、穴位注射法、火针疗法、走罐疗法等方面对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银屑病 针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