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殿俊 巴德年 +2 位作者 宋晓明 王文阁 候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3-43,共1页
CD3AK细胞是用抗T细胞表而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新型杀伤细胞,在肿瘤的免疫疗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北医太免疫室提供)和rIL-2(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产品)共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CD3AK细... CD3AK细胞是用抗T细胞表而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新型杀伤细胞,在肿瘤的免疫疗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北医太免疫室提供)和rIL-2(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产品)共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CD3AK细胞,系统地研究了其生物特性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与LAK细胞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抗肿瘤作用 RIL-2 抗CD3单克隆抗体 LAK细胞 PBMC 体外抗肿瘤活性 制药 新型 株式会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与肿瘤转化医学 被引量:102
2
作者 詹启敏 陈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导致的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能够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本质,阐释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本综... 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导致的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能够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本质,阐释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本综述通过分析参与细胞周期运转的重要蛋白分子以及这些分子在细胞癌变和临床肿瘤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这些分子的药物研发,从而系统地阐述细胞周期紊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影响及其对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肿瘤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昀紫 郗博洲 +2 位作者 马亮亮 杨鑫 解亦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对细胞能量代谢、细胞死亡等生物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细胞器,线粒体含有独特的DNA,并且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刺激导致DNA损伤。损伤的线粒体DNA会进一步导致线粒体蛋白复合体改变,并通过生成氧...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对细胞能量代谢、细胞死亡等生物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细胞器,线粒体含有独特的DNA,并且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刺激导致DNA损伤。损伤的线粒体DNA会进一步导致线粒体蛋白复合体改变,并通过生成氧自由基等多种机制导致肿瘤的发生。为了维持稳定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存在多种机制修复损伤,其依据不同受损程度启动不同修复机制,这一过程称为“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衍生囊泡、线粒体融合/裂变、线粒体自噬等。本文综述了不同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并且列举了线粒体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蛋白质的相关功能和肿瘤研究进展。此外,线粒体在药物靶点及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的开发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转化医学前景。相信对于线粒体功能及相关机制的深入探索,能够有助于解决目前肿瘤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肿瘤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裂变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璇 冉宇靓 +5 位作者 遇珑 孙力超 胡海 李春 孙立新 杨治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肝癌干细胞样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以原代培养结合短暂传代培养的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出含人肝癌干细胞样细胞(human liver cancer stem-like cells,hLCSL... 目的: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肝癌干细胞样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以原代培养结合短暂传代培养的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出含人肝癌干细胞样细胞(human liver cancer stem-like cells,hLCSLCs)的连续传代细胞,分别加入肝素、白蛋白、氢化可的松以筛选适用于hLCSLCs的无血清悬浮成球培养基。以流式细胞术检测hLCSLCs和由无血清悬浮成球培养所获得的成球细胞中旁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CD133及CD90等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这两种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成功地从人肝癌组织分离获得hLCSLCs,其SP、CD133+和CD90+细胞含量分别为0.9%、0.8%和12.7%,裸鼠皮下接种2000个SP细胞的成瘤率为100%。含有肝素的无血清培养基更适于hLCSLCs的成球培养,所获成球细胞中SP、CD133+和CD90+细胞含量分别为4.6%、9.7%和48%,接种10000个成球细胞即可全部成瘤。结论:成功建立了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方法,添加肝素的无血清悬浮成球培养法可有效富集肝癌干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干细胞 SP细胞 肝素 CD133 CD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锋 王海娟 +5 位作者 李春晓 李慧 王婷 南鹏 钱海利 詹启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KYSE410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食管癌KYSE410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所获得的外泌体的形态及其标志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YSE... 