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秋葵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龚霄 姜永超 +3 位作者 周伟 刘洋洋 李积华 林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29-333,共5页
黄秋葵属于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草本开花植物,其绿色豆荚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潜在益生功效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从营养学角度,秋葵果荚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具有增稠、稳定等一系列... 黄秋葵属于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草本开花植物,其绿色豆荚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潜在益生功效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从营养学角度,秋葵果荚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具有增稠、稳定等一系列独特的食品加工性能,秋葵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在功能特性方面,黄秋葵具有降血脂、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目前,黄秋葵保鲜主要采用真空预冷以及低温配合保鲜方式。黄秋葵产品主要集中在罐头、干制品、以及复合饮品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黄秋葵的营养和功能特性、贮藏与保鲜、加工等进展,在综述黄秋葵营养与保健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产品的开发研究进行探讨,综述了黄秋葵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为黄秋葵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营养与保健 贮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清除豇豆农药残留的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丽静 程盛华 +3 位作者 李积华 黄茂芳 唐永富 朱德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 为研究茶树油清除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该试验选取豇豆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和水溶性茶树油等清洗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豇豆内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清除率。供试7种农药中,水胺硫磷、马拉硫磷、氧乐果、三唑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速灭威在豇豆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0.395、1.690、6.524、10.719、0.160、12.104和23.057mg/kg。茶树油处理后检测结果表明,茶树油具有清除残留在豇豆中农药的能力,清除效果随茶树油浓度增加而增强;清除有机磷类农药效果较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明显。茶树油比去离子水、市售果蔬农残清洗剂清除农药残留效果显著,同时,相同浓度的水溶性茶树油比相应茶树油清除农药残留能力强。0.8%水溶性茶树油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分别为水胺硫磷80.48%,马拉硫磷94.54%,三唑磷82.79%,毒死蜱84.58%,氧乐果72.20%,氯氰菊酯80.51%,速灭威72.21%。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茶树油可作为有开发前景的果蔬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食用油 清除 茶树油 豇豆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叶黄檀精油功能活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良坤 张苏慧 +6 位作者 周伟 李积华 魏晓奕 崔丽虹 袁源 王绥鑫 万明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5-51,共7页
本文主要测定斜叶黄檀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多酚和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斜叶黄檀精油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以金黄色葡萄球菌(G+)、化脓性链球菌(G+)、大肠杆菌(G-)、铜绿假单胞菌(G-)、鼠伤寒沙... 本文主要测定斜叶黄檀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多酚和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斜叶黄檀精油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以金黄色葡萄球菌(G+)、化脓性链球菌(G+)、大肠杆菌(G-)、铜绿假单胞菌(G-)、鼠伤寒沙门氏菌(G-)以及白色念珠菌(真菌)为待测菌,评价精油的抑菌效果,通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评价精油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斜叶黄檀精油在浓度为0.18 mg/m 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达到70%左右,在浓度分别为0.18 mg/m L和1 mg/m L时,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吸光度值均达到0.4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83、11.50和10.25 mm,呈现中敏程度的抑制性,但对三种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精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要强于阳性对照熊果苷,在浓度为0.1 mg/m L抑制率将近90%。本文得出斜叶黄檀精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比较完善的介绍了斜叶黄檀精油的功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抑菌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不同部位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芍丹 李积华 +2 位作者 唐永富 黄晓兵 林丽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7-1741,共5页
探讨中国热带水果菠萝蜜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ABTS法及水杨酸法3种方法研究了菠萝蜜果皮、果肉、种皮、种子4个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抑制率和半抑制率IC50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菠萝蜜各部位对DPPH·,ABTS·,&#... 探讨中国热带水果菠萝蜜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ABTS法及水杨酸法3种方法研究了菠萝蜜果皮、果肉、种皮、种子4个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抑制率和半抑制率IC50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菠萝蜜各部位对DPPH·,ABTS·,·O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清除力大小表现为:果皮>种皮>果肉>种子;可知,菠萝蜜果皮、果肉、种子、种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 OH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义军 袁源 +3 位作者 刘洋洋 张帆 李积华 李思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研究了互叶白千层枝条的成熟度、热风干燥及物料状态对其精油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互叶白千层嫩叶提取的精油中烯醇类物质的含量比老叶中的含量高,烯类物质含量比老叶中低;热风干燥导致精油...