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鲜食番茄采后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陶杰杰 左进华 +6 位作者 刘野 李健 何雪莲 白春美 刘诗语 张帆 郑鄢燕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针对鲜食番茄采后品质劣变快,风味物质易流失等问题,以“原味1号”鲜食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4 kJ/m^(2)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处理对鲜食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C处理有效维持了鲜食番茄的感... 针对鲜食番茄采后品质劣变快,风味物质易流失等问题,以“原味1号”鲜食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4 kJ/m^(2)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处理对鲜食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C处理有效维持了鲜食番茄的感官品质,延缓了鲜食番茄硬度和贮藏末期总果胶含量的下降,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抑制了贮藏前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鲜食番茄贮藏后期果胶裂解酶的活性,从而保持了果实质地。UV-C处理还可以减缓鲜食番茄失重率的增大、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提高贮藏后期总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营养品质。贮藏期间2组鲜食番茄共检测出44种挥发性物质,UV-C处理促进了芳樟醇、环戊酮、(Z)-6-壬烯醇和苯乙醛等香味物质的产生,抑制了2-甲基-1-丁醇、2-甲基四氢呋喃-3-酮、苯乙醇和异丁酸异丁酯等特征香气成分的降低,以及丙酸、2-甲基-2-丙醇、乙醇、2-甲基噻吩、2-甲基丁酸等不良风味物质的产生。UV-C处理可有效维持鲜食番茄贮藏期间的品质,保持良好风味并延长贮藏期。研究结果旨在为UV-C辐照技术在鲜食番茄等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番茄 短波紫外线 采后品质 风味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抗菌涂膜活性包装对采后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宝安 利莹 +7 位作者 陈尧 封碧红 隋缘 徐小迪 袁树枝 岳晓珍 左进华 王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2-341,共10页
目的:旨在开发一种具有控释抗菌效果的活性涂膜包装,并研究其对樱桃番茄贮运过程品质的影响。方法:配制0.5%W/V 2,3-丁二酮抗菌涂膜液和1.0%W/Vβ-紫罗兰酮微胶囊抗菌涂膜液,混合两种抗菌涂膜液后均匀涂覆在植物基盒内部,静置晾干用于... 目的:旨在开发一种具有控释抗菌效果的活性涂膜包装,并研究其对樱桃番茄贮运过程品质的影响。方法:配制0.5%W/V 2,3-丁二酮抗菌涂膜液和1.0%W/Vβ-紫罗兰酮微胶囊抗菌涂膜液,混合两种抗菌涂膜液后均匀涂覆在植物基盒内部,静置晾干用于包装樱桃番茄,之后测定樱桃番茄有关品质指标。结果:T组处理显著降低了樱桃番茄果实的腐烂率,与普通塑料盒包装(CK)组腐烂率相比降低了25%,延缓果实质地软化现象,贮藏12 d时显著延缓果实色泽变化;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维生素C(V_(C))含量131.77 mg/100 g,总酚含量1.97 mg/g、类黄酮含量1.06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36%;延缓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并维持较高水平。结论:控释抗菌涂膜活性包装显著降低番茄腐烂率,能够较好维持樱桃番茄果实贮藏品质,为樱桃番茄等易腐果蔬的贮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2 3-丁二酮 控释抗菌 活性包装 樱桃番茄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范文广 陈少青 +3 位作者 周新原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选用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以及农科糯336为材料,研究其在20℃常温贮藏条件下感官品质、硬度、失重率、色泽、V_(C)、可溶性固形物、糖类物质、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为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选用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以及农科糯336为材料,研究其在20℃常温贮藏条件下感官品质、硬度、失重率、色泽、V_(C)、可溶性固形物、糖类物质、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均出现不同程度地籽粒失水皱缩、风味散失、光泽和甜度下降等现象,京科糯768表面劣变最为严重,其次是农科糯336,京科糯2000籽粒表面劣变程度最轻。三个品种鲜食糯玉米的硬度、L*值、V_(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失重率、b*值、淀粉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升高。农科糯336中V_(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且淀粉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最小,并且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高于京科糯2000与京科糯768(P<0.05),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显著高于京科糯768(P<0.05)。综上,农科糯336在贮藏期间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贮藏品质,并且还具有较高的POD活性。京科糯2000在贮藏期间,果实内部葡萄糖、果糖以及L*值的下降幅度和b*值上升幅度均最小,感官品质较好。而京科糯768能更好地维持玉米籽粒硬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 鲜食糯玉米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处理对黄金勾豆角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雪莲 韩丽春 +3 位作者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王利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0-228,共9页