目的探讨食管癌KYSE410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食管癌KYSE410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观察所获得的外泌体的形态及其标志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YSE410、KYSE510和YES2细胞摄取荧光染料标记的KYSE410外泌体;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KYSE410外泌体对3种食管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KYSE410外泌体具有膜结构,直径分布在30~100nm;3种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KYSE410、KYSE510、YES2;KYSE410外泌体能够促进KYSE410、KYSE510、YES2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增强3种食管癌细胞中β-catenin和p-Akt的表达。结论来源于高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410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自身和低迁移及侵袭能力的食管癌KYSE510、YES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泌体 肿瘤迁移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赵剑华 王秀琴 +1 位作者 刘芝华 吴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微点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来研究基因组表达概况、基因组多样性。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功能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基因蛋白ras p21、甲胎蛋白在实验性大鼠肛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9
7
作者 郑杰 武忠弼 +2 位作者 阮幼冰 杨木兰 刘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rasp21、AFP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诱癌早期肝小叶周边区即出现p21、AFP表达阳性细胞,随诱癌过程进行,阳性细胞增多并主要分布在变异肝细胞灶...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rasp21、AFP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诱癌早期肝小叶周边区即出现p21、AFP表达阳性细胞,随诱癌过程进行,阳性细胞增多并主要分布在变异肝细胞灶和结节中,且常见两者同时表达的现象。由此提示,两者与大鼠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p21过度表达直接参与了大鼠肝癌的启动和演进。同时表达AFP、p21的细胞和病变是较具特异性的癌前病变。p2l与AFP的联合表达可为人类肝癌提供一个参考诊断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蛋白 癌前病变 肝肿瘤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高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协同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范淑英 李春晓 +6 位作者 林锋 李慧 南楠 周春霞 钱海利 王海娟 张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分析转移相关基因MTA1高表达与宫颈癌临床转移的相关性,并筛选MTA1协同表达基因网络中的潜在干预靶点基因。方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TCGA-CESC数据集中MTA1与宫颈癌转移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应用edge R软件分析该数据集中MTA1高表达组... 目的分析转移相关基因MTA1高表达与宫颈癌临床转移的相关性,并筛选MTA1协同表达基因网络中的潜在干预靶点基因。方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TCGA-CESC数据集中MTA1与宫颈癌转移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应用edge R软件分析该数据集中MTA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全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平台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应用STRING在线平台和Cytospace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关键的网络节点基因。结果TCGA-CESC宫颈癌数据库中MTA1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转移和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不同MTA1表达水平的宫颈癌转录组中存在显著且较一致的差异表达基因集,这些基因主要聚集在癌症通路、干细胞通路、细胞转移、细胞分化等方面,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显著相关。基因筛选显示,宫颈癌中与MTA1协同表达的Agt、Acta1、Fpr2、Pmch和RGS18等基因是差异表达基因集中最重要的节点基因,这些基因聚集在GPCR相关通路。结论 MTA1高表达与宫颈癌转移显著相关,且与肿瘤细胞的干细胞通路、趋化因子受体通路、细胞转移、细胞分化等基因调控网络活化相关。MTA1的协同表达基因网络中的节点基因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转移调控,并最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相关基因1 宫颈肿瘤 计算机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p53和p21^(WAF1/Ci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改变及其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德晨 史志周 +5 位作者 薛丽燕 陈微 徐昕 韩亚玲 吕宁 王明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 ous cell carcinom a,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临床诊治手段正逐步改进,但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然而相关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 ous cell carcinom a,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临床诊治手段正逐步改进,但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然而相关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改变、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还没有明确结论。