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FP标记的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侵染西瓜过程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春强 梁慧施 +1 位作者 夏亦荠 彭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935-1939,共5页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西瓜尖孢镰刀菌FON中,并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标记菌株侵染西瓜的过程。结果显示,转化子连续转接4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菌株FON中;利用GFP标记菌株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西瓜尖孢镰刀菌FON中,并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标记菌株侵染西瓜的过程。结果显示,转化子连续转接4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菌株FON中;利用GFP标记菌株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侵染西瓜苗的过程,发现在1/2 MS培养的西瓜苗中,FON经过48 h侵染即可进入西瓜的根维管束,第3天便进入茎维管束,第4天进入叶维管束(包括叶柄和叶脉);在土壤盆栽条件下,侵染后2 d FON进入西瓜的根维管束,第9天进入茎维管束,第11天进入叶维管束。培养基培养与土壤盆栽相比,培养基栽培FON侵染的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 GFP 西瓜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木薯几种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其与耐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康冬鸽 李瑞梅 +1 位作者 胡新文 郭建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908-911,共4页
以木薯华南8号和6号组培苗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低温胁迫时间处理下的细胞保护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木薯品种的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OD... 以木薯华南8号和6号组培苗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低温胁迫时间处理下的细胞保护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木薯品种的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OD和CAT先上升后下降,种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类型及其培养条件的改良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德冠 孙雪飘 +2 位作者 付莉莉 马帅 张家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290-1295,共6页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但有些心形胚不能进一步发育成鱼雷胚,在后继培养中会分化成畸形胚;体胚发生不具同步性,在鱼雷胚旁又长出次生胚。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共分9种类型,发现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产生连体胚现象,该类胚能正常发育成植株。不同胚状体培养条件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说明,暗培养诱导胚状体2个月后再转移至500 lx弱光照条件下培养10~15 d,然后再转移至出苗培养基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在诱导胚胎发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结果表明,稀土具有提高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率的效果,其中以添加1 mg/L稀土培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药培养 体胚发生 体胚类型 改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枝条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性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郑鹏 何静 +4 位作者 常凯军 张盛敏 谭德冠 孙雪飘 张家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程序,从橡胶树枝条中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2个目,2个科,7个属,其优势菌群为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通过温度测定,确定橡胶树内生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 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程序,从橡胶树枝条中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2个目,2个科,7个属,其优势菌群为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通过温度测定,确定橡胶树内生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内生真菌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和橡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e)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ITBB2-2对两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最好,ITBB2-10和ITBB2-15次之,ITBB2-3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作用明显而对橡胶炭疽病菌拮抗作用不明显,其它内生真菌对两种植物病原菌无拮抗作用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内生真菌 香蕉枯萎病 橡胶炭疽病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时空表达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新征 言普 +1 位作者 沈文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510-514,共5页
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ζ-胡萝卜素转化成链孢红素,并催化链孢红素向番茄红素的转化。ZDS是限速酶,在植物果实颜色和花色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番木瓜黄果品种Dwarf solo和... 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ζ-胡萝卜素转化成链孢红素,并催化链孢红素向番茄红素的转化。ZDS是限速酶,在植物果实颜色和花色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番木瓜黄果品种Dwarf solo和红果品种Sunrise solo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I荧光染料法,对2个番木瓜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及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ZDS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花、叶片中均可检测到ZDS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表达量存在组织和部位上的差异。ZDS基因在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比花中的高,花中的比叶中的高。ZDS基因在Sunrisesolo(红果肉)番木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逐渐增强,且变化显著,而在Dwarf solo(黄果肉)番木瓜果实早期表达增强,成熟后期则表达趋为稳定。2个番木瓜品种成熟果肉中ZDS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红果肉中的表达量高于黄果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游离小孢子培养 被引量:3
6
作者 谭德冠 吴煜 +3 位作者 孙雪飘 付莉莉 马帅 张家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840-844,共5页
