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结合通督益脑化痰法及针刺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test score,WST)变化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feeding scale,FOIS)评分变化、吞咽困难评价量表(dysphagia evaluation scale,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SA)评分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2组。入院后观察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125 m L,阿司匹林1片/d;...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2组。入院后观察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125 m L,阿司匹林1片/d;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口服配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73.33%。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Fugl-Meyer评分、M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MMP-9、hs-CRP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中风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结合通督益脑化痰法及针刺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test score,WST)变化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feeding scale,FOIS)评分变化、吞咽困难评价量表(dysphagia evaluation scale,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SA)评分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文摘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2组。入院后观察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125 m L,阿司匹林1片/d;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口服配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73.33%。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Fugl-Meyer评分、M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MMP-9、hs-CRP水平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能进一步改善患者中风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