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PD分子标志方法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治国 胡岳华 +3 位作者 胡维新 钟慧 徐兢 朱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对采自7个不同环境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20个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4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9条DNA条带。通过4个引物的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来源的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44%~... 本文对采自7个不同环境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20个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4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9条DNA条带。通过4个引物的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来源的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44%~8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RAPD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日本血吸虫疫区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维新 杨榕 +3 位作者 许冰 曾海涛 刘新发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 建立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检测法。方法 参考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遗传标记检测方法 ,对东方田鼠某些同功酶进行活性测定。根据东方田鼠特异DNA序列 ,合成引物 ,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序列分析并进行... 目的 建立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检测法。方法 参考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遗传标记检测方法 ,对东方田鼠某些同功酶进行活性测定。根据东方田鼠特异DNA序列 ,合成引物 ,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序列分析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东方田鼠Trf、Es 3和Ce 2三个生化位点呈现遗传多态性 ,而Id1、Mod 1、Car 2、Gpd 1、Gpi 1、Hbb、Es 1七个生化位点无遗传多态性。用合成的特异引物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得到了丰富的多态性资料。对其中的 2 0只东方田鼠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多序列比较 ,发现10个等位基因以及 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结论 初步建立了东方田鼠生化及分子遗传学标记。分子遗传学标记与生化遗传标记相比 ,具有杂合率高、重复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生物进化规律积累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日本血吸虫疫区 东方田鼠 分子遗传学标记 生化遗传标记 抗感染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成钢 盖楠 +1 位作者 熊德慧 胡维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54-257,I0008,共5页
目的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 目的对影响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fEF)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探索,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室内繁殖饲养不同胎龄的东方田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通过原代和继代培养,分析比较不同胎龄、不同血清浓度、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等因素对MfEF分离及培养的影响,观察MfEF的生长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MfEF为贴壁型生长,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不规则多边形;采用0.125%的胰蛋白酶室温消化12~13 d胚胎组织5 min,以DMEM培养基添加15%小牛血清分离培养MfEF的效果最佳;MfEF2~7代增殖最旺盛。结论获得了实验室分离、培养MfEF的有效方法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生物学特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凯 陈晓雪 +1 位作者 陈雅婧 贾宇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822-8827,共6页
建立稳定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建立一种易操作、成功率高、稳定性好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使用7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假... 建立稳定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对于研究缺血性脑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建立一种易操作、成功率高、稳定性好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使用7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进线组(n=30)及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进线组(n=30),参照Zea Longa法,在线栓的选取、血管分离及处理、线栓插入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查脑梗死体积及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上的病理改变来分析确证模型成功率及稳定性。结果表明:ECA进线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2~3分比率占70.0%,CCA进线组占43.3%;ECA组和CCA组术后存活率分别为90%和66.7%,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体积和组织病理学,ECA进线组与CCA进线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采用颈外动脉进线方式与颈总动脉进线相比,脑梗死体积同样稳定且存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稳定性 线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SP94与TNFα衍生物联合治疗人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 刘庆鑫 +4 位作者 刘立忠 石缨 谢宝树 冷爱军 曹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46-550,共5页