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研究了互叶白千层枝条的成熟度、热风干燥及物料状态对其精油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互叶白千层嫩叶提取的精油中烯醇类物质的含量比老叶中的含量高,烯类物质含量比老叶中低;热风干燥导致精油中松油烯-4-醇含量降低,1,8-桉叶素含量增加,其它组分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物料发酵后,烯醇类物质含量降低,烯类物质及1,8-桉叶素含量增加。因此,互叶白千层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精油,需要根据枝条的生长情况把握好收割时间,同时收割好物料及时进行加工,避免堆积引起发酵,在生产能力较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将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延长加工时间,缓解生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提取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志萍 黄茂芳 +2 位作者 静玮 张文华 罗荣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2-286,共5页
采用超滤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考察了超滤操作压力、温度、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通量和截留率这两个超滤的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理想状态(压力(0.184±0.007)MPa、温度(10±0.5)℃、浓缩倍数16倍)时,菠萝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89.4... 采用超滤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考察了超滤操作压力、温度、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通量和截留率这两个超滤的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理想状态(压力(0.184±0.007)MPa、温度(10±0.5)℃、浓缩倍数16倍)时,菠萝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89.4倍,酶活回收率相应达到79.3%,比TiO2多孔陶瓷柱层析纯化倍数多81.4倍,且回收率提高了31.3%。超滤法大大减少实验使用场地和设备使用量,酶活回收率好、所得比酶活率高,起到高度纯化的作用,而且此法操作简单、处理果汁量大,反映超滤法较适合生产高纯度菠萝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纯化 菠萝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天然橡胶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湿法母炼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廖禄生 张福全 +5 位作者 王兵兵 汪月琼 胡彦师 许逵 钟杰平 彭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7-1393,共7页
将乳胶状的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作为界面改性剂应用于NR/白炭黑的湿法混炼,通过对比ENR改性处理的湿法母炼胶(NES)和未经改性处理的湿法母炼胶(NS),研究ENR对湿法母炼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料中的填料-填料网络主要是在硫化初期填... 将乳胶状的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作为界面改性剂应用于NR/白炭黑的湿法混炼,通过对比ENR改性处理的湿法母炼胶(NES)和未经改性处理的湿法母炼胶(NS),研究ENR对湿法母炼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料中的填料-填料网络主要是在硫化初期填料絮凝而形成,通过热处理能够降低NES的填料絮凝速率。与NS相比,不管有没有偶联剂存在,NES均具有更低的絮凝速率常数和由此导致的更弱的填料-填料网络;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胶料的300%定伸应力和耐磨性提高,且NES的提高幅度更大。分析认为,ENR一方面在白炭黑表面形成聚合物层,防止填料的絮凝;另一方面能够与硅烷偶联剂起协同作用改善填料-橡胶界面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炭黑 环氧化天然橡胶 湿法混炼 母炼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固定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志萍 黄茂芳 +2 位作者 张文华 罗荣琼 静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66-169,共4页
采用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的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固定化菠萝蛋白酶,具有工艺简便、条件温和及操作方便的特点。考察了给酶量、pH和时间对固定化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酶量25mg/mL、pH5.0、固定化时间22h时,固定化酶的酶活为603U/g。... 采用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的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固定化菠萝蛋白酶,具有工艺简便、条件温和及操作方便的特点。考察了给酶量、pH和时间对固定化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酶量25mg/mL、pH5.0、固定化时间22h时,固定化酶的酶活为603U/g。介孔二氧化硅固定的菠萝蛋白酶在50℃水浴60min后,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在92%以上,说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较高。该固定酶持续操作三次后,使用活性逐渐衰减,但第3次相对酶活仍然达38.5%,反映了菠萝蛋白酶分子与载体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而且固定的菠萝蛋白酶有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电镜 固定化 菠萝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果皮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芍丹 李积华 +3 位作者 黄晓兵 静玮 刘洋洋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2-85,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菠萝蜜果皮石油醚、乙酸乙酯、水三个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ABTS、FRAP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考察了各个部位中多酚、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乙酸乙酯部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46、1.... 为了深入研究菠萝蜜果皮石油醚、乙酸乙酯、水三个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ABTS、FRAP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考察了各个部位中多酚、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乙酸乙酯部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46、1.102mg/g,而水部含量最低,分别为0.593、0.029mg/g。不同部位中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部(EA)>石油醚部(PE)>水部(W),其中乙酸乙酯部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最高可达到94%,对ABTS+自由基抑制率可达99.1%,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可达952.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果皮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低温诱导结晶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东华 汪月琼 +6 位作者 钟杰平 李普旺 廖禄生 许逵 秦云霞 王兵兵 彭政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59-64,共6页