黄金勾豆角在采后极易转紫衰老,影响贮藏品质,为明确一氧化氮(NO)对采后黄金勾豆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0.2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浸泡黄金勾豆角10 min,(8±1)℃贮藏条件下,测定贮藏过程中黄... 黄金勾豆角在采后极易转紫衰老,影响贮藏品质,为明确一氧化氮(NO)对采后黄金勾豆角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0.2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浸泡黄金勾豆角10 min,(8±1)℃贮藏条件下,测定贮藏过程中黄金勾豆角转紫率、锈斑率、外观品质、色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质量损失率、硬度及相关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去离子水浸泡)相比,SNP处理可有效延缓转紫和锈斑的发生,降低黄金勾豆角的质量损失率,维持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抑制贮藏后期花青素含量的降低,减少丙二醛生成,提高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整体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P<0.01),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P<0.01)。结果表明,SNP处理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延缓贮藏期间黄金勾豆角的转紫衰老,维持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黄金勾豆角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甜瓜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贾丽娥 何伟明 刘庞源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共7页
甜瓜采后衰老快,贮藏期短,极大地限制了甜瓜生产发展和市场供应。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作为一种新型乙烯抑制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低量和作用效果持久等优点,在农产品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MCP调... 甜瓜采后衰老快,贮藏期短,极大地限制了甜瓜生产发展和市场供应。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作为一种新型乙烯抑制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低量和作用效果持久等优点,在农产品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MCP调控果实后熟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果实组织内源激素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还受处理方式(液态或者气态)和贮藏环境因素的影响。就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的生理及品质的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1-甲基环丙烯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水包油型乳剂生产工艺的优化
6
作者 宋文杰 王瑞琪 +4 位作者 闫博宇 郭明欣 李祖迪 乐涛 张超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59-64,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载药量为15%的咪酰胺水包油型乳剂的生产工艺。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油相,以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188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咪鲜胺水包油型乳剂高压均质生产工艺,以降低粒径、提高包封率。选择乳剂...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载药量为15%的咪酰胺水包油型乳剂的生产工艺。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油相,以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188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咪鲜胺水包油型乳剂高压均质生产工艺,以降低粒径、提高包封率。选择乳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 lipophilic balance,HLB值)、均质压力和辅料占比(辅料包括油相和乳化剂)作为因素,以粒径和包封率作为响应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辅料占比是影响咪鲜胺水包油型乳剂粒径和包封率的主要因素,提高辅料占比可降低粒径和包封率。模型优化显示,当HLB值为18,辅料占比为19%,均质压力为450 bar时,咪鲜胺水包油型乳剂粒径为19.5μm,包封率为77.83%;验证试验显示,乳剂粒径和包封率与理论值相对偏差分别0.92%和0.17%,该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水包油型乳剂 响应面法 HLB值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联合不同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代羽可欣 郑鄢燕 +3 位作者 韦雪 王宇滨 赵晓燕 谢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6-174,共9页
为解决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劣变快、货架期短的问题,本研究探讨45℃热处理3 min联合真空包装和30%CO_(2)+70%N_(2)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联合气调包装可延缓鲜切马铃薯呼吸速率的上升,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 为解决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劣变快、货架期短的问题,本研究探讨45℃热处理3 min联合真空包装和30%CO_(2)+70%N_(2)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联合气调包装可延缓鲜切马铃薯呼吸速率的上升,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上升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P<0.05),有效维持总酚、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淀粉含量,抑制细菌菌落总数的增长,保持马铃薯原有挥发性风味和感官品质。综上,热处理联合气调包装可以使鲜切马铃薯保持较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褐变酶活性,从而延长鲜切马铃薯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热处理 挥发性物质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韩丽春 何雪莲 +3 位作者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王正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5-182,共8页
