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淬火时间对铁道机车用SAE8620轴承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凯 杨贞 王克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6,共6页
将表面渗碳处理的SAE8620轴承钢在855℃奥氏体化后,在225℃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再在225℃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7,21 h)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7 h时试验钢表层组... 将表面渗碳处理的SAE8620轴承钢在855℃奥氏体化后,在225℃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再在225℃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7,21 h)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7 h时试验钢表层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等温淬火21 h后表层组织中的马氏体消失,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增加,针状贝氏体铁素体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与等温淬火21 h相比等温淬火7 h试验钢的表层硬度更大,接触疲劳寿命也更长,这主要与其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更小、表层硬度更大,可以更好地抵抗塑性变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淬火 轴承钢 显微组织 接触疲劳寿命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节能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韫韬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X期1-3,共3页
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研究船舶的节能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高中低3种柴油机的特点,针对船舶航行中的不同耗能问题,给出不同负荷范围下船舶的节能措施以及节能效果。
关键词 船舶节能 前置半导体 燃油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自由度含非线性约束碰撞系统的多共存吸引子研究
3
作者 朱喜锋 马硕 王剑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3-798,共6页
建立了一类两自由度含非线性约束且带有初始预压缩的碰撞振动系统模型,通过4阶Runge-Kutta数值算法及多参数协同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该系统迟滞域的发生区域和分布规律,并结合胞映射法分析了系统迟滞域内两种运动的稳定性,最后深入研究了... 建立了一类两自由度含非线性约束且带有初始预压缩的碰撞振动系统模型,通过4阶Runge-Kutta数值算法及多参数协同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该系统迟滞域的发生区域和分布规律,并结合胞映射法分析了系统迟滞域内两种运动的稳定性,最后深入研究了基本参数的改变对系统迟滞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迟滞域内,随着激振频率的改变,共存运动的稳定性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系统弹性刚度比的减小会使得系统迟滞域的频率相应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缩 非线性约束 迟滞域 共存吸引子 多参数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干摩擦及非线性约束碰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硕 朱喜锋 王剑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5-1071,共7页
研究了一类单自由度含干摩擦及非线性约束机械碰撞振动系统,通过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数值算法,分析了该机械振动系统在低频激励下产生的p/1周期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及其转迁规律,采用多参数协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该振动模型动... 研究了一类单自由度含干摩擦及非线性约束机械碰撞振动系统,通过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数值算法,分析了该机械振动系统在低频激励下产生的p/1周期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及其转迁规律,采用多参数协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该振动模型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Grazing分岔和Saddle-node在p/1周期运动中的频率迟滞特性以及共存吸引子的范围。最后,结合胞映射法研究了多态共存区内不同吸引子及吸引域的分布情况及其转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振频率的减小,Grazing分岔会使p/1周期运动的碰撞次数逐步增加直至发生颤碰运动,而且由于相邻周期运动的不可逆性,在迟滞域内改变不同的初值会得到不同的周期运动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碰 非线性约束 分岔 吸引子共存 多参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车辆空气弹簧动力学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相平 李星 +3 位作者 王剑锋 吴少培 丁旺才 李国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7-1538,共12页
建立合理的适用于中低速磁浮车辆的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是预测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必要条件。基于振动力学与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中低速磁浮车辆空气弹簧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依据测试结果辨识了系统参数,试验验证了模型的... 建立合理的适用于中低速磁浮车辆的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是预测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必要条件。基于振动力学与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中低速磁浮车辆空气弹簧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依据测试结果辨识了系统参数,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结合线路动态测试结果对比了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在±70 mm有效行程范围内,其垂向载荷‑内压‑位移之间呈三次函数关系,行程大于70 mm时,载荷‑位移呈线性关系;磁浮车辆空气弹簧横向刚度极大,可以分段线性近似表示;直线线路车辆速度大于30 km/h以及曲线线路半径小于100 m时,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偏差较大,非线性模型计算精度显著高于等效线性模型。研究结果可为中低速磁浮车辆设计、动力性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车辆 空气弹簧 橡胶气囊 结构特征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侧非线性约束机械振动系统的低频动力学特性
6
作者 文智华 朱喜锋 王剑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5-561,共7页
通过4阶Runge-Kutta数值算法,对一类两自由度含双侧非线性约束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系统在低频激励下p/1周期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相互转迁规律以及间隙与周期共存区的对应规律,并结合胞映射法研究了周期运动共存区不同吸引子及吸... 通过4阶Runge-Kutta数值算法,对一类两自由度含双侧非线性约束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系统在低频激励下p/1周期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相互转迁规律以及间隙与周期共存区的对应规律,并结合胞映射法研究了周期运动共存区不同吸引子及吸引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系统的周期运动之间主要通过Grazing分岔和Saddle-node分岔进行转迁,由于转迁过程不可逆,使得相邻运动之间存在周期运动共存区,且随着间隙增大,系统的周期共存区范围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碰 非线性约束 分岔 共存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无砟轨道损伤变形及其对车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理超 吴少培 +3 位作者 王健壹 李得洋 王剑锋 李国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8-1842,共15页
