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晓威 李付鹏 +5 位作者 郝朝运 贺书珍 赵溪竹 赖剑雄 谭乐和 宋应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49-54,61,共7页
以普通可可CCN51和香型可可arriba为试材,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CN51和arriba可可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酸类、醇类、醛类... 以普通可可CCN51和香型可可arriba为试材,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可可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CN51和arriba可可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酸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组成,其中CCN51含有37种香气物质,arriba含有33种香气物质,主要以乙酸、苯乙醇、乙酸异戊酯、苯甲醛等物质为主。二者共有物质28种,2-戊醇、3-蒈烯、月桂烯、2-庚酮、2-庚醇、壬醛、2,3,5-三甲基吡嗪、乙酸、芳樟醇、2,3-丁二醇、苯乙酸乙酯和己酸等17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可可香气成分组成种类相同,但香气成分物质组成及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和优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种质资源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我国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阳 黄丽芳 +4 位作者 闫林 周华 陈金焕 孙燕 董云萍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0-36,42,共8页
为分析我国咖啡种质遗传背景,提高咖啡资源保护与利用效率,利用31个SSR分子标记对我国主要的92份咖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 92份咖啡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6~0.997,平均为0.85,其中小粒种咖啡种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为分析我国咖啡种质遗传背景,提高咖啡资源保护与利用效率,利用31个SSR分子标记对我国主要的92份咖啡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 92份咖啡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6~0.997,平均为0.85,其中小粒种咖啡种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23。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基础上,利用5个SSR标记构建了25个中粒种咖啡品系的DNA指纹图谱。研究表明,我国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利用现有咖啡资源开展品种选育潜力有限,应加强对野生特异种质的引种与发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SSR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PCA分析三种不同资源依兰香气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烽 白亭玉 +4 位作者 王珏 高效梅 何素明 胡荣锁 秦晓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4-273,共10页
本研究以香研1号、香研2号和香研3号三种资源依兰花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精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精油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醇类、酯类、醚类和酚类挥发性... 本研究以香研1号、香研2号和香研3号三种资源依兰花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精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精油香气成分均由烯烃类、醇类、酯类、醚类和酚类挥发性香气组分组成,其中香研1号依兰精油主要以烯烃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香研2、3号依兰精油主要以烯烃类为主。通过PCA分析得出PC1和PC2贡献率分别为85.10%和13.90%,同时得出β-石竹烯、大根香叶烯D、A-香柠檬烯和α-法呢烯对样品挥发香气组分贡献较大。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资源依兰精油香气组分为今后依兰种质资源库建立及资源鉴定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精油 水蒸气蒸馏法(SD) GC-MS 香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在香草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青云 赵秋芳 +3 位作者 王辉 王华 庄辉发 朱自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540,共6页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 【目的】香草兰为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株长势弱,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严重制约了香草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本文将枯草芽孢杆菌Y-IVI接种在有机肥上,生产了生物有机肥,并就该生物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调查施用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及其经固体发酵制得的微生物有机肥料(Y-IVI:3×108cfu/g)后,香草兰植株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状况,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方法研究了Y-IVI在香草兰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及对香草兰根茎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施用Y-IVI及BIO 4个月后,香草兰根际土壤Y-IVI数量仍可达到106cfu/g土,二者无显著差异,在处理OF和对照中未检测到菌株Y-IVI。施用生物有机肥香草兰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63.1%和59.4%,与不接种Y-IVI的有机肥处理(OF)相比,地上部干重显著提高了43.2%,根系干重提高了18%,差异不显著;施用Y-IVI菌液的处理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处理BIO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88.9%和80.4%,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根长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BIO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有机肥处理OF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1.9%和30.8%,根系直径与OF相比增加了10.1%,差异不显著;处理Y-IVI根系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25.5%,但根系表面积和总体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BIO及Y-IVI的处理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明显降低了52.2%和41.8%,施用有机肥OF的处理降低了10%,差异不显著。【结论】Y-IVI可稳定定殖于香草兰根际土壤对其生长起有益作用,含促生菌Y-IVI的生物有机肥料比单独使用促生菌菌液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连作生物障碍。施用生物有机肥料比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更有效地促进香草兰地上部及根系生长,因此,施用由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IVI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是解决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和提高收益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根际促生菌 生物有机肥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华 王辉 +3 位作者 赵青云 庄辉发 宋应辉 朱自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8-994,共7页
