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春花 尹桂芳 +4 位作者 王艳青 孙道旺 卢文洁 陈蕤坤 王莉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3-999,1007,共8页
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 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越 陈玲 +7 位作者 张敦宇 肖素勤 殷富有 王玲仙 王波 钟巧芳 付坚 程在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8-1789,共12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8~0.7941,平均0.380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77~0.8876,平均0.7307;多态信息含量为0.3202~0.8777,平均0.6986。以地理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在不同州(市)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及Shannon’s指数最高,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说明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而昆明市与楚雄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较低,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分析显示,90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质内个体间,且种质间的基因流为2.8388,该值大于1,说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NJ聚类分析、PCA主成分分析及Stur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其中NJ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又在2大类群的基础上分为4个亚群,908份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并没有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交错分布于各个类群中。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州(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大,将为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云南 水稻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春花 王艳青 +1 位作者 卢文洁 王莉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1,287,共6页
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 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糯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雷涌涛 隆文杰 +2 位作者 周国雁 蔡青 伍少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云南省是糯玉米的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糯玉米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全省16个地州(市)78个县(市)都分布有糯玉米地方品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至今仍种植有被公认为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状的地方糯玉米品种四路糯... 云南省是糯玉米的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糯玉米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全省16个地州(市)78个县(市)都分布有糯玉米地方品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至今仍种植有被公认为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状的地方糯玉米品种四路糯。从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生态型或多样性、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过氧化物同工酶带型特征、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对云南省糯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分析了勐海四路糯玉米与缅甸糯玉米、锡金原始玉米的关系,以及糯玉米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的作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种质资源 研究与利用 多样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隆文杰 雷涌涛 +2 位作者 周国雁 伍少云 蔡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9-34,42,共7页
通过梳理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作物抗旱机理出发,归纳了不同鉴定时期、鉴定技术方法、评判指标、抗旱级别划分的异同,从中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抗旱性... 通过梳理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作物抗旱机理出发,归纳了不同鉴定时期、鉴定技术方法、评判指标、抗旱级别划分的异同,从中分析了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抗旱性资源的发掘利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抗旱性鉴定 方法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和松桃县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及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汤翠凤 张恩来 +6 位作者 李卫芬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陈丹 许明辉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6-985,共10页
本文以调查的行政区域(县、乡镇)、民族和生物资源用途为分析单元,采用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评估了贵州省贞丰县、松桃县6乡(镇)不同民族管理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结... 本文以调查的行政区域(县、乡镇)、民族和生物资源用途为分析单元,采用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评估了贵州省贞丰县、松桃县6乡(镇)不同民族管理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县物种的多样性水平都较高且相当,但松桃县3乡(镇)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贞丰县3镇的更高;苗族管理利用的物种多样性比布依族、土家族和汉族的更高。在农业生物资源用途分析单元内,松桃县寨英镇及布依族、土家族利用的粮食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正大乡和苗族利用的蔬菜及一年生经济作物物种、贞丰县鲁贡镇和松桃县寨英镇以及苗族、布依族管理的果树及多年生经济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和苗族利用的药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比其他乡镇、民族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调查 农业生物资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云南小麦种质资源的全生育期抗旱性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国雁 伍少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4,共6页
