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及奶制品中酸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兵耀 王加启 +7 位作者 李发弟 郑楠 张养东 文芳 赵慧芬 苏传友 张晓音 李松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8,60,共6页
酸度是衡量牛奶新鲜度的重要指标,生乳中的酸度来源有两种: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自然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生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主要来源于生乳中的酪蛋白、白蛋白、柠檬酸盐、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发酵酸度是指生乳在贮存运输... 酸度是衡量牛奶新鲜度的重要指标,生乳中的酸度来源有两种: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自然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生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主要来源于生乳中的酪蛋白、白蛋白、柠檬酸盐、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发酵酸度是指生乳在贮存运输的过程中,由细菌的侵入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的酸性物质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为了保障牛奶质量和安全,部分国家和地区对牛奶中酸度进行了规定。本文对酸度与奶及奶制品质量安全的关系、影响酸度的因素和酸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生乳酸度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酸度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Ⅶ.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连生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屈雪寅 甄云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共5页
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和乳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对主要国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限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国家限量的异同及原因,介绍了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 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和乳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对主要国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限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主要国家限量的异同及原因,介绍了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对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风险评估进行综合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风险因子 体细胞数 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Ⅰ.总述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加启 郑楠 +2 位作者 许晓敏 韩荣伟 屈雪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开展牛奶中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提出风险因子的分类、预警和消除措施,是国际上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农业部奶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农... 通过开展牛奶中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提出风险因子的分类、预警和消除措施,是国际上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农业部奶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激素类药物残留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形成的系列结果将陆续刊出,以期对我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的分析、预警和消除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风险因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Ⅲ.兽药残留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荣伟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共10页
作者对主要乳品贸易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规定的牛奶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模式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在兽药限量规定上的异同及原因,并就完善中国牛奶中兽药残留限量规定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牛奶 兽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Ⅳ.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留限量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且对相关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生乳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Ⅱ.霉菌毒素 被引量:8
6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各国及组织制定的限量值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完善中国牛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限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Ⅴ.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6
7
作者 屈雪寅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共7页
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作者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及禁用标准作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其所制定的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作了综述。
关键词 激素类药物 残留 限量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Ⅵ.污染物 被引量:3
8
作者 甄云鹏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共6页
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 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污染物 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来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美霞 文芳 +3 位作者 郑楠 杨晋辉 张勇 陈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8,共5页
综述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残留风险,以及目前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微生物法、碘量法、酸定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仪器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检测人员及研究工作者提供一... 综述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残留风险,以及目前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微生物法、碘量法、酸定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仪器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检测人员及研究工作者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牛奶 残留 风险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乳果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萌萌 王加启 +1 位作者 卜登攀 魏宏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7,共4页
乳果糖是牛乳热处理过程中乳糖异构化而形成的双糖。本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乳中乳果糖现有的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乳果糖在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等不同加工工艺液态乳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探讨了乳果... 乳果糖是牛乳热处理过程中乳糖异构化而形成的双糖。本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乳中乳果糖现有的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乳果糖在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等不同加工工艺液态乳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探讨了乳果糖在复原乳检测中的应用。由于乳果糖对牛乳热处理的热敏感性较好,因此利用乳果糖作为评估液态乳热处理效应指标,对建立乳品质量评价体系和解决我国的复原乳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乳果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及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海娜 韩荣伟 +3 位作者 郑楠 胡菡 李发弟 王加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5,共9页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MTT法检测细胞12h和24h的增殖和利用qRT-PCR技术检测4个编码酪蛋白基因和8个mTOR信号通路中与乳蛋白合成翻译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12h,浓度为0.5~24mmol/L时,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5);添加赖氨酸24h,浓度为0.5~8mmol/L时,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1).当赖氨酸的添加浓度为0.5~16 mmol/L时,CSN1S1、CSN1S2、CSN2和CSN3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当赖氨酸添加量为0.5~16mmol/L时,mTOR和rapto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时,下游通路信号因子S6K1、4EBP1和eEF2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rps6基因表达上调,eIF4E基因表达下调,但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补充赖氨酸能显著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的合成,这一过程与mTOR信号通路介导蛋白质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酪蛋白 MTOR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风险排序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楠 李松励 +1 位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1,共3页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毒性、限量等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牛奶中霉菌毒素进行风险排序,为对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风险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牛奶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定性或定量测定对于牛奶中霉菌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TLC法、HPLC法、LC-MS法、ELISA法等牛奶中霉菌毒素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检测方法的发展,为牛奶中霉菌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主要霉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牛奶中主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菌素等。作者对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展牛奶霉菌毒素风险分析提供毒理学数据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汞的风险分析
15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许晓敏 屈雪寅 韩荣伟 黄良策 叶巧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共3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存在形式 来源 危害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杜兵耀 马晨 +1 位作者 杨开伦 余雄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生理特点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牛乳成分的影响以及热敏感指标的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晋辉 李松励 +2 位作者 郑楠 文芳 王加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2-308,共7页
热加工可以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也会对牛乳成分产生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乳清蛋白变性和凝集、乳糖异构化和降解、美拉德反应等理化反应会依次发生,这些反应中活性成分(例如碱性磷酸酶和乳清蛋白)的减少或反应... 热加工可以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也会对牛乳成分产生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乳清蛋白变性和凝集、乳糖异构化和降解、美拉德反应等理化反应会依次发生,这些反应中活性成分(例如碱性磷酸酶和乳清蛋白)的减少或反应产物的生成(例如乳果糖和糠氨酸)都可作为热加工强度的标识。本文对牛乳的热加工条件、牛乳在受热情况出现的理化变化以及相应的热敏感成分的变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成分 热处理 热敏感指标 热诱导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液态乳中乳清蛋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屈雪寅 郑楠 +4 位作者 李松励 文芳 孟璐 杨晋辉 王加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7-313,共7页
牛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牛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使乳中乳清蛋白发生变性,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活性,进而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本文对乳业发达国家液态乳的主要加工方式... 牛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牛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使乳中乳清蛋白发生变性,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活性,进而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本文对乳业发达国家液态乳的主要加工方式以及热处理过程对4种乳清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热处理 Β-乳球蛋白 Α-乳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兰欣怡 李发弟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8-323,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生鲜乳中,严重威胁生鲜乳质量安全。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检测方法和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生鲜乳中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生鲜乳中,严重威胁生鲜乳质量安全。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检测方法和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致病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指数及危害系数(HQ)评价生乳中重金属残留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屈雪寅 郑楠 +3 位作者 韩荣伟 李松励 周雪巍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27,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生乳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的方法,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且对于生乳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残留及没有残留限量的重金属残留,以慢性非致癌性风险HQ值进行描述,与参考剂量相比较,... 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生乳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的方法,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且对于生乳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残留及没有残留限量的重金属残留,以慢性非致癌性风险HQ值进行描述,与参考剂量相比较,进而确定其对于成人饮用的安全性。对中国2个奶业主产区的20个生乳中的砷、铅、铬、汞、铝、镍进行了污染分析及危害描述,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重金属 污染指数 危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