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本措
塔林葛娃
+1 位作者
李月梅
李凤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44-249,共6页
为研究青海省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的时空累积特点,分别分层采集互助县、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4个典型设施农业(县)区34个1 m土体剖面样本,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和累积特点...
为研究青海省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的时空累积特点,分别分层采集互助县、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4个典型设施农业(县)区34个1 m土体剖面样本,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和累积特点,并根据土壤中硝态氮残留进行淋失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设施农业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呈逐渐累积态势,尤其在连续种植15~20年后,1 m土体中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7.55 kg/hm^2、40.98 kg/hm^2、9.35 t/hm^2。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的剖面垂直分布规律相同,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农业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对环境风险不断增强,设施农业区连续种植10~15、15~20年,残留风险达到强度潜在污染等级,将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设施农业区
硝态氮
种植年限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县级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2
作者
塔林葛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大通县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县设施农业区1 588.8 hm2耕地可分为3级,其中,1级地IFI(养分综合评价指数)>0.64,面积为288.3 hm2,占总面积的18.1%;2级地IFI为0.5...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大通县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县设施农业区1 588.8 hm2耕地可分为3级,其中,1级地IFI(养分综合评价指数)>0.64,面积为288.3 hm2,占总面积的18.1%;2级地IFI为0.52~0.64,面积1 254.2 hm2,占78.9%;3级地IFI<0.52,面积46.3 hm2,占2.9%。并采用归纳法,建立起包含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等地力要素的乐都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耕地地力评价
指标体系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尺度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3
作者
塔林葛娃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49-50,52,共3页
为指导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农田测土施肥,提高肥料管理的科学水平,利用养分系统研究法(ASI)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台子村土壤大、中、微量元素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台子村土壤NH_4^+-N、S、Zn、P、K、Mn、Fe、B养分均处于...
为指导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农田测土施肥,提高肥料管理的科学水平,利用养分系统研究法(ASI)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台子村土壤大、中、微量元素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台子村土壤NH_4^+-N、S、Zn、P、K、Mn、Fe、B养分均处于亏缺状态,其中的NH_4^+-N、S、Zn等养分低于临界值的土样数占总样数的30%以上,该地区N素为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K和有机质均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钙含量均处于高水平梯度,土壤有效镁含量大多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存在少量的土壤低镁区;缺硫土壤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系统研究法
青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于中阳
李月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且作物产量降低。土壤不仅是最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更是作物生长、养分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科学调...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且作物产量降低。土壤不仅是最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更是作物生长、养分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科学调节设施土壤质量、维护设施区域的生态环境、保障设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土壤有机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月梅
杨文辉
+1 位作者
高玉亭
塔林葛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1-54,58,共5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四大枸杞种植区德令哈、都兰、格尔木和乌兰土壤养分采样调查及样品测试,分析不同区域枸杞园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乌兰有机质含量最高,调查点中50%的样点分布在20~30g/kg范围内;德令哈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四大枸杞种植区德令哈、都兰、格尔木和乌兰土壤养分采样调查及样品测试,分析不同区域枸杞园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乌兰有机质含量最高,调查点中50%的样点分布在20~30g/kg范围内;德令哈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全地区前列,30.9%的样点分布在碱解氮大于200mg/kg范围;四大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德令哈、乌兰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分别有50.6%和75.0%样点分布在大于200mg/kg范围。都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94.4%的样点盐分含量低于5g/kg;柴达木盆地采集的184个土样的pH值变幅为7.6~9.6,平均pH值为8.4,不同地区间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中乌兰和德令哈土壤肥力水平最佳,其次为格尔木.都兰县土壤肥力水平最差,枸杞生产时应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特点有针对性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枸杞
土壤养分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尚花
李月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1,257,共6页
在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公顷分别施用纯氮0、75、150、225 kg,研究氮肥水平对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青杂12号的产量、养分吸收量、不同部位分配比例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磷肥、钾肥和...
在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公顷分别施用纯氮0、75、150、225 kg,研究氮肥水平对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青杂12号的产量、养分吸收量、不同部位分配比例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磷肥、钾肥和硼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75~225 kg·hm^-2可显著增加春油菜地上各部位产量,其中籽粒平均增产量为1274 kg·hm^-2,平均增产率为77%,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增加3116 kg·hm^-2,平均增产率为79%。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地上部氮素累积量(P<0.05),平均增加69%;在施氮水平为150~225 kg·hm^-2时,施氮可以显著促进春油菜磷、钾素的累积,累积量平均增加69%和239%。青杂12号成熟期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分配均表现为:籽粒>茎秆>角壳,分配比例平均为74.7%、19.5%和5.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杂12号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从28.2 kg·kg^-1下降到15.3 kg·kg^-1,增施氮肥后氮肥农学效率、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8.2 kg·kg^-1 N、32.8%、25.6 kg·kg^-1 N和59.1%。根据产投比结果分析,本试验条件下青海省春油菜推荐氮肥用量为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氮肥
产量
养分累积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助县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本措
李月梅
塔林葛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62-64,共3页
对互助县典型农业区26个种植黄瓜、番茄和辣椒的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缺乏施用有机肥意识,设施蔬菜栽培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互助县设施蔬菜区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分别达597、4644、779kg/hm^2,土壤养分投入过大...