为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2mmol/L浓度的SNP溶液浸泡处理扁豆10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析(20±1)℃和80%~9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 为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2mmol/L浓度的SNP溶液浸泡处理扁豆10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析(20±1)℃和80%~9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期间扁豆腐烂率、锈斑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质量分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se,P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可以抑制扁豆腐烂和锈斑的产生,使扁豆保持较好的光泽和硬度,同时对TSS和叶绿素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使扁豆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外源NO处理还可以抑制MDA积累,提高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此外,外源NO处理还可以保持扁豆贮藏过程中PAL、CAT和APX活力,抑制组织中POD和PPO活力的增加,从而增强扁豆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扁豆成熟衰老。结论:外源NO处理可以延缓扁豆采后成熟衰老,维持扁豆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品质,有效延长扁豆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豆 外源一氧化氮 成熟衰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帆 孟德梅 +4 位作者 白春美 陶杰杰 左进华 王清 郑鄢燕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在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0、0.5 kJ/m^(2)的UV-C处理豇豆,然后将其置于4℃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0.5 kJ/m^(2)UV-C照射可以维持鲜切豇豆较高的VC、可溶性...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鲜切豇豆的保鲜效果,在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0、0.5 kJ/m^(2)的UV-C处理豇豆,然后将其置于4℃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0.5 kJ/m^(2)UV-C照射可以维持鲜切豇豆较高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减少鲜切豇豆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还能保持鲜切豇豆较高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一定程度上稳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综合来说,0.5 kJ/m^(2)UV-C处理可用于鲜切豇豆的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 鲜切豇豆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结合GC-IMS分析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伟 王丹 +4 位作者 王盼 赵爽 赵煜炜 赵文婷 赵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4-263,共10页
为研究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浅渍黄瓜的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和GC-IMS分析表明,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风味特征发生了显... 为研究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浅渍黄瓜的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和GC-IMS分析表明,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风味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GC-IMS共定性分析出56种挥发性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包括醇类10种、醛类30种、酮类8种、酯类5种、呋喃1种、酸类1种、烷烃类1种。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醛类、醇类和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酯类物质显著增加(P<0.05)。经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计算,筛选出9种ROAV≥1的化合物,被认为是浅渍黄瓜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进一步对不同贮藏期样品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6种变量重要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大于1的差异标志物,分别是顺-6-壬烯醛、壬醛、1-戊烯-3-酮、异丁醛、反,顺-2,6-壬二烯醛、反-2-辛烯醛。其中反-2-辛烯醛的相对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能是导致后期风味劣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浅渍黄瓜贮藏期间风味变化规律的分析,可为浅渍黄瓜贮藏过程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渍 黄瓜 GC-IM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R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丹 鲁榕榕 +3 位作者 马越 朱莉 王宇滨 赵晓燕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6,62,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品质的影响,采用横切及纵切两种方式切分紫甘蓝,比较贮藏前后鲜切紫甘蓝的表观颜色、褐变率、可溶性固形物、酚类物质和花色苷含量及风味品质。