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栽时期与栽培方式对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霞 郑华斌 +3 位作者 孔午圆 姚林 贺慧 黄璜 《作物研究》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以湘杂油6号为材料,于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肥力均匀的稻田自然丘块上,以平作与垄作二种方式研究不同移栽期与栽培方式下地积温对油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积温在移栽至现蕾期、终花至成熟期对干... 以湘杂油6号为材料,于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肥力均匀的稻田自然丘块上,以平作与垄作二种方式研究不同移栽期与栽培方式下地积温对油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积温在移栽至现蕾期、终花至成熟期对干物质积累起决定性作用,过早移栽与过晚移栽对干物质积累都不利;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各生育时期内的地积温下降,油菜的各阶段发育也相应推迟,阶段发育的天数大多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垄作比平作更有利于地积温的积累;垄栽比平栽能减少移栽时期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期 垄作 干物质 地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林 郑华斌 +2 位作者 刘建霞 贺慧 黄璜 《作物研究》 201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栽培和垄作梯式栽培下,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根系及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水分胁迫水平相一致;轻度胁迫可以促进...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栽培和垄作梯式栽培下,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根系及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水分胁迫水平相一致;轻度胁迫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中度、重度胁迫则抑制根系生长;轻度胁迫可增加水稻的实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水稻产量提高14.2%和16.1%,耗水量降低10.4%和10.3%,水分利用率提高21.8%和22.7%,而中度胁迫则使水稻产量降低23.5%和21.3%,耗水量降低12.3%和11.4%,水分利用率下降12.2%和11.8%,重度胁迫使水稻产量降低41.6%和45.4%,耗水量降低15.6%和16.1%,水分利用率下降30.4%和35.3%。与传统栽培相比,垄作梯式栽培下水稻叶面积、根系氧化活力平均增加11.5%和20.5%,产量平均提高15.2%,水分利用率平均提高17.3%。因此,分蘖期轻度控水和垄作栽培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垄作栽培 分蘖期 水分胁迫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南部双季稻栽培CH_4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环境成本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建凯 贺治洲 +3 位作者 尹明 谢振宇 郑华斌 黄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95-2302,共8页
CH4和N2O是水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重要温室气体.本文评估了中国中部和南部双季稻生产CH4和N2O排放及潜在温室效应环境成本.通过评估1992~2011年华中、华南10省(区)CH4和N2O排放量和环境成本发现:(1)20 a间,华中、华南CH4和N2O... CH4和N2O是水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重要温室气体.本文评估了中国中部和南部双季稻生产CH4和N2O排放及潜在温室效应环境成本.通过评估1992~2011年华中、华南10省(区)CH4和N2O排放量和环境成本发现:(1)20 a间,华中、华南CH4和N2O年均排放总量变化趋势一致,呈“V”字走势,2003年为转折点.(2)1992~1996、1997~2001、2002~2006、2007~2011年华中、华南CH4和N2O年均排放量表现逐渐下降,近几年排放量有增加态势;单位面积排放量逐渐增加;CH4和N2O排放量对应环境成本变化与其一致.(3)华中CH4、N2O年均排放总量分别为200.13、0.66万t,单位面积排放量分别为234.89、0.89 kg/hm2.华南CH4、N2O年均排放总量分别为125.42、0.48万t,单位面积排放量分别为216.78、1.17 kg/hm2.(4)华中CH4、N2O年均排放量环境成本分别为7.05、0.41亿美元,单位面积成本分别为98.65、5.54美元/hm2;华南CH4、N2O年均排放量环境成本分别为4.60、0.40亿美元,单位面积成本为91.05、7.25美元/hm2.(5)华中的湖南和江西CH4、N2O分别占华中排放总量的68.02%、61.07%,华南的广东和广西CH4、N2O分别占华南排放总量的80.49%、75.51%,需重点考虑减少这些地区的CH4、N2O排放,降低生产环境成本.由此可见,中国中南部双季水稻种植CH4、N2O排放量和环境成本较高,需要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减排措施,适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环境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CH4 N2O 温室效应 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与秧龄对秧苗素质及其垄作梯式栽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霞 郑华斌 +2 位作者 姚林 贺慧 黄璜 《作物研究》 2014年第4期345-348,357,共5页
以湘晚籼13号为材料,于2013年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肥力均匀的稻田自然丘块上,研究播种量与秧龄对秧苗素质及其垄作梯式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40 d秧龄,均以30 d秧龄的秧苗素质最好;同一秧龄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株... 以湘晚籼13号为材料,于2013年在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肥力均匀的稻田自然丘块上,研究播种量与秧龄对秧苗素质及其垄作梯式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40 d秧龄,均以30 d秧龄的秧苗素质最好;同一秧龄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降低,根系活力与发根力在低播量下最强,株高受播种量影响不显著。垄作梯式栽培产量表现为秧龄越短,产量越高。40 d长秧龄不利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的增加,减产严重。秧龄20 d的水稻产量比秧龄30 d的产量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龄 播种量 垄作梯式栽培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抑制作物光合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汪本福 黄金鹏 +3 位作者 杨晓龙 程建平 赵锋 陈少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628-5632,共5页