对互助县典型农业区26个种植黄瓜、番茄和辣椒的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缺乏施用有机肥意识,设施蔬菜栽培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互助县设施蔬菜区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分别达597、4644、779kg/hm^2,土壤养分投入过大,磷肥尤为突出,低钾和不施钾的现象严重。每季黄瓜、番茄、辣椒N∶P2O5∶K2O平均为1∶1.51∶0.19,养分比例失衡,养分结构不合理。施入土壤的养分中,磷素养分存在大量盈余,平均盈余量为1231kg/hm^2;其次为氮,平均值为885kg/hm^2。黄瓜和辣椒设施土壤氮、磷盈余较大,对其少量补充氮、磷养分将能满足下季蔬菜的需求,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现状
主栽蔬菜
青海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月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43-1648,共6页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基底效应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在4.3%~118.9%。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8.9%和118.4%;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4.3%;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和65.2%。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分别为8.4%、10.8%和16.6%;土壤速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基底效应[C0/(C+C0)]为84.3%;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为49.0%。【结论】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盆地地形有关;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枸杞种植区施肥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枸杞种植区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
被引量:
5
9
作者
李月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5,80,共5页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主要分析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为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221个样点数据为基础,通过传统的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主要分析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为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221个样点数据为基础,通过传统的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主要盐分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并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制定的"青海省海西州农业土壤盐化程度分级标准",将柴达木盆地的土壤盐化程度分为5级。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变异系数范围在2.8%~597.7%,Cl^-、K^+、Na^+、全盐、Ca^2+和SO42-的变异系数较大,均高于100%,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2.8%,阳离子代换量(CEC)、有机质和HCO-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在10%~100%之间。全盐量与K^+、Ca^2+、Na^+、Mg2+、CO32-、SO42-和Cl^-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HCO-3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盐化程度的增加,全盐、K^+、Ca^2+、Na^+、Mg2+、SO42-和Cl^-含量也逐步提高,但CEC、有机质和HCO-3则越来越低。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盐渍化过程主要表现为Na^+和Cl^-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最终形成氯化物盐土。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有利于减轻土壤盐渍化,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盐渍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土壤盐渍化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月梅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3期14-17,共4页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其生态问题历来受到高度关注。枸杞产业是目前该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水肥耦合技术模式针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有效化利用、节水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其生态问题历来受到高度关注。枸杞产业是目前该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水肥耦合技术模式针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有效化利用、节水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肥料利用效率低下、忽视土壤水分养分基础条件、对枸杞生长发育特性缺乏了解、灌溉施肥设备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在调查分析柴达木盆地30000hm^2枸杞园土壤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枸杞生长特点及养分吸收特性,研制10余种枸杞现蕾期、花果期、幼龄期不同阶段枸杞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结合创新集成的滴灌施肥设施,集成了枸杞水肥耦合技术模式,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枸杞产业节水、节肥、水肥高效耦合和环境友好、高产优质的目标,为青海省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耦合
柴达木盆地
枸杞产业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村级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11
作者
李月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61-162,167,共3页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由大田种植转变为温室种植方式。为了探究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养分合理管控和肥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0个监测户多年的连续监测来分析土壤中大、中、...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由大田种植转变为温室种植方式。为了探究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养分合理管控和肥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0个监测户多年的连续监测来分析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1—2016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监测点土壤有机质缓慢提升,氮素处于较低水平,温室略高于大田。土壤有效磷自2001—2016年提升最快,大田增加了2.2倍,温室增加了4.7倍。钾素含量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温室中有效钾含量低于大田;土壤有效钙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有效镁总体呈增加趋势;有效硫年际间变异较大,总体上有所增加。监测初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除有效锌以外,有效态硼、铜、铁和锰均处于临界值以上。至2016年,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铜均无明显变化,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均较监测初期有所提升,5种微量元素在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温室
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本措
塔林葛娃
李月梅
李凤桐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44-249,共6页
基金
青海省农牧厅科技计划(编号:2017-NM-03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编号:2017-NKY-03)
文摘
为研究青海省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的时空累积特点,分别分层采集互助县、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4个典型设施农业(县)区34个1 m土体剖面样本,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和累积特点,并根据土壤中硝态氮残留进行淋失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设施农业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呈逐渐累积态势,尤其在连续种植15~20年后,1 m土体中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7.55 kg/hm^2、40.98 kg/hm^2、9.35 t/hm^2。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的剖面垂直分布规律相同,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农业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对环境风险不断增强,设施农业区连续种植10~15、15~20年,残留风险达到强度潜在污染等级,将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