文章应用组织微阵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TMA-IHC),对148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G1/S期调控蛋白cyclinD1、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yclinD1与p53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升高,p53表达阳性率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1)。p21WAF1/Cip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且p21WAF1/Cip1表达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表达阳性的患者(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1WAF1/Cip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418,P<0.001)。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检测进一步表明45.4%的食管癌患者存在cyclinD1基因扩增。以上结果提示食管鳞癌中存在细胞周期G1/S期调控异常,p21WAF1/Cip1蛋白可能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 免疫组化 组织微阵列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d45a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姬峻芳 吴旻 詹启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6-1153,共8页
Gadd45a,一个受p53和BRCA1调节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Gadd45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等间接或者直接方式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的恶性进展.此外,G... Gadd45a,一个受p53和BRCA1调节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Gadd45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等间接或者直接方式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的恶性进展.此外,Gadd45a还可通过对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D45A 基因组稳定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核细胞亚群来源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春枫 杜君 孙宗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树突状细胞由多种表型特征及生物学功能特性不同的亚群组成,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群体。近年来研究表明,人体内外周血单核细胞由CD14++CD16-和CD14+CD16+两个群体组成,小鼠体内则由CD115+Ly6Chigh和CD115+Ly6Clow组成... 树突状细胞由多种表型特征及生物学功能特性不同的亚群组成,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群体。近年来研究表明,人体内外周血单核细胞由CD14++CD16-和CD14+CD16+两个群体组成,小鼠体内则由CD115+Ly6Chigh和CD115+Ly6Clow组成;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可发育分化成为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诱导产生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反应。小鼠体内CD115+Ly6Clow群体是机体稳定状态下外周组织器官树突状细胞的重要前体细胞,CD115+Ly6Chigh单核细胞是炎症状态下外周淋巴器官中树突状细胞的重要来源。CD115+Ly6Chigh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呈外周摄取的抗原,另一方面还可将MHC-Ⅰ/抗原肽复合物传递给淋巴组织中原住性树突状细胞。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间的协同和交互作用确保机体诱发针对不同外源抗原刺激的有效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交叉提呈 肿瘤免疫 炎症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功能性抗体对胃癌干细胞干性特征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王光辉 张威 +4 位作者 刘永年 舒雄 柳诗雅 冉宇靓 刘辉琦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功能性抗体对胃癌干细胞干性特征的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胃癌HGC27细胞获得细胞球细胞(Sphere细胞),HSP90功能性抗体9B8处理Sphere细胞,CCK-8法检测9B8对胃癌干细胞耐药、增殖的作...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功能性抗体对胃癌干细胞干性特征的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胃癌HGC27细胞获得细胞球细胞(Sphere细胞),HSP90功能性抗体9B8处理Sphere细胞,CCK-8法检测9B8对胃癌干细胞耐药、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9B8对胃癌干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甲基纤维素成球检测9B8对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B8对胃癌干细胞ALDH、CD44表达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HSP90在胃癌干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癌干细胞中HSP90、干性相关蛋白(SOX2、OCT4)、耐药相关蛋白(TOP2A、ABCG2)、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Snail、E-cadherin)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胃癌干细胞中HSP90、ALDH、CD44表达高于亲本细胞,且其增殖、耐药、迁移、侵袭及自我更新能力明显强于亲本细胞(P<0.01)。HSP90功能性抗体9B8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胃癌干细胞增殖没有差异(P>0.05),但迁移、侵袭、耐药和自我更新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LDH、CD44表达比例明显下降(P<0.01)。HSP90功能性抗体处理组HSP90、ABCG2、TOP2A、Vimentin、Snail、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HSP90功能性抗体9B8可能通过抑制AKT/PI3K/mTOR通路活性,影响胃癌干细胞相关干性基因/蛋白、耐药基因/蛋白、EMT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进而影响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耐药、侵袭、迁移等干性特征,为胃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干细胞 干性特征 HSP90功能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Egr.1p-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裸鼠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红兵 王西京 +7 位作者 胡海涛 狄政莉 夏辉 王铮 李琤 韩志楷 马洁 吴丛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移植人胰腺癌细胞JF 305裸鼠的抗肿瘤作用的 适宜照射剂量和质粒注入量。