从叶绿体色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光合酶、活性氧代谢等方面阐述了干旱胁迫降低作物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原因。现有的研究表明,在作物遭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即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胞间... 从叶绿体色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光合酶、活性氧代谢等方面阐述了干旱胁迫降低作物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原因。现有的研究表明,在作物遭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即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进而降低光合速率;在重度胁迫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即光合器官的光合活性下降,非气孔限制影响因素较复杂。要深入了解干旱胁迫降低光合作用的机理,除了加强形态、生理水平的研究外,还要从分子生物技术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各相关生理过程,利用基因工程手段,选育新的耐旱高光效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气孔限制 非气孔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及遗传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金鹏 汪本福 +4 位作者 杨晓龙 赵锋 陈少愚 李阳 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4期6113-6117,共5页
综合分析了未来中国水稻生产面临的缺水问题,季节性以及时空地域的差别成为水稻生产的限制因子,这将使粮食生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作物研究学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灌溉措施的改良对于提高水分的高效利用有显著的作用;抗旱品种... 综合分析了未来中国水稻生产面临的缺水问题,季节性以及时空地域的差别成为水稻生产的限制因子,这将使粮食生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作物研究学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灌溉措施的改良对于提高水分的高效利用有显著的作用;抗旱品种的筛选和旱作水稻栽培技术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稻抗旱节水能力;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转基因技术以及QTL分析的结合,对于从遗传学方面改善水稻自身的水分生产潜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中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大水资源匮乏问题,传统的节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起到缓解作用,而挖掘、改善水稻自身的节水潜力,发挥生物节水功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节水 栽培 抗旱育种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金鹏 汪本福 周本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25-6229,共5页
分析了农业节水在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当前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状况,并指出当前粮食安全存在的水资源隐患,为保证粮食安全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可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节水 水资源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炜 龙文飞 +1 位作者 唐志伟 傅志强 《作物研究》 2018年第3期175-179,共5页
为了探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人插人收模式的晚稻产量最... 为了探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轻简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与物质转运的影响,于2016年在湖南省冷水滩区梯冲田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人插人收模式的晚稻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高1.03%~24.15%;产量与千粒重和每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水稻茎鞘和叶片物质输出率为23.62%~37.79%,物质转换率为18.82%~40.47%,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晚稻免耕人栽机收模式最高;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转运特性的影响高于茎鞘,对物质输出率的影响高于物质转换率,对表观输出量的影响相对较低。综合考虑水稻产量、适度规模化生产和农村劳动力条件,开发适宜农机具,改进机插抛秧技术,梯冲田水稻生产应以早稻旋耕抛栽机收,早稻生长后期蓄水,晚稻免耕机插(抛栽)机收模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轻简栽培 产量 物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菌筛选及其活性物质初步鉴定
9
作者 胡洪涛 张亚妮 +10 位作者 张舒 李金泉 张佑宏 汪本福 曹春霞 任淑惠 朱志刚 姚经武 龙同 黄大野 杨自文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3期164-167,169,共5页
从湖北、安徽等地的水稻、小麦、豇豆、西瓜等种植区采集土壤,进行了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到20株对11种重要作物病原真菌,如水稻稻瘟菌、小麦赤霉菌、豇豆根腐菌、西瓜枯萎菌等,具有不同拮抗活性的细菌,其中2株具有广... 从湖北、安徽等地的水稻、小麦、豇豆、西瓜等种植区采集土壤,进行了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到20株对11种重要作物病原真菌,如水稻稻瘟菌、小麦赤霉菌、豇豆根腐菌、西瓜枯萎菌等,具有不同拮抗活性的细菌,其中2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其中一株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制备和结构初步鉴定,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烯类物质,分子量为803.67。继续深入研究抗菌物质结构和抑菌机理,将有助于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稻瘟菌 赤霉菌 抑菌 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郑华斌 姚林 +3 位作者 刘建霞 贺慧 陈阳 黄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77,共11页
