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热带果树成花的因素和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照 宋喜梅 +4 位作者 杨倩 万继锋 邹明宏 曾辉 李文鑫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6,共11页
成花诱导是果树的重要生理过程。热带果树生长在热带地区,作为常绿树种,生长习性与温带落叶树种不同,更多受到环境调节而刺激开花。该综述总结了近几年来热带果树成花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含遗传、外源和内源因素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成... 成花诱导是果树的重要生理过程。热带果树生长在热带地区,作为常绿树种,生长习性与温带落叶树种不同,更多受到环境调节而刺激开花。该综述总结了近几年来热带果树成花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含遗传、外源和内源因素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成花关键基因、miRNA、lncRNA、选择性剪切和表观遗传修饰对成花的调控,关注了热带果树成花在温度、水分、光照、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矿质营养上与温带果树的异同,并依据国内外的相关前沿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了解热带果树的成花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果树 成花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砖红壤果园长期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赵秋芳 魏长宾 +5 位作者 马海洋 王成艳 马智玲 严程明 汤昕明 冼皑敏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 【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Ub)4个处理,对果园长期生草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5年长期果园生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0.25~2.00和0.053~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R_(0.25)、MWD和GWD,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但对20~4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Re、Ub和NG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55.0%、37.3%和24.8%,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28.1%、42.7%和25.0%。柱花草(Re和Ub)处理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中>2 mm和0.25~2.00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结论】研究表明热带果园长期生草特别是种植柱花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提高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果园生草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地区澳洲坚果种质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为海 曾利珍 +6 位作者 曾辉 万继锋 张汉周 陈倪 邹明宏 罗炼芳 陆超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了解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在广东湛江地区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开展澳洲坚果的种质资源鉴别和科学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湛江地区2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物候期、花序性状、开花动态及花粉形态与活力等生物... [目的]了解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在广东湛江地区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开展澳洲坚果的种质资源鉴别和科学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湛江地区2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物候期、花序性状、开花动态及花粉形态与活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澳洲坚果的开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中旬,种质间开花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18.9%~27.5%,以初花期变异最大,开花最早与最晚的种质相差1个多月。不同种质的花序长度、花色、花朵个数和密度、花朵开放顺序及花粉活力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供试种质的花为乳白色,主要从花序轴基部向其顶端依次开放,花序长度多为12~20 cm,花朵个数多为150~200朵,花粉活力大多数高于80%。[结论]广东湛江地区澳洲坚果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种质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生产上建议选择开花物候期相似且花粉活力高的品种搭配种植,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开花生物学特性 物候期 广东湛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地区澳洲坚果成年树抽梢生物学特性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万继锋 曾辉 +3 位作者 邹明宏 陈菁 罗炼芳 陆超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0,75,共7页
观测广东湛江地区2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成年树的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特性,分析其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的变异规律,并根据枝梢生长差异划分枝梢类型。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成年树全年主要抽春、夏、秋梢,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抽梢... 观测广东湛江地区2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成年树的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特性,分析其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的变异规律,并根据枝梢生长差异划分枝梢类型。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成年树全年主要抽春、夏、秋梢,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抽梢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20.2%~78.1%;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枝梢长度、节数、节间长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系数为16.6%~35.6%;聚类分析将21份澳洲坚果种质分为枝梢生长特点各异的3类,即短枝少节型、中枝少节型和长枝多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成年树 抽梢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研究——以密植9龄树为例
