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Ⅶ.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 被引量:33
1
作者 赵连生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屈雪寅 甄云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共5页
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和乳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对主要国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限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国家限量的异同及原因,介绍了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 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和乳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对主要国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限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国家限量的异同及原因,介绍了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风险评估进行综合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风险因子 体细胞数 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Ⅲ.兽药残留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荣伟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共10页
作者对主要乳品贸易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规定的牛奶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模式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在兽药限量规定上的异同及原因,并就完善中国牛奶中兽药残留限量规定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牛奶 兽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Ⅰ.总述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加启 郑楠 +2 位作者 许晓敏 韩荣伟 屈雪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开展牛奶中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提出风险因子的分类、预警和消除措施,是国际上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农业部奶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农... 通过开展牛奶中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提出风险因子的分类、预警和消除措施,是国际上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农业部奶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激素类药物残留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形成的系列结果将陆续刊出,以期对我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的分析、预警和消除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风险因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Ⅳ.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留限量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且对相关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生乳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Ⅱ.霉菌毒素 被引量:8
5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各国及组织制定的限量值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完善中国牛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限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Ⅴ.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6
6
作者 屈雪寅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共7页
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作者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及禁用标准作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其所制定的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作了综述。
关键词 激素类药物 残留 限量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Ⅵ.污染物 被引量:3
7
作者 甄云鹏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共6页
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 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污染物 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举办第一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国际会议”的通知
8
《中国奶牛》 2009年第3期45-45,共1页
为进一步加强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兹定于2009年5月4日~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
关键词 牛奶质量 改良中心 会议 奶牛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中IgG和乳铁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金波 王加启 +4 位作者 李珊珊 甄云鹏 刘光磊 卜登攀 刘开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170-174,共5页
功能乳制品的加工失活是目前乳制品工业中的重要难题。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于乳中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IgG)和乳铁蛋白(Lf)的影响。本研究参照目前乳品工业中常用的热处理方式,共选用12种温度和时间组合。结果表明,乳品加工... 功能乳制品的加工失活是目前乳制品工业中的重要难题。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于乳中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IgG)和乳铁蛋白(Lf)的影响。本研究参照目前乳品工业中常用的热处理方式,共选用12种温度和时间组合。结果表明,乳品加工过程中的均质化处理提高了乳中IgG以及Lf的活性;不同的温度与时间的热处理方式组合可以显著的影响乳中IgG和Lf的活性;综合考虑乳中IgG和Lf活性变化,本研究表明70~75℃,15s的加工工艺适合于这两种功能性蛋白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牛奶 IGG 乳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成像系统SDS-PAGE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乳铁蛋白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珊珊 王加启 +5 位作者 魏宏阳 张春刚 刘光磊 赵圣国 卜登攀 周凌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83-288,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市场上乳及乳制品中的乳铁蛋白含量的简便方法——SDS-PAGE法,采集了10种液态奶、4种奶酪、3种乳清蛋白粉、4种酸奶和4种奶粉,利用SDS-PAGE法分离乳铁蛋白,并优化了分离胶的浓度、电压、上样量和染色方法。经优化的SDS-...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市场上乳及乳制品中的乳铁蛋白含量的简便方法——SDS-PAGE法,采集了10种液态奶、4种奶酪、3种乳清蛋白粉、4种酸奶和4种奶粉,利用SDS-PAGE法分离乳铁蛋白,并优化了分离胶的浓度、电压、上样量和染色方法。经优化的SDS-PAGE法的操作条件为:分离胶浓度为12%,浓缩胶电压为120V,分离胶电压为200V,改良的考马斯亮蓝染色,乳铁蛋白标准品的点样浓度为0.1111mg/mL,点样量为12μL。采用此电泳条件分离不同乳及乳制品中的乳铁蛋白,运用凝胶成像系统测得乳铁蛋白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且测得的含量均高于其检出限和定量限。同一样品同一块胶,同一样品不同凝胶乳铁蛋白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说明利用本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SDS-PAGE 乳铁蛋白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在牛奶生产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晋辉 郑楠 +2 位作者 杨永新 张养东 李松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1,共11页
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反应物质的结构组成,还能够随着成分含量变化形成不同响应值,红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畜产品的化学成分含量检测和质量评估。牛奶是人类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营养成分和质量的准确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生产意义... 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反应物质的结构组成,还能够随着成分含量变化形成不同响应值,红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畜产品的化学成分含量检测和质量评估。牛奶是人类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营养成分和质量的准确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生产意义。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牛奶生产中各个环节中的应用,通过测定牛奶成分的含量,红外技术被用于产品定价和品质评价;掺假物质在牛奶中会引起光谱的变化,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建立为牛奶质量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便捷途径;牧场生产中,光谱被用于诊断奶牛酮病、机体能量状态。该文对近年来国外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成分和凝集性能预测、掺假和质量检测、奶牛健康养殖等方面文献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乳蛋白成分、脂肪酸、凝集性能等牛奶性状红外光谱模型以及牛奶光谱特征,对不同研究中模型性能进行比较,以较为全面的评估光谱技术在牛奶性状、质量和奶牛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并为今后的检测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无损检测 红外光谱 牛奶性状 掺假 牧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来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美霞 文芳 +3 位作者 郑楠 杨晋辉 张勇 陈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8,共5页