构建了表达人 PSP94、TNFα衍生物 ( TNFα D1 1 a)及 PSP94与 TNFα D1 1 a( PSP94- TNFαD1 1 a)双功能蛋白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 TNFα D1 1 a、pc DNA- PSP94和 pc DNA- PSP94- TNFαD1 1 a,与 rh PSP94和 rh TNFα D1 1 a蛋白分别... 构建了表达人 PSP94、TNFα衍生物 ( TNFα D1 1 a)及 PSP94与 TNFα D1 1 a( PSP94- TNFαD1 1 a)双功能蛋白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 TNFα D1 1 a、pc DNA- PSP94和 pc DNA- PSP94- TNFαD1 1 a,与 rh PSP94和 rh TNFα D1 1 a蛋白分别在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上进行了 PSP94与 TNFαD1 1 a联合治疗人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当动物肿瘤直径长至约 1 0 mm时 ,将以上 3种真核表达质粒分别以 50 μg/只的量给相应组动物的左右四头肌内注射一次 ,同时设 pc DNA3.0空载体对照组 ;rh PSP9450μg/kg、rh TNFαD1 1 a 1 0 0万单位 /kg、rh PSP94和 rh TNFαD1 1 a以同样剂量联合给药 ,肌肉注射 ,每 d一次 ,连续 1 0 d,同时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基因治疗动物给药后第 1 5d处死 ,蛋白治疗组停药后第 2 d处死 ,观察疗效 ,计算抑瘤率 .结果显示 ,以上述方式给药 ,无论是基因治疗组还是重组蛋白组 ,给 PSP94的动物肿瘤虽然未见明显缩小 ,但肿瘤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液化现象 ;给 TNFαD1 1 a的未见明显的抑瘤效果 ;PSP94-TNFαD1 1 a融合基因或 rh PSP94+ rh TNFαD1 1 a联合给药 ,不仅肿瘤有所缩小 ,而且也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液化现象出现 .初步认为 :(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94 TNFα衍生物 基因治疗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煜煌 郑宣鹤 +3 位作者 杨旭 胡维新 黄力 何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为观察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 ,在日本株TTVORF1保守区合成了特异性引物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两次扩增血清TTVDNA ,对各类人群中TTVDNA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部分基因测序 ,并与日本报道的TTVDNA... 为观察新肝炎病毒TTV在各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 ,在日本株TTVORF1保守区合成了特异性引物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两次扩增血清TTVDNA ,对各类人群中TTVDNA分别进行了分子克隆和部分基因测序 ,并与日本报道的TTVDNA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从非甲 戊型和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正常献血员、静脉内吸毒者和女性性乱者中 ,分别获得的 6份TTVDNA克隆 ,其基因序列与日本株TTVORF1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99% ,均属于TTVla型。提示 :我国各类高危人群感染TTV以la型为主 ;TTV基因型与疾病发生和传播方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顺序分析 脱氧核糖核酸 顺序同源性 核酸 流行病学
全文增补中
DnaJ类分子伴侣PBP的基因克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缨 朱美财 +2 位作者 王荫静 占志 刘成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分离、鉴定视网膜感光受体外周蛋白的结合蛋白(PBP)-DnaJ(HSP40)类分子伴侣,并初步分析其在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以33p-dCTP标记探针杂交筛选人骨骼肌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目的: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分离、鉴定视网膜感光受体外周蛋白的结合蛋白(PBP)-DnaJ(HSP40)类分子伴侣,并初步分析其在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以33p-dCTP标记探针杂交筛选人骨骼肌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用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筛选出全长pbp基因,经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分析证实,与DnaJ家族的1个成员-mrj(1.5 kb)的序列相同,且含140 bp左右富含GC的非编码区上游序列。在COS-7细胞 中瞬时表达的PBP,大多呈典型的胞浆分布,而J-domain缺失的pbp片段多为胞核分布。而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的PBP,在处于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细胞中的分布不同。结论:DnaJ除与HSP70(DnaK)协同发挥重要功能外,其本身作为分子伴侣也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与细胞周期可能存在某种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J分子伴侣蛋白 基因 转染细胞 外周蛋白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军 汤立军 +3 位作者 陈偲 罗小梅 潘艺 谢萍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8-473,共6页
目的:探讨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产生的免疫防御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抗酸染色分析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吞噬M.avium的能力;并运用real-time PCR及流式细胞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细胞CD80、CD86的表... 目的:探讨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产生的免疫防御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抗酸染色分析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吞噬M.avium的能力;并运用real-time PCR及流式细胞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同时以ELISA方法检测M.avium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胞上清中IFN-γ、TNF-α含量。结果:巨噬细胞随着时间变化吞噬M.avium的量不断增加;real-time PCR与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在受M.avium感染后CD80、CD86基因与蛋白表达上调。同时ELISA检测结果表明IFN-γ、TNF-α在M.avium感染巨噬细胞后培养上清中含量增加。结论:巨噬细胞吞噬M.avium的能力随时间变化而增强。M.avium可促进巨噬细胞表面信号分子CD80、CD86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表达增强,并促进巨噬细胞TNF-α、IFN-γ的分泌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 AVIUM CD80 CD86 IFN-γ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质谱电离技术的突破及核磁共振三维结构测定方法的建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仁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3-976,共4页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in part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such a...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in part at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ologies.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such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award in chemistry shared by three scientists. The work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soft desorption ionization method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MR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These developments revolutioniz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bio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s and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o much enough to have deep effects on the whole life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质谱电离技术 核磁共振 三维结构 测定方法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电喷雾电离 软激光解吸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源强 包玉龙 +2 位作者 丁枫 石艳春 韩新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8-550,共3页