为了揭示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生产上槟榔3个种植密度间作香草兰为处理,人工荫棚单作香草兰为对照,测定和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草兰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 为了揭示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生产上槟榔3个种植密度间作香草兰为处理,人工荫棚单作香草兰为对照,测定和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槟榔间作香草兰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槟榔株行距为2.0m×2.5 m(Tr2)的处理,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B含量均显著提高。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多种显著的相关关系。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比例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彼此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间作 槟榔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技术分析香草兰果皮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0
6
作者 初众 王海茹 +1 位作者 张彦军 姚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1,共6页
香草兰属兰科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为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香气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草兰果皮中挥发性成分。以萃取种类数多少及衡量萃取效果的萃取量Y值大小为指标,优... 香草兰属兰科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为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香气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香草兰果皮中挥发性成分。以萃取种类数多少及衡量萃取效果的萃取量Y值大小为指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条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2 g香草兰果皮粉末,75 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萃取温度80℃以及萃取时间20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萃取香草兰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香草兰果皮中共检测出72种化合物,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族33种,相对含量最高占96.34%;其次为烷烃类12种(0.66%)、酯类8种(0.27%)、酸类7种(0.79%)、醇类5种(0.50%)、杂环类3种(0.09%)、酮类2种(0.37%)和醛类2种(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草兰果皮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槟榔间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辉 庄辉发 +3 位作者 宋应辉 赵青云 朱自慧 王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4-6,12,共4页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 研究分析3种不同密度槟榔园间作对成龄香草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香草兰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槟榔密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同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都呈下降趋势;低密度槟榔园间作条件下,香草兰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最低。表明高密度槟榔(株行距为2.0 m×2.5 m)条件较适合间作香草兰,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叶绿素荧光 槟榔 间作 不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20
8
作者 顾文亮 谭乐和 +2 位作者 郝朝运 王辉 朱红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28-35,共8页
鹧鸪茶是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是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目前已在海南开发成为具有保健功能的畅销旅游产品。本文对当前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鹧鸪茶... 鹧鸪茶是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是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目前已在海南开发成为具有保健功能的畅销旅游产品。本文对当前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鹧鸪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茶 研究进展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粉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红 欧仕益 +7 位作者 郝朝运 邬华松 谷风林 谭乐和 初众 宗迎 朱红英 魏来 《农学学报》 2013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确定‘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4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香气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4种... 为了确定‘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4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香气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4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共鉴定出α-蒎烯(2.21%~2.80%)、β-蒎烯(3.43%~5.60%)、3-蒈烯(3.68%~6.16%)、柠檬烯(4.24%~6.04%)、δ-榄香烯(2.49%~4.57%)、可巴烯(5.85%~8.56%)、石竹烯(17.14%~32.15%)和石竹烯氧化物(1.03%~1.48%)等59种化合物。