5
作者 陈菁 宋喜梅 +3 位作者 杜丽清 龚同庆 曾辉 王文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为了探明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测定了密植9龄H2、桂热1号2个澳洲坚果品种树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时期地上部新生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碳含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新生器官碳含量平均值为42.1%,其中新梢碳含量为42.1%,花穗为40... 为了探明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测定了密植9龄H2、桂热1号2个澳洲坚果品种树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时期地上部新生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碳含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新生器官碳含量平均值为42.1%,其中新梢碳含量为42.1%,花穗为40.9%,果实为42.2%,花穗碳含量最低;密植9龄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每年碳累积量为8 828.6 g/株,折合成每公顷6.30 t;新梢碳累积量占地上部碳累积量的51.6%,花穗占比2.8%,果实占比45.6%,各时期新梢碳累积量占地上部碳累积量比例为:晚秋梢2.1%,冬梢0.9%、春梢14.1%,中夏梢29.6%,晚夏梢4.8%。新梢碳累积以中夏梢、春梢为主。研究结果为评估澳洲坚果经济林固碳能力和碳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9龄树 年生长周期 碳累积 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FLS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伟军 胡玉林 +2 位作者 汪乔英 段雅婕 胡会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Micro-Tom番茄,测定T1代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香蕉MaFLS1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1080对碱基,编码35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41,预测分子质量为39 436.94 Da,是一种稳定的亲水酸性蛋白,属于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酶家族。通过分析香蕉MaFLS1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其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LS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MaFLS1基因在香蕉果实发育成熟后期高度表达,前期基本不表达。通过测定转基因番茄中总黄酮的含量发现其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果实。【结论】MaFLS1在果实成熟后期高度表达,且能够显著增加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MaFLS1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SU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吴建阳 陈妹 +3 位作者 罗剑斌 胡会刚 武爱龙 张秀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个SUS基因,分别命名为MaSUS1~5,不均匀地分布于Chr3、Chr7、Chr8、Chr9等4条染色体上,其氨基酸数量为624~844aa,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5个SUS基因均位于细胞质中;进化树分析发现,MaSUS1和MaSUS4属于SUSⅡ亚家族,MaSUS2和MaSUS5属于SUSⅢ亚家族,MaSUS3属于SUSⅠ亚家族;对其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外显子数量为12~15,内含子数量为11~14;对其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发现,光响应元件数量和种类最多,其次是激素响应元件,逆境响应元件最少。本研究可为研究调控香蕉蔗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蔗糖合成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后货架期菠萝抗氧化活性和品质分析
8
作者 徐函兵 耶兴元 +2 位作者 姚全胜 涂行浩 洪克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8-1986,共9页
菠萝果实富含水分,不耐贮藏,货架期相对较短,严重制约菠萝鲜果销售。低温贮藏是延缓采后菠萝果实品质劣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讨低温贮藏后不同货架期菠萝抗氧化活性和品质的变化,以巴厘菠萝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菠萝果实富含水分,不耐贮藏,货架期相对较短,严重制约菠萝鲜果销售。低温贮藏是延缓采后菠萝果实品质劣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探讨低温贮藏后不同货架期菠萝抗氧化活性和品质的变化,以巴厘菠萝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0℃低温贮藏、25℃货架期菠萝果实12个抗氧化活性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后货架期菠萝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总酚(TP)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可滴定酸(TA)、维生素C(AsA)含量显著下降,但过氧化氢(H_(2)O_(2))、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货架期菠萝AsA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决定货架期菠萝抗氧化活性,TP、TA含量等可以作为评价菠萝货架期品质的重要指标。低温贮藏15 d菠萝综合评价分值最大,货架期1 d菠萝综合评价分值较高。因此,菠萝低温贮藏15~20 d,低温贮藏后货架期1 d,可有效维持菠萝的抗氧化活性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货架期 抗氧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Ac4CL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9