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基础理论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同时也包括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出现和更新[1]。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中... 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基础理论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同时也包括新技术方法的不断出现和更新[1]。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科研思维尤其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研究生 动手操作能力 现代医学 生命科学 必修课程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加重乳腺癌MCF-7细胞DNA损伤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立明 马楠 +6 位作者 曹交欢 文艺 刘向光 周纤纤 匡淑雯 陶晓军 曾赵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_(50);W... 目的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_(50);Western blot检测DNA断裂形成的标志分子γ-H2AX及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DSBs)的分子ATM、细胞凋亡信号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凋亡相关的蛋白钙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结果 DDP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MCF-7活性,IC_(50)为7.57 mg·L^(-1);与对照组(未采用顺铂处理)相比,顺铂处理组MCF-7细胞内γ-H2AX、ATM、cleaved caspase-3、calpain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DDP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与促进MCF-7细胞凋亡,诱导DNA双链断裂,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顺铂 DNA损伤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繁殖的东方田鼠G带核型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俞远京 苏志杰 +2 位作者 丁志刚 马亚东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系列研究 华中 抗感染 日本血吸虫 染色体核型 细胞遗传学 亚种 核型研究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儒 张变玲 +3 位作者 赵勇 谢涛 李谷才 罗志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提取人参根总黄酮并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和聚酰胺富集法提取人参根总黄酮;通过DPPH法、Fenton法和大鼠饲喂实验研究人参根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人参根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 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 目的提取人参根总黄酮并研究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和聚酰胺富集法提取人参根总黄酮;通过DPPH法、Fenton法和大鼠饲喂实验研究人参根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人参根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 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0%;0.6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0.8%;80~120mg/(kg.d)持续饲喂5周能使大鼠脑SOD活性提高17.97%以上。结论人参根总黄酮在体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作用,体内对SD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亦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根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 大鼠 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庆 刘红巾 +4 位作者 朱美财 姜树强 王荫静 占志 姜建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为了解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或缺失 (I/D)多态性情况 ,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耐力可能的关系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技术检测 118例飞行员和 96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位于ACE基因内含子 16的I/... 为了解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或缺失 (I/D)多态性情况 ,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耐力可能的关系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技术检测 118例飞行员和 96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位于ACE基因内含子 16的I/D多态性经PCR扩增后呈三种基因型 :纯合子插入型 (II)、纯合子缺失型(DD)和杂合子插入或缺失型 (I/D)。飞行员组II基因型 (4 4.0 7%)和I等位基因频率 (0 .6 5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31.2 5 %和 0 .5 2 )。结果表明ACEI基因有可能在飞行员的飞行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飞行员 基因缺失 飞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生成素全长分子在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生礼 刘丽 +5 位作者 芦兴武 孟岩 谢宝树 刘立忠 王颖 冷爱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外源基因可通过整合型载体被整合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染色体上,获得遗传性稳定分泌表达株.利用酵母信号肽MFα,对该信号肽蛋白酶识别位点的相关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使天然人TPO成熟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分... 外源基因可通过整合型载体被整合到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染色体上,获得遗传性稳定分泌表达株.利用酵母信号肽MFα,对该信号肽蛋白酶识别位点的相关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使天然人TPO成熟肽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成功.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进行分析,分子量约为66kD处蛋白条带可被TPO抗体识别;表达量约为0.1g/L;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与设计的一致;表达产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megakary-ocytecolonyformingunit,CFU-Meg)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R-AI转基因小鼠模型的主要形态学特性、血液学指标和血脂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宗保 万腊香 +2 位作者 吴端生 吴孟津 杨永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明确人SR AI转基因小鼠的一些形态、脏器、血液学和血浆脂质参数 ,为人SR AI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和电子称量天平测量人SR AI转基因小鼠的吻长、眶间距、体长、尾长及 12个脏器系数并与C57BL 6J小... 