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对柑橘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深喜 张秋明 +2 位作者 熊兴耀 邓子牛 C.J.Lovatt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以枳壳、枳橙、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为试材,应用JEM-1010型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柑橘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柑橘叶肉细胞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受损加剧.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叶片结构完... 以枳壳、枳橙、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为试材,应用JEM-1010型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柑橘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柑橘叶肉细胞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受损加剧.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叶片结构完整,叶绿体片层排列均匀、整齐;6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枳橙和枳壳叶片大部分细胞刚开始质壁分离,但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大部叶肉细胞已经开始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片层紊乱,排列发生变化,淀粉粒数量减少;4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绝大部分叶片细胞已经质壁分离,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结构被破坏,基粒片层排列紊乱;2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枳橙、枳壳叶片绝大部分细胞已经质壁分离,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叶绿体的双层膜损坏,结构解体,基粒片层结构被破坏,而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叶片绝大部分细胞结构已经被破坏,叶绿体与其他细胞器向细胞中心漂移并缩于细胞中心,结构被完全破坏.水分胁迫对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叶肉细胞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比枳壳、枳橙严重,说明枳壳,枳橙的抗旱能力比栽培品种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强.柑橘根系细胞的超微结构亦有类似的变化,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受损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叶片细胞 根系细胞 水分胁迫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柑橘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深喜 刘强 +2 位作者 熊兴耀 张秋明 C.J.Lovatt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7,共5页
以枳橙砧山下红温州蜜柑、纽荷尔脐橙和沙田柚盆栽苗为试材,设盆栽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40%、20%共3个处理(以下简称60%PC、40%PC、20%PC处理),以正常浇水的盆栽苗为对照,研究水分胁迫处理对柑橘光合特性的影响.结... 以枳橙砧山下红温州蜜柑、纽荷尔脐橙和沙田柚盆栽苗为试材,设盆栽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40%、20%共3个处理(以下简称60%PC、40%PC、20%PC处理),以正常浇水的盆栽苗为对照,研究水分胁迫处理对柑橘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水分胁迫的加重,蜜柑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减小;(2)各水分胁迫处理柑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且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20%PC(重度胁迫)、40%PC(中度胁迫)、60%PC(轻度胁迫);(3)不同品种柑橘对照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相似,均为双峰曲线,但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有差异;不同品种柑橘40%PC处理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不同,沙田柚的为单峰曲线,纽荷尔脐橙和山下红温州蜜柑的为双峰曲线;(4)不同处理山下红温州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不同,20%PC处理的为单峰曲线,其余处理的为双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水分胁迫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地下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水强 王文娟 B.Larry Li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968-4976,共9页
地下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于技术和方法的限制,作为"黑箱"的地下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限制生态学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生态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环境DNA技术,是指从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 地下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于技术和方法的限制,作为"黑箱"的地下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限制生态学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生态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环境DNA技术,是指从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DNA片段,然后通过DNA测序技术来定性或定量化目标生物,以确定目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功能特征。环境DNA技术已成功用于地下生态过程的研究。目前,环境DNA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克服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不能培养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尤其是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成为可能;而且,环境DNA技术已经在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可快速分析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更有效地鉴定出未知的或稀少的物种,鉴定土壤动物类群的幅度较宽;部分研究者通过提取分析土壤中DNA片段信息对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分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比传统的植物分类及物种多样性测定更精确,改变了以往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模式的理解。同时,环境DNA技术克服传统根系研究方法中需要洗根、分根、只能测定单物种根系的局限,降低根系研究中细根区分的误差,并探索性地用于细根生物量的研究。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土壤动物多样性、地下植物多样性及根系生态等地下生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环境DNA技术对于以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及地下植物根系为主体的地下生态学过程的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预期,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生态学研究相结合将成为未来地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地下生态学 土壤微生物 土壤动物 物种多样性 根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市民农园生态植被景观营建及其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良涛 Lorraine Weller +1 位作者 陶渊渊 宇振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2-837,共6页
美国市民农园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兼具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功能的植被景观模式,本研究针对市民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依据市民农园结构模式及经营群体的不同,随机选取了洛杉矶市14个市民农园,采用样地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基于植被物... 美国市民农园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兼具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功能的植被景观模式,本研究针对市民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依据市民农园结构模式及经营群体的不同,随机选取了洛杉矶市14个市民农园,采用样地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基于植被物种功能组合和乡土植物组成,定量化研究了城市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对种植者族裔背景及营建模式等影响因素的响应,进而评析对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和休闲农业的启示。本研究共计调查到439种植物,分属90科,242属,分析结果显示:市民农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库,能维护较为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其植物功能以食用植物为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次之,这在保护族裔传统文化、区域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植被景观结构和功能受到族裔背景及营建模式等不同程度影响。研究证明,市民农园作为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交汇景观,是实现城镇绿色基础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营建模式。以此为经验,我国在进行绿地规划和生态植被建设时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关注外来者的生活习俗和选择偏好;同时也要注意监测外来物种,以防造成物种入侵,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开展城镇生态植被建设和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农园 休闲农业 植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