为满足云南旱地小麦育种对高产、抗旱资源的需求,以云麦39号、云麦42号及云选11-12为对照品种,在大田自然干旱胁迫和人工浇灌条件下,鉴定了圆锥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云南小麦和普通小麦5个亚种的地方品种及普通小麦过时品种(品系)... 为满足云南旱地小麦育种对高产、抗旱资源的需求,以云麦39号、云麦42号及云选11-12为对照品种,在大田自然干旱胁迫和人工浇灌条件下,鉴定了圆锥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云南小麦和普通小麦5个亚种的地方品种及普通小麦过时品种(品系)的196份材料的全生育期抗旱性,并分析了6类材料的抗旱指数差异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云麦42号的全生育期抗旱性较云麦39号和云选11-12更强,是发掘云南高产、抗旱小麦资源的最佳对照品种;2)以云麦42号为标准对照品种,筛选出了48份抗旱指数(IDR)≥1.1的抗旱资源,占参试材料24.2%;3)6类材料IDR有显著差异,依次为圆锥小麦>密穗小麦>云南小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地方品种>普通小麦过时品种或品系;4)抗旱指数与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每穗粒数(r=0.525*)和千粒质量(r=-0.719**)、浇灌条件下的单株有效分蘖(r=-0.399**)和千粒质量(r=0.342*)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3个性状可作为鉴定小麦品种和杂交低世代材料全生育期抗旱性的形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资源 全生育期 抗旱性 农艺性状 相关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 被引量:5
8
作者 汤翠凤 胡忠荣 +11 位作者 伍少云 李坤明 张丽琴 杨峰 金杰 徐福荣 阿新祥 杨雅云 张恩来 董超 张斐斐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1017,共7页
对云南省怒江僳傈族自治州兰坪、贡山、福贡3县4个乡怒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或经验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结果表明:在调查区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共有24科、49种、121份,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药用4类,分别... 对云南省怒江僳傈族自治州兰坪、贡山、福贡3县4个乡怒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或经验进行了较系统地调查、收集和整理。结果表明:在调查区怒族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共有24科、49种、121份,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药用4类,分别占收集样品的58.68%、19.83%、15.70%和5.79%;怒族利用这些农业生物资源的传统知识主要涉及食用、药用、文化宗教等方面,其中以食用和药用为主,在用途、用法上具有独到的地方,有非常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这说明农业生物资源不仅为怒族的基本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药品来源,也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族 农业生物资源 传统知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ⅩⅥ.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苏艳 杨忠义 +4 位作者 曹永生 刘义富 陈晓艳 奎丽梅 刘晓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基于云南"立体"的生态环境和特异的多民族生境条件下,分析研究了云南11类2640份地方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气候类型和气温中的表现,结果表明,云南11类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豆类>绿叶菜类>茄果类>芥菜类&... 基于云南"立体"的生态环境和特异的多民族生境条件下,分析研究了云南11类2640份地方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气候类型和气温中的表现,结果表明,云南11类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豆类>绿叶菜类>茄果类>芥菜类>白菜类>瓜类>根菜类>水生蔬菜>甘蓝类>薯芋类>葱韭类;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富聚地在全省均有分布,但集中在滇中地区,而亚热带是多样性的富聚气候带;14~15℃是蔬菜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温度段,也是多样性波动的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荞麦根结线虫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道旺 何成兴 +7 位作者 尹桂芳 卢文洁 王艳青 隆文杰 张艳军 胡选江 刘佳 王莉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73-2678,共6页
【目的】开展西南地区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研究,为该地区苦荞生产合理布局和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分析苦荞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 【目的】开展西南地区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研究,为该地区苦荞生产合理布局和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分析苦荞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前茬作物为烤烟,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发病株率为60.47%,病情指数为23.25;其次为甘蓝,发病株率为11.95%,病情指数为3.31;玉米、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套种、油菜及辣椒等前茬作物,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较轻,发病株率在均5%以下,病情指数在1.00以下;玛卡和休闲地,没有发现荞麦根结线虫危害。荞麦根结线虫病害级别和病情指数与苦荞产量的线性相关方程式分别为y=-0.4175x+3.086,R^(2)=0.1473,y=-4.604x+600.35,R^(2)=0.1652,2个方程式的a值分别为-0.4175和-4.604,R^(2)值分别为0.1473和0.1652。【结论】荞麦根结线虫的发生与危害,与前茬作物密切相关,其中烟后种植苦荞,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最重,玛卡和休闲地没有根结线虫病发生;根结线虫病对苦荞产量的影响虽然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苦荞 发病株率 病情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隆文杰 武晓阳 +3 位作者 周国雁 陈丹 伍少云 蔡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35-41,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 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的差异,并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北生态区的株高及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生态区,滇中生态区玉米穗粗、轴粗、千粒重、穗行数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滇东北生态区。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轴粗的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有显著差异,且滇南生态区的最大,滇中生态区的次之,滇东北生态区的最小;其余12个性状在滇南生态区的多样性指数虽然多数较滇中生态区的更高,但差异不显著;除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和全生育期3个性状外,另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滇东北与滇西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也显著不同,且为滇西北生态区高于滇东北生态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能被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了43份材料,第Ⅱ类群只有5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地方品种 数量性状 多样性 生态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番茄环纹斑点病毒的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立华 朱阳阳 +3 位作者 邱润霜 李博文 李靖 董家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4,共5页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是严重危害辣椒、番茄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番茄斑萎病毒科病毒,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ZSV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室内摩擦接种、病情指数调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D-ELISA)对40个辣...