为探究季冻区无砟轨道损伤变形对行车安全性和轨道服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我国季冻区典型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建立考虑结构配筋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路基冻胀... 为探究季冻区无砟轨道损伤变形对行车安全性和轨道服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我国季冻区典型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建立考虑结构配筋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路基冻胀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变形和损伤规律;结合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高速车辆-轨道-路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路基冻胀变形作用下高速铁路车-线-路基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冻胀位置对轨道结构伤损变形和离缝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显著;当冻胀发生在底座板凹槽中间位置时,离缝值最大,当冻胀发生在底座板凹槽位置时,钢轨位移最大;当冻胀发生在底座板伸缩缝位置时,底座板最早产生宏观裂纹;轨道结构的变形损伤和层间离缝随着冻胀幅值增加、冻胀波长减小而增加;底座板相较于其他轨道结构更容易产生损伤,建议将底座板底面波脚产生裂纹的冻胀量作为控制标准;路基不均匀冻胀会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对行车安全性和轨道服役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高速铁路的轮轨垂向动力响应随着路基冻胀幅值的增加而增大;20 m冻胀波长以下的冻胀变形及其幅值增大对车轨动力响应影响尤为严重,应予以重视。研究结论以期为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段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塑性损伤 冻胀变形 轮轨关系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350km动车组过隧道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秀珍 刘堂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时速350 km动车组通过70 m2单线隧道和100 m2双线隧道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列车通过单、双线隧道时,除曲率变化较大的头、尾部位置不同测点压力变化差别较大外,列车中部不同位置测点压力变化... 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时速350 km动车组通过70 m2单线隧道和100 m2双线隧道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列车通过单、双线隧道时,除曲率变化较大的头、尾部位置不同测点压力变化差别较大外,列车中部不同位置测点压力变化基本相同,隧道入口前20 m,隧道壁面压力变化幅值随测点距隧道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增大,20 m后增加变缓,在200 m左右达到最大;单线隧道内,各截面上压力变化幅值最大相差不超过3%,三维效应不明显,双线隧道内,隧道口处的三维效应比较明显,隧道中部三维效应减弱,在隧道入口6 m和隧道中部250 m位置,不同测点压力变化幅值最大分别相差82.8%和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隧道 压力变化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优化RVM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汉章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4-820,共7页
针对相关向量机(RVM)在电机轴承故障识别中的性能受参数选择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反向认知果蝇优化算法(RCFOA)优化RVM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为提高FOA算法的寻优能力,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对原始果蝇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RCFO... 针对相关向量机(RVM)在电机轴承故障识别中的性能受参数选择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反向认知果蝇优化算法(RCFOA)优化RVM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为提高FOA算法的寻优能力,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对原始果蝇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RCFOA进行RVM参数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RVM的分类性能。电机轴承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故障诊断的实例表明,RCFOA算法能够获得更优的参数,提高了RVM的故障诊断准确率,相比于其他一些方法更有优势,可有效应用于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优化算法 反向认知 相关向量机 故障诊断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渣重熔和合金元素对车轮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艳 赵锦龙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4,119,共6页
对比分析了锻态和调质态车轮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了电渣重熔、合金元素Mn和Si对调质态车轮钢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渣重熔有助于锻态车轮钢中贝氏体组织的细化,但晶粒度会从非电渣重熔时的6级增大至电渣重熔时的3... 对比分析了锻态和调质态车轮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了电渣重熔、合金元素Mn和Si对调质态车轮钢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渣重熔有助于锻态车轮钢中贝氏体组织的细化,但晶粒度会从非电渣重熔时的6级增大至电渣重熔时的3级,调质态A钢(电渣重熔)和B钢(非电渣重熔)的组织都为回火索氏体,晶粒度分别为6级和7级;调质态B钢的强度和布氏硬度高于调质态A钢,-40℃冲击吸收能和断后伸长率略低于调质态A钢;Mn质量分数从0.63%增加至1.06%或者Si质量分数从0.31%增加至0.69%,调质态车轮钢的强度和布氏硬度会增大、断后伸长率和-40℃冲击吸收能会有所减小,耐腐蚀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电渣重熔 合金元素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新型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帅 孙晓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2-11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方法用于混合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中。通过对电网电流的有效控制,进而有效的抑制电网中电压变化以及由于电网中负载变化引起的谐波电流。首先介绍了HAPF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无变压器的HAPE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设... 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方法用于混合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中。通过对电网电流的有效控制,进而有效的抑制电网中电压变化以及由于电网中负载变化引起的谐波电流。首先介绍了HAPF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无变压器的HAPE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算法,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该控制方法的稳定条件。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所提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在同等条件下电磁干扰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滑模控制 谐波电流 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液压发电装置蓄能器吸收冲击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彬锋 方桂花 胡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6,共5页
基于对汽车行驶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利用,设计研发了路面液压发电装置。对路面液压发电装置中的重要部件蓄能器,建立了考虑菌型阀影响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编程仿真,分析得出路面液压发电装置吸收冲击响应性能与... 基于对汽车行驶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利用,设计研发了路面液压发电装置。对路面液压发电装置中的重要部件蓄能器,建立了考虑菌型阀影响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编程仿真,分析得出路面液压发电装置吸收冲击响应性能与蓄能器预充气压力、连接管路长度、连接管路直径的相关关系,同时也完善了蓄能器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液压发电 蓄能器 数学模型 MATLAB/SIMULINK仿真 吸收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损耗分析及效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义生 田纪云 邱志卓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前级Boost、后级全桥逆变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研究其损耗的计算方法,推导出用于损耗分析计算的公式。分析表明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损耗与其中间母线电压关系密切,中间母线电压的选择直接影响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的损耗... 以前级Boost、后级全桥逆变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研究其损耗的计算方法,推导出用于损耗分析计算的公式。分析表明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损耗与其中间母线电压关系密切,中间母线电压的选择直接影响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的损耗,最终影响变换器效率。利用损耗公式,对各器件的具体损耗数值进行详细计算。提出前级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搜寻阵列最大功率点,后级采用最大效率点跟踪算法在线搜寻最大效率点的三环控制策略。搭建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损耗分析模型和最大效率点跟踪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效率优化 损耗分析 最大效率点跟踪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