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的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垄作梯式栽培技术(两种垄规格)和垄厢栽培技术(3种厢规格)对水稻产量和根系性状的影响。与平作栽培(T0)相比,窄垄作梯式栽培(T1)... 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杂交稻汕优6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的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垄作梯式栽培技术(两种垄规格)和垄厢栽培技术(3种厢规格)对水稻产量和根系性状的影响。与平作栽培(T0)相比,窄垄作梯式栽培(T1)和垄厢栽培(T3)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T1的产量最高,比T0平均增产22.2%(17.1%~27.2%),其次T3平均增产10.4%(5.8%~15.0%),但随着垄宽或厢宽的增加,产量增幅逐渐下降。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良好的根系特性(根系氧化力、根表面吸收面积、根系孔隙度)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是上述两种栽培技术增产的重要原因。同时,根解剖结构表明垄作梯式栽培的根皮层减小、中柱和导管面积增大,增强了水分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栽培方式 垄畦(厢)栽培 垄宽 厢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水稻镉吸收差异及镉对水稻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贺慧 陈灿 +3 位作者 郑华斌 刘建霞 姚林 黄璜 《作物研究》 201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研究镉对水稻污染的生理生物学的作用机制,筛选富镉或低吸镉的水稻基因型品种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绿色食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综述了稻田镉污染的现状、危害,水稻镉吸收积累差异以及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镉对水稻污染的生理生物学的作用机制,筛选富镉或低吸镉的水稻基因型品种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绿色食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综述了稻田镉污染的现状、危害,水稻镉吸收积累差异以及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吸收累积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穗期干旱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晓龙 汪本福 +2 位作者 陈亮 曹凑贵 李萍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1,146,共5页
以籼型常规稻黄华占(HHZ)、籼型三系杂交稻珞优8号(LY8)和冈优527(GY527)、粳稻WDR129等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生理性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势、气叶温差等)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干旱胁迫导致... 以籼型常规稻黄华占(HHZ)、籼型三系杂交稻珞优8号(LY8)和冈优527(GY527)、粳稻WDR129等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生理性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势、气叶温差等)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干旱胁迫导致水稻产量严重下降,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下降;干旱胁迫使叶片的水势下降,叶片温度升高,气叶温差减小,气孔导度降低,叶片气孔关闭,蒸腾速率下降,最终导致光合能力下降;一定程度干旱胁迫下光合能力的下降不是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的主导因子,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常规淹水灌溉和抽穗期干旱胁迫下,籼稻LY8、HHZ、GY27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粳稻WDR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干旱 产量 生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湖北粳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3 位作者 李阳 赵锋 陈少愚 程建平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93-95,共3页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和"粮食保量提质增效"的要求,在全省粳稻适宜种植区大力推广粳稻生产,极大促进了湖北省粳稻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湖北省粳稻发展又...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和"粮食保量提质增效"的要求,在全省粳稻适宜种植区大力推广粳稻生产,极大促进了湖北省粳稻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湖北省粳稻发展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阐述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粳稻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的粳稻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质增效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效节水技术及抗旱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本福 黄金鹏 +4 位作者 葛双桃 程建平 赵锋 陈少愚 李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4期6347-6352,共6页
从水稻农艺栽培措施和干旱胁迫下水稻生理响应机制两方面综述了水稻丰产增效节水栽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节水栽培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水稻丰产高效节水栽培下一步研究热点和方向作了总结。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抗旱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级稻根系特性及根际生态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建凯 贺治洲 +3 位作者 郑华斌 尹明 谢振宇 黄璜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33-38,50,共7页
以超级稻为代表的一批超高产水稻研发成功使水稻单产获得大幅度提高。较大的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根长密度和根直径,根系偏向纵深分布且土壤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大是超级稻根系生物学主要特征;高的单株根系氧化力、总吸收表面积、... 以超级稻为代表的一批超高产水稻研发成功使水稻单产获得大幅度提高。较大的根系生物量、根重密度、根长、根长密度和根直径,根系偏向纵深分布且土壤深层根系生物量增大是超级稻根系生物学主要特征;高的单株根系氧化力、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根系细胞分裂素(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是超级稻扩库增产的重要根系生理基础。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种植方式和根际土壤生态环境pH、氧、微生物、氮素形态等均可显著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调控水稻根际生态环境向有利于水稻生长生理需求方向发展,以促进水稻根系健壮生长,实现水稻增产。水稻高产群体根系构型的形成与根际土壤生态因子匹配原理与调控,高产水稻地下根系、根际生态因子与地上群体的互作机制与调控路径,水稻根系定量化等方面是今后水稻根系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高产水稻 根际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化肥配施的双季晚稻群体冠层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华斌 陈灿 +1 位作者 傅志强 黄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3,共8页
