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董文军 孟英 +5 位作者 张俊 唐傲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9-84,共6页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提出农业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组建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碳中和的科技支撑力量、尽快制订碳中和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涉农企业主动减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循环减耗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粳稻区秸秆还田下无驱动搅浆的综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文军 孟英 +5 位作者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8-13,共6页
秸秆还田是东北地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盐碱地改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以及合理整地的基础上,搅浆环节对于防止水稻秸秆漂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水稻生产中秸秆还田条件下搅浆平地机具的合理选择... 秸秆还田是东北地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盐碱地改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以及合理整地的基础上,搅浆环节对于防止水稻秸秆漂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水稻生产中秸秆还田条件下搅浆平地机具的合理选择,本文在秸秆还田和秋整地的基础上,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有动力搅浆和无驱动搅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的土面下降高度和秸秆漂浮量分别显著降低37.9%和33.7%,秧苗的新生白根数显著增加16.2%,>2000μm和250~2000μm土壤大团聚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17.7%和75.0%,土壤微团聚体(53~250μm)的比例显著提高了50.6%,而土壤粘粉粒(<53μm)的比例显著降低了17.0%。与有动力搅浆相比,无驱动搅浆可使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2.1%~7.8%,但差异均不显著,降低土壤穿透阻力,但可提高0~30 cm土层的砂粒所占比例。有动力搅浆与无驱动搅浆的水稻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无驱动搅浆可以有效抑制搅浆后的秸秆漂浮,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不影响水稻产量,是秸秆还田下稻田搅浆方式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稻区 秸秆还田 无驱动搅浆 土壤物理性质 产量 盐碱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曾宪楠 高斯倜 +3 位作者 冯延江 孙羽 宋秋来 王麒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8期13-16,共4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但目前仍有大部分水稻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水稻秸秆的利用价值,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黑龙江省耕地土壤退化,致使作物产量下降,因此,借助...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但目前仍有大部分水稻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水稻秸秆的利用价值,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黑龙江省耕地土壤退化,致使作物产量下降,因此,借助水稻秸秆还田来修复土壤、培肥地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从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水稻秸秆还田对培肥土壤的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叙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为今后黑龙江省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产量 水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0-2019年水稻生产碳中和概况及低碳稻作技术对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文军 张俊 +5 位作者 唐傲 刘猷红 徐英哲 王文龙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84-90,共7页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虑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种类及比例、翻耕和旋耕每年交替的轮耕制度等。并提出今后寒地稻田固碳减排应重点考虑加强寒地稻田温室气体产生、排放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强化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估算,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生产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低碳稻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盐碱水溶肥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文军 唐傲 +5 位作者 张俊 刘猷红 孟英 刘凯 张喜娟 来永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4-18,共5页
盐碱地水稻种植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明确克盐碱水溶肥缓解水稻盐碱危害的效果,在秸秆还田下,分别于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调查其对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 盐碱地水稻种植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明确克盐碱水溶肥缓解水稻盐碱危害的效果,在秸秆还田下,分别于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调查其对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和EC分别显著降低3.80%和4.93%,土壤EC显著降低11.65%,在灌浆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EC和土壤pH、EC变化不大;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对照显著增加21.94%,有效穗数显著增加26.51%,结实率增加2.51%,每穗粒数降低8.18%,千粒重显著降低3.68%;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常规对照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3.49%和54.95%,食味值略有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纯收益为813.86元hm-2.综上所述,施用克盐碱水溶肥可以显著降低生育前期水体的pH和EC以及土壤EC,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苏打盐碱地 克盐碱水溶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茎秆特性及机收指标差异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颖 顾万荣 +5 位作者 赵猛 佟桐 刘笑鸣 李彩凤 李晶 魏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40-146,共7页
探讨不同熟期玉米品种茎秆特性及机收指标的差异,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以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晚熟品种)和绥玉23、吉单27(中晚熟品种)为材料,于哈尔滨(第一积温带)展开试验,对其茎秆特性... 探讨不同熟期玉米品种茎秆特性及机收指标的差异,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以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晚熟品种)和绥玉23、吉单27(中晚熟品种)为材料,于哈尔滨(第一积温带)展开试验,对其茎秆特性及机收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株高较低,茎节较低,收获时茎秆机械强度更小,茎秆含水量、籽粒含水量均低于晚熟品种,植株整体成熟度更高,籽粒机收质量更好,更适宜机械化收获。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性状和茎秆、籽粒含水量都会显著影响籽粒机收质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收获时茎秆第3节压碎强度、第7节穿刺强度及茎秆、籽粒含水量与籽粒机收质量关联度最强,影响最大。为保证玉米正常成熟,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机收质量,中晚熟品种更适宜在哈尔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期 玉米 茎秆 籽粒机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