作者 宋康华 洪克前 +2 位作者 侯晓婉 谷会 姚全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了解Ac4CL5基因在菠萝果肉酚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利用该基因遗传改良菠萝果实品质和抗逆性奠定基础。以“巴厘”菠萝果肉为材料,克隆菠萝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ic acid:coenzyme A ligase,4CL)Ac4CL5基因,并进行生... 了解Ac4CL5基因在菠萝果肉酚类物质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利用该基因遗传改良菠萝果实品质和抗逆性奠定基础。以“巴厘”菠萝果肉为材料,克隆菠萝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ic acid:coenzyme A ligase,4CL)Ac4CL5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Ac4CL5基因进行进化分析、原核表达分析和上游调控因子筛选。结果表明,Ac4CL5编码区全长1659 bp,比基因组获得序列少92 bp,推测由于品种差异导致;Ac4CL5具有4CL基因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Ac4CL5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菠萝Ac4CL5属于Class I家族Type I类,推测Ac4CL5参与菠萝果实木质素生物合成;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出可溶性Ac4CL5目的蛋白,对纯化蛋白的酶活性和最适催化底物分析表明,Ac4CL5的最适催化底物为香豆酸,咖啡酸次之。利用Ac4CL5基因启动子进行酵母单杂交筛库发现,溴结合域蛋白GTE9和C2H2型锌指蛋白可能是调控Ac4CL5表达的上游调控因子。Ac4CL5蛋白主要以香豆酸和咖啡酸为底物,其超量表达与菠萝黑心病发生中该类酚类物质的大量积累密切相关。Ac4CL5可能受到溴结合域蛋白GTE9和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 序列 原核表达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度下巴厘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薛忠 潘睿 张秀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选取2、5、10、20、50 mm/min等5个加载速度对菠萝不同部位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穿刺压头截面对果皮穿刺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皮中部穿刺强度最低,下部穿刺强度最高;压头截面与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负相关极显著(p<0.01),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正相关极显著(p<0.01),压头截面与穿刺部位对穿刺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果皮穿刺强度与压头截面、穿刺部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加载速度与穿刺强度呈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果皮 加载速度 压头截面 穿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特芒果栽培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斌 武红霞 +3 位作者 王松标 房经贵 马小卫 许文天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芒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对热区农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地域分布与成熟期特征,我国芒果产区可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产区。其中,凯特(‘Keitt’)芒果作为主栽品种之一,种植面积约65 000 hm^(2),是晚熟芒... 芒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对热区农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地域分布与成熟期特征,我国芒果产区可划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大产区。其中,凯特(‘Keitt’)芒果作为主栽品种之一,种植面积约65 000 hm^(2),是晚熟芒果产区的核心品种,为延长鲜果市场供应期、优化产区布局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Keitt’芒果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其生长发育特性、主要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栽培管理及生理调控措施,以及采后品质保鲜与提升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与整合,以期为推动我国‘Keitt’芒果品种及晚熟芒果产业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Keitt’)芒果 病害 栽培调控 采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采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轩 李海亮 +2 位作者 王宏轩 孙伟生 汪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3-199,共7页
为提高菠萝采收的机械化水平,分析菠萝采摘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掌握菠萝与果柄间的断裂机理。选取3个成熟时期的台农16号品种菠萝(甜蜜蜜)为试验对象,利用WSW-50E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4种采摘方式的力学特性试验,以菠萝成熟... 为提高菠萝采收的机械化水平,分析菠萝采摘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掌握菠萝与果柄间的断裂机理。选取3个成熟时期的台农16号品种菠萝(甜蜜蜜)为试验对象,利用WSW-50E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4种采摘方式的力学特性试验,以菠萝成熟时期、施力方式和果柄直径为试验影响因素,以果柄间断裂力为试验指标设计全因子试验,运用minitab19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果柄间断裂力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施力方式对菠萝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远大于成熟时期和果柄直径,随着果柄直径的不断增大,果柄间断裂力逐渐增大;不同施力方式下果柄间断裂力差异较大,拉伸施力方式对果柄间断裂力影响最大,扭转施力方式对果柄间断裂力影响最小;各成熟时期果柄间断裂力差异较大,成熟度越高断裂力越小。该研究为提高菠萝采收效率,以及采收机械研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力学特性 施力方式 成熟时期 果柄直径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宏轩 李海亮 +5 位作者 张秀梅 孙伟生 孙海天 邹华芬 于珍珍 汪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292,共10页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菠萝生产机械化是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总结了全球菠萝产业现状,分析了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薄弱环节。从菠萝田间育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机械化耕整地...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菠萝生产机械化是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总结了全球菠萝产业现状,分析了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薄弱环节。