方法: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10,20Gy)及瘤内不同量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 Egr.1p p16质粒(10,20,30μg)注入接种... 目的:探讨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移植人胰腺癌细胞JF 305裸鼠的抗肿瘤作用的 适宜照射剂量和质粒注入量。方法: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10,20Gy)及瘤内不同量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 Egr.1p p16质粒(10,20,30μg)注入接种JF305胰腺癌细胞的裸鼠体内,测定各组裸鼠体积以观察各种处理抑瘤效 应的差异,并用RT PCR检测放射治疗后48h各组肿瘤局部p16mRNA水平。结果:质粒注入后接受20GyX射线 照射组照射后4~28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2Gy和10Gy照射组(P<0.05)。质粒注入量为20μg或30μg的 联合治疗组照射后4~28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注入量为10μg的联合治疗组(P<0.05)。单纯接种 pcDNA3.1 Egr.1p p16质粒组和接种pcDNA3.1 Egr.1p p16质粒照射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内有p16mRNA表达,且 pcDNA3.1 Egr.1p p16质粒照射组的p16mRN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pcDNA3.1 Egr.1p p16质粒组(P<0.05)。结 论: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适宜射线照射剂量为20Gy,质粒注入量为20 μg;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的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或单纯基因治疗,这可能与辐射 激活Egr.1p基因后增强抑瘤基因p1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Egr.1p-p16重组质粒 基因联合放射治疗 X射线 抗肿瘤作用 剂量 质粒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序列多肽与不同肿瘤细胞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莹莹 钱海利 +5 位作者 唐萌 赵周社 李宏利 辛军 张立生 林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动物模型上比较了肿瘤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结果: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对RGD结合明显高于肠癌和子宫颈癌。注射后3小时小鼠皮下接种的乳腺癌和肝癌肿瘤组织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达到高峰,乳腺癌对99mTc-HYNIC-RGD摄取高于肝癌40%以上。结论: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均对RGD有高的摄取,活体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表明乳腺癌对RGD具有高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肽类 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信号通路的生物学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桂中 赵剑华 王秀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本文阐述了受维甲酸信号调控的基因表达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描述了维甲酸受体的特征、维甲酸反应元件的多态性、转录中介因子包括辅活化因子和辅抑制因子在维甲酸受体介导的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
关键词 维甲酸 维甲酸受体 转录中介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体异常和肿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顺钱 吴旻 詹启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7-532,共6页
中心体是紧靠细胞核的小体积细胞器 ,由中心粒和中心粒外周基质 (PCM)组成 .中心体的蛋白质组成、形态、大小和位置随细胞周期不断发生变化 .中心体复制过程与细胞核内其他事件相耦合 ,并与DNA复制一样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现已发现了... 中心体是紧靠细胞核的小体积细胞器 ,由中心粒和中心粒外周基质 (PCM)组成 .中心体的蛋白质组成、形态、大小和位置随细胞周期不断发生变化 .中心体复制过程与细胞核内其他事件相耦合 ,并与DNA复制一样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现已发现了许多中心体蛋白及与中心体复制相关的蛋白激酶 ,调控着中心体复制的各个步骤 .中心体复制还受p5 3,Rb ,p2 1,Gadd4 5和Brca1/ 2等多个负性基因调节 ,中心体异常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存在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体异常 肿瘤 细胞器 基因组稳定性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微环境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欢 王海娟 +1 位作者 张颖 钱海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5-258,共4页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源,也可能是起始肿瘤转移发生的根本原因。由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血管微环境和...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源,也可能是起始肿瘤转移发生的根本原因。由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血管微环境和骨髓微环境等组成了复杂的CSC微环境,为CSC的生长提供条件;同时,CSC还能招募、激活间充质干细胞等特殊类型的细胞形成适合CSC生长的微环境。并且,CSC微环境能分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IL-1β等细胞因子,激活相关信号通路,通过诱导血管生成及抑制免疫等途径参与CSC的侵袭、转移等。近年来,靶向CSC微环境治疗肿瘤转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尝试靶向一些分子和通路,如IL-6、IL-8及其受体、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等,借此抑制卵巢癌、乳腺癌中CSC的增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针对CSC及其微环境的干扰的治疗将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CAR表达水平与5型腺病毒转导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娟 李云峰 +5 位作者 钱海利 张雪燕 付明 梁萧 詹启敏 林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探讨肿瘤细胞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denovirus receptor,CAR)表达水平与腺病毒转导效率的关系,为腺病毒相关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个体化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载有绿色荧光蛋白的Ad5型腺病毒(Ad....