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唐为安 马世铭 +2 位作者 吴必文 丁霞 徐光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47-13849,13941,共4页
在阐明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研究的3种主要方法——模型模拟研究、指标评价研究和统计函数分析研究,指出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的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脆弱性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佳波 曾希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06-211,共6页
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能够溶解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尽管目前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中DOM的研究尚不完善,对其性质、组成和分类方法等问题的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但现有研究结果已经表明DOM是一种十分活跃的重要... 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能够溶解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尽管目前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中DOM的研究尚不完善,对其性质、组成和分类方法等问题的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但现有研究结果已经表明DOM是一种十分活跃的重要化学组分。DOM进入土壤后将发生吸附、解吸、迁移、转化等一系列化学过程,进而对土壤及环境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一方面,DOM可以与土壤胶体结合,形成有机无机结合体,从而改善土壤性质,DOM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分解产生养分离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DOM也可能亲合土壤中原来与土壤胶体结合的养分,使之与DOM一起进入土壤溶液,从而增加土壤中养分离子被淋失的风险,并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DOM还有可能活化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并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向地下水迁移。由于其对土壤和环境的多种效应,水溶性有机物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 化学行为 环境影响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土壤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沼气工程CDM项目的减排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玉娥 董红敏 +2 位作者 万运帆 秦晓波 高清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80-2583,共4页
以新疆阿克苏某养猪场为案例,利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方法(ASMIII.D),国家发改委提供的计算消耗电能的CO2排放因子参数,分析了利用沼气工程处理猪场粪便及污水和沼气发电替代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以新疆阿克苏某养猪场为案例,利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方法(ASMIII.D),国家发改委提供的计算消耗电能的CO2排放因子参数,分析了利用沼气工程处理猪场粪便及污水和沼气发电替代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项目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49193tCO2当量,其中改变粪便管理方式减少甲烷排量占项目活动减排总量的89%,沼气发电能源替代避免的CO2排放量占减排总量的11%。项目的实施可使养殖企业每年从减排温室气体中获益502万元,使项目的投资收回年限由原来的11.5a缩短为5a。因此,如果将此类型项目开发为CDM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规模化养殖企业建设沼气工程的积极性,并改善养殖企业的周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CDM项目 减排潜力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场沼液对几种蔬菜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尚斌 陶秀萍 +2 位作者 陈永杏 董红敏 黄宏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3-760,共8页
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贮存时间的牛场沼液原液和滤液对7种蔬菜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辣椒绵腐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沼液应用于蔬菜病害农田防治的进... 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贮存时间的牛场沼液原液和滤液对7种蔬菜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辣椒绵腐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沼液应用于蔬菜病害农田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新鲜沼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辣椒绵腐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沼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率没有显著变化,对辣椒疫病病菌和辣椒绵腐病菌的抑菌率显著下降;新鲜沼液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其他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没有显著变化,对茄子灰霉病的抑制率表现出先显著下降而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蔬菜病害 微生物 抑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适宜放牧率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干珠扎布 郭亚奇 +4 位作者 高清竹 段敏杰 万运帆 李玉娥 旦久罗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通过5年的放牧试验研究了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地上现存量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以及藏系绵羊采食量和采食率,以期能够准确制定藏北高寒草原适宜放牧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放牧强度对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地现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试... 通过5年的放牧试验研究了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地上现存量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以及藏系绵羊采食量和采食率,以期能够准确制定藏北高寒草原适宜放牧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放牧强度对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地现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试验后期对放牧强度增倍,草地地上现存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放牧样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试验初期高于对照样地,但随着放牧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到2010年时对照样地净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放牧处理(P<0.05)。绵羊采食量与放牧强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绵羊采食率大小顺序为:重牧>轻牧>中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轻度放牧条件下,不仅草地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并且绵羊采食量也为最大,因此建议在牧草生长季内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放牧率应低于4只/1.67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现存量 采食量 最适放牧率 高寒草原 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对藏北高寒草甸生物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梁艳 干珠扎布 +7 位作者 张伟娜 曹旭娟 高清竹 万运帆 李玉娥 旦久罗布 西饶卓玛 白马玉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1-808,共8页