综述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残留风险,以及目前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微生物法、碘量法、酸定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仪器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检测人员及研究工作者提供一... 综述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残留风险,以及目前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微生物法、碘量法、酸定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仪器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检测人员及研究工作者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牛奶 残留 风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珊珊 高海娜 +4 位作者 赵圣国 郑楠 张养东 王加启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6-92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和7个试验组,采用无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对照组不添加组氨酸,试验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0.60、1.20、2.40、4.80、9.60、19.20 mmol/L的组氨酸。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 h增殖情况;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β-酪蛋白和8个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当组氨酸浓度为0.15~9.60 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数量均增加。2)β-酪蛋白表达量随组氨酸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与对照组相比,组氨酸的添加可极显著促进各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1);试验组中,随着组氨酸浓度的升高,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81)]和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P-e EF2(Thr5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而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Thr389)]的蛋白表达增加;当组氨酸浓度为2.40 mmol/L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Tyr1007/1008)]、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Thr37)]和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 IF2α(Ser5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Tyr694)]、磷酸化m TOR调控蛋白[P-raptor(Ser863)]和m TOR复合物1中的绑定蛋白(GβL)蛋白在组氨酸浓度为9.60 mmol/L时表达量最高。综合可知,组氨酸的添加可通过促进JAK2-STAT5信号通路中P-JAK2(Tyr1007/1008)和PSTAT5(Tyr694)蛋白的表达来进而调控β-酪蛋白表达。最适浓度(0.15~9.60 mmol/L)范围内的组氨酸还可通过m TORC1的P-raptor(Ser863)蛋白作用于下游靶点P-4EBP1(Thr37)来促进β-酪蛋白表达,最终调控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细胞增殖 酪氨酸激酶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Β-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来源、转化及危害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亚男 王加启 郑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1,共8页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种类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s)、赭曲霉毒素(OTs)、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FUM)、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T-2)等。牛奶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饲料,本文在国内外已有...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种类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s)、赭曲霉毒素(OTs)、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FUM)、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T-2)等。牛奶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饲料,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牛奶中霉菌毒素来源、转化以及危害、限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牛奶 来源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中旺 刘辉 +7 位作者 刘威 卜登攀 孙鹏 王加启 余雄 杨开伦 王志明 于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77-278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方式下,饲喂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62.25±37.85)kg,泌乳天数(123.64±10.67)d,胎次(1.23±0.42)胎,日产奶量(26.58±1.58)kg],根...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方式下,饲喂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62.25±37.85)kg,泌乳天数(123.64±10.67)d,胎次(1.23±0.42)胎,日产奶量(26.58±1.58)kg],根据体重、泌乳天数、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3、15、30 g/kg。预试期12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随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呈显著的线性降低(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脂较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并且以添加3 g/kg组的效果较好;正试期末,3、15 g/kg组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 g/kg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半胱胺盐酸盐能有效缓解散栏饲养的泌乳中期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 g/kg半胱胺盐酸盐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盐酸盐 热应激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及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海娜 韩荣伟 +3 位作者 郑楠 胡菡 李发弟 王加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5,共9页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MTT法检测细胞12h和24h的增殖和利用qRT-PCR技术检测4个编码酪蛋白基因和8个mTOR信号通路中与乳蛋白合成翻译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12h,浓度为0.5~24mmol/L时,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5);添加赖氨酸24h,浓度为0.5~8mmol/L时,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1).当赖氨酸的添加浓度为0.5~16 mmol/L时,CSN1S1、CSN1S2、CSN2和CSN3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当赖氨酸添加量为0.5~16mmol/L时,mTOR和rapto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时,下游通路信号因子S6K1、4EBP1和eEF2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rps6基因表达上调,eIF4E基因表达下调,但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补充赖氨酸能显著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的合成,这一过程与mTOR信号通路介导蛋白质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酪蛋白 MTOR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风险排序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楠 李松励 +1 位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1,共3页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毒性、限量等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牛奶中霉菌毒素进行风险排序,为对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风险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牛奶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定性或定量测定对于牛奶中霉菌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TLC法、HPLC法、LC-MS法、ELISA法等牛奶中霉菌毒素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检测方法的发展,为牛奶中霉菌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亚男 王加启 郑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8-2236,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而是对其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2011年发生的牛奶中黄曲霉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及乳制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乳及乳制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而是对其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2011年发生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含量超标事件,以及相比于成人,婴幼儿更易受到牛奶中AFM_1的损害,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乳及乳制品中存在的AFM_1污染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乳及乳制品中AFM_1的来源与生物学性质、污染与限量标准、检测与防控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M1 乳及乳制品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主要霉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牛奶中主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菌素等。作者对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展牛奶霉菌毒素风险分析提供毒理学数据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