以不同施肥模式为基础,分析了晚稻群体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归一化光谱特征,并对叶片氮含量、氮积累量、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构建了以高光谱特征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 以不同施肥模式为基础,分析了晚稻群体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归一化光谱特征,并对叶片氮含量、氮积累量、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构建了以高光谱特征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叶片氮素含量与665 nm处冠层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与554 nm和672 nm处的一阶微分光谱也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以λr构建的指数函数y=684.91e0.028x,决定系数(R2)为0.90、(SDr-SDb)/(SDr+SDb)构建的指数函数y=0.66e0.11x,决定系数(R2)为0.88,均能很好地诊断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模式下的水稻氮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化肥配施 氮素营养 冠层反射光谱 高光谱参数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密减氮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文涛 龙文飞 +3 位作者 戈家敏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以陆两优996(早稻)和丰源优299(晚稻)为供试材料,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处理(CK)、不施氮处理(N_(0))和3个增密减氮处理(IR_(1)、IR_(2)、IR_(3)),早稻的IR_(1)、IR_(2)、IR_(3)的施氮量分别为103.2、86.4、69.6 kg/hm^... 以陆两优996(早稻)和丰源优299(晚稻)为供试材料,在“早蓄晚灌”节水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处理(CK)、不施氮处理(N_(0))和3个增密减氮处理(IR_(1)、IR_(2)、IR_(3)),早稻的IR_(1)、IR_(2)、IR_(3)的施氮量分别为103.2、86.4、69.6 kg/hm^(2),栽植密度分别3.2×10^(5)、3.6×10^(5)、4.0×10^(5)株/hm^(2);晚稻的IR_(1)、IR_(2)、IR_(3)的施氮量分别为129、108、87 kg/hm^(2),栽植密度分别为2.8×10^(5)、3.2×10^(5)、3.6×10^(5)株/hm^(2),探索增密减氮对双季稻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晚稻的孕穗期、齐穗期,IR_(3)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高于其他处理;分蘖期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乳熟期的,孕穗、乳熟期IR_(3)的Pn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早稻分蘖、孕穗、齐穗期以及晚稻孕穗、齐穗期的SPAD值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孕穗期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分蘖期的蒸腾速率(Tr)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常规施肥和种植密度处理相比,增密减氮IR_(3)处理既能提高SPAD值和Pn,又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节水栽培 增密减氮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本福 黄金鹏 +3 位作者 罗昆 金国胜 陈斌 王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90-5995,共6页
为了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可以提高水稻产... 为了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3种肥料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任何2种肥料配施。氮、磷,钾3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氮、磷,钾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为氮磷>氮钾>磷钾;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确定试验区超级稻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为158.55、62.25、58.35 kg/h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9 451.0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氮、磷、钾配施 “3414”肥效试验 互作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建平 程建平 +5 位作者 赵锋 蔡海亚 汪本福 吴德军 李亮 游爱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79-5282,共4页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产量均较低,不宜作为湖北省抗灾补救品种。早稻正常生育期与秋种产量呈负相关。播期越早应选择穗粒数较多、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反之选择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早稻秋种应优先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后期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秋种 产量形成 生育期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澧县烤烟生产GAP管理的环境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午圆 郑华斌 +2 位作者 何斌 刘建霞 黄璜 《作物研究》 201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为给GAP管理在临澧地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测定大气环境、水质和土壤重金属三大类21个小项指标,对临澧县植烟区大气、水质及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澧县植烟区的大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 为给GAP管理在临澧地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测定大气环境、水质和土壤重金属三大类21个小项指标,对临澧县植烟区大气、水质及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澧县植烟区的大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水体质量达到了国家GB3838-2002一级标准,绝大多数植烟土壤的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一级标准,大气、水质及土壤等环境因子指标完全符合优质烤烟GAP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GAP管理 环境评价 临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