关键词
青海高原
设施农业区
硝态氮
种植年限
风险等级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县级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2
作者
塔林葛娃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基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东部设施农业区氮磷累积特征及生态效应评价"(2017-NKY-03)
青海省农牧厅科技计划项目"青海省设施农业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项目"(2017-NM-032)
文摘
采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青海省大通县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县设施农业区1 588.8 hm2耕地可分为3级,其中,1级地IFI(养分综合评价指数)>0.64,面积为288.3 hm2,占总面积的18.1%;2级地IFI为0.52~0.64,面积1 254.2 hm2,占78.9%;3级地IFI<0.52,面积46.3 hm2,占2.9%。并采用归纳法,建立起包含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等地力要素的乐都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耕地地力评价
指标体系
青海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indicator system
Qinghai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尺度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3
作者
塔林葛娃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49-50,52,共3页
文摘
为指导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农田测土施肥,提高肥料管理的科学水平,利用养分系统研究法(ASI)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台子村土壤大、中、微量元素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台子村土壤NH_4^+-N、S、Zn、P、K、Mn、Fe、B养分均处于亏缺状态,其中的NH_4^+-N、S、Zn等养分低于临界值的土样数占总样数的30%以上,该地区N素为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P、K和有机质均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钙含量均处于高水平梯度,土壤有效镁含量大多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存在少量的土壤低镁区;缺硫土壤比例较大。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系统研究法
青海东部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于中阳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2019QZKK0303)。
文摘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且作物产量降低。土壤不仅是最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更是作物生长、养分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科学调节设施土壤质量、维护设施区域的生态环境、保障设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土壤有机碳
影响因素
Keywords
Facility agriculture
Soil organic carbon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月梅
杨文辉
高玉亭
塔林葛娃
机构
青海省农林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1-54,58,共5页
基金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N-A8)
文摘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四大枸杞种植区德令哈、都兰、格尔木和乌兰土壤养分采样调查及样品测试,分析不同区域枸杞园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乌兰有机质含量最高,调查点中50%的样点分布在20~30g/kg范围内;德令哈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全地区前列,30.9%的样点分布在碱解氮大于200mg/kg范围;四大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德令哈、乌兰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分别有50.6%和75.0%样点分布在大于200mg/kg范围。都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94.4%的样点盐分含量低于5g/kg;柴达木盆地采集的184个土样的pH值变幅为7.6~9.6,平均pH值为8.4,不同地区间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中乌兰和德令哈土壤肥力水平最佳,其次为格尔木.都兰县土壤肥力水平最差,枸杞生产时应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特点有针对性施肥。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枸杞
土壤养分
盐分
Keywords
Qaidam Basin
Lycium barbarrum
soil nutrients
soil salinity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尚花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1,25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90)。
文摘
在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公顷分别施用纯氮0、75、150、225 kg,研究氮肥水平对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青杂12号的产量、养分吸收量、不同部位分配比例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磷肥、钾肥和硼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75~225 kg·hm^-2可显著增加春油菜地上各部位产量,其中籽粒平均增产量为1274 kg·hm^-2,平均增产率为77%,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增加3116 kg·hm^-2,平均增产率为79%。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地上部氮素累积量(P<0.05),平均增加69%;在施氮水平为150~225 kg·hm^-2时,施氮可以显著促进春油菜磷、钾素的累积,累积量平均增加69%和239%。青杂12号成熟期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分配均表现为:籽粒>茎秆>角壳,分配比例平均为74.7%、19.5%和5.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杂12号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从28.2 kg·kg^-1下降到15.3 kg·kg^-1,增施氮肥后氮肥农学效率、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8.2 kg·kg^-1 N、32.8%、25.6 kg·kg^-1 N和59.1%。根据产投比结果分析,本试验条件下青海省春油菜推荐氮肥用量为150 kg·hm^-2。
关键词
春油菜
氮肥
产量
养分累积
氮肥利用效率
Keywords
spring rapeseed
nitrogen fertilizer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2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助县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本措
李月梅
塔林葛娃
机构
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62-64,共3页
基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2017-NKY-03)
青海省农牧厅科技计划(2017-NM-032)
文摘
对互助县典型农业区26个种植黄瓜、番茄和辣椒的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缺乏施用有机肥意识,设施蔬菜栽培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互助县设施蔬菜区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分别达597、4644、779kg/hm^2,土壤养分投入过大,磷肥尤为突出,低钾和不施钾的现象严重。每季黄瓜、番茄、辣椒N∶P2O5∶K2O平均为1∶1.51∶0.19,养分比例失衡,养分结构不合理。施入土壤的养分中,磷素养分存在大量盈余,平均盈余量为1231kg/hm^2;其次为氮,平均值为885kg/hm^2。黄瓜和辣椒设施土壤氮、磷盈余较大,对其少量补充氮、磷养分将能满足下季蔬菜的需求,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关键词
施肥现状
主栽蔬菜
青海互助
Keywords
fertilization status
main vegetable
Huzhu Qinghai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
实验
室培育基地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43-1648,共6页
