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微生物及其组合在猪粪堆肥发酵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宇 赵述淼 +1 位作者 胡咏梅 梁运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猪场粪便是重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研究了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木霉与黑曲霉4种微生物对猪粪堆肥发酵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几种微生物在堆肥发酵时的相互作用,同时开发出一种能令猪粪堆肥快速升温腐熟的发酵剂。结果表... 猪场粪便是重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研究了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木霉与黑曲霉4种微生物对猪粪堆肥发酵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几种微生物在堆肥发酵时的相互作用,同时开发出一种能令猪粪堆肥快速升温腐熟的发酵剂。结果表明,发酵剂的配比为芽孢杆菌∶黑曲霉∶木霉=3∶2∶3,酵母在升温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显。中试结果表明,用此配比的发酵剂,可以令猪粪堆肥在10d左右腐熟,并且使得堆肥产品的种子发芽指数提高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发酵剂 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2
2
作者 董昌金 蒋宝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几株高效解磷、解钾和自生固氮菌菌株 ,其中 ,以菌株P1 、K1 、N1 解磷、解钾和固氮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高效菌株组合P1 K1 N1 能使番茄和油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 65 .9%和 68.4%。
关键词 解磷细菌 解钾细菌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降解苯酚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国军 杨凯 李友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2-793,共2页
从武汉市某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1株能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CY1。通过逐级驯化,CY1可在含1 000 mg·L-1苯酚的培养基中降解苯酚并生长。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属于假单... 从武汉市某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1株能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CY1。通过逐级驯化,CY1可在含1 000 mg·L-1苯酚的培养基中降解苯酚并生长。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降解 假单孢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马干沙漠存在超耐β-内酰胺环抗生素微生物的证据及对一个新物种的生物化学特性描述(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雪松 潘云帆 +4 位作者 石晶晶 代俊 侯莎 方呈祥 彭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土著微生物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10株细菌能够在含有1 000 mg/L氨苄青霉素的0.1×TSB平板上生长.这些微生物具有广泛的β-内酰氨类抗生素耐受性.它们均属于变形杆菌纲,其中5个菌株鉴定为条件致病菌Stenotrophomona... 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土著微生物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10株细菌能够在含有1 000 mg/L氨苄青霉素的0.1×TSB平板上生长.这些微生物具有广泛的β-内酰氨类抗生素耐受性.它们均属于变形杆菌纲,其中5个菌株鉴定为条件致病菌Stenotrophomonas matltophila,还有4个菌株与Mesorhizobium amorphae亲缘关系很近.有趣的是,菌株A-3-E T与已知物种同源性低,通过基于生物化学方法的多相分类学研究,我们将其确定为一个新属,并命名为Paramesorhizobium desertii gen.nov.,sp.nov.,发现高浓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1000 mg/L的唑啉头孢菌素或250 mg/L的头孢氨噻肟,依然无法抑制其生长.此外,该菌株还能耐受所测试28种抗生素中的17种,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是一个新的β-内酰胺环抗生素耐药细菌的自然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药细菌 塔克拉马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43
5
作者 唐俊妮 史贤明 +1 位作者 王红宁 周锐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8-50,53,共4页
细菌通过自身合成的水合多聚物粘附在固体表面,以固着的方式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涉及到几个明显的阶段,包括起始的附着、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吸附与增殖、生物膜的成熟、及最后细菌的脱离等四个阶段,生物膜的形成增加了细... 细菌通过自身合成的水合多聚物粘附在固体表面,以固着的方式生长从而形成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涉及到几个明显的阶段,包括起始的附着、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吸附与增殖、生物膜的成熟、及最后细菌的脱离等四个阶段,生物膜的形成增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以及帮助细菌逃逸寄主的免疫攻击等,从而引起临床上持续性的慢性感染等各种问题;生物膜结构非常复杂,除了细菌分泌的各种胞外多糖,胞外蛋白质外,最新的研究表明,DNA也是生物膜的一个重要成分。针对近年来的最新文献报道分别对生物膜的形成、结构以及调控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形成 结构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云朵 康真玉 +4 位作者 陈月平 史小娜 陈建国 赵雅心 刘正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华中地区的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并对其基因型分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探讨。从武汉部分宠物医院采集胶体金初检阳性的14份可疑病料,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根据犬细小病毒2型(CPV-2)保守的VP2,先后设计2对引物,... 本研究旨在获得华中地区的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并对其基因型分型、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探讨。从武汉部分宠物医院采集胶体金初检阳性的14份可疑病料,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根据犬细小病毒2型(CPV-2)保守的VP2,先后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在细胞上对其进行空斑纯化,进行一步法生长曲线测定,并进行电镜观察。最后对这5株病毒都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细胞传代结果表明得到5株细小病毒。PCR扩增结果表明获得390和583bp 2个片段。