结果表明,贮藏9 d后,鲜切紫甘蓝的L^*值和a^*值降低,b^*值增... 为研究不同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品质的影响,采用横切及纵切两种方式切分紫甘蓝,比较贮藏前后鲜切紫甘蓝的表观颜色、褐变率、可溶性固形物、酚类物质和花色苷含量及风味品质。结果表明,贮藏9 d后,鲜切紫甘蓝的L^*值和a^*值降低,b^*值增加,褐变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减少0.27~0.33 Brix,总酚和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分别增加2.69~2.78 mg/g和0.06~0.11 mg/g;纵切可有效减缓样品褐变,保持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奎宁酸等酚类物质含量。电子鼻与挥发性物质分析表明,贮藏9 d后紫甘蓝中的氮氧化合物增加,横切较纵切样品异硫氰酸烯丙酯等含量增加,导致不良风味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切分可减缓切面褐变,较好地保持紫甘蓝的酚类成分及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分方式 紫甘蓝 酚类 花色苷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部追施促生菌剂提高网纹甜瓜的品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婷 时月 +6 位作者 陈艳利 温雪珊 聂青 王瑞琪 曲明山 赵晓燕 张超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9,共8页
为了研究在植株根部追施促生菌剂对网纹甜瓜品质的影响,在定植后,对网纹甜瓜根部分别追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链霉菌4次,采收后以根部追施清水的果实作为对照组,比较果实口味、颜色、外形、质构和抗氧化性能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 为了研究在植株根部追施促生菌剂对网纹甜瓜品质的影响,在定植后,对网纹甜瓜根部分别追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和链霉菌4次,采收后以根部追施清水的果实作为对照组,比较果实口味、颜色、外形、质构和抗氧化性能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根部追施哈茨木霉处理提高甜瓜大小和甜味的均一性,提高果实感官评分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7.29%;哈茨木霉处理组果肉硬度为5~10 N的比例达到70.10%,其果肉品质和均一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哈茨木霉处理同时提高果实的抗氧化性能,其ORAC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比对照组提高22.53%。因此,定植后在根部追施哈茨木霉菌剂4次,每次剂量0.1 g·m^(-2),可提高网纹甜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甜瓜 促生菌剂 品质 ORAC值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段对韭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丽娥 马越 +5 位作者 王丹 史君彦 季延海 谢龙 王艳萍 赵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2-287,324,共7页
为了明确家庭存贮条件下鲜切韭菜段的营养性和食用期,本文研究了切段对韭菜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新鲜791韭菜切割成3~4 cm小段后置于温度28±1℃,相对湿度50%±5%环境下(模拟家庭贮藏条件)贮藏4 d。结果表明:切段导... 为了明确家庭存贮条件下鲜切韭菜段的营养性和食用期,本文研究了切段对韭菜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新鲜791韭菜切割成3~4 cm小段后置于温度28±1℃,相对湿度50%±5%环境下(模拟家庭贮藏条件)贮藏4 d。结果表明:切段导致了韭菜辛香味即刻增强,随后辛香味逐渐变淡,整个贮藏期韭菜段和完整韭菜风味雷达图的外型和轮廓相似,但是面积不同。韭菜段常温贮藏第3 d感官品质评分低于5分,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V C)损失严重,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3 d内,抗氧化物质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综上,建议家庭贮藏环境下,鲜切韭菜段最佳食用期为0~1 d,最佳货架期为0~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切段 品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宇 戴沅霖 +3 位作者 马越 董淑君 张斌 郑振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8-196,共9页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金银花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多糖的实际得率为6.45%±0.15%,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当金银花粗多糖浓度为2 mg/mL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8.56%、99.51%、46.40%和85.88%,总还原力为1.04。该方法制备的金银花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金银花活性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粗多糖 热水浸提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皮多糖铬的制备与体外消化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雯 张禧庆 +3 位作者 董淑君 王丹 马越 郑振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23-229,共7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皮多糖,将南瓜皮多糖与三价铬离子复合得到多糖铬,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铬与多糖质量比、pH、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对多糖铬合成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多糖铬的制备工艺;利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测定南瓜皮多...