温室气体不仅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气候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鉴于近年来藏北地区温度明显升高,降水逐步增加,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进行灌溉,以模拟未来降水增加对该生态系统生长旺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增加显... 温室气体不仅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气候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鉴于近年来藏北地区温度明显升高,降水逐步增加,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进行灌溉,以模拟未来降水增加对该生态系统生长旺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增加显著促进草地地上生物量积累;灌溉促进高寒草甸CO2和N2O排放,但降低CH4吸收量;CO2和CH4排放量日变化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N2O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二次项相关关系(P<0.05),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认为,未来随着降水增加,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将明显增加,并对该地区气候变化产生正反馈作用;应结合高寒草地光合作用、土壤碳氮含量,对未来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净通量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温室气体 生物量 高寒草甸 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石生伟 李玉娥 +3 位作者 李明德 万运帆 彭华 吴海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选取湖南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田在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秸秆原位焚烧(NPK+SB)处理下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同时根据设定参数对秸秆焚烧排放的CH4和N2O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晚稻生长期间NPK和NPK+S... 选取湖南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田在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秸秆原位焚烧(NPK+SB)处理下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同时根据设定参数对秸秆焚烧排放的CH4和N2O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晚稻生长期间NPK和NPK+SB处理的CH4排放量差异很小,秸秆焚烧会增加N2O排放22.8%,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施肥方式下N2O排放峰值都出现在追肥后的土壤水分饱和时期而晒田期排放很少。据估算秸秆焚烧排放的CH4和N2O分别占NPK+SB处理总排放的4.27%和17.31%。NPK+SB处理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比NPK处理高22%。综合考虑生产效应和环境效应,水稻秸秆焚烧不是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田 秸秆焚烧 CH4 N2O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郝兴宇 李萍 +2 位作者 杨宏斌 韩雪 林而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4-798,共5页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绿豆养分平衡的变化。利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物量及C、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绿豆...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长及C、N吸收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绿豆养分平衡的变化。利用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绿豆生物量及C、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绿豆叶、茎、荚、根、地上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及根冠比增加。各发育期地上部分含N量下降10.39%~21.06%,含C量增加0.41%~1.13%,C/N增加12.23%~26.68%;籽粒中N、C含量及C/N无显著变化。植株地上部分吸N量和吸C量分别增加1.99%~50.87%和14.43%~92.69%。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绿豆将通过生物量的增加固定更多的C,并增加对N素的吸收,未来的绿豆生产应考虑增加土壤的施肥水平以保证其养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绿豆 N、C含量 N、C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氮水平对引黄灌区春小麦氮平衡及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汝亮 李友宏 +4 位作者 马世铭 王芳 陈晨 曾希柏 白玲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以宁春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土壤-作物体系氮平衡和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率在18.2%-27.2%之间,平均为23.2%;氮素表观损失率为31.2%-52.1%,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0-2... 以宁春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土壤-作物体系氮平衡和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率在18.2%-27.2%之间,平均为23.2%;氮素表观损失率为31.2%-52.1%,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0-240 N kg/hm2范围内,小麦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60 kg/hm2,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不再增加;施用氮肥可以明显改善小麦的加工品质,表现为湿面筋含量提高,容重和弱化度降低。综合考虑小麦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作物氮素平衡状况,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季春小麦施氮量不应超过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氮平衡 产量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肉鸡不同季节CH4和CO2排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忠凯 董红敏 +1 位作者 朱志平 陈永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10-1916,共7页
为研究规模化肉鸡场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给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选择减排技术提供依据,选择山东某商业化肉鸡养殖场,对肉鸡生产过程中CO2和CH4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功能气体分析仪对肉鸡舍CH4和CO2的浓度进行测定,肉鸡舍... 为研究规模化肉鸡场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给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选择减排技术提供依据,选择山东某商业化肉鸡养殖场,对肉鸡生产过程中CO2和CH4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功能气体分析仪对肉鸡舍CH4和CO2的浓度进行测定,肉鸡舍通风量测定则采用风机风量现场测定系统,根据不同季节连续5d测试结果计算提出肉鸡的CH4和CO2排放因子。结果表明:肉鸡在36~42d龄间的CH4和CO2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276±0.19)g·d-1·bird-1(58.9±37.2g·d-1·AU-1),154.4±45.7g·d-1·bird-1(33.5±8.0kg·d-1·AU-1),不同季节CH4排放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夏季最高为0.552g·d-1·bird-1,冬季最低为0.111g·d-1·bird-1,春季和秋季分别为0.187g·d-1·bird-1和0.254g·d-1·bird-1;CO2排放因子夏秋季节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86.8g·d-1·bird-1和179.8g·d-1·bird-1,但显著高于春季(163.4g·d-1·bird-1)和冬季(87.4g·d-1·bird-1);分析表明,鸡舍通风量与CH4排放因子呈现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以CO2形式损失的碳(C)占总饲料碳(C)投入的56.1%,是碳(C)损失的主要部分,仅有占饲料碳(C)投入0.27%的碳以CH4形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肉鸡 CH_4 CO_2 排放因子 碳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藏北地区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1