将2个片段测序的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CPV-2比对,表明所获得的5株病毒中,有4株属于2a型,1株属于2b型。空斑纯化及生长曲线绘制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增殖滴度可达105.5 PFU.mL-1。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细胞的线粒体肿胀。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犬都能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状况,大体解剖发现肠管有坏死、心肌变薄。将病变的心脏制作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PV-2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 电镜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学永 高建保 喻子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药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微生物农药菌株可以提高毒力,拓宽杀虫谱。具有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性能的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依据农药新靶标的发现可以进行农药分子设计,开发高效低毒农药。...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药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微生物农药菌株可以提高毒力,拓宽杀虫谱。具有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性能的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依据农药新靶标的发现可以进行农药分子设计,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仿生农药的生物合成不仅避免了化学合成的污染,而且为生物农药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利用微生物和酶降解法可以治理农药残留。依据酶抑制原理设计的试纸法、比色法和传感器法已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7型crp基因缺失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徐引弟 蔡旭旺 +8 位作者 徐晓娟 王治方 张家庆 朱文豪 雷亚楠 张立宪 李海利 焦文强 王克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2-1379,共8页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引起猪格拉瑟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菌,给全球和中国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其中血清7型是近年来分离比例越来越高的血清型,也是危害越来越严重的血清型。crp是最重要的系...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引起猪格拉瑟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菌,给全球和中国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其中血清7型是近年来分离比例越来越高的血清型,也是危害越来越严重的血清型。crp是最重要的系统调控因子之一,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对细菌适应环境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副猪嗜血杆菌血清7型crp基因缺失弱毒株,采用自然转化法构建了副猪嗜血杆菌血清7型临床分离株HPS7的crp基因缺失株,对HPS7及其crp基因缺失株的生长特性、生物膜形成、抗药性、毒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S7的crp基因缺失后,生长显著减慢,自凝速度减慢,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抗性降低,对豚鼠的毒力降低。以上结果说明crp基因对HPS7的生长、抗药性、毒力均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筛选副猪嗜血杆菌血清7型弱毒株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7型 crp基因缺失株 生长特性 抗药性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66
9
作者 尤佳琪 吴明德 李国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6-976,共11页
木霉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和研究非常广泛的一类生防真菌。本文阐述了木霉在多种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防治效果,并概括了木霉在生防过程中对植物病原物的生防机制,包括竞争、重寄生、抗生作用等,以及木霉与植物互作中对植物促生... 木霉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和研究非常广泛的一类生防真菌。本文阐述了木霉在多种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防治效果,并概括了木霉在生防过程中对植物病原物的生防机制,包括竞争、重寄生、抗生作用等,以及木霉与植物互作中对植物促生和诱导植物抗性的机制。目前,世界上含木霉的商品化制剂已超过250种,在不同国家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更多的优秀生防木霉菌株也在通过野生菌株筛选或遗传改良等方式开发。木霉生物防治及机制研究对推广生物防治和减少化学农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木霉商品化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渔肥施用后氮磷元素在水体中留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程亮 朱培欣 梁运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74-4377,共4页
采用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上覆水高度、水温条件下生物渔肥中氮磷元素在水体中的留存规律。结果表明,上覆水高度为1.5 m时,生物渔肥的氮磷元素溶解率高于1.0和2.0 m的上覆水高度,留存最多;8℃比28℃更有利于生物渔肥磷元素在水体中的留存... 采用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上覆水高度、水温条件下生物渔肥中氮磷元素在水体中的留存规律。结果表明,上覆水高度为1.5 m时,生物渔肥的氮磷元素溶解率高于1.0和2.0 m的上覆水高度,留存最多;8℃比28℃更有利于生物渔肥磷元素在水体中的留存,连续投肥会导致底泥可溶性正磷酸盐释放;而28℃更有利于生物渔肥中氮元素在水体中留存,连续投肥会导致底泥NH4+-N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渔肥 上覆水高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沼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明 田鑫 +1 位作者 杨可 梁运祥 《养猪》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养殖场构建生物强化生态系统处理沼液,主要通过利用特异性微生物和滤食性鱼类,建立高效的沼液营养—微生物(饵料)—鱼转化系统,达到治理沼液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双重目的。本研究解决了传统方法占地面积大的应用瓶颈问题,达到在保持原... 在养殖场构建生物强化生态系统处理沼液,主要通过利用特异性微生物和滤食性鱼类,建立高效的沼液营养—微生物(饵料)—鱼转化系统,达到治理沼液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双重目的。