天然橡胶(NR)的结晶性能是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凝固方法制备了NR生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蛋白质、水溶物、丙酮溶物对NR生胶低温诱导结晶过程中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和... 天然橡胶(NR)的结晶性能是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凝固方法制备了NR生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蛋白质、水溶物、丙酮溶物对NR生胶低温诱导结晶过程中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和丙酮溶物可以促进NR的结晶并提高结晶度,水溶物则阻碍NR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结晶 蛋白质 水溶物 丙酮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法混炼的天然橡胶/白炭黑/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禄生 张福全 +5 位作者 王兵兵 汪月琼 胡彦师 许逵 钟杰平 彭政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93-98,共6页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含50 phr白炭黑的天然橡胶(NR)/白炭黑母炼胶,为改善湿法母炼胶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添加炭黑作为第二相填料,研究炭黑用量和混炼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的加入顺序对NR/白炭黑/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含50 phr白炭黑的天然橡胶(NR)/白炭黑母炼胶,为改善湿法母炼胶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添加炭黑作为第二相填料,研究炭黑用量和混炼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的加入顺序对NR/白炭黑/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处理工序之后加入炭黑,能够增强填料-橡胶相互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定伸应力和耐磨性;在热处理工序之前加入炭黑,能够发挥白炭黑/炭黑的协同效应,改善填料分散性,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抗湿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炭黑 炭黑 湿法混炼 混炼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牡蛎壳粉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乐凡 曾宗强 +4 位作者 汪志芬 廖双泉 彭政 李思东 钟杰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用稀土偶联剂对牡蛎壳粉进行改性,通过与天然橡胶共混制备天然橡胶/牡蛎壳粉复合材料。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牡蛎壳粉粒径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结果表明,牡蛎壳粉的粒径在150~275 nm范... 用稀土偶联剂对牡蛎壳粉进行改性,通过与天然橡胶共混制备天然橡胶/牡蛎壳粉复合材料。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牡蛎壳粉粒径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结果表明,牡蛎壳粉的粒径在150~275 nm范围,平均粒径为209 nm,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保留了牡蛎壳粉和天然橡胶的特征吸收。在硫化时,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减小,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而牡蛎壳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转矩值增大,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增加,硫化返原现象消失。总体来说,牡蛎壳粉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牡蛎壳粉 稀土偶联剂 硫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低温硫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明哲 方蕾 杨春亮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77-79,共3页
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加工中的重要工序,温度对制品硫化效果乃至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低温硫化技术在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优势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天然橡胶的加工生产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硫化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火龙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良坤 魏晓奕 +2 位作者 林丽静 崔丽虹 袁源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第5期16-19,共4页
通过对Lactobacillus casei LK-1发酵火龙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的生长特性,在16 h可达到发酵稳定期,发酵过程中可利用葡萄糖、果糖等作为代谢底物,代谢产生的是乳酸,而不是乙酸。火龙果在发酵18 h后,感官评价可接受程度最佳。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CASEI LK-1 发酵 火龙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湿法母炼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禄生 王兵兵 +5 位作者 张福全 汪月琼 胡彦师 许逵 钟杰平 彭政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为提高天然橡胶(NR)/白炭黑湿法母炼胶的耐磨性能,将蒙脱土(MMT)作为第2填料加入母炼胶中,研究MMT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能够显著提高填料的分散性、降低胶料的滚动阻力、提高抗湿滑性;在MMT用量为2 phr时,胶料的耐磨性明... 为提高天然橡胶(NR)/白炭黑湿法母炼胶的耐磨性能,将蒙脱土(MMT)作为第2填料加入母炼胶中,研究MMT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能够显著提高填料的分散性、降低胶料的滚动阻力、提高抗湿滑性;在MMT用量为2 phr时,胶料的耐磨性明显提高,而当MMT用量过大时,则会导致胶料强度、弹性和耐磨性下降。说明MMT对NR/白炭黑湿法母炼胶具有高效补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白炭黑 蒙脱土 湿法混炼 母炼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树攀爬装置的关键部件磨损特性分析
16
