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横突结合区肋的数字化形态学测量
1
作者 胡哲 张少杰 +1 位作者 王星 李志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测成人肋横突结合区肋的形态特征,为改进肋固定器械、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及积累肋的解剖学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无脊柱外伤、畸形及神经症状的成人全胸段MSCT资料30例,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6.0三维重建软件,行... 目的:观测成人肋横突结合区肋的形态特征,为改进肋固定器械、肋横突结合区置钉及积累肋的解剖学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无脊柱外伤、畸形及神经症状的成人全胸段MSCT资料30例,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6.0三维重建软件,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不同节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肋颈宽为(5.66~7.88) mm,第2肋(R2)~第12肋(R12)肋结节整体宽为(9.06~11.05) mm;第3肋(R3)~第12肋(R12)肋颈厚为(9.39~12.15) mm,肋结节整体厚为(8.88~12.99) mm;第1肋(R1)~第10肋(R10)肋结节关节面与肋头间距离为(16.37~18.97)mm,肋结节与肋头间距离为(11.13~24.38) mm.结论:R2~R12肋颈宽较肋结节整体宽小(1.33~4.24) mm;R1~R12肋颈厚较肋结节整体厚小(0.17~3.17) mm;R1~R10肋结节与肋头间距离较肋结节关节面与肋头间距离相差(0.26~4.78) mm;临床应用中应根据1~12肋横突结合区肋的相关参数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横突结合区 形态测量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