本研究解决了传统方法占地面积大的应用瓶颈问题,达到在保持原有方法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的基础上,由传统的一头猪需要10m2水面降低到1~2m2水面,根据沼液氮、磷、COD(化学需氧量)含量高等特点,选择高效矿化微生物加强对沼液有机质分解,选择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加强对氮的脱除,选择乳酸菌加强对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控制,选择光合细菌加强对氮磷的生物转化,选择放养滤食性鱼种加强对浮游生物的转化。经过生物转化后,其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而且养鱼经济收益超过运行成本且有盈余,为沼液治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提供切实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滤食性鱼类 生物转化鱼塘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羧酸酯酶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付岳林 周琼琼 +3 位作者 朱慧文 肖启玲 陈琦 石德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ES,E.C.3.1.1.1)属于丝氨酸水解酶类,该酯酶在哺乳动物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存在,在肝脏组织和小肠组织中含量丰富,可催化水解多种内外源性物质,发挥重要的药理学和生理学作用。20世纪初就有猪肝羧酸酯酶的研...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ES,E.C.3.1.1.1)属于丝氨酸水解酶类,该酯酶在哺乳动物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存在,在肝脏组织和小肠组织中含量丰富,可催化水解多种内外源性物质,发挥重要的药理学和生理学作用。20世纪初就有猪肝羧酸酯酶的研究报道,但大部分研究是围绕其在有机化学合成中的应用,而对该酶的生理功能研究较少。猪肝羧酸酯酶家族成员数量多,水解特性互补,在重要组织器官内以高丰度存在,该酶家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关猪肝羧酸酯酶基因家族及生理、药理、免疫等功能的报道很多,论文对猪肝羧酸酯酶的基因与同工酶、空间结构、催化水解特性及功能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酯酶 结构 炎症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的免疫效力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建平 魏燕鸣 +6 位作者 宋岱松 张强 朱剑 周明光 李冉 康超 金梅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9-16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含有不同组分的亚单位疫苗。研究表明该二联亚单位疫苗及各单苗能够引起小鼠良好的体液免疫,并能保护机体分别抵抗致死剂量猪链球菌2型(SS2)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强毒株的攻击。此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疫苗高免血清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并赋予机体被动抵抗SS2和HPS感染的能力。研究证实制备的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具备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副猪嗜血杆菌 二联亚单位疫苗 调理吞噬试验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型分枝杆菌MPB70蛋白胶乳凝集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钦博 万学济 +5 位作者 胡巧云 喻正军 晁彦杰 郭爱珍 陈焕春 谭亚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研究牛结核病新型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用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了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MPB70并提纯蛋白建立了牛结核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方法。MPB70是一种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而卡介苗BCG缺失的蛋白质,... 为了研究牛结核病新型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用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了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MPB70并提纯蛋白建立了牛结核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方法。MPB70是一种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而卡介苗BCG缺失的蛋白质,热稳定性好,用此蛋白建立的乳胶凝集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较长的保存期,检测70份临床奶牛血清,与皮内变态反应和间接血凝方法相比较分别具有71.4%和88.6%的符合率。该方法还可鉴别诊断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接种。我们建立的牛型分枝杆菌MPB70蛋白乳胶凝集试验诊断方法将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经典试验方法有机结合,为临床快速检测牛结核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型分枝杆菌 牛结核病 MPB70 胶乳凝集 间接血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聚-γ-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景文 徐建 +1 位作者 陈守文 喻子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8-292,共5页
为了提高聚-γ-谷氨酸(PGA)的产量,采用正交设计方案对发酵培养基组分中谷氨酸、葡萄糖、柠檬酸、甘油的配比进行试验设计,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PGA产量与培养基组分浓度之间的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全局寻优,得到四种主... 为了提高聚-γ-谷氨酸(PGA)的产量,采用正交设计方案对发酵培养基组分中谷氨酸、葡萄糖、柠檬酸、甘油的配比进行试验设计,运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PGA产量与培养基组分浓度之间的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全局寻优,得到四种主要组份的最佳配比:谷氨酸21.2g/L、葡萄糖75.4g/L、柠檬酸7.2g/L、甘油10.8g/L,PGA产量达到12.8g/L,采用上述方法优化后的培养基使PGA的产量原始培养基提高了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谷氨酸 RBF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陀螺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爱华 马富英 +1 位作者 罗信昌 黄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进行亲菌鉴定。供试的26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对所有供试样品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且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DNA指纹与干子实体的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子实体不同生长期得到的2个菌株相似系数0.979,它们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884,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分离物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389。