4个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香气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白胡椒粉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源激素对香草兰花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辉 顾文亮 +3 位作者 庄辉发 赵青云 朱自慧 宋应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72-76,共5页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以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条件下功能叶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统计各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以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条件下功能叶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统计各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ABA处理均能增加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和ABA含量,提高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IAA处理能提高花芽分化中后期功能叶IAA、ABA、ZR和GA含量,却降低整个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GA处理降低了ZR和ABA含量,对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影响不大;除GA处理外,6-BA、ABA、IAA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芽分化率,以6-BA最为显著,可参考在生产上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花芽分化 外源激素 内源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庄辉发 顾文亮 +5 位作者 王辉 罗明丰 赵青云 朱自慧 邢诒彰 宋应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
以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混合花芽和花芽的功能叶为对象,对功能叶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生长素IAA具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具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脱落酸AB... 以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混合花芽和花芽的功能叶为对象,对功能叶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生长素IAA具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具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脱落酸ABA具有先促后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解后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飞 初众 +3 位作者 谷风林 谭乐和 卢少芳 赵建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对不同时间酶解后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进行成分比较,探讨酶解对萃取样品成分的影响。利用酶解不同时间作为预处理,采用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5个酶解时间下得到的净油分析。结果表明:酶解6 ... 对不同时间酶解后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进行成分比较,探讨酶解对萃取样品成分的影响。利用酶解不同时间作为预处理,采用乙醇萃取香草兰净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5个酶解时间下得到的净油分析。结果表明:酶解6 h作为预处理乙醇萃取后分离出化合物种类最多,峰面积总量最高,其中香兰素、正十六酸、亚油酸、1,2-苯二甲酸单(2-乙己基)酯、16-甲氧基-14-氧化十六碳-15烯酸、甲酯等14种化合物为共有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50%以上。酶解不同时间预处理乙醇萃取的香草兰净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有醛类、酯类、酸、醇、杂环化合物等,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净油 酶解时间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娜 金惠玉 +2 位作者 徐飞 初众 张彦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9-304,351,共7页
为探索香荚兰浸提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变化,采用乙醇常温浸提香荚兰,对不同浸提时间下浸提液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主要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的综合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40 d>20 d>30 d>10 d>50 d。... 为探索香荚兰浸提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变化,采用乙醇常温浸提香荚兰,对不同浸提时间下浸提液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主要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的综合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40 d>20 d>30 d>10 d>50 d。色泽随浸提时间延长逐渐加深,其中L*值呈现降低的趋势,a*、b*、c*值呈现增加的趋势。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浸提时间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香荚兰中4种主要风味物质(香草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浸提40 d时最高,分别为1.732%、0.2820%、0.1176%和0.0623%。香荚兰浸提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出36种,其中浸提10、20、30、40、50 d的浸提液分别检测出15、27、15、23和20种。综合理化指标与风味物质检出结果得到乙醇常温浸提最佳时间为40 d,为香荚兰酊剂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浸提时间 香草醛 风味物质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秋芳 陈娅萍 +5 位作者 顾文亮 赵青云 王辉 王华 庄辉发 朱自慧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8-12,共5页
以香草兰花芽和叶芽功能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和花芽功能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P、K呈下降趋势;Mg、Mn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u、Zn反之;Ca、Fe、B含量波动... 以香草兰花芽和叶芽功能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和花芽功能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P、K呈下降趋势;Mg、Mn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u、Zn反之;Ca、Fe、B含量波动频繁且花芽和叶芽功能叶变化不一致。整个香草兰花芽分化期中,花芽功能叶N、P、K含量均低于叶芽功能叶,Mg、Mn、Cu、Zn含量高于叶芽功能叶,二者的Ca、Fe、B含量呈高低波动,无统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花芽分化 功能叶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培养基和IBA对糯米香茶水培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翠玲 谭乐和 +4 位作者 陈鹏 刘向阳 孙燕 庄辉发 林兴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23-26,32,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与吲哚丁酸(IBA)的组合对糯米香茶进行水培,通过测定糯米香茶的生根能力,探讨MS培养基与IBA对水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S培养基和IBA组合A1B1(1/4 MS和0.1 mg/LIBA)对糯米香茶水培苗生根数、根长、根鲜重... 采用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与吲哚丁酸(IBA)的组合对糯米香茶进行水培,通过测定糯米香茶的生根能力,探讨MS培养基与IBA对水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S培养基和IBA组合A1B1(1/4 MS和0.1 mg/LIBA)对糯米香茶水培苗生根数、根长、根鲜重和生根率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有利于糯米香茶的水培生根,而高浓度的MS培养基和IBA组合则对糯米香茶的水培生根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缩短水培糯米香茶的育苗周期、提高糯米香茶无性系生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香茶 水培 MS培养基 吲哚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荫蔽度对香草兰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庄辉发 王辉 +5 位作者 王华 赵青云 顾文亮 赵秋芳 宋应辉 朱自慧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6-18,共3页