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是严重危害辣椒、番茄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番茄斑萎病毒科病毒,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TZSV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室内摩擦接种、病情指数调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D-ELISA)对40个辣椒栽培品种进行TZSV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丰达108、海南黄灯笼椒对TZSV表现为抗病(R);大果灯笼椒表现为感病(S);其余37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抗性鉴定 种质筛选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禾本科作物中ZmWRKY79同源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源达 陈玲 +10 位作者 杜云龙 刘学思 柯学 赵建屛 吴洪钦 刘鑫 李玉琢 朱文强 邢世军 程在全 钟巧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目的】玉米ZmWRKY79基因在合成植保素和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从不同禾本科作物中挖掘更多的ZmWRKY79同源基因,为玉米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提供抗逆境胁迫的候选基因。【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玉米Zm... 【目的】玉米ZmWRKY79基因在合成植保素和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从不同禾本科作物中挖掘更多的ZmWRKY79同源基因,为玉米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提供抗逆境胁迫的候选基因。【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玉米ZmWRKY79同源基因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可视化、功能结构域预测、进化关系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及非生物胁迫表达预测。【结果】在玉米、谷子、高粱、青稞、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水稻作物中共鉴定到9个ZmWRKY79同源基因,这些基因结构相似性较高,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均属于第III类WRKY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ZmWRKY79蛋白同源序列可被分为I和II类,不同成员间进化受纯化选择,其中ZmWRKY79蛋白与高粱SbWRKY54蛋白同源性较高,达到81.58%。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ZmWRKY79同源蛋白均在细胞核,说明ZmWRKY79同源基因均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ZmWRKY79同源基因的启动中主要包含组织特异性元件、应激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非生物胁迫表达预测表明,ZmWRKY53和ZmWRKY74 2个ZmWRKY79的同源基因被确定为受逆境胁迫诱导。【结论】在7种禾本科作物中鉴定到9个ZmWRKY79同源基因,这些同源基因可能具有抗逆功能,为禾本科作物抗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基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WRKY79 同源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份国外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王艳青 李春花 +4 位作者 卢文洁 孙道旺 尹桂芳 陆平 王莉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7-894,共8页
本研究对引自国外的135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数量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及特异种质筛选。结果表明,该批藜麦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变异系数从大到小的7个数量性状依次为产量(57.8%)、单株... 本研究对引自国外的135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数量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及特异种质筛选。结果表明,该批藜麦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变异系数从大到小的7个数量性状依次为产量(57.8%)、单株粒重(57.4%)、茎粗(27.6%)、千粒重(22.5%)、株高(21.9%)、主花序长(19.4%)和生育期(13.9%);遗传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的8个质量性状依次为主花序色(1.44)、籽粒色(1.43)、茎色(1.38)、籽粒形状(0.88)、幼苗心叶叶色(0.79)、主花序形状(0.78)、籽粒光泽(0.63)和子叶颜色(0.08);藜麦产量与千粒重、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6.537%,第1主成分主要与株型、花序型和生育期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植株和花序颜色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籽粒大小、形状有关,第5主成分主要与籽粒颜色有关;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7.5时将135份藜麦种质划分为6类,其中第Ⅱ类群产量最高;有31份特异种质具有早熟、矮秆、粗秆、大粒、长花序、结实率好和产量高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定琴 陈玲 +5 位作者 李维蛟 柯学 余腾琼 李娥贤 黄兴奇 程在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6-393,共8页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栽培稻来源的抗病基因数量有限,并且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谱窄。因此,从野生稻中发掘抗病基因,将有利于培育抗病谱广且抗病能力强的水...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栽培稻来源的抗病基因数量有限,并且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谱窄。因此,从野生稻中发掘抗病基因,将有利于培育抗病谱广且抗病能力强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抗性鉴定和PCR分析,检测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结果表明,云南野生稻对2个代表性白叶枯病菌Y8和PXO99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疣粒野生稻甚至达到免疫的程度。功能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种野生稻中均不含xa5、xa13和Xa21抗病基因,元江普通野生稻含Xa23和Xa3/Xa26基因或其同源基因,景洪普通野生稻中含Xa1、Xa3/Xa26和Xa27基因或同源基因,药用野生稻含Xa3/Xa26基因或同源基因,而疣粒野生稻含有Xa27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和克隆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功能区段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继琼 杨奕 +2 位作者 孙一丁 王炎炎 许明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变异的分析与认识是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资源的基础.