从菠萝田间育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与装备、机械化播种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与装备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菠萝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推广多样化技术与装备、标准化制定、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等方面的建议,以推进菠萝产业机械化进程,提高菠萝产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为我国菠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生产全程机械化 多样化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机械化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志轩 王宏轩 +2 位作者 李海亮 于珍珍 汪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1,共8页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其采摘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采摘机械化已成为菠萝种植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此,基于传统菠萝采摘方法和机械化采摘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了国内外菠萝采摘机械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目前,菠萝采摘机械...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其采摘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采摘机械化已成为菠萝种植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此,基于传统菠萝采摘方法和机械化采摘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了国内外菠萝采摘机械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目前,菠萝采摘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果实检测识别、定位和末端执行器设计等,这些技术在采摘效率、采摘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效率低、识别率低、损伤率高和成本高等。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菠萝采摘机械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以适应不同菠萝种植地区和采摘需求。其中,菠萝采摘机械的感知能力、定位精度和动作控制将是关键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采摘机械化 识别 定位 末端执行器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AcCAX1克隆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陈金绘 姚艳丽 +8 位作者 王文波 谭丹 吴青松 贺军军 朱祝英 付琼 徐娟 李川玲 张秀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克隆鉴定菠萝Ca^(2+)/H^(+)反向转运蛋白AcCAX1,并对其全长序列和表达谱进行分析,可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cCAX1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 [目的]克隆鉴定菠萝Ca^(2+)/H^(+)反向转运蛋白AcCAX1,并对其全长序列和表达谱进行分析,可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cCAX1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最后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CAX1对不同离子、不同温度胁迫以及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428 bp,编码1个由47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50801.11 Da、理论等电点为6.24的稳定疏水蛋白。序列分析表明,AcCAX1氨基酸序列中包含11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组成了2个保守的Ca^(2+)/H^(+)反向转运蛋白结构域。CAX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大为58.74%,其次是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占比分别为21.68%、14.95%和4.6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cCAX1的转录水平可以受外源CaCl2和NaCl诱导升高,受MnCl2处理降低。AcCAX1在菠萝老叶和茎中转录水平较高,在果实和花蕾中较低。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cCAX1在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中均存在表达。此外,AcCAX1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并且AcCAX1转录水平受4℃低温和37℃高温胁迫显著抑制。[结论]AcCAX1作为菠萝中Ca^(2+)/H^(+)反向转运蛋白,可能在菠萝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AcCAX1 Ca^(2+)/H^(+)反向转运蛋白 基因表达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德权 陆新华 +4 位作者 李伟明 胡玉林 段雅婕 庞振才 胡会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展,详细阐述MSNs作为载运系统在农业投入品和转基因方面的优势,讨论MSNs在环境污染治理、农产品贮藏保鲜、探测传感器等方面应用的特点,解析植物吸收、运输和积累MSNs的过程以及其与植物互作的原理,综合评估MSNs的生物安全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有效地利用MSNs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载运体系 生物安全性 农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和棕榈酸处理对杧果叶片表皮蜡质的影响
17
作者 吴婧波 黄玉玉 +6 位作者 吴潇 王鹏 谷超 殷豪 齐开杰 詹儒林 张绍铃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5-1044,共10页