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探讨肿瘤细胞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denovirus receptor,CAR)表达水平与腺病毒转导效率的关系,为腺病毒相关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个体化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载有绿色荧光蛋白的Ad5型腺病毒(Ad.GFP)以100MOI、200MOI分别感染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510、KYSE150、EC9706、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肺癌细胞系A549,感染后48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d—GFP对不同细胞系的转导效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这些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将HeLa、A549、SKOV3、EC9706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腋下,接种细胞数分别为3×10^6、3×10^6、3×10^6、2×10^6,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径达5~7mm时,在裸鼠移植瘤内注射Ad—GFP,每次1×10^9PFU,间隔48h注射第2次。第2次注射后48h处死裸鼠,剖取瘤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冰冻切片中GFP的表达情况以判定腺病毒在瘤体内的转导效率,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的CAR表达水平。结果:200MOIAd—GFP感染A549、HeLa、HepG2、KYSE150细胞48h后分别有92.67%、89.31%、84.98%、74.59%的细胞表达GFP;而SKOV3、KYSE510、EC9706细胞中腺病毒的转导效率明显降低,GFP阳性率分别为30.06%、27.40%、18.93%;各种细胞的CAR蛋白表达水平与腺病毒的转导效率呈正相关。注射Ad—GFP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可见HeLa、A549瘤组织内有明显的点状绿色荧光,而SKOV3、EC9706瘤组织内表达GFP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前两种瘤组织;HeLa、A549裸鼠移植瘤组织内大多数瘤细胞高表达CAR(卅),SKOV3、EC9706移植瘤组织内CAR表达水平较低(+或-),表明瘤体内CAR表达水平与Ad.GFP的转导效率也呈正相关。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肿瘤细胞的CAR表达水平与5型腺病毒转导效率密切相关。肿瘤患者治疗前检测组织中CAR表达水平有助于规范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病毒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基因对肺癌细胞耐药基因MDR1、L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雷 李泽坚 +7 位作者 丁芳 张恒 张志庸 戈烽 骆爱萍 王秀琴 刘芝华 吴旻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研究转染人体肿瘤坏死因子 α(huTNF α)、白介素 2 (hIL 2 )基因对肺癌细胞耐药基因MDR1、LRP表达的影响 ,探讨基因治疗逆转肺癌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克隆的huTNF α和hIL 2基因导入肺癌细胞系A5 49、GL... 目的 研究转染人体肿瘤坏死因子 α(huTNF α)、白介素 2 (hIL 2 )基因对肺癌细胞耐药基因MDR1、LRP表达的影响 ,探讨基因治疗逆转肺癌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克隆的huTNF α和hIL 2基因导入肺癌细胞系A5 49、GLC 82、H44 6、H460 ,经筛选阳性单克隆 ,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前后肺癌细胞系MDR1、LRP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DR1在A5 49、GLC 82、H44 6、H460 ,LRP在A5 49、GLC 82、H 460中均呈阳性表达 ;转染huTNF α目的基因后各肺癌细胞系MDR1、LRP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而转染hIL 2目的基因能够明显抑制A5 49、H44 6、H 460细胞系MDR1的表达。结论 MDR1、LRP基因在肺癌细胞系中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固有耐药性有关 ;huTNF α、hIL 2目的基因能够在被转染细胞中获得表达 ,而且转染hIL 2目的基因能够明显抑制MDR1在A5 49、H44 6、H460的表达。该结果不仅为探讨肺癌多药耐药性的病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而且为基因治疗逆转肺癌的多药耐药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2 肺癌 耐药基因 MDR1 LRP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的免疫活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学丽 马洁 张叔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含有未甲基化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序列(CpG ODN)能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CpG ODN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活化的各种免疫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CpG ODN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作为单独治疗剂... 含有未甲基化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序列(CpG ODN)能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CpG ODN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活化的各种免疫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CpG ODN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作为单独治疗剂、免疫佐剂或和其他免疫疗法共同治疗,也可以与放疗、化疗以及外科手术联合应用治疗肿瘤。CpG ODN的抗肿瘤活性已经在动物模型中得到证明,目前正以CpG ODN的这一特性为基础开发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有几种CpG ODN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