目的 明确人SR AI转基因小鼠的一些形态、脏器、血液学和血浆脂质参数 ,为人SR AI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和电子称量天平测量人SR AI转基因小鼠的吻长、眶间距、体长、尾长及 12个脏器系数并与C57BL 6J小鼠进行比较分析 ;用SysmexK 45 0 0型全血自动多参数血液分析仪检测其血液学指标 ;并用酶法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 人SR AI转基因小鼠外部形态指标和脏器系数与C57BL 6J小鼠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转基因小鼠的各项血液学指标无明显改变 ,血脂蛋白成分的改变亦未显示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甘油三酯的浓度略有增高 (P <0 .0 5 )。结论 人SR AI转基因小鼠的外部形态指标、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学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指标 转基因小鼠模型 改变 脏器系数 AI 血浆 血脂水平 外部形态 形态学特性 体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萃取人参根中人参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儒 张变玲 +3 位作者 谢涛 李谷才 田竟 罗志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 建立稳定的聚乙二醇(PEG)与(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分离人参根中人参皂苷。通过上下相体积比(R)、分配系数(K)和回收率(Y)分析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的萃取效果,研究了PEG分子量、PEG/(NH4)2SO4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人参皂苷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3350、PEG3350的质量分数为12%、(NH4)2SO4质量分数为16%、溶液pH为7.0、温度为60℃时,双水相体系对人参皂苷有较高的萃取率,回收率可到达8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双水相体系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GTP和PG为接头的5'IL6-TNFα衍生物融合蛋白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丽 徐琪 +4 位作者 胡晓冥 刘立忠 王颖 谢宝树 冷爱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17-521,共5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十种理论上柔性较好的接头在 5′ I L6 T N FΔ融合蛋白中对 I L6 和 T N FΔ空间结构的影响情况,从中选择了 S A P G T P接头.以 S A P G T P 作为接头的 5′ I L6 S A P ... 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十种理论上柔性较好的接头在 5′ I L6 T N FΔ融合蛋白中对 I L6 和 T N FΔ空间结构的影响情况,从中选择了 S A P G T P接头.以 S A P G T P 作为接头的 5′ I L6 S A P G T P T N FΔ和以 P G 为接头的5′ I L6 P G T N FΔ空间结构预测结果相似. D N A 序列分析两种蛋白的接头序列均与设计的一致.5′ I L6 S A P G T P T N FΔ和 5′ I L6 P G T N FΔ蛋白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经初步分离、纯化及鉴定后,生物学活性及对高表达 I L6 受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比较结果显示:在 L929细胞上,前者的生物学活性是后者的 27 倍;在 U937 细胞上,前者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是后者的13 倍.它们对高表达 I L6 受体的 U937 细胞杀伤作用分别是同样突变位点的人 T N Fα衍生物的37 和 29 倍.实验表明, S A P G T P作为接头构建的 5′ I L6 S A P G T P T N FΔ融合蛋白优于以 P G 作为接头构建的 5′ I L6 P G T N FΔ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接头 白细胞介素6 衍生物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CF基因5′旁侧-1190~- 853 AT富集区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怡玲 谭文斌 +5 位作者 朱敏 罗赛群 郭小珊 成光杰 胡维新 彭兴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已有的报告基因和EMSA实验研究表明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基因 5′旁侧AT富集区- 1 1 90~ - 853在HeLa和MCF 7细胞中均能增强下游基因转录 ,可能为一个核基质结合区(MAR) ,对人SCF基因的转录发挥调控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该AT富集区... 已有的报告基因和EMSA实验研究表明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基因 5′旁侧AT富集区- 1 1 90~ - 853在HeLa和MCF 7细胞中均能增强下游基因转录 ,可能为一个核基质结合区(MAR) ,对人SCF基因的转录发挥调控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该AT富集区的功能 ,将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分别克隆入SV40或CMV启动子前后紧接着CAT报告基因 ,瞬时转染Jurkat,HepG2和 3T3细胞 ,检测CAT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活性 .结果表明 :人SCF基因 5′旁侧- 1 1 90~ - 853AT富集区在Jurkat和HepG2细胞中 ,对分别由SV40和CMV启动子引导的CAT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但在 3T3细胞中对SV4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表现出增强作用 ,对CMV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 .这些结果提示 ,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转录调控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因子基因 调控元件 启动子 报告基因检测 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黏细菌Archangium gephyra的鉴定及其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军 闫立昆 +1 位作者 李宏铎 万一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抗真菌活性的黏细菌NX0045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根据子实体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X0045;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测试菌,研究NX0045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 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抗真菌活性的黏细菌NX0045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根据子实体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X0045;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测试菌,研究NX0045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利用白色念珠菌及酮康唑致敏的白色念珠菌为测试菌,对NX0045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菌种鉴定结果表明NX0045为过渡原囊菌(Archangium gephyra);抑菌实验结果表明,NX0045代谢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代谢产物单独抗真菌作用不明显,但与酮康唑具有明显的互动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过渡原囊菌NX0045代谢产物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并且具有抗真菌互动药物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原囊菌 鉴定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