[目的]揭示外源试剂对杧果叶片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盆栽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棕榈酸(PA)以及组合试剂喷施杧果叶片,利用氯仿提取叶片表皮蜡质,叶面积仪测量叶片表面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目的]揭示外源试剂对杧果叶片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盆栽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棕榈酸(PA)以及组合试剂喷施杧果叶片,利用氯仿提取叶片表皮蜡质,叶面积仪测量叶片表面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叶片表皮蜡质的含量和化学组分。[结果]除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处理后的金煌杧果叶片蜡质含量略有降低外,其他外源试剂处理组合均提高了两个杧果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含量。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处理对台农1号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含量提升效果最明显,是对照组的3.2倍,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11.95倍。150μmol·L^(-1)PA处理可提高金煌杧果叶片表皮蜡质中C28、C29和C32醛类以及热农1号杧果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使其蜡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87和2.05倍。[结论]不同外源试剂处理可改变杧果叶片蜡质脂肪族化合物的碳链分布和萜类化合物含量,从而影响总含量的变化。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对台农1号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的提升效果最显著,150μmol·L^(-1)PA对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的提升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叶片 外源试剂 表皮蜡质含量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对澳洲坚果鲜食果仁的保鲜效果
18
作者 张丞 张弘 +6 位作者 苏建荣 涂行浩 徐涓 李颖 刘兰香 唐晓宁 马金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11-320,共10页
本研究分析五倍子单宁的脱氧性和吸湿性,并将其应用于澳洲坚果鲜食果仁的冷藏和室温保鲜,检测果仁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五倍子单宁具有良好的脱氧性和吸湿性。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五倍子单宁均能显著降低澳洲坚果鲜食果仁包装盒内... 本研究分析五倍子单宁的脱氧性和吸湿性,并将其应用于澳洲坚果鲜食果仁的冷藏和室温保鲜,检测果仁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五倍子单宁具有良好的脱氧性和吸湿性。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五倍子单宁均能显著降低澳洲坚果鲜食果仁包装盒内的氧气含量;保持果仁的白度,延缓果仁颜色加深;维持果仁较高的挤压硬度、穿刺硬度和含水率(>5%),保证了果仁的鲜食口感;同时能够明显抑制果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升高。综上,五倍子单宁能够降低包装盒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抑制澳洲坚果鲜食果仁的油脂氧化酸败和黄曲霉菌生长,保持果仁的品质和鲜食口感,延长鲜食果仁的保鲜期,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澳洲坚果鲜食产品保鲜难题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开发鲜食果仁产品,填补澳洲坚果鲜食行业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单宁 脱氧 澳洲坚果 鲜食果仁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父本鉴定
19
作者 闫锦源 郑斌 +4 位作者 王松标 马小卫 许文天 谢坤良 武红霞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 【目的】利用荧光SSR标记对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父本鉴定,为杧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13株杧果控制授粉实生后代及12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笔者课题组前期基于杧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10对荧光SSR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苗期对实生后代单株进行父本鉴定。【结果】10对荧光SSR引物在125份杧果资源中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香农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926~1.428,平均为1.185;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分别为0.689和0.63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452~0.677,平均为0.575;113株后代中有95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84.07%,且置信度均超过80%。其中,杂交后代80株,占比84.21%;自交后代15株,占比15.79%。在置信度达到95%时,47株子代成功鉴定出最优父本,鉴定成功率为41.59%,其中杂交后代44株,占比93.62%;自交后代3株,占比6.38%。【结论】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控制授粉杧果实生后代的父本,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用于杂交苗的早期系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父本鉴定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20
作者 康专苗 王代谷 +7 位作者 郭广正 何凤平 宋喜梅 涂行浩 曾辉 王文林 陶亮 耿建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8,共8页
为分析澳洲坚果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及抗寒能力,以南亚1号等6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为试材,通过低温(-4℃)胁迫0、24、48、72 h处理,测定分析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 为分析澳洲坚果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特性及抗寒能力,以南亚1号等6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为试材,通过低温(-4℃)胁迫0、24、48、72 h处理,测定分析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10个生理指标,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供试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相对电导率呈升高趋势,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含量和SOD、CAT活性呈先升后降之势,POD和PPO活性整体上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经主成分分析确定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POD、CAT、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8个生理指标可作为评价澳洲坚果叶片抗寒性的主要指标。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6个品种抗寒性依次为南亚116号>南亚3号>南亚12号>A16>南亚1号>A4。本研究结果为探明澳洲坚果低温胁迫应答调控机制,选育澳洲坚果抗寒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低温胁迫 生理响应 抗寒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