作者 曹旭娟 干珠扎布 +5 位作者 梁艳 高清竹 张勇 李玉娥 万运帆 旦久罗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以藏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草地植被盖度,以植被盖度作为判断草地退化的标准,综合计算藏北地区2000-2010年逐年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d degradation index),定量揭示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 本文以藏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草地植被盖度,以植被盖度作为判断草地退化的标准,综合计算藏北地区2000-2010年逐年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d degradation index),定量揭示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现状仍然较为严重,退化草地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8.2%。其中,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9.0%和6.5%,区域草地退化指数为1.97,接近中等退化水平。分区结果显示,藏北地区中部、东部、北部草地退化情况较为严重,均处于中等退化等级,西部地区的退化情况最轻,处于轻度退化等级。分析2000-2010年藏北地区全区及各个分区的草地退化趋势表明,只有北部地区有减缓趋势;2000-2010年间与1981-1985年间对比结果显示,重度退化及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比例上升幅度较大。2000-2010年间藏北地区平均草地退化指数为1.84,草地退化等级在轻度退化到中度退化之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NDVI 植被盖度 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藏北高寒草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栗文瀚 干珠扎布 +7 位作者 曹旭娟 闫玉龙 李钰 罗文蓉 胡国铮 旦久罗布 何世丞 高清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207,共8页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在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以及不同功能群的变化一直是热点问题,目前尚未得出一般性规律。本研究通过藏北地区那曲县日参波山样线的高寒草地样方调查实验,分析各海拔梯度(4485~4635m)植物群落生产力、...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在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以及不同功能群的变化一直是热点问题,目前尚未得出一般性规律。本研究通过藏北地区那曲县日参波山样线的高寒草地样方调查实验,分析各海拔梯度(4485~4635m)植物群落生产力、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先增加后降低,并在海拔4535~4585m左右达到最佳;莎草类在群落由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禾草类和杂草类的重要值以不同幅度下降,豆科类的重要值先上升后下降;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E.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单峰"型格局,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只能作为部分解释地上生物量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高寒草地 生产力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藏北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叶片功能性状和种群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文蓉 栗文瀚 +7 位作者 干珠扎布 闫玉龙 李钰 曹旭娟 何世丞 旦久罗布 高清竹 胡国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60,共10页
于2015-2016年在藏北地区那曲县那曲镇的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进行,采取尿素均匀湿撒,施氮水平为0g·m^(-2)(CK)、7g·m^(-2)(N_1)、15g·m^(-2)(N_2)、30g·m^(-2)(N_3)、40g·m^(-2)(N_4)、50g·m^... 于2015-2016年在藏北地区那曲县那曲镇的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进行,采取尿素均匀湿撒,施氮水平为0g·m^(-2)(CK)、7g·m^(-2)(N_1)、15g·m^(-2)(N_2)、30g·m^(-2)(N_3)、40g·m^(-2)(N_4)、50g·m^(-2)(N_5),研究了藏北垂穗披碱草叶片功能性状和种群特征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1)施氮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叶面积、比叶面积都有一定提高;施氮显著促进分蘖数增加(P<0.05),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2)不同施氮处理下,抽穗密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殖高度响应不显著,而营养高度显著升高(P<0.05),N5最高,为32.87cm,与对照比增幅达111.29%;盖度先迅速增加然后稳定在饱和状态,从43.67%上升到100%;随施氮量增加,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且施氮量越高生物量越高,最高增幅出现在N5处理,达到303.18%,从对照组的145.81g·m^(-2)增长到了587.89g·m^(-2);3)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肥单因子作用下生物量与营养高度、生殖高度以及盖度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种群特征是影响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非叶片功能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垂穗披碱草 施氮水平 功能性状 种群特征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干旱对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物候期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文蓉 胡国铮 +6 位作者 干珠扎布 高清竹 李岩 葛怡情 李钰 何世丞 旦久罗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92,共11页
为探究生长季不同时期干旱事件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期和生产力的影响,采用截雨棚于藏北高寒草甸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进行为期2年(2016-2017年)的截雨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物候期对不同时期干旱处理响应不同,高寒草甸关键物种植物物候期对... 为探究生长季不同时期干旱事件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期和生产力的影响,采用截雨棚于藏北高寒草甸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进行为期2年(2016-2017年)的截雨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物候期对不同时期干旱处理响应不同,高寒草甸关键物种植物物候期对生长季前期干旱(SE)响应较为敏感,SE会导致植物返青期大幅推迟,生长季长度和繁殖期明显缩短(P<0.05),而生长季后期干旱(SL)对植物物候期无显著影响;2)群落和各功能类群的生物量在不同时期干旱处理下均显著降低,总生物量较对照样地下降幅度最大,达62.9%(P<0.05),群落高度和盖度受到干旱不同程度的抑制,而不同功能类群的响应存在差异;3)群落高度、生物量与生长季长度和繁殖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高寒草甸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受物候期的调控,物候期主要通过影响植株高度调控群落生产力,而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对干旱事件的差异化响应,指示着干旱事件增多和加剧将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高寒草甸 干旱事件 物候期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