对来源于云南省56个县(市)的218份地方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 第二编码区功能位点区段的609个碱基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在此序列上有18个变... 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变异的分析与认识是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资源的基础.对来源于云南省56个县(市)的218份地方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 第二编码区功能位点区段的609个碱基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在此序列上有18个变异位点,存在46种DNA单倍型和28种蛋白类型,其中DNA 单倍型Pita-H1、Pita-H2、Pita-H6频率较高,三者比例分别为17.89%、29.82%、20.18%,合计67.89%,是云南的优势单倍型,而其他单倍型频率较低,频率0.46%-3.67%.携带Pita 抗性基因(编码区第2752位功能位点碱基为G)的品种共61个,占供试材料的27.98%,其中39个品种(占63.93%)与越南抗性品种Tetep序列一致.Pita 抗性基因在水稻各亚种和生态型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籼稻中的频率为35.06%,粳稻中为24.11%,水稻中31.03%,陆稻中21.92%,黏稻中30.77%,糯稻中18.37%.Pita 抗性基因在云南省广泛分布,36县(市)检测到了Pita 抗性基因,但南部地区频率高于其他地区,且有的县频率较高,呈小集中的特点,海拔2200m 以上的7个品种未能检测到Pita 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稻瘟病 Pi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苦荞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春花 卢文洁 +1 位作者 王艳青 王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17,724,共7页
为揭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3个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苦荞资源中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3.2%。应... 为揭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3个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苦荞资源中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3.2%。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苦荞12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9.14%。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3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9.39水平上可聚为3个大类,可区分为生育期较长型、生育期中等、生育期较短型。其中第2类的株高适中、生育期适中、千粒质量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选育优良品种(系)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苦荞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素勤 殷富有 +18 位作者 张绍松 余腾琼 陈玲 柯学 付坚 张敦宇 钟巧芳 李定琴 陈越 孙治旭 岳英 郭顺云 王玲仙 黄兴奇 杨雅云 王波 曾民 李娥贤 程在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502,共9页
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 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为了加强云南野生稻资源的保护,近年来,我们对云南野生稻资源开展了原生境保护(物理隔离方式和主流化方式)及非原生境保护(种质库、种质圃、细胞库和DNA库)等保护技术研究,明确了各种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保护了云南野生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了丰富的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资源 居群 原生境保护 非原生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部分地区荞麦根结线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成兴 王群 +7 位作者 卢文洁 王艳青 李春花 吴文伟 黄月揖 马俊平 胡先奇 王莉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8-211,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 近年来,随着我国荞麦面积的迅速增加,根结线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荞麦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于2014年对西南10个地区17个乡镇秋播苦荞麦根结线虫的分布、发生种类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危害荞麦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大多数为单一种群,23.5%的样品为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花生根结线虫)组成的混合种群。调查发现前作为烟草或马铃薯的地块,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为6.0%~77.5%,病情指数为1.4~26.1,而前作为玉米的荞麦根结线虫则较轻,被害株率最高为16.0%,相应病情指数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根结线虫 种类鉴定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h,Pi2,Pi9,Pi5 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贵州禾中的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继琼 孙一丁 +6 位作者 杨奕 李进斌 陈惠查 焦爱霞 谭金玉 阮仁超 许明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7-2222,共6页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 【目的】了解"贵州禾"携带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明确其利用价值。【方法】对来自贵州省黎平、从江、雷山、榕江、荔波5个县的82份"贵州禾"品种在云南宜良(海拔1600 m)条件下鉴定了其田间叶稻瘟抗性,并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kh、Pi2、Pi9、Pi5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结果】46个品种对叶瘟表现高抗(0~1级),占56. 1%,表明多数贵州禾对云南宜良的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贵州禾通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Pi5(32. 35%)、Pikh(30. 86%)基因频率相对较高,而Pi9(2. 56%)和Pi2(2. 47%)频率较低;这4个基因可以组合成0、Pikh、Pi5、Pi9、Pi5+Pikh、Pi2+Pi5、Pi9+Pi5等7种基因型,其比例分别是50%、21. 95%、14. 63%、1. 22%、8. 54%、2. 44%、1. 22%,即50%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每个县分布有其中2~6种基因型,从江县61. 54%的品种不携带这4个抗性基因,0型是优势类型,黎平县的优势类型是0型(46. 43%)和Pikh型(42. 86%),荔波县基因型达到6种,比从江县(4种)和黎平县(3种)多,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品种类型相对丰富; 0、Pikh、Pi5+Pikh和Pi5这4种基因型平均抗性分别为2. 39、1. 28、1. 57和1. 17级,Pikh、Pi5+Pikh和Pi5这3种基因型平均抗性明显高于0型,说明田间叶瘟抗性与所检测的Pi5、Pikh基因有一定的关联,携带0个基因的部分品种在田间也表现出对叶稻瘟抗性,表明这些材料携带所检测的4个基因之外的抗性基因。【结论】研究结果为挖掘和利用贵州禾种稻瘟病抗性基因资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贵州禾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