作者 张帆 宫杰 +5 位作者 范海阔 张强 黄晖 夏文 刘义军 付云飞 《热带农业工程》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提高椰子采摘工作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设计出一款简易椰树攀爬装置,并运用超景深显微技术对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磨损特性分析。模仿人类爬树动作,确定了攀爬装置的运动方式,完成对样机的设计;设计0-1 000 N的循环载荷攀爬试验,运用超... 为提高椰子采摘工作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设计出一款简易椰树攀爬装置,并运用超景深显微技术对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磨损特性分析。模仿人类爬树动作,确定了攀爬装置的运动方式,完成对样机的设计;设计0-1 000 N的循环载荷攀爬试验,运用超景深显微镜的变焦镜头VH-200R瞬时拍摄了不同阶段的关键部件(支撑架、支撑杆以及钢丝绳)磨损状态。结果表明:攀爬装置在反复工作过程中,3个关键部件均因受到较大应力并发生变形,随着承重载荷的增加,变形程度逐渐加剧,磨损程度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景深显微镜 关键部件 椰树攀爬装置 攀爬实验 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提取液在发酵过程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倩 夏杏洲 +4 位作者 周伟 廖良坤 李积华 彭芍丹 郭长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辣木叶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得到辣木叶提取液,利用植物乳杆菌S35作为发酵菌株,在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72 h,对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营养成分(还原糖、黄酮、多酚、有机酸),体外抗氧化活... 以辣木叶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得到辣木叶提取液,利用植物乳杆菌S35作为发酵菌株,在接种量为1%,发酵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72 h,对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营养成分(还原糖、黄酮、多酚、有机酸),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 H和可溶性固形物呈下降趋势,总酸呈现上升的趋势。还原糖随发酵时间的增加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黄酮、多酚先升后降,在发酵24 h和32 h达到最高,含量分别为223.11 mg/L和106.00 mg/L。有机酸中草酸无明显变化,柠檬酸,琥珀酸,丙酮酸,乙酸均有下降,乳酸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增加,后略有下降,在发酵40 h达到最高,含量为135.43 mg/L。在发酵过程中,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在发酵32 h、8 h和32 h到达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9%、64%和60%。结论:乳酸菌发酵能提高辣木叶提取液中黄酮和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将为辣木发酵制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提取液 乳酸菌 发酵 抗氧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斜叶黄檀精油工艺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苏慧 廖良坤 +5 位作者 魏晓奕 崔丽虹 袁源 王绥鑫 万明正 李积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1-796,共6页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斜叶黄檀中的精油,并分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斜叶黄檀精油中的... 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斜叶黄檀中的精油,并分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斜叶黄檀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75℃,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精油的得率为4.7573%;从斜叶黄檀精油中共鉴定出13种挥发性组分,主要成分是榄香素和甲基丁香酚,分别占92.33%和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叶黄檀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提取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膳食纤维南酸枣软糖配方优化及其质构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飞 陈军 +4 位作者 刘成梅 罗舜菁 凌华山 刘继延 万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3,共7页
在对南酸枣肉和枣皮中营养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以南酸枣皮为膳食纤维来源,正交试验优化高膳食纤维南酸枣软糖配方;采用TPA质构分析法,研究了混合糖浆中麦芽糖浆与蔗糖比例、枣皮、明胶溶液的添加量对软糖质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 在对南酸枣肉和枣皮中营养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以南酸枣皮为膳食纤维来源,正交试验优化高膳食纤维南酸枣软糖配方;采用TPA质构分析法,研究了混合糖浆中麦芽糖浆与蔗糖比例、枣皮、明胶溶液的添加量对软糖质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在枣肉和枣皮中均有较高含量,且枣皮中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枣肉(P<0.05);软糖中麦芽糖浆与蔗糖的比例和枣皮添加量对硬度、黏度和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明胶溶液添加量对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最佳的软糖配方为:按原料总质量为100%计,麦芽糖浆与蔗糖比例1∶1(麦芽糖浆34.25%,蔗糖34.25%),枣皮3.5%,明胶溶液12%,枣肉16%,所得软糖产品口感良好,酸甜适中,南酸枣风味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软糖 高膳食纤维 质构性质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番荔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志华 龚霄 +3 位作者 刘洋洋 赵钰莹 周伟 彭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4-268,274,共6页
以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为原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25℃)对采后番荔枝呼吸速率、木质素与总酚含量等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贮藏前后番荔枝果实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5℃贮藏条件下,番荔枝硬度迅速下降,失重率明显上升,可溶性... 以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为原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25℃)对采后番荔枝呼吸速率、木质素与总酚含量等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贮藏前后番荔枝果实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5℃贮藏条件下,番荔枝硬度迅速下降,失重率明显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4℃贮藏的番荔枝硬度缓慢下降,并且到贮藏第14 d,失重率仅为5.21%;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番荔枝果实细胞表面均出现很多孔隙,木质素颗粒沿细胞壁内侧沉积,形成完全木质化的细胞。木质素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期间均呈增加趋势,但在贮藏第5 d,25℃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增加了44.47%,而4℃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仅增加了30.48%;25℃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4℃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25℃贮藏的番荔枝在第2 d出现跃变高峰,呼吸速率达到600.23 mg/kg·h,而4℃贮藏条件番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低温贮藏显著抑制番荔枝的呼吸强度,有效延缓果实木质化进程,更利于番荔枝果实采后品质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品质特性 保鲜 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