以橡胶树品种海垦2号为材料,对橡胶树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其成熟培养体系提供基础。小孢子的提取采用直接研磨法和间接研磨法进行,结果发现以间接研磨法为佳,虽然工作量大,但污染率低、杂质少、培养效果好。对... 以橡胶树品种海垦2号为材料,对橡胶树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其成熟培养体系提供基础。小孢子的提取采用直接研磨法和间接研磨法进行,结果发现以间接研磨法为佳,虽然工作量大,但污染率低、杂质少、培养效果好。对小孢子分别进行高温热击、Starvation Medium B溶液、对照预处理试验,发现用Starvation Medium B溶液预处理小孢子2 d有利于小孢子分化。不同的碳源比较发现麦芽糖培养效果较蔗糖好。对诱导培养基的组分、pH研究发现,以改良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外源激素2,4-D 0.5 gm/L、KT 0.5 mg/L,pH 6.6时诱导效果好,小孢子分化率达8.33%。小孢子的分化以B途径为主,初步获得小孢子分化的细胞团和微愈伤。同时以橡胶树小孢子为受体进行电激转化试验,瞬时表达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部分小孢子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游离小孢子培养 诱导培养基 微愈伤 电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硅的功能和转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俊刚 赵婷婷 +4 位作者 杨本鹏 冯翠莲 蔡文伟 熊国如 张树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359-17361,17364,共4页
从生物学角度对植物吸收、积累硅以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水稻硅转运蛋白克隆、表达、定位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转运蛋白 吸收模式 积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pds基因时空表达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新征 言普 +1 位作者 沈文涛 周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以番木瓜黄果肉品种Dwarf solo和红果肉品种Sunrise solo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个番木瓜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以及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5个时期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 以番木瓜黄果肉品种Dwarf solo和红果肉品种Sunrise solo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个番木瓜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以及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5个时期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花、叶片中,pds在转录水平上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部位pds表达量存在差异,在成熟果实中最高,其次为花、叶;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成熟过程中,pds的表达逐渐增加,以在红果中的增加变化更为明显,且pds在红果肉中的表达量高于黄果肉。因此,pds基因可能在调控番木瓜果肉颜色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今后将对番木瓜果实中psy、zds、lcy-e等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以全面研究番木瓜类胡萝卜素合成及果肉颜色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 基因表达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丽 沈文涛 +1 位作者 言谱 周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番木瓜具有3种性别类型,性别遗传机制较复杂。对番木瓜性别决定、性染色体、性别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基因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性别决定位点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及性别表达机理在定向改良番木... 番木瓜具有3种性别类型,性别遗传机制较复杂。对番木瓜性别决定、性染色体、性别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基因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性别决定位点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及性别表达机理在定向改良番木瓜的性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性染色体 MSY 性别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不同性别基因表达cDNA-AFLP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亚丽 沈文涛 +1 位作者 熊建平 周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468-471,共4页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每种性别植株都有特异性条带,其中雄性株14条、雌性株13条、两性株9条。将获得的部分差异TDF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进行Blastx和Blastn比对,其中一部分差异片段为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另一部分差异片段序列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植物甾醇类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分裂原活化蛋白酶基因、与端粒相连的核酸序列、杨树叶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及拟南芥花和花蕾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cDNA-AFLP技术可在幼苗期鉴定番木瓜的植株性别,不同番木瓜植株性别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植物体一系列功能基因调控植株性别发育及生长发育的综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多重PCR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燕芳 郑金龙 +5 位作者 刘巧莲 陈河龙 高建明 习金根 张世清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71-75,共5页
通过菌丝生长法对芦笋茎枯病进行15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实验,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嘧啶核苷悬浮剂和20%噻菌铜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 通过菌丝生长法对芦笋茎枯病进行15种药剂的室内筛选实验,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70%甲基托布津的EC50和EC95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嘧啶核苷悬浮剂和20%噻菌铜的EC50和EC95最大。通过对药剂抑菌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生产上使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25%阿米西达、50%异菌脲、80%代森锰锌和30%爱苗防治芦笋茎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拟茎点霉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基因组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军瑜 王俊刚 +2 位作者 蔡文伟 张树珍 李晓君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探讨一种简单有效提取甘蔗基因组RNA的方法,分别用改良盐酸胍法、CTAB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甘蔗叶片基因组RNA,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改良盐酸胍法对甘蔗基因组RNA的提取有较好的效果,适合进行甘蔗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 甘蔗 基因组RNA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种质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燕芳 刘巧莲 +4 位作者 陈河龙 郑金龙 高建明 张世清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75-77,93,共4页
