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韦颖乔 全凌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7-169,共3页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全面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近年来湛江市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全面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近年来湛江市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湛江市 发展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徐闻县绿色食品(菠萝)基地土壤重金属状况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韦颖乔 张瑛 郑龙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1期84-85,共2页
对广东省徐闻县5个乡镇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镉、汞、砷、铅、铬和铜)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闻县绿色食品原料(菠萝)基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5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一... 对广东省徐闻县5个乡镇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镉、汞、砷、铅、铬和铜)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闻县绿色食品原料(菠萝)基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5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一级,达到安全清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研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静玮 苏子鹏 +1 位作者 朱德明 韩志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4,共7页
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 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主要成分熏蒸处理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测定果实常温贮藏(25°C,相对湿度75%)的发病情况和TTO处理对接种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TO、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均能显著抑制离体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1.25g/LTTO处理降低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发病程度,0.32g/L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处理对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TTO。另外,1.25g/LTTO处理提高了接种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TTO熏蒸处理在控制香蕉果实采后腐烂和提高果实抗病性上具有应用可行性,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农产品 熏蒸 香蕉 茶树油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清除豇豆农药残留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丽静 程盛华 +3 位作者 李积华 黄茂芳 唐永富 朱德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农药中,水胺硫磷、马拉硫磷、氧乐果、三唑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速灭威在豇豆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0.395、1.690、6.524、10.719、0.160、12.104和23.057mg/kg。茶树油处理后检测结果表明,茶树油具有清除残留在豇豆中农药的能力,清除效果随茶树油浓度增加而增强;清除有机磷类农药效果较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明显。茶树油比去离子水、市售果蔬农残清洗剂清除农药残留效果显著,同时,相同浓度的水溶性茶树油比相应茶树油清除农药残留能力强。0.8%水溶性茶树油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分别为水胺硫磷80.48%,马拉硫磷94.54%,三唑磷82.79%,毒死蜱84.58%,氧乐果72.20%,氯氰菊酯80.51%,速灭威72.21%。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茶树油可作为有开发前景的果蔬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食用油 清除 茶树油 豇豆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杰 杨春亮 +2 位作者 查玉兵 林玲 方志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54-12555,12558,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乙腈从葡萄样品中提取多菌灵和噻菌灵,提取物先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乙腈从葡萄样品中提取多菌灵和噻菌灵,提取物先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2种杀菌剂在0.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和0.9996。添加2个浓度水平(0.1、0.4mg/kg)2种杀菌剂的在葡萄中的回收率均在90.3%~97.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以3倍信噪比(S/N=3)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多菌灵和噻菌灵分别为0.0035和0.0015mg/kg,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常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较好,可同时满足葡萄中2种杀菌剂残留的检验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凝胶渗透色谱(GPC) 多菌灵 噻菌灵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龙眼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杰 杨春亮 +1 位作者 查玉兵 林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龙眼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硅胶柱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两种杀菌剂在0.01μg/mL~2.00μg/mL范围... 建立了同时检测龙眼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硅胶柱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两种杀菌剂在0.01μg/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和0.9996。添加两个浓度水平(0.1、0.4μg/mL)两种杀菌剂在龙眼中的回收率均在95.7%~9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方法简便、快速、净化效果较好,可同时满足龙眼中两种杀菌剂残留的检验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固相萃取 多菌灵 噻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测香蕉中乙烯利的残留降解动态 被引量:7
7
作者 尚政 张宇 +2 位作者 王明月 王萌 章程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2-156,共5页
文中采用离子色谱,并使用新的前处理过程,得出乙烯利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乙烯利在香蕉鲜果上的半衰期为1.4-3.2 d,按推荐剂量施用的情况下,乙烯利在不同成熟度的香蕉全果中的最小残留为:7成熟,14.796 mg... 文中采用离子色谱,并使用新的前处理过程,得出乙烯利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乙烯利在香蕉鲜果上的半衰期为1.4-3.2 d,按推荐剂量施用的情况下,乙烯利在不同成熟度的香蕉全果中的最小残留为:7成熟,14.796 mg/kg。在不同成熟度的香蕉果肉中的最小残留为未检出,根据数据体现以及各个国家的MRL值作为参考,建议我国乙烯利在香蕉中最大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香蕉 残留动态 最高残留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测定四大南药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查玉兵 杨春亮 +4 位作者 王晓芳 张珍 者永辉 林玲 曾绍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01-12903,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四大南药中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经甲醇/水(70/30)提取,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四大南药中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经甲醇/水(70/30)提取,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2~0.5μg/kg,线性范围为0~50μ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在2~50μg/kg的添加水平上,4种霉菌毒素平均回收率为78.6%~9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8.4%。[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黄曲霉毒素 四大南药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澳洲坚果果仁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静玮 苏子鹏 林丽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56-61,75,共7页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 坚果果仁的颜色在焙烤过程中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澳洲坚果果仁在不同焙烤条件下的颜色指标(亮度值、红绿值、黄蓝值、饱和度和色调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找出焙烤条件与果仁颜色的关系。根据颜色指标的变化规律将焙烤条件大致划分为4个焙烤程度:(1)浅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10-15 min、150℃焙烤5 min和170℃焙烤4 min,果仁颜色奶白色;(2)中度焙烤。焙烤条件为130℃焙烤25-40 min、150℃焙烤10min和170℃焙烤6 min,果仁颜色淡黄色;(3)中深度焙烤。130℃焙烤50-60 min、150℃焙烤15 min和170℃焙烤8 min,果仁颜色金黄色;(4)深度焙烤。150℃焙烤20-30 min和170℃焙烤10-14 min,果仁颜色深黄色。通过建立焙烤坚果颜色与焙烤程度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澳洲坚果的焙烤工艺和拓展坚果产品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焙烤 颜色 焙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药酒酒精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雪梅 周敏 《热带农业工程》 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药酒酒精度 气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GDX-103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不同喷药期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11
作者 林玲 杨春亮 +1 位作者 王明月 查玉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8-351,共4页
建立一种测定菠萝果实中吡虫啉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样品中加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氯化钠吸水,过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残留物用流动相定容,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吡虫啉农药残留较高,且基本上呈现... 建立一种测定菠萝果实中吡虫啉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样品中加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氯化钠吸水,过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残留物用流动相定容,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吡虫啉农药残留较高,且基本上呈现了施药后间隔期越短,农药残留越高的趋势。采前7 d吡虫啉农药残留达到0.61 mg/kg,间隔期30 d至7 d吡虫啉残留介于0.11~0.61 mg/kg,采前35 d吡虫啉残留量为未检出。吡虫啉的检出限为0.02 mg/kg,平均回收率在89%~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吡虫啉 菠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
12
作者 郑龙 杨春亮 周慧玲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第8期18-21,共4页
为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和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被测... 为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和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被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动物组织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为17.72μg/kg时,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47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94μg/kg(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莱克多巴胺 气相色谱-质谱法 动物组织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宝”火龙果的组织培养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春华 杨健荣 +1 位作者 梁秋玲 杨春亮 《热带农业工程》 2013年第3期31-33,共3页
对"蜜宝"火龙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对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老熟茎段为最佳外植体,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琼脂6.4 g+蔗糖30 g,最适增殖培... 对"蜜宝"火龙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对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老熟茎段为最佳外植体,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琼脂6.4 g+蔗糖30 g,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活性炭1 g/L+琼脂6.4 g+蔗糖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蜜宝 繁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