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皮多糖,将南瓜皮多糖与三价铬离子复合得到多糖铬,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铬与多糖质量比、pH、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对多糖铬合成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多糖铬的制备工艺;利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测定南瓜皮多糖铬中铬的生物接受率。结果表明,南瓜皮多糖铬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铬与多糖质量比0.08:1,温度60℃,pH6.8,在该试验条件下,南瓜皮多糖铬的螯合率为99.23%±0.12%;体外模拟消化试验表明在胃液中南瓜皮多糖铬的溶解率比较稳定,在肠液中的透析率高于氯化铬。试验表明,南瓜皮多糖铬中铬离子的生物接受率较高,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皮 多糖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皮多糖锌的制备及生物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淑君 张禧庆 +3 位作者 刘旭龙 马越 郑振佳 姜高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00-207,共8页
本研究以南瓜皮多糖和锌为原料制备南瓜皮多糖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测定南瓜皮多糖锌中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南瓜皮多糖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南瓜皮多糖与锌质量比18:1,反... 本研究以南瓜皮多糖和锌为原料制备南瓜皮多糖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测定南瓜皮多糖锌中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南瓜皮多糖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南瓜皮多糖与锌质量比18:1,反应时间104 min,反应pH9,此时螯合率达到最大值为99.37%±0.12%。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锌含量约为23.17±0.05 mg/g。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表明:多糖锌受胃中的酸性环境影响小,在肠道中多糖锌中锌离子的溶解率和透析率均高于无机锌。综上,南瓜皮多糖锌生物利用率高、稳定性好,为开发新型的多糖补锌剂以及提高南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皮 多糖 工艺优化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党参原料部位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雪珊 蒋巧娥 +4 位作者 王瑞琪 时月 马越 赵晓燕 张超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4期5-9,共5页
研究纹党参原料部位对八宝茶品质特征的影响。以八宝茶为CK组,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不同部位(纹党参片和纹党参段),评价冲泡第2次得到样品的颜色、风味和口味等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纹党参提高了八宝茶的鲜味和口味丰富性,降低产品苦味强... 研究纹党参原料部位对八宝茶品质特征的影响。以八宝茶为CK组,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不同部位(纹党参片和纹党参段),评价冲泡第2次得到样品的颜色、风味和口味等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纹党参提高了八宝茶的鲜味和口味丰富性,降低产品苦味强度18.21%~23.32%,整体口感更佳。其中,纹党参片茶的颜色澄清透明,为浅红色,而纹党参段茶颜色略浑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党参片茶将茶叶与纹党参涩味完美融合,口感醇和浓厚,带有回甘和纹党参的原有的特征风味,感官得分最高,比CK组提高了21.67%。并且纹党参片的加入对八宝茶的组分溶出具有增效作用,使得纹党参片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CK组提高12.13%。因此,纹党参片更加适宜作为八宝茶的配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参片 纹党参段 八宝茶 口味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温雪珊 蒋巧娥 +4 位作者 王瑞琪 时月 马越 赵晓燕 张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79,共6页
研究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5、10和15 g/份,以未添加纹党参的八宝茶作为对照组,比较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滋味和感官评价得分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纹党参八宝茶呈现红色偏黄的颜... 研究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5、10和15 g/份,以未添加纹党参的八宝茶作为对照组,比较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滋味和感官评价得分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纹党参八宝茶呈现红色偏黄的颜色。随着剂量提高,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变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其中,添加纹党参10和15 g八宝茶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纹党参八宝茶的甜味、苦味和咸味随纹党参剂量的增加而减弱,而酸味呈现增强趋势。其中,甜味、酸味、鲜味、苦味回味和鲜味回味是造成纹党参八宝茶滋味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纹党参10 g/份剂量组八宝茶的甜味和香气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组,表现出纹党参原有的味道,并且与八宝茶的茶香融合,感官得分比对照组提高了35%。因此,适当剂量的纹党参可以提高八宝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参 八宝茶 滋味 风味 苦味 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