研究4种不同荫蔽度下香草兰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压亏缺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70%荫蔽度下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最高;胞间CO2浓度随着荫蔽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说明70%荫蔽度较适宜种植香草兰。
关键词 香草兰 荫蔽度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梗中胡椒碱及香气物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继敏 朱科学 +2 位作者 吴桂苹 房一明 谷风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82-88,共7页
对电热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胡椒梗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两种干燥方式下胡椒梗中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胡椒梗中胡椒碱含量0.07-0.10 g/hg、脂肪含量约0.9%、粗蛋白含量1... 对电热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胡椒梗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两种干燥方式下胡椒梗中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胡椒梗中胡椒碱含量0.07-0.10 g/hg、脂肪含量约0.9%、粗蛋白含量17%-19%、总酚含量2.5%-2.8%、维生素C含量2.8-5.6 mg/hg。胡椒梗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δ-榄香烯、古巴烯、石竹烯、律草烯、杜松烯含量较多,以石竹烯含量最高(≥5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梗 胡椒碱 香气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酵母发酵的可可果酒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一明 李恒 +3 位作者 胡荣锁 贺书珍 赖剑雄 谭乐和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70-77,共8页
以可可鲜豆为原料,选取酿酒曲増香高产型、葡萄酒/果酒专用型、32762、1425、1557、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1793共7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7种可可果酒不同发酵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酵2周... 以可可鲜豆为原料,选取酿酒曲増香高产型、葡萄酒/果酒专用型、32762、1425、1557、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1793共7种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7种可可果酒不同发酵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酵2周时,酒液中检出的香气成分分别为41、47、37、39、36、50、35种,其中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酿制的果酒中香气成分种类较多;可可果酒中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要的酯类成分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9-十六碳烯酸乙酯,醇类中乙醇和苯乙醇存在较多,其中苯乙醇为呈香成分,这些特征香气成分赋予了可可果酒独特的风味。通过仪器测定和嗅闻感官综合判断,葡萄酒/果酒专用型、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发酵的可可果酒香气和口感较好,适宜大众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果酒 酿酒酵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丽芳 董云萍 +4 位作者 王晓阳 孙燕 陈鹏 林兴军 闫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7-42,共6页
选用4份咖啡种质资源为材料,对S1-S100共100个RAPD引物进行筛选,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10个。利用这10个RAPD引物对28份咖啡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86条带,平均每个RAPD引物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谱带7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结果表明:供... 选用4份咖啡种质资源为材料,对S1-S100共100个RAPD引物进行筛选,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10个。利用这10个RAPD引物对28份咖啡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86条带,平均每个RAPD引物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谱带7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结果表明:供试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10个多态性好的RAPD引物中S8的鉴别效率最高,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全部区分开,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所属种类、种质名称、采样地点、引物、RAPD-PCR扩增数据以及电泳图片等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咖啡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咖啡种质资源品种权益保护及分子身份证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种质资源 RAPD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胡椒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红 郝朝运 +2 位作者 徐志 谷风林 邬华松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38-40,48,共4页
以海南地区15份杂交种质和2份野生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白胡椒粉的蛋白质、粗脂肪、胡椒碱、胡椒精油等项目进行测试与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海南胡椒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为我国胡椒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为建立我国优质胡椒种质资... 以海南地区15份杂交种质和2份野生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白胡椒粉的蛋白质、粗脂肪、胡椒碱、胡椒精油等项目进行测试与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海南胡椒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为我国胡椒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为建立我国优质胡椒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种质 野生种质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