为了解不同芦笋种质对茎枯病的抗性差异,采用孢子喷雾法对其幼苗进行喷雾后48 h保湿处理,7 d后统计分析各种质的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野生型大理天门冬和B7/TX-4病情指数均为0,为免疫种质;井冈701、TC山东、井冈全雄(2)、B... 为了解不同芦笋种质对茎枯病的抗性差异,采用孢子喷雾法对其幼苗进行喷雾后48 h保湿处理,7 d后统计分析各种质的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野生型大理天门冬和B7/TX-4病情指数均为0,为免疫种质;井冈701、TC山东、井冈全雄(2)、B4-a/B20-a(紫)、B19-c(H)、B2-a/SD、B3/TX-6,病情指数均小于20,为中抗种质;太平洋2000病情指数为81.25,为感病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茎枯病 种质 抗病性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第一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文伟 张树珍 +5 位作者 王俊刚 熊国如 伍苏然 王文治 罗尊喜 杨本鹏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对第1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1年新植和2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表明:粤糖55号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抗病性能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集成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型口蹄疫T/B细胞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谭昕 肖旭倩 +3 位作者 言普 沈文涛 王亚 周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175,共4页
通过对(pMD-xsB/xsT/xsBT/xsBTT)4个克隆载体进行PCR,在(xsB/xsT/xsBT/xsBTT)目的基因前接入引导肽序列(用Y表示),克隆中间载体(pMD-xsYB/xsYT/xsYBT/xsYBTT),再利用同尾酶的酶切及连接得到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 I-xsYB/xsYT/xsYBT/xs... 通过对(pMD-xsB/xsT/xsBT/xsBTT)4个克隆载体进行PCR,在(xsB/xsT/xsBT/xsBTT)目的基因前接入引导肽序列(用Y表示),克隆中间载体(pMD-xsYB/xsYT/xsYBT/xsYBTT),再利用同尾酶的酶切及连接得到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 I-xsYB/xsYT/xsYBT/xsYBTT)。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为下一步热研2号柱花草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多表位融合基因 引导肽序列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研究进展
16
作者 肖旭倩 胡正龙 +2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周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38,共3页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饲疫苗的原理、方法和优点,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口蹄疫 转基因植物 可饲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柱花草的研究
17
作者 肖旭倩 胡正龙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王冬梅 周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获得含有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4种不同组合的转基因柱花草植株。【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双酶切4个中间载体和质粒pBI121,回收连接后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 T/xsBT/xsBTT)及相应农杆菌工程菌株... 【目的】获得含有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4种不同组合的转基因柱花草植株。【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ac I双酶切4个中间载体和质粒pBI121,回收连接后获得4个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xsB/xs T/xsBT/xsBTT)及相应农杆菌工程菌株,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Ⅱ)子叶叶盘。采用卡那霉素筛选,特异引物和转基因检测引物进行PCR及RT-PCR检测不同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36株抗性转化株,经PCR检测有16株为阳性,RT-PCR检测后有11株为阳性,表明4种组合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获得转录。【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同型与异型FMDV之间多抗原表位基因不同融合方式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疫病毒 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柱花草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cat1基因敲除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小琳 李春强 +3 位作者 杨景豪 李文彬 孙建波 彭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5-342,共8页
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受到巴西蕉诱导上调表达,为研究cat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Foc4的cat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 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受到巴西蕉诱导上调表达,为研究cat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Foc4的cat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at1基因缺失对Foc4的菌丝、孢子形态、菌落生长、抗渗透压胁迫和细胞壁选择性压力等没有影响;但引起菌株抵抗外源氧胁迫、细胞壁穿透能力、纤维素利用能力减弱和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显示cat1基因的产物通过清除香蕉分泌的活性氧在Foc4对香蕉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并参与病原菌对寄主纤维素成分的代谢。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cat1基因 基因敲除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PRSV-VPg蛋白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正龙 肖旭倩 +3 位作者 沈文涛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1013-1018,共6页
为研究番木瓜环斑病毒P型株系(PRSV-P)的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轰击洋葱表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结果。结果表明:番木瓜eIF4E与P型PRSV-VPg,西瓜eI... 为研究番木瓜环斑病毒P型株系(PRSV-P)的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轰击洋葱表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结果。结果表明:番木瓜eIF4E与P型PRSV-VPg,西瓜eIF4E与P型PRSV-VPg蛋白均发生互作。eIF4E与VPg的互作为研究通过转基因方法抑制或过量表达突变关键位点的寄主因子,阻断关键因子互作获得抗病植株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os恢复系统筛选与番木瓜环斑病毒CI互作的寄主因子
20
作者 潘雪莹 沈文涛 +4 位作者 言普 高乐 庹德财 黎小瑛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应用Sos恢复系统(Sos recruitment system)筛选可能与番木瓜环斑病毒CI(Cylindrical inclusion protein,圆柱形内含体蛋白)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因子,通过营养缺陷、温度敏感筛选、回转验证、序列测定和同源比对分析,获得1种候选的互作寄... 应用Sos恢复系统(Sos recruitment system)筛选可能与番木瓜环斑病毒CI(Cylindrical inclusion protein,圆柱形内含体蛋白)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因子,通过营养缺陷、温度敏感筛选、回转验证、序列测定和同源比对分析,获得1种候选的互作寄主蛋白,该蛋白与植物的叶绿体延伸因子Tu(Elongation factor Tu,EF-Tu)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对其在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致病与植物防御过程中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CI Sos恢复系统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