结果表明,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2个菌株与对照物相似度最高,可以认定是紫陀螺菌的纯培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陀螺菌 菌株 分离 亲菌鉴定 培养基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表甲烷氧化菌异常勘探天然气藏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向廷生 周俊初 袁志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用最大或然数(MPN)微生物计数法测定油田深度为1.0~1.5 m地表土壤样品的甲烷氧化菌数量,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消耗甲烷的速率,来分析供试地区甲烷氧化菌的异常,推断地下天然气藏的分布.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其活性具有正... 用最大或然数(MPN)微生物计数法测定油田深度为1.0~1.5 m地表土壤样品的甲烷氧化菌数量,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消耗甲烷的速率,来分析供试地区甲烷氧化菌的异常,推断地下天然气藏的分布.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其活性具有正相关性,但不具有明显的规律特征.甲烷氧化菌的数量明显高于背景值.供试油田土壤的湿度、pH值和岩性对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活性影响不明显.通过对油田20个测点土壤中甲烷氧化菌数量及相关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可以作为指示天然气藏分布的指标.试验油田东部及东南部为有利气勘探区.该方法作为天然气勘探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快速、低成本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甲烷氧化菌 关井 试油 天然气勘探 井位 天然气藏 异常 地表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磷矿粉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俊艳 胡红青 +2 位作者 李荣纪 陈守文 张素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1-446,共6页
用γ-聚谷氨酸(γ-PGA)与摩洛哥磷矿粉(MPR)混合处理后,在红壤、黄棕壤、黄褐土上分别进行了油菜幼苗盆栽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3种土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的生物量都高于其他处理。红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与对照(CK)... 用γ-聚谷氨酸(γ-PGA)与摩洛哥磷矿粉(MPR)混合处理后,在红壤、黄棕壤、黄褐土上分别进行了油菜幼苗盆栽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3种土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的生物量都高于其他处理。红壤上,改性磷矿粉处理与对照(CK)和磷酸二氢钙(SP)相比达到显著差异。改性磷矿粉处理的油菜幼苗含磷量和吸磷量都高于相应的单施磷矿粉处理,甚至显著高于SP;并可提高植株的磷吸收效率和磷肥利用率。在土壤培养试验中,磷矿粉施入3种土壤后,均能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和交换性钙镁含量,降低红壤中交换性铝含量。上述各指标增加或降低幅度大小顺序均为:改性磷矿粉>磷矿粉>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γ-PGA) 磷矿粉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瑞 崔朋 +8 位作者 巴晓亮 汪漫 韩潇潇 祁晶晶 彭清洁 陈曦 胡长敏 陈颖钰 郭爱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32,共7页
牛支原体肺炎是我国肉牛的新现传染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本研究比较3株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和1株ATCC参考株PG45的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强毒株,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提供侯选菌株。6月龄左右本地健康黄牛经气... 牛支原体肺炎是我国肉牛的新现传染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本研究比较3株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和1株ATCC参考株PG45的牛体毒力和免疫原性,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强毒株,为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提供侯选菌株。6月龄左右本地健康黄牛经气管注射相同剂量的牛支原体,连续观察22d后处死,记录攻毒前后试验牛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变化,体重变化,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等;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抗原量。4株牛支原体菌株中,临床分离株XY毒力最强,导致牛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明显,大体和组织病理变化严重,同时能诱导较好的免疫反应。然而,各株牛支原体抗原在感染牛肺和淋巴结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牛体试验,筛选出1株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研究侯选菌株,同时为牛支原体毒力研究和疫苗效力评价提供了牛体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人工感染 毒力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原毒素在蒙脱石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学永 陈守文 +1 位作者 吴新世 黄巧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2-996,共5页
采用河南信阳产钠型蒙脱石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t)工程菌株WG-001原毒素蛋白(130kDa)在粒径为0~0.2μm和0~2μm的蒙脱石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在碳酸盐缓冲体系(pH9)对Bt原毒素蛋白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 采用河南信阳产钠型蒙脱石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t)工程菌株WG-001原毒素蛋白(130kDa)在粒径为0~0.2μm和0~2μm的蒙脱石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在碳酸盐缓冲体系(pH9)对Bt原毒素蛋白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当原毒素与蒙脱石的质量比例相同时,蒙脱石的平均粒径越小,单位质量吸附量越高。在磷酸盐体系(pH6~8)pH7时单位质量吸附量最大,在碳酸盐体系(pH9~11)单位质量吸附量随pH的增加而下降。Bt原毒素在蒙脱石上的吸附0.5~1.0h就能达到平衡。随着蒙脱石质量比例的增加,蒙脱石对原毒素的单位质量吸附量减小,但吸附百分率增加。在10℃~50℃范围内,温度对单位质量吸附量影响不大。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吸附原毒素前后蒙脱石的粒径没有明显改变。XRD分析证实,吸附原毒素后蒙脱石层间距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原毒素 蒙脱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