基金
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NK-109)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水土资源分析与评估"(2014-NK-A4-1)
文摘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基底效应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在4.3%~118.9%。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8.9%和118.4%;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4.3%;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和65.2%。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分别为8.4%、10.8%和16.6%;土壤速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基底效应[C0/(C+C0)]为84.3%;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为49.0%。【结论】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盆地地形有关;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枸杞种植区施肥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枸杞种植区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Keywords
Qaidam basin
Lycium barbarrum planting area
Soil nutrients
Spatial variability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
被引量:
5
9
作者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5,80,共5页
基金
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NK-109)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枸杞水肥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2018-NKY-002)
文摘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主要分析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为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221个样点数据为基础,通过传统的Fisher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主要盐分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并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制定的"青海省海西州农业土壤盐化程度分级标准",将柴达木盆地的土壤盐化程度分为5级。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变异系数范围在2.8%~597.7%,Cl^-、K^+、Na^+、全盐、Ca^2+和SO42-的变异系数较大,均高于100%,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2.8%,阳离子代换量(CEC)、有机质和HCO-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在10%~100%之间。全盐量与K^+、Ca^2+、Na^+、Mg2+、CO32-、SO42-和Cl^-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HCO-3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盐化程度的增加,全盐、K^+、Ca^2+、Na^+、Mg2+、SO42-和Cl^-含量也逐步提高,但CEC、有机质和HCO-3则越来越低。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盐渍化过程主要表现为Na^+和Cl^-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最终形成氯化物盐土。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有利于减轻土壤盐渍化,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盐渍化土壤。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土壤盐渍化
分级标准
Keywords
Qaidam Basin
soil salinization
salinity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3期14-17,共4页
基金
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2017-NK-109)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专项“基于物联网的枸杞水肥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8-NKY-002)
文摘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其生态问题历来受到高度关注。枸杞产业是目前该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水肥耦合技术模式针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有效化利用、节水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肥料利用效率低下、忽视土壤水分养分基础条件、对枸杞生长发育特性缺乏了解、灌溉施肥设备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在调查分析柴达木盆地30000hm^2枸杞园土壤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枸杞生长特点及养分吸收特性,研制10余种枸杞现蕾期、花果期、幼龄期不同阶段枸杞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结合创新集成的滴灌施肥设施,集成了枸杞水肥耦合技术模式,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枸杞产业节水、节肥、水肥高效耦合和环境友好、高产优质的目标,为青海省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水肥耦合
柴达木盆地
枸杞产业
提质增效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村级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11
作者
李月梅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
科学
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61-162,167,共3页
基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2017-NKY-03)
文摘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由大田种植转变为温室种植方式。为了探究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养分合理管控和肥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0个监测户多年的连续监测来分析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1—2016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监测点土壤有机质缓慢提升,氮素处于较低水平,温室略高于大田。土壤有效磷自2001—2016年提升最快,大田增加了2.2倍,温室增加了4.7倍。钾素含量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温室中有效钾含量低于大田;土壤有效钙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有效镁总体呈增加趋势;有效硫年际间变异较大,总体上有所增加。监测初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除有效锌以外,有效态硼、铜、铁和锰均处于临界值以上。至2016年,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铜均无明显变化,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均较监测初期有所提升,5种微量元素在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温室
大田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李本措
塔林葛娃
李月梅
李凤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县级设施农业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塔林葛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东部农业区村级尺度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塔林葛娃
《农技服务》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研究
于中阳
李月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李月梅
杨文辉
高玉亭
塔林葛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尚花
李月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互助县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李本措
李月梅
塔林葛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